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50

2016/05/07

-

-



教宗方濟各榮獲查理曼獎:“我夢想一個新的歐洲人文主義”

◊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因他促進和平與歐洲一體化的傑出貢獻,榮獲2016年查理曼獎。5月6日上午,歐洲最高當局來到梵蒂岡,在宗座大樓皇宮大廳(Sala Regia)向教宗頒發獎牌。教宗在獲獎感言中表達了他的“歐洲夢”,在這個夢想中,歐洲母親生機勃勃,移民不再被視為罪犯,窮人、老人和病人不再是廢棄物,居民不再被視為數字,而是具有面容的人。

在此之前,教宗方濟各同時接見了歐洲議會議長馬丁·舒爾茨(Martin Schulz)、歐洲理事會主席唐納德·圖斯克(Donald Franciszek Tusk)、歐盟委員會主席讓-克洛德·容克(Jean-Claude Juncker)和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

查理曼獎於1949年由德國亞琛一個協會設立。教宗獲頒此獎是因為他是“良知的聲音”,以他“至高的道德權威”推行歐盟始祖的理想。

面對歐洲黯淡的現況,教宗提出一系列令人深思的問題:“人文主義的歐洲,人權、民主和自由的勇士,你怎麼了?詩人、哲學家、藝術家、音樂家和作家的搖籃歐洲,你怎麼了?民族和國家的母親,誓死捍衛弟兄尊嚴的偉大男女的母親歐洲,你怎麼了?”

歐洲的始祖們設想了一個“殷切期盼”新興的統一歐洲,但那些理想似乎已經“熄滅”,現在只“關注自己的利益”,把自己封閉在“特殊圍欄”內。

教宗因此提出“輸入記憶”的概念,因為記憶使我們擺脫“簡便、快捷、短暫”和缺乏人性的“政治收益”,幫助我們回想起歐洲始祖們的偉大。教宗說:“他們懂得在充滿戰爭創傷的環境中尋找替代和創新的道路。他們不僅敢於構想歐洲的未來,更有膽量從根本上改變那只會引發暴力與破壞的模式”。

教宗然後談到“多元化”與“融合”的議題,呼籲在“團結互助中找到做事和創造歷史的方法”。教宗強調,團結互助與施捨不同,前者指的是創造機會,“讓城市中每位居民都有機會體面地改善他們的生活”。此外,“時間教導我們,人與人之間光有地理上的融合還不夠,真正的挑戰是穩固的文化融合”。

教宗然後提醒道,簡化論的觀點不會帶來“偉大、富饒和美好”,只能製造“怯懦、狹隘和殘忍”,而“意識形態的殖民化”也不可取,因為歐洲的心胸豁達在於它“帶有不同文化的印記和克勝封閉的美麗”,而不是“與他人敵對”。因此,對話的態度至關重要。

教宗說:“若我們以對話的武器武裝我們的子女,教導他們如何打好‘相遇戰’和‘談判戰’,和平必會持久。今天,我們迫切要實現的不僅是軍事或經濟‘聯盟’,還有文化、教育、哲學和宗教‘聯盟’”。

教宗然後特別談到青年,勉勵歐洲領導人大力創造就業機會,保證工作尊嚴,尤其要為青年設想。教宗表明,這需要一種“包容和公平的經濟模式”,不為少數人服務,而是著眼於“百姓與社會的利益”。

教宗最後以“誠心誠意的態度,懷著希望而非空洞的懷舊”,以一個“在歐洲母親大地上尋找生命和信仰根源的兒子”的身份,表達了他的“歐洲夢”,“一個新的歐洲人文主義”。

教宗說:“我夢想一個年輕的歐洲,依然有做母親的能力,能夠孕育生命,尊重生命,給予生命的希望。我夢想一個呵護孩子的歐洲,像弟兄那樣救助窮人,以及那些因一無所有而尋求接納與庇護的人。我夢想一個傾聽和重視病人與老人的歐洲,好使他們不致淪為喪失生產力的廢棄物。”

