Logo 50

2015/05/21

-

-



教宗方濟各籲請信友們為中國天主教徒祈禱

◊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5月20日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在要理講授之後問候在場信友們時,教宗提醒他們在5月24日主日,進教之佑聖母瞻禮當天,要為在中國的天主教徒祈禱。中國天主教徒非常熱忱地恭敬進教之佑聖母,在上海的佘山聖母聖殿恭放著一座聖母高舉張開雙臂的聖子耶穌的態像,表達了聖母“向世界展示耶穌對世人的仁愛”。

教宗說:“讓我們祈求聖母瑪利亞幫助在中國的天主教徒在自己的同胞中始終做這愛與仁慈的可信見證人,並使他們在精神上與被立為教會磐石的伯多祿聯合在一起。”

在聖伯多祿廣場上參加教宗公開接見活動的有來自中國的信友團體。

inizio pagina

教宗公開接見:父母必須重新承擔起教育子女的責任

◊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5月20日上午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教宗在要理講授中繼續省思關於家庭的主題,這一次他談了家庭教育子女的天職。教宗強調,父母必須重新承擔起教育子女的責任,使子女在成長中學會對自己和對他人負責任。

教宗指出,今天親子關係必須是一種“明智”和“均衡”的關係,子女應聽從父母,這是主所喜悅的;父母則不要激怒自己的子女。教宗談到教育子女在當今時代的困難說:“只有在晚上才見到子女的父母們很難教育子女,他們下班回家後已經疲憊不堪。這些是幸運有工作的父母。那些分離的父母們困難就更大了,他們因自己的處境背負著沉重負擔。”

父母分離的子女們經常被當作“人質”,被迫聼父母的一方講另一方的不是。教宗談到分離的夫妻說:“絕對,絕對不可把子女當作人質!你們因許多困難和緣故而分離,生活給了你們這考驗,但不可讓子女背負這分離的重擔,不可利用子女作為與夫妻另一方作對的人質。儘管你們不再生活在一起,卻該讓子女在成長中聽到媽媽說爸爸的好處,爸爸說媽媽的優點。”

另一方面,家庭與社會,家庭與學校之間也出現了破裂,因為“教育協約”被中斷。教宗談到這個問題說:“社會與家庭間的教育聯盟陷入危機,這是因為彼此間的信賴逐漸被損害。”

“持批判態度的各路學者們千方百計地把父母‘噓’下去,甚至大談家庭教育的損害。家庭被指控為專制、偏袒、隨波逐流、壓抑情緒及製造衝突。父母被迫只得聼從、學習及適應所謂專家們的説教。這些專家們在教育的最隱秘方面也充任了父母的角色。”如此下去,確實給父親和母親加重了負擔,最後他們不再糾正自己的子女。

教宗說:“父母親越來越傾向於把子女交託給‘專家們’,甚至將子女生命中最細微及最私人的幅度也交出,自己卻獨自留在角落裡。這樣一來,父母親今天便會自動地將自己排除在他們子女的生活之外。”

同往常一樣,教宗舉出一則他個人的例子。他談到自己在孩童時,有一次對學校的老師說了一句粗話。這位老師立即把他的母親請到學校。母親溫和地請他向老師道歉,而回家後再同他理論這個問題。

教宗說:“今天,倘若老師做了同樣的事,隔天孩子的父母或父母中的一位就會斥責老師,因為‘專家們’說孩子不該如此受責備。情況改變了!雖然如此,父母親不該自動地將自己排除在教育子女的義務之外。”

顯然,專家們的所作所為“不是和諧,不是交談的方法,非但未促進家庭與其它教育機構的合作,反而使它們對立起來”。教宗表示,不錯,過去的一些教育方法有其局限性,然而唯有父母親才有權犯那樣的過錯,因為他們能藉著愛,那天主賜予我們的愛來彌補他們的過錯。

不幸的是,今天的生活為談話、反省及討論的時間非常有限,因為許多父母都“被工作綁住”,“為子女的新需求及現時生活的複雜性而感到為難”,因此“生怕出差錯而困頓不前”。在這種情況下,基督徒團體必須貢獻力量,以“天主聖言的光照”支持家庭的教育使命。

“即使在最好的家庭裡也需要彼此擔待,需要很大的耐心!為彼此擔待需要很大耐心。但生活就是如此!生活不是在實驗室裡而是在現實中度過。耶穌親自經歷了接受家庭教育的生活。”

inizio pagina

教宗方濟各:對基督徒的迫害是令人無法接受的罪行

◊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於5月20日週三公開接見活動結束之際,再次提到基督徒遭受的迫害。教宗指出,意大利主教團提議各教區在聖神降臨節前夕舉行祈禱活動,「紀念許多只因身為基督徒就被迫逃亡或被殺害的弟兄姊妹。他們是殉道者!」

