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50

2016/05/12

-

-



教宗公開接見:天主把我們當作子女,這是我們的永久尊嚴

◊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5月11日上午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公開接見活動。他在要理講授中圍繞“蕩子比喻”中慈悲父親的形象,講解禧年的中心價值——慈悲。教宗說,我們日子過得再糟糕也要堅信“天主在等待我,天主願意擁抱我”。公開接見前,教宗首先問候了在保祿六世大廳通過大屏幕參與活動的病人。

天主的“慈悲邏輯”擊潰人的一切邏輯,瓦解和顛倒“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刻板規則。天主的心猶如一個大家庭,家庭的法則是寬恕與友愛,讓家庭成員有機會改過自新、團結合一。

教宗方濟各非常喜愛“慈悲父親”的主題,他最關注比喻中的最後兩個場景。首先,父親連小兒子的屈辱經歷和懺悔告白都不想聽,直接恢復他作為兒子的尊嚴,給他披上袍子,戴上戒指,穿上鞋。

教宗說:“耶穌並未描述一個被冒犯和忿恨的父親,一個對小兒子說‘你得付出代價’的父親。不,這位父親擁抱小兒子,慈愛地等待他。父親心中唯一的盼望就是小兒子能健康平安地回到自己身邊,這會令父親感到高興並大事慶祝。多麼慈祥的父親!在小兒子‘離得還遠的時候,父親就看見了他’(路十五20),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父親經常站在高處,不斷遙望遠處,看看兒子回來沒,始終等待著。小兒子揮霍了一切,但父親依然在等待他。父親的慈悲實在美好!”

“父親的慈悲是滿溢和無條件的”。小兒子從父親擁抱並親吻自己的舉動中意識到,“他無論做了什麼”,在父親眼中他“永遠是兒子”。教宗說:“耶穌的這個教導十分重要:我們作為天主子女的身份與我們的功勞或作為無關,只取決於天父心中的愛;因此,任何人都無法剝奪我們的這一尊嚴,連魔鬼也不能!”我們日子過得再糟糕也要堅信“天主在等待我,天主願意擁抱我;天主在等侯我”。

“蕩子回頭”的比喻還提到不懂父親慈愛之心、對自己的弟弟懷有“蔑視”的大兒子。教宗感歎道:“可憐的父親啊!”一個兒子離開了他,另一個兒子雖然在他跟前伺候,卻“從未體驗到這種親近之樂”。

教宗說:“大兒子,他也需要慈悲。義人,那些自命義人的人,他們也需要慈悲。當我們懷疑自己付出如此艱辛卻得不到任何回報是否值得時,我們就和大兒子一樣了。耶穌提醒我們,留在天父的家裡不是為了得到回報,而是因為可以擁有天主子女共同責任人的尊嚴。我們不能與天主‘做交易’,而應跟隨那在十字架上捨棄自己,捨棄到底的耶穌”。

比喻的最後,父親重獲失而復得的兒子,並將他交給他的哥哥,心中懷著“最大的喜悅”,那種再次看到“兄弟團聚”的喜悅。教宗說:“兒子們可以決定是否分享父親的喜悅。他們應該省思自己的意願,反思自己的生活觀。比喻懸而未結,我們不知道大兒子做了怎樣的決定,這對我們是一種激勵。這段福音教導我們,所有人都需要進入天父的家,分享祂的喜悅,加入慈悲與友愛的筵席。”

要理講授結束後,教宗提到5月13日週五是法蒂瑪聖母紀念日。教宗強調,法蒂瑪聖母的顯現“再次邀請我們祈禱、悔改和皈依”,“不再得罪天主”;提醒我們“人類必須全然信靠天主,祂是愛與慈悲的泉源”。

inizio pagina

教宗接見拜克塔什穆斯林領袖:除了對話以外,別無他路可走

◊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5月11日上午在梵蒂岡接見了拜克塔什(Bektashi)穆斯林團體全球領袖埃德蒙‧卜拉希馬伊(Edmond Brahimaj)。拜克塔什穆斯林團體是一個源自伊斯蘭蘇菲派的兄弟會,於13世紀在土耳其成立,主要分布在阿爾巴尼亞境內。在阿爾巴尼亞共產政權期間,該團體與其它所有宗教團體都受到迫害。

卜拉希馬伊拜會教宗後向梵蒂岡電台講述這次會晤,說道:「這是絕妙的會晤。教宗放下官方禮節,逐一走近每位兄弟,親切地致以問候。這是友愛的訊息。我們再次肯定了對話和友愛會晤的價值,以及宗教團體對今日社會的重要性。」

卜拉希馬伊透露,教宗在這次會晤中提到他於2014年訪問阿爾巴尼亞的深刻記憶,以及埋葬許多犧牲者的墓園;「這些犧牲者生前因信仰上主和友愛精神而遭受迫害,獻出生命」。教宗也談及阿爾巴尼亞跨宗教委員會的工作,「該委員會定期開會,以確保國家的和睦共處」。

教宗方濟各訪問阿爾巴尼亞時曾會晤各宗教領袖,包括拜克塔什穆斯林領袖卜拉希馬伊。這位穆斯林領袖指出,教宗在那次會晤中看到了各宗教領袖「決志互相交流,進行友愛、真誠且坦率的對話,向所有信徒傳揚上主賜下的愛、相遇及和平之路,因為除了和平及相遇以外,別無他路可走」。

卜拉希馬伊指出,「拜克塔什穆斯林團體所採取的路線就是和平與友愛之路,視之為通往上主的唯一道路。唯有這條道路能讓所有人在天主面前以弟兄姊妹的身份相聚,不分宗教、種族和膚色」。