“在我夢想中的歐洲,移民不再被視為罪犯,他們全部的人性尊嚴得到尊重,受邀負起更大責任。在我夢想中的歐洲,年輕人呼吸著誠實和正直的氣息,熱愛文化、崇尚純樸生活,不被無休止的消費主義汙染;結婚和生孩子是責任和喜事,不是因缺乏足夠的穩定工作而要面對的問題。”

“我夢想一個家庭般的歐洲,政策切實有效,關注人的面容而非人數,看重孩子的出生而非財富的增長。我夢想一個促進和保護每個人權利、不忘記自己對民眾義務的歐洲。在我夢想中的歐洲,沒有人可以說它對人權的努力是它最後的烏托邦。”  

inizio pagina

教宗清晨彌撒:基督徒從不麻痺痛苦,但堅守喜樂和望德

◊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5月6日在聖瑪爾大之家的清晨彌撒中表示,基督徒從不麻痺痛苦,卻在望德中予以面對。我們盼望天主給我們賜下沒有人能奪去的喜樂。

當天彌撒的福音敘述,耶穌在受難前告訴門徒說,他們將要憂愁,但這憂愁將變成喜樂的歡呼。耶穌用婦女生產的圖象解釋說:「婦女生產的時候,感到憂苦,因為她的時辰來到了;既生了孩子,因了喜樂就再不記憶那苦楚了」(若十六21)。教宗由此評論痛苦中的望德和喜樂中的歡呼,說道:「當我們處於種種磨難、困難和苦難時,喜樂與望德的結合對我們生命的影響正是如此。」

「這不是自我麻痺。痛苦依然是痛苦,但若懷著喜樂和望德面對痛苦,喜樂之門必將為你敞開,帶你通往結出新果實的喜樂。上主提出的這個圖象對困境中的我們必定助益良多;很多時候困境既醜陋又險惡,甚至令我們懷疑自己的信德。然而,因著喜樂和望德,我們得以向前邁進,因為在這暴風雨後必有新人到來,如同生產的婦女那樣。耶穌表明這份喜樂和望德將歷久不衰。」

教宗強調,喜樂與望德必須相結合。「缺少望德的喜樂只是娛樂,片刻的歡愉。缺少喜樂的望德便不是望德,充其量不過是健康的樂觀主義。喜樂和望德必須相結合,它們的結合使教會在禮儀中幾乎忘情地高呼:『當為祢的教會踴躍歡騰』,興高采烈,不拘禮節!因為當有強大的喜樂時,就會不拘禮節,只是喜樂。」

基督徒的喜樂和望德不同於狂歡喧騰。教宗表明:「喜樂使望德堅固,望德在喜樂中開花結果,這樣我們便能向前邁進。喜樂和望德是基督信仰德行,教會願意透過這些德行的態度,給我們指出一條走出自我的道路。喜樂絕不自我封閉,望德使你敞開自己。望德正是固定在天堂海岸的一個錨,將你帶到外面。我們要懷著喜樂和望德走出自我。」

「人的喜樂會因某些事物和困難而被奪去」。相反地,耶穌要賜給我們的喜樂沒有人能奪去,「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刻,也將歷久不衰」。教宗表示,主耶穌升天時發生了這樣的事:「當上主離開門徒們的眼界時,他們向天注視,有些憂愁,但天使喚醒了他們」。《路加福音》記載,門徒們「皆大歡喜地返回了耶路撒冷」(廿四52)。教宗指出,「那是知道我們人類首次進入天堂的喜樂!期盼抵達並生活在上主那裡的望德成了充滿全教會的喜樂」。

教宗最後帶領眾人祈求上主賜給我們恩寵,使我們擁有強大的喜樂,一方面表達我們的望德,另一方面也願堅固的望德成為我們生命中的喜樂。「上主,求祢守護這喜樂和望德,這樣就沒有人能奪去我們的喜樂與望德。」

inizio pagina

瑞士衛隊新兵宣誓禮:做基督忠誠的見證人

◊  

(梵蒂岡電台訊)聖座瑞士衛隊5月6日舉辦紀念活動,紀念1527年德國僱佣兵洗劫羅馬期間,為保護教宗而殉職的147名衛兵。當天清晨聖座國務卿帕羅林樞機在聖伯多祿大殿為瑞士衛隊主持彌撒聖祭,下午23名新兵在宗座大樓聖達瑪索庭院舉行宣誓禮。