教宗祈願「這個祈禱時刻能使眾人更加意識到宗教自由是不可剝奪的人權,從而更加關注當代基督徒受迫害的悲慘事件;願這令人無法接受的罪行得以終止」。

inizio pagina

殉道真福羅梅洛總主教:有基督心胸的牧者,窮人之父

◊  

(梵蒂岡電台訊)薩爾瓦多殉道者奧斯卡‧羅梅洛(Oscar Arnulfo Romero y Galdamez)總主教將於5月23日被冊封為真福。他於1980年3月24日在舉行彌撒時遭殺害,羅梅洛總主教在教會內外享有盛名。聖座封聖部部長阿馬托樞機5月20日接受梵蒂岡電台採訪,談論這位新真福的殉道事跡,他說:

答:教宗方濟各清楚描述了羅梅洛的司鐸和牧者身份,稱他為「主教和殉道者,擁有基督心胸的牧者,福傳者和窮人之父,天主國度、正義友愛與和平國度的英勇見證人」。事實上,羅梅洛是個優秀的司鐸和睿智的主教;最重要的是,他是品德高尚的人。他敬愛耶穌,愛慕在聖體內的耶穌,他深愛教會,崇敬童貞聖母瑪利亞,關愛他的子民。羅梅洛的殉道並非突如其來,而是有長期的準備。他還是個年輕修生時曾來到羅馬,在晉鐸前不久在筆記中寫道:「今年我將對天主作出重要的交托!我的天主,求祢幫助我,預備我。祢是萬有,我卻微不足道;然而,祢的愛渴望我成為豐沛的。鼓起勇氣!因著祢的萬有和我的微不足道,我們將成就這豐沛。」

問:人們常常提到羅梅洛的轉變,他變得更熱衷於社會領域的牧職工作。
答:事實上,羅梅洛原本是一個溫和,幾乎是膽怯的牧者。他人生的一大轉捩點是1977年3月12日魯蒂略‧格蘭德(Rutilio Grande)神父遭殺害的事件。格蘭德神父是薩爾瓦多耶穌會士,放下大學的教職去當農夫、受壓迫者和被排擠者的本堂神父。這個事件觸動了羅梅洛總主教的心,他為他的司鐸哭泣,如同一個母親為她的兒子哭泣那樣。格蘭德神父過世後,羅梅洛總主教立刻趕到阿吉拉雷斯主持追思彌撒,他徹夜痛哭,為那三名無辜的受害者守夜和祈禱;遭殺害的是格蘭德神父和同行的兩個農夫。那裡的農夫成了失去慈父的孤兒,羅梅洛願意接替格蘭德神父的職務。這位總主教在彌撒講道中說:「格蘭德神父所宣講的解放受到信仰的啟發,那是向我們講述永生的信仰,是如今格蘭德神父在兩名農夫的陪伴下面向天國的信仰。這解放在它的成全圓滿中展現出來:解放的終向是在天主內的幸福,解放在痛悔己罪中湧現,以基督為基礎。基督是唯一的救贖力量。」

問:從那一天起,羅梅洛總主教以更明確的言詞保護受壓迫的人民和受迫害的司鐸,毫不在乎他每天受到的威脅。
答:沒錯!羅梅洛總主教曾寫道:「我有義務堅決地挺身而出捍衛我的教會,與那些飽受壓迫和欺壓的人民站在同一陣線。」不過,他的話語並不煽動仇恨和報復,反而是以一位父親對不和睦的子女們的沉痛規勸,向他們發出愛的邀請,寬恕與和諧的邀請。

inizio pagina

帕羅林樞機:聖奧廖内神父是愛德的謙卑使徒

◊  

(梵蒂岡電台訊)聖座國務卿帕羅林樞機5月19日在梵蒂岡聖安納堂為奧廖內會的會士們在梵蒂岡服務75週年舉行彌撒聖祭。他在彌撒講道中如此描述聖奧廖內(Luigi Orione)神父:“他是一位愛德的謙卑使徒”,讓人認識基督的真面容”。帕羅林樞機回顧奧利內神父的生平說,“他領會了聖保祿對我們的教導:愛永存不朽。這是最偉大的一件事,通過愛很多靈魂重新返回教會。奧廖內神父也明白,團體在每天必須面對的一切問題和困難中,只能在愛內找到解決方法”。

聖奧廖內神父生於一個小村莊,他一生從事的慈善事業幫助了無數人,在五大洲開花結果。奧廖內神父生活在一個貧困相當普遍的時期,短短幾年内他找到了一筆巨大資源,在意大利和世界各地創立服務機構,落實眾多慈善事業的具體方案”。“有很多高尚的靈魂,例如聖保祿、里修的聖女德肋撒,他們直奔基督徒生命的本質”。對帕羅林樞機來說,奧廖內神父就是這些人當中的一位。

