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50

2015/10/02

-

-



教宗接見金邦尼會士:使徒工作必須將基督和祈禱置於中心

◊  

(梵蒂岡電台訊)耶穌聖心金邦尼傳教會近期在羅馬召開修會大會,85位會士代表10月1日前來梵蒂岡覲見教宗方濟各。教宗向他們強調,真正的使徒工作必須將基督和祈禱置於中心,在基督的愛的激勵下走向社會邊緣地區,效法為福音獻身的眾多金邦尼會殉道者。

教宗首先談及耶穌聖心金邦尼傳教會的名稱。他說,傳教士首先意味著做福音的使徒,將福音傳給不認識或忘卻它的人。在這傳教使命的起源有耶穌的雙重召叫:與祂在一起和向人宣講祂。教宗說:“與基督一起生活決定了我們整個的生命與行動;我們特別透過祈禱、留在上主身邊、朝拜上主,並在與上主心心相印的交談中汲取養料。”

使徒工作與行動息息相關,重要的是將基督置於中心,以天主聖言為養料。教宗說:“天主聖言蘊含著自上而來的智慧,使我們能找到恰當的言語、行為和途徑來回應善於變化的人類的挑戰。”

教宗接著談到這個修會的神恩。他表示,做耶穌聖心金邦尼傳教士正是要見證聖金邦尼(Daniele Comboni)的神恩。這位聖人在耶穌聖心仁慈的愛中,為卑微者、無自衛能力者、被遺棄者找到一席之地。教宗勉勵金邦尼會士們向耶穌聖心祈求溫良的恩典,即使在艱困和敵對的處境中也能施展使徒行動。

教宗說:“那顆如此愛了人類的聖心推動你們到社會邊緣地區,去見證那持久、耐心及忠信的愛。默觀耶穌受傷的聖心常能使你們更新對今日人群的熱愛,藉著關懷行動向脆弱和處境困難的人表達不求回報的愛。如此,你們就能繼續不斷地促進正義與和平,使每個人的尊嚴受到尊重。”

教宗提到金邦尼傳教會許多值得效法的會士,他們為傳福音獻出生命,甚至以鮮血作了見證。教宗稱這些殉道會士是傳揚天國的好種子,修會使徒工作的護衛者。

最後,教宗告訴會士們,他始終敬佩這個修會的會士,敬佩他們的工作及不怕冒風險的精神。

inizio pagina

教宗2016年世界移民與難民日文告:漠不關心和沉默即是同謀

◊  

(梵蒂岡電台訊)聖座於10月1日發表教宗方濟各為下屆第102屆世界移民與難民日撰寫的文告。教宗在文告中說:“移民是我們的弟兄姐妹,他們為尋找遠離貧窮、饑餓和剝削的更好的生活”。2016年世界移民與難民日將於1月17日舉行,主題為“移民與難民質問我們;慈悲福音的答覆”。面對全球日益增長的移民潮,慈悲福音今天比以往更震撼人們的良知,我們不可對別人的痛苦無動於衷。

教宗表示:“世界各地出現的不可接受的人道危機,數百萬人的悲慘故事向國際社會提出質問。當我們看著因窒息、窮困、暴力和海難而死亡的移民時,漠不關心和沉默即是同謀。無論是合法或是不合法移民,他們首先是人,他們離開自己的家園,在走向美好未來的夢想的道路上,遭到人口販賣者的淩辱。倘若他們在淩辱和不幸中生存下來,他們仍必須面對背後隱藏著的猜疑和恐懼的現實生活”。教宗繼續說,移民和難民經常遇到沒有清楚可執行的法律得以接納和安排他們融入社會的情形。他也籲請大家關注所有人的權利和義務。

教宗解釋說,關於移民潮,首先提出的問題是克服緊急情況,之後則需要查看遷徙的原因、遷徙給社會和人民帶來的影響。教宗提醒說,在接納難民與移民時教會總是站在最前線;教會也捍衛“每個人度合乎尊嚴生活的權利”,以及為能對自己的國家發展作出貢獻而不移民的權利。      

inizio pagina

聖座公布世界社會傳播日主題:“傳播與慈悲:結碩果的相遇”

◊  

(梵蒂岡電台訊)聖座社會傳播委員會9月29日公布了教宗方濟各為下屆世界社會傳播日選定的主題:“傳播與慈悲:結碩果的相遇”。下屆第50屆社會傳播日將於明年2016年5月8日耶穌升天節舉行。

社會傳播日是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推動的一項世界性慶祝活動,於1967年5月7日舉行首屆慶祝活動。按照慣例,教宗的社會傳播日文告都在每年1月24日公布,那天是新聞從業人士的主保聖方濟各·沙肋爵紀念日。

