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50

2016/02/12

-

-



教宗前往聖母大殿為墨西哥牧靈訪問祈禱

◊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2月11日上午前去羅馬市區的聖母大殿,在羅馬人民救援聖母像前為這次墨西哥牧靈訪問祈禱。如以往那樣,教宗在牧靈訪問的前一天都會到聖母大殿祈禱。祈禱後,教宗來到聖若望拉特朗大殿,因為在四旬期開始之際,羅馬聖職人員正在那裡召開會議。在這機會上教宗也聽了幾位司鐸的告解。

教宗羅馬代理主教瓦利尼樞機在一封介紹羅馬聖職人員會議的信函中解釋道,本次會議的特徵是“懺悔,為能體驗天父的慈悲,在委託給我們的團體中做慈悲的司鐸”。作為四旬期的標記,會議期間司鐸們的奉獻金將轉交給羅馬教區明愛會。瓦利尼樞機說,教宗把他的書《天主的名字是慈悲》贈送給所有羅馬教區聖職人員。

inizio pagina

墨西哥正熱切期待教宗的到訪:教宗的特殊神恩觸動人心

◊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即將於2月12日展開在墨西哥的牧靈訪問,於當地時間晚上7點半抵達該國首都墨西哥城。墨西哥超過83%的國民信奉天主教,教宗此行是要堅固墨西哥人的信德。

墨西哥城總主教里韋拉(Norberto Rivera Carrera)樞機在教宗到訪前向本台特派員強調,「教宗此行的使命是要堅固我們墨西哥人的信德。他享有觸動人心的特殊神恩,即親近人、謙虛和明智。教宗以朝聖者的身份前來墨西哥,願意讓人看到他是一名前來交談,並且親近瓜達盧佩聖母的朝聖者。這將極有助於堅固我們墨西哥信友和主教在教會內的共融,讓貧困弱小者真的感到自己是教會的一分子」。

里韋拉樞機指出,教宗對費德里科‧戈麥斯兒童醫院的探訪相當重要,病童,特別是重症病童將能從教宗的話語中得到安慰。在墨西哥的社會現況方面,里韋拉樞機介紹說:「教宗將會發現墨西哥在政治、社會和經濟上已有所進步,不過仍有殘酷不仁的暴力情況。墨西哥雖然信仰虔誠深厚,但同時也存在暴力等有悖於基督信仰的反價值觀。」

墨西哥迎接教宗的準備工作已經進入最後階段。目前已有4千多名記者登記採訪,全國各地有數千名志工投入其中。教宗這次訪問的協調人利拉(Eugenio Lira Rugarcia)主教表示:「很多人參與了教宗這次訪問墨西哥各地的準備工作。一切都已準備就緒!」簡而言之,墨西哥整個社會的期待之情正在不斷增長。

inizio pagina

教宗主持聖灰禮儀:祈禱、行愛德及守齋是克勝罪的途徑

◊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2月10日下午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聖灰禮儀彌撒。彌撒當中,上千名慈悲使徒接受派遣,做“天主寬恕的標記及工具”,幫助天主子民“敞開心門”,向天主的慈悲開放。教宗強調祈禱、行愛德及守齋是耶穌邀請我們克勝罪的途徑。

教宗首先講解了四旬期的意義。他說,教會在這段旅程中邀請我們每一個人“與天主和好”(格後五20)並“全心歸向祂”(岳二12)。“基督知道我們是多麽的脆弱,知道我們是罪人;祂知道我們需要感受到被愛才能完成善行”。“基督戰勝了罪,若我們將自己的貧乏交在祂手中,祂就扶起我們。我們應當承認自己需要慈悲:這是基督信仰旅程的第一步,是進入基督這道敞開之門的一步”。

教宗表示,基督為我們提供喜樂的新生命,但有一些阻礙卻使我們關閉心門。第一個阻礙是“封閉心門的誘惑”。這就是說“與自己的罪共存,將之淡化,總是為自己辯解,認為自己並不比別人差。這樣一來,我們的心靈就上了一把鎖,將自己禁錮在裡面,做了惡的俘虜”。

第二個阻礙是“不好意思敞開心中的秘密之門”。教宗對此表示:“感到羞愧其實是一個好徵兆,這表明我們願意與惡一刀兩斷。不過,我們絕不可讓羞愧變成畏懼或顧慮。”