聖路易吉·奧廖內神父20歲時開設了第一所“教育青少年基督徒”的服務中心,21歲時為貧困青少年創立了一間公學。帕羅林樞機說:“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學校、公學、慈善和福利事業不斷增加”,奧廖內神父創立的天主上智安排小事業會的會士們,始終“堅持恭敬聖母”,他們所發的“第四誓願”是忠於伯多祿繼承人。聖座國務卿最後說,奧廖內會會士75年來在梵蒂岡郵局服務,是“始終忠於教宗的標記,是天主聖意的標記”。

inizio pagina

古巴教會积极準備“慈悲傳教士”教宗來訪

◊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將於今年9月19日至22日牧靈訪問古巴。古巴主教團為準備教宗的牧靈訪問選擇了“慈悲傳教士”為主题。古巴主教們在網站上表示:“教宗方濟各,慈悲的傳教士,延續聖若望保祿二世教宗和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的足跡訪問古巴。若望保祿二世曾以真理和希望的使者身份、本篤十六世教宗以愛德的朝聖者身份訪問了古巴 ”。

古巴主教們指出,選擇這個主題顯然是回應貝爾格里奧教宗4月11日宣布的慈悲特殊禧年。慈悲禧年將於今年12月8日開啟,2016年11月20日結束。古巴教會指出:“教宗方濟各決定在禧年期間派遣慈悲傳教士,這體現出慈悲奧跡是喜悅、寧靜與和平的源泉”。因此,古巴主教們邀請古巴人民“積極地接納教宗的講話,冀望教宗的訪問能教導和幫助信友如同他那樣,成為慈悲的傳教士”。

教宗方濟各訪問古巴後隨即前往美國,出席在費城舉辦的世界家庭大會。據目前的統計,教宗訪問古巴和美國將是他的第10次國際牧靈訪問。繼今年1月教宗訪問斯里蘭卡和菲律賓,6月6日訪問薩拉熱窩,7月5日至13日訪問拉丁美洲(厄瓜多爾、玻利維亞和巴拉圭)後,這次前往古巴和美國是教宗2015年第4次國際牧靈訪問。

inizio pagina

大馬和印尼決定接納羅興亞難民,泰國的立場仍不明確

◊  

(梵蒂岡電台訊)緬甸羅興亞人在東南亞海域滯留數星期的悲慘處境即將告一段落。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泰國的外交首長於5月20日在吉隆坡召開會議,磋商東南亞海上難民的問題。會議結束後,大馬外長阿曼(Anifah Aman)和印尼外長馬爾蘇迪(Retno Marsudi)女士在公告中表示,大馬和印尼兩國決定給7千名滯留在海上數星期的移民提供人道援助。

大馬和印尼所達成的協議規定給這些海上難民提供不超過一年的臨時庇護;一旦期滿,這些難民必須前往其它國家尋求庇護或被遣返回國。泰國的立場至今尚不明確,該國外長出席了吉隆坡會議,卻未作出相關決定。

意大利貝加莫大學亞洲當代史教授加爾迪羅拉(Stefano Caldirola)向梵蒂岡電台解釋:「印度尼西亞有關這些難民的輿論相當熱烈,因為大部分的難民是羅興亞族人,他們是來自緬甸若開邦的穆斯林,是在緬甸境內受迫害的少數族群。那裡發生了幾場非常嚴重的暴動,導致14萬人無家可歸。這對輿論起了很大的影響,尤其對馬來西亞的輿論。馬來西亞是穆斯林國家,所以該國興起了許多要援助羅興亞族弟兄的聲浪。」

泰國的情況則截然不同,加爾德羅拉指出:「泰國的輿論不太傾向於同情羅興亞人;再者,在羅興亞人所在的泰國南部,當地佛教徒和穆斯林有長達10年的衝突情況。第二個原因是泰國最近爆發了很大的醜聞。他們發現有些難民竟然在難民集中居住的營地被泰國人口販子拐走,這些人口販子向難民在祖國的家屬勒索贖金,好能前往馬來西亞。」

inizio pagina

网址: http://zht.radiovaticana.va/

欢迎您来信与我们联系,来信请用英文书写地址。地址是:

Chinese Programme,
Vatican Radio,
Piazza Pia 3,
00120 VATICAN CITY

电话:+39 06 69883187
传真:+39 06 69883844
电邮:hyjm@vatiradio.va

请转发此电邮新闻,传播福音的讯息,与教宗和教会一起关怀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