聖座社會傳播委員會在公告中表示,明年社會傳播日的主題“傳播與慈悲:結碩果的相遇”顯然與慈悲禧年密切相關,教宗方濟各希望社會傳播日能成為深入省思傳播與慈悲關係的一個大好時機。

inizio pagina

教宗清晨彌撒:願我們心中對天主的思念永不熄滅

◊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10月1日在聖瑪爾大之家的清晨彌撒中表示,上主的喜樂是我們的力量,在祂內我們找到自己的身份。教宗還強調,我們基督徒對天主的思念絕不能熄滅,否則我們的心靈就無法盡情歡慶。

當天彌撒的第一篇讀經選自《厄斯德拉下》,教宗由此省思基督徒的身份。他指出,以色列子民在巴比倫充軍的歲月裡時時刻刻思念故鄉;許多年後,他們終於重返家園,重建耶路撒冷。當時,經師厄斯德拉在以色列子民面前宣讀《梅瑟法律書》,全體子民「聆聽天主聖言時,喜樂卻也哭泣」。

教宗解釋道:「簡單來說,這些子民不僅回到了他們發源的城市,天主之城,還在聆聽法律書時,找回自己的身份,並為此喜樂哭泣。他們是喜極而泣,他們哭泣是因為找回了自己的身份,那因多年的充軍而失去的身份。這是一段漫長的旅程。乃赫米雅對他們說:『你們不可憂愁,因為喜樂於上主,就是你們的力量。』這是我們找回自己的身份時,上主所賜的喜樂。我們在旅程中,在許多流放,甚至是自我流放中失去了自己的身份,我們必須找回自己的身份。」

教宗接著指出找回自己身份的方法說:「當你失去你的所有、你的家園,一股思念之情就會油然而生,這思念將把你再次帶回你的家中。」以色列子民「因這思念而感到喜樂,並為此喜極而泣,因為他們思念自己身份的情愫引領他們找回這身份。這是天主的恩寵」。

教宗舉例解釋道:「倘若我們飽享美食,就不會感到飢餓。倘若我們安於現狀,就不需要向前邁進。」教宗鼓勵每個人自問:「我是否安逸滿足,心靈別無所求?我的思念之情是否已經熄滅?」「一顆缺乏思念之情的心,不認識喜樂。喜樂、天主的喜樂正是我們的力量。一顆不知思念為何物的心,無法盡情歡慶。這個於多年前展開的旅程必以歡慶為終點」。

教宗最後祈禱說:「願上主賜給我們恩寵,使我們心中對天主的思念永不熄滅,永不熄滅。」

inizio pagina

教宗推文2015年10月1日

◊  

我們的生命並非一場毫無目的的漫遊。我們有個明確的目標,就是天父的家。

La nostra vita non è un vagabondare senza senso. Abbiamo una meta sicura: la casa del Padre.

Our life is not a pointless wandering.  We have a sure goal: the house of the Father.

Non vagamur. Immo vero certam tenemus metam: domum Patris.

inizio pagina

教宗方濟各2015年9月30日週三要理講授全文:回顧古巴美國聯合國牧靈訪問

◊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9月30日上午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他在要理講授中回顧了他在古巴、美國和聯合國的國際牧靈訪問。以下是教宗方濟各要理講授的全文:

親愛的弟兄姐妹,上午好!

今天的公開接見將在兩個地方舉行:在這廣場上,也在保祿六世大廳,那裡有許多病人正通過大屏幕參與活動。由於天氣不佳,我們決定讓他們留在室內,那裡會更放心些。讓我們彼此聯結,相互問候。

前幾日,我在古巴和美國進行了牧靈訪問。訪問的起因是我想參加世界家庭大會,而舉辦地很早之前就已定在費城。這個“原始計劃”隨後擴大為訪問美國和聯合國總部,後來又擴展至古巴,並以古巴作為行程的第一站。我要再次感謝卡斯特羅總統、奧巴馬總統和潘基文秘書長對我的熱情款待。我也衷心感謝我的主教弟兄和所有合作者,他們為此訪問付出了巨大努力,並對激勵他們的教會充滿了愛。

我以“慈悲使徒”的身份到訪古巴,這片充滿自然、文化和信仰之美的土地。天主的慈悲遠勝於每道傷痕、一切衝突、各種意識形態;我以這慈悲的目光擁抱了海內外、超越了一切分裂的全體古巴人民。一百年前被宣為古巴主保的科夫雷愛德聖母是古巴人民心靈緊密團結的象徵。我前去朝覲了這位希望之母,這位引導正義、和平、自由與修和之路的母親。