第三個誘惑是“疏遠慈悲之門”,它使我們只生活在悲哀和洩氣的境遇中,“與自己獨處”。教宗說:“若我們躲藏在自己的貧乏之中,天天苦思苦想,把負面事物糾葛在一起,乃至墮入心靈最黑暗的地方,我們就會疏遠慈悲之門。”讓我們與耶穌和好,不要“自我封閉,卻要到祂那裡去!祂能使我們感到慰藉和平安。

彌撒當中,在場的慈悲使徒們接受派遣,成為“天主寬恕的標記及工具”。教宗向他們說:“親愛的弟兄們,但願你們能幫助人敞開心門,克服羞愧,不逃避光明。但願你們的手能以父親般的愛憐降福及拯救弟兄姐妹們;透過你們,願天父的目光和雙手落在祂的子女身上,醫治他們的創傷!”

教宗接著談到罪的奧秘,它使我們遠離天主,遠離他人及我們自己,導致我們很難“信賴天主”,很難“愛他人”,甚至“對別人無好感”。教宗說,“我們受到許多物質現實的吸引和誘惑”,這些現實總有一天會消逝,使我們落得一無所有。“在這罪的歷史中,耶穌卻開啟了救恩的歷史。這四旬期首日的福音邀請我們做這歷史的主角,接納3個克勝罪的補救方法,3劑醫藥”。

教宗提出的3劑醫藥是:祈禱、行愛德和守齋。他解釋說,祈禱是在表達信賴上主,與祂單獨相遇並向祂敞開心靈。“祈禱就是:我不自以為是,而說我需要祢,祢是我的生命,我的救恩”。行愛德則是為克服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真正的愛德“不是外在行為,讓自己心安理得”。真正的愛德是為人服務,克服只讓自己心滿意足的誘惑。

關於守齋和做補贖,教宗表示,這劑葯幫助我們學會清心寡慾,訓練我們“做更有同情心和慈悲的人”。“守齋邀請我們度簡樸和與人分享的生活:我們若從自己的飯桌和財物中除去一些東西,就能找到自由的真善”。

inizio pagina

榮休教宗宣布辭職3週年:一個晚年跪在十字架下祈禱的偉大領袖

◊  

(梵蒂岡電台訊)今年2月11日是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宣布辭職的3週年紀念。在慈悲禧年期間,人們可以更深入地解讀本篤教宗這項世紀創舉的意義。聖座家庭委員會主席帕利亞總主教2月11日向梵蒂岡電台表示,本篤教宗的辭職「無疑是他深愛教會且虛懷若谷的壯舉」。

帕利亞總主教解釋道,「本篤教宗在聖神的引領下滿懷信德仰望至大的教會奧跡,他的辭職無疑是深愛教會且虛懷若谷的壯舉。天主的慈悲支持著教會,而且正是這慈悲激勵了本篤教宗為愛教會而辭職。此外,教宗方濟各與本篤教宗一同跨越聖伯多祿大殿的聖門,也使得這道聖門蒙受更多的祝福」。

聖伯多祿大殿去年12月8日開啟聖門時,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曾跨越聖門,隨後又再退隱在祈禱中善度禧年。帕利亞總主教認為,「本篤教宗願意透過公開跨越聖門的舉動,告訴眾人禧年是信德深厚的舉動。他在靈修層面善度禧年,做個愛與祈禱的領袖。榮休教宗從一個享有伯多祿首席權的領袖,成了晚年跪在十字架下祈禱的偉大領袖,為所有步入垂暮之年的人立下卓越的榜樣。人必須這樣面對老化,必須在靜心祈禱中善度晚年生活,向普世教會,甚至向全世界敞開心門。本篤教宗教導我們『年長者的靈修』」。

inizio pagina

聖庇護神父和聖曼迪茨神父告別梵蒂岡

◊  

(梵蒂岡電台訊)聖庇護神父和聖萊奧波爾多·曼迪茨神父的遺體2月11日離開梵蒂岡,返回他們各自的所在地,聖若望羅同多和帕多瓦。當天早上,聖座促進新福傳委員會主席菲西凱拉總主教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彌撒,結束了這兩位聖人的遺體在羅馬和梵蒂岡的短暫展出。