帕羅林樞機在彌撒中向瑞士衛兵強調,與耶穌相遇的喜樂是一種深刻而持久的喜樂。這喜樂陪伴我們,給予我們面對困難的力量和在生活中宣揚福音的勇氣。每天在自己的具體生活中為基督作見證是每一位信徒的使命。在這慶日,樞機特別祝賀新衛兵,願他們受到聖神恩典的堅定,得到信仰的支持,在他們的工作中繼續服務教宗。

帕羅林樞機指出,見證的任務並不容易,需要忠誠。這個任務離不開艱辛,有時有如聖保祿所經歷的艱辛,甚至受迫害。在我們的時代依然有基督徒遭到迫害。

聖座國務卿最後鼓勵衛兵們說:“親愛的衛兵,你們不要等。從今天開始,就通過你們每天為教宗的忠誠服務、你們的友愛和你們之間的良好關係,以及你們的信德榜樣,見證上主還活著,祂富有同情心和慈悲,接近所有的人。祂願意賜予和平、喜悅和真正的圓滿來治癒一切傷痕”。        

                        

inizio pagina

聖座向佛教徒祝賀衛塞節,期許大家攜手推動生態教育

◊  

(梵蒂岡電台訊)聖座宗教交談委員會5月6日發表一份文告,向「親愛的佛教朋友們」祝賀衛塞節,期許佛教徒與基督徒攜手推動生態教育。這份文告由該委員會主席托朗(Jean-Louis Tauran)樞機和秘書長阿尤索(Miguel Ángel Ayuso Guixot)主教共同署名。

聖座的這份文告引用教宗方濟各關於照料共同家園的《願祢受讚頌》通諭,指出生態危機呼籲眾人進行「深層的內在皈依」,改變生活模式。佛教徒也認同,「生態危機(eco-crisis)的核心事實上是自我危機(ego-crisis),表現在人心的貪婪、焦慮、傲慢和無知。為此,我們必須改變生活模式和欲望,才能遏止環境的惡化」。

「由於氣候變化是人類活動所導致,我們基督徒和佛教徒必須攜手合作,以生態靈修來應對氣候變化。全球環境問題的加劇使得宗教間的合作更加迫切。環境責任感的教育和『生態公民意識』的培養,均需要以美德為本的生態倫理,諸如尊重和照料大自然。各宗教信徒迫切需要跨越藩籬,以共享的價值觀為基礎,在生態方面攜手建造一個負責任的社會秩序。在佛教徒與基督徒和睦共處、並肩合作的國家內,我們可以透過聯合教育計劃來提升生態意識,推動聯合舉措,以支持地球的健康和可持續性」。

公告最後寫道:「親愛的佛教朋友們,願我們同心合力,救人類免於氣候變化所造成的苦難,在照料共同家園上有所貢獻。我們懷著這精神再次向你們祝賀衛塞節平安喜樂。」

inizio pagina

教宗推文2016年5月6日

◊  

基督是我們最大的喜悅;祂始終在我們身邊,總不叫我們失望。

Cristo è la nostra gioia più grande, è sempre al nostro fianco e non ci deluderà mai.

Christ is our greatest joy; he is always at our side and will never let us down.

Christus, quo vivente nihil est nobis gaudio maiori, semper nobiscum manet nec umquam nos fallit.

inizio pagina

網址: http://zht.radiovaticana.va/

歡迎您來信與我們聯繫,來信請用英文書寫地址。地址是:

Chinese Programme,
Vatican Radio,
Piazza Pia 3,
00120 VATICAN CITY

電話:+39 06 69883187
傳真:+39 06 69883844
電郵:hyjm@vatiradio.va

請轉發此電郵新聞,傳播福音的訊息,與教宗和教會一起關懷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