我與古巴人民共同懷著對聖若望保祿二世的預言成為現實的渴望:古巴向世界開放,世界也向古巴開放。不再有封閉,不再有貧困剝削,而是體面的自由。這條路震撼了許多古巴青年的心:它不是逃避和便捷致富的道路,而是肩負起責任、為近人服務、關懷脆弱者的道路。這條路必須從深受苦難的古巴人民的基督信仰根基中汲取力量。我特別勉勵司鐸和所有度奉獻生活者、學生和家庭走上這條路。藉著聖母瑪利亞的轉禱,願聖神使我們播撒的種子茁壯成長。

從古巴前往美國:這是一段具有象徵意義的旅程,是一座在天主助佑下正在建設的橋樑。天主始終願意建設橋樑,豎起隔牆的常是我們!隔牆必將倒塌!

在美國我先後訪問了華盛頓、紐約和費城。

在華盛頓,我會晤了政府官員、普通百姓、主教、司鐸和度奉獻生活者,以及最貧困和倍受排斥的群體。我告訴他們美國和美國人民最大的財富是它的精神和道德傳承。因此,我鼓勵他們在忠於國家基本原則的基礎上建築社會,這原則就是天主創造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且享有不可剝奪的權利,例如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權利。這些價值觀受到大眾的認可,在福音中獲得自身的圓滿,而偉大的加利福尼亞宗徒方濟各會士胡尼佩羅·塞拉神父被封聖就是明證。聖胡尼佩羅·塞拉指出了喜悅的道路——前去與他人分享基督的愛。這是基督徒的道路,也是每個懂得愛的人的道路:不把愛占為己有,卻與他人分享愛。在這宗教和倫理基礎上,美國誕生並成長起來;在這基礎上,美國能夠繼續成為自由和友善之地,繼續為更加正義和友愛的世界貢獻一己之力。

在紐約,我訪問了聯合國總部,問候了那裡的工作人員。我與聯合國秘書長、與近幾屆聯合國大會和安理會主席們進行了會談。面對世界各國代表,我追隨我幾位前任的腳步,更新了天主教會對聯合國、對該機構促進發展與和平角色的鼓勵,並特別呼籲為照料受造界作出一致和實幹的努力。我也強調了應制止並預防對種族或宗教少數群體、對平民百姓的暴力行徑。

懷著和平與友愛的意向,我在世貿大廈遺址與各宗教代表、眾多遇難者親屬和極富多元文化的紐約市民一同作了祈禱。同樣懷著和平與正義的意向,我在麥迪遜廣場花園主持了彌撒聖祭。

無論是在華盛頓還是在紐約,我都探訪了幾家慈善和教育機構,它們標示著天主教團體,即司鐸、修女、會士和平信徒在這些領域所付出的巨大貢獻。

牧靈訪問的高潮是在費城的家庭大會,可以說,藉著家庭的“折射”這場大會也擴展到全世界。家庭,即男人和女人的繁衍盟約,回應了今日世界的巨大挑戰。這是一項雙重的挑戰:破碎化和大眾化,這兩個極端相互依存,共同支撐著消費主義的經濟模式。家庭之所以是這項挑戰的回應,因為家庭是社會的細胞,能夠保持個體性與集體性之間的平衡;與此同時,家庭可以成為以可持續方式管理自然財富和資源的楷模。家庭也是整體生態的主角,因為家體是社會的主體,其中包含著地球人類文明的兩大基本原則:共融原則和繁衍原則。聖經的人文主義為我們呈現了這樣一副圖像:結合而繁衍的人類夫婦,被天主置於世界花園內,是為了耕種和保護這座花園。

我要向費城總主教沙皮蒙席致以友愛、熱切的感謝,感謝他在籌辦這場大會時所付出的辛勞和他對家庭所持的憐愛、熱情與厚愛之情。事後看來,世界家庭大會的訊息,甚至它的見證出自美國絕非偶然,而是天主的聖意。這個國家在上個世紀獲得了經濟和科技的長足發展,但並沒有否認自身的宗教根源。此刻,這同樣的宗教根源要求我們從家庭開始,為全人類的益處省思和改變發展模式。謝謝!

inizio pagina

網址: http://zht.radiovaticana.va/

歡迎您來信與我們聯繫,來信請用英文書寫地址。地址是:

Chinese Programme,
Vatican Radio,
Piazza Pia 3,
00120 VATICAN CITY

電話:+39 06 69883187
傳真:+39 06 69883844
電郵:hyjm@vatiradio.va

請轉發此電郵新聞,傳播福音的訊息,與教宗和教會一起關懷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