當天的福音敘述耶穌邀請門徒們棄絕自己,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隨祂。菲西凱拉總主教解釋福音時概述了這兩位加布遣會聖人的形象。他說:“眾所周知,萊奧波爾多神父在他的生命中希望成為一名傳教士,尤其是向斯拉夫人民傳教。他想當一名宣講者,可是上主卻要他放棄這個想法。聖人的一生是在一個小小的告解亭內默默度過的。戰爭期間的轟炸,炸毀了他所在的會院,唯一仍直立在那裡的就是萊奧波爾多神父的告解亭。這是標記,每天忠實地履行蒙召的工作”。

菲西凱拉總主教接著說,每天背負耶穌的十字架似乎是我們生命的悲劇。“在這方面,庇護神父是個最好的榜樣。他曾寫道:‘我非常清楚,十字架是愛的象徵,十字架是寬恕的押金’。愛若沒有得到十字架的滋養就不是真正的愛。庇護神父的使命是攜帶烙印在他身上的耶穌的苦難。保祿宗徒的這些話非常適合聖庇護神父和聖方濟各:‘我們身上時常帶著耶穌的死狀,為使耶穌的生活彰顯在我們的肉身上。這樣看來,死亡施展在我們身上,生活卻是施展在你們身上’”(格後四10-12)。

菲西凱拉總主教最後總結道,“這兩位加布遣會會士每天在告解亭度過大部分時光,把一生奉獻給了修和聖事。他們履行的工作是將死亡帶給自己,為使我們擁有獲得寬恕的生命,以及與主耶穌修和的新生命”。

inizio pagina

教宗方濟各2016年2月10日週三要理講授全文:聖經中的禧年——公正與分享

◊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2月10日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了四旬期首日的公開接見活動。他在要理講授中結合《聖經》中關於禧年的規定,解釋禧年在今日的現實意義。以下是教宗方濟各要理講授的全文:

親愛的弟兄姐妹:上午好,祝大家四旬期之旅一路順風。

在週三聖灰瞻禮舉行今天的公開接見活動實在美好而意義深刻。我們已經踏上四旬期的旅程。今天我們談談古代的“禧年”體制;禧年是一個古老的慶節,被載入了《聖經》。我們在《肋未紀》中找到了詳細的記述,它把禧年描述為以色列子民宗教與社會生活的高潮。

每50年,“即在贖罪節日”(肋廿五9),當全體子民呼求上主慈悲的時候,號角聲將宣布自由的盛事。我們在《肋未紀》中讀到:“祝聖第五十年,向全國居民宣布自由;為你們是一喜年,人各歸其祖業,人各返其家庭。在這喜年內,人各歸其祖業”(廿五10,13)。根據這些規定,如果某個人之前被迫變賣了自己的土地或家產,到了禧年他將重新擁有它們;如果某個人之前身負欠債且已無法償還,或許還被迫成為債權人之奴,他將重獲自由,與家人團聚,並收回他的所有財產。

那是一種特殊的“全面大赦”,每個人都可藉此機會恢復原來的狀況:一切債務均被免除,重獲土地,並有機會再次得享自己作為天主子民成員的自由。“聖潔”的子民,憑藉禧年的規定與貧困和不公平作鬥爭,確保人人過上體面的生活,他們居住和賴以生存的土地得到公平的分配。其核心思想是:土地原本屬於天主,它只是交由人類託管(參閱:創一28-29)。因此,沒有人可以聲稱土地歸自己獨有,而製造不公平的情況。今天我們可以再三省思這個問題。每個人心裡想想自己是否擁有太多,為何不把它們讓給那些一無所有的人呢?願聖神啟發你們每個人,讓出10%,或者50%。

到了禧年,先前變窮的將重獲生活所需,先前變富的將歸還從窮人那裡索取的財物,其結果將是一個基於公平與團結的社會。在這樣的社會中,自由、土地和金錢成了人人共享的財富,而非只屬於少數人,就如現在發生的那樣。如果我沒記錯——數據我不能肯定,或多或少——世上80%的財富掌握在20%的人手中。禧年意在讓人悔改,使我們的心變得更加寬廣、更加慷慨、更相稱於天主子女的身份、更加友愛。我說這話意指我們的救恩史。我要對你們說:如果禧年沒有觸及錢袋,那將不是真正的禧年。你們明白嗎?這是《聖經》所說的,不是我這個教宗發明的!其結果我已經說過,將是一個基於公平與團結的社會。在這樣的社會中,自由、土地和金錢成了人人共享、而非少數人獨享的財富。實際上,禧年的作用在於幫助子民透過互相幫助來活出具體的兄弟情誼。我們可以說,《聖經》中的禧年是“慈悲的禧年”,因為它在推心置腹地尋求貧困弟兄的益處。

《聖經》中還有其它管理天主子民生活的制度與法律也出於同樣的目的:讓子民能藉著人與人的慈悲而體驗到上主的慈悲。在這些法規中,我們看到有些訓示今天依然適用,引人深思。例如,聖經法律規定將“什一之物”分給管理聖殿事務而不擁有田產的肋未人,以及窮人、孤兒和寡婦(參閱:申十四22-29)。換句話說,法律要求把田產收成或其它營生所得的十分之一,分給那些無依無靠的人和有需要的人,從而促進子民內部的相對公平,因為在子民中人人應當以弟兄相待。

此外,還有關於“初果”的法律。什麼是初果?即田產的初熟之物,這一最寶貴的部分應該與沒有田產的肋未人和外方人分享(參閱:申十八4-5;廿六1-11),好使土地對他們而言也是營養與生活的泉源。上主說:“土地是我的,你們為我只是旅客或住客”(肋廿五23)。我們都是上主的住客,期待著天上的家鄉(參閱:希十一13-16;伯前二11),蒙召把款待我們的世界變得更適宜居住和人性化。誰若把“初果”捐給有困難的人,他將是最幸運的人。初果不只限於土地的收成,也包括其它任何形式的勞動成果、工資、儲蓄利息,以及人們擁有卻經常浪費的事物。[献什一]也發生在今天!教宗賑濟所收到許多捐款信件,金額或多或少,信上寫著:“這是我工資的一部分,用以幫助他人”。幫助他人,向慈善機構、醫院或安老院捐款是好事。此外,什一之物也應該分給外方人,即那些外國人或過路人;因為耶穌就曾客居埃及。

關於這一點,《聖經》強烈呼籲人要慷慨回應借款的請求,不要狹隘算計,不索求高額利息:“如果你的兄弟貧窮,無力向你還債,你應像待外方人一樣或旅客一樣扶持他,叫他能與你一起生活。不應向他索取利息或重利,但應敬畏你的天主,讓他與你一起生活,如你的兄弟。借給他銀錢,不可取利息;借給他糧食,不可索重利”(肋廿五35-37)。這些教導始終具有現實意義。有多少家庭走在這條路上,成了高利貸的受害者!請大家祈禱,願上主在這禧年中消除我們每個人心中想要擁有更多、索取重利的欲望。願我們重新成為慷慨與大度之人。有多少放高利貸的情況,我們不得已目睹;有多少苦難與煩惱,令萬家遭殃!很多時候,人們在絕望中自尋短見,因為他們已走投無路,沒了希望,得不到援助之手,只看到有人來伸手要他們支付利息。放高利貸是一條重罪,是在天主面前被控訴的罪行。相反地,上主許諾將賜福那些伸手慷慨解囊的人(參閱:申十五10)。祂將賜予你雙倍的賞報,或許不是金錢,而是別的東西,但上主必將賜予你雙倍的賞報。

親愛的弟兄姐妹,聖經的訊息十分明確:勇於大方分享,這就是慈悲!如果我們想要得到天主的慈悲,我們就必須從慈悲做起:在同胞之間,在家庭之間,在民族之間,在大陸之間實踐慈悲的精神。促成一塊沒有窮人的福地,意味著建設一個沒有歧視、以團結為基礎的社會。團結要求我們分享彼此的擁有,按照友愛和公正原則重新分配資源。謝謝!

inizio pagina

網址: http://zht.radiovaticana.va/

歡迎您來信與我們聯繫,來信請用英文書寫地址。地址是:

Chinese Programme,
Vatican Radio,
Piazza Pia 3,
00120 VATICAN CITY

電話:+39 06 69883187
傳真:+39 06 69883844
電郵:hyjm@vatiradio.va

請轉發此電郵新聞,傳播福音的訊息,與教宗和教會一起關懷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