拜克塔什穆斯林團體曾多次參加聖座舉辦的活動,諸如在亞西西舉行的和平祈禱日,以及2003年冊封加爾各答德肋撒修女為真福的典禮。卜拉希馬伊表明:「我們支持並跟隨教宗方濟各,他有如一位嚮導,高舉和平及各宗教和睦共處的旗幟。此外,我們也對德肋撒修女這位具體榜樣而引以為榮,她懂得活出天主的愛,並將這份愛實現在對近人的具體舉動中。」

inizio pagina

帕羅林樞機將於6月份前往烏克蘭,帶去教宗對受苦者的關懷

◊  

(梵蒂岡電台訊)聖座國務卿帕羅林樞機將於6月份前往烏克蘭,表達教宗對受苦民眾的關懷。帕羅林樞機5月11日上午在愛沙尼亞塔爾圖大學的演講中宣布了這項消息,這場演講的主題為「聖座與國際關係」。

帕羅林樞機宣布道:「有鑒於烏克蘭當前局勢的嚴重性,我將於下個月親自前往該國,表達教宗方濟各對受苦者的關懷。」教宗深切擔憂烏克蘭衝突受害者的悲慘處境,曾呼籲歐洲各地教會於4月24日特別為此舉行募捐活動。

聖座國務卿表示,「聖座格外擔憂烏克蘭日益惡化的人道處境,其成因是現前的衝突和劇烈的通貨膨脹」。該國目前有50多萬人糧食短缺,150多萬人流離失所,醫療極度匱乏,許多兒童無法上學。「很多人親眼目睹或親身經歷了暴力,因而精神嚴重受創,有些人甚至喪失了閱讀或書寫的能力」。

面對這種情況,「烏克蘭天主教會雖是該國的少數群體,卻非常積極地回應民眾的所需」。與此同時,為了解決烏克蘭的人道危機,「聖座正在準備特殊措施,以促進所有人的益處,不分宗教信仰。此外,聖座也不斷透過外交網絡,強調遵守國際法和人道救援法的重要性,鼓勵有關各方參與對話進程,突破眼前的難關,減輕人民的痛苦」。

帕羅林樞機指出,聖座在外交上提供的「不是單純政治、商業或技術的貢獻,而是本著道德和精神的觀點提供真知灼見」。聖座處事的四大原則分別是「人性尊嚴、公眾利益、團結互助,權力下放」。關於這一點,教宗方濟各在《福音的喜樂》宗座勸諭中闡明:「教會在與國家和社會對話時,並沒有解決所有問題的方案。教會與社會各階層攜手合作,在回應每個人的尊嚴和公益方面支持最佳方案。如此一來,教會便明確提倡人生命的基本價值和信念,使這些信念得以體現在政治活動中。」

inizio pagina

巴西總統或被彈劾,基耶拉神父:巴西危機襲擊最弱小者

◊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5月11日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中特別問候了巴西朝聖者,冀望該國在這艱難時刻,“能通過祈禱和對話,走上和諧與和平的道路”。巴西總統迪爾瑪·羅塞夫(Dilma Rousseff)日前被指控隱瞞預算赤字。眾議院將於5月11日進行彈劾案表決,只要多數贊成進行全面審視,羅塞夫總統就將停職180天。

巴西“兒童之家”創始人基耶拉(Renato Chiera)神父當天參加了教宗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的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他向梵蒂岡電台解釋說:“嚴重的體制危機尤其襲擊最貧窮的人。巴西有政治危機,但危機也出現在各階層,有倫理危機,宗教危機等等。政治危機是其中一個後果,現在正在發生什麽事呢?窮人的主權剛剛開始,雖然這些權利受到限制,但現在他們更擔心,擔心失去所爭取到的一切。我們看到已經出現的徵兆,例如失業、通貨膨脹、教育和社會領域被忽略。我們在偏遠的邊緣地區與他人一起工作,強烈感受到我們被遺棄。有很多暴力,有販毒和吸毒,人們非常疲倦,不知該怎麼辦。有人認為可以用暴力來解決這些問題。4年來,有23萬人遇害,他們中大多數是年輕人”。

為迎接世界盃足球賽,里約熱內盧變得非常美麗,整個城市被翻新,可是同時也試圖隱藏不好的,趕走那些可能會弄髒城市的人。基耶拉神父說:“這些人指的是窮人、黑人、青少年和被遺棄的民眾。關於青少年,街上的青少年越來越少,因為警察把他們趕走了。你知道他們去那裡了嗎?他們去販毒。對他們來説,這是他們唯一受保護、看得見和有機會生活的空間。”

基耶拉神父總結道:“我們正努力臨在於這些最貧困和傷痕最多的邊緣地區。我們關注被遺棄的孩童,我們覺得現在情況變得越來越糟。主教們大聲疾呼,籲請政府關注貧窮者,我們非常擔心會回到過去。這讓我非常難過。”

inizio pagina

阿聯酋的亞美尼亞文化中心落成:容忍和尊重不同信仰的標記

◊  

(梵蒂岡電台訊)數百名在阿聯酋工作的亞美尼亞移民5月7日出席了亞美尼亞新文化中心正式落成典禮。該中心位於阿布扎比穆薩法區,附屬於2014年12月在阿聯酋首都建成的首座亞美尼亞宗徒教會的教堂。

隨著文化中心的落成,它今後將是在阿聯酋的亞美尼亞基督徒文化和社會生活的重要據點。該國文化部長阿勒納赫揚(Sheikh Nahyan Bin Mubarak Al Nahyan)和亞美尼亞宗徒教會奇里乞亞的宗主教阿拉姆一世(Aram I)均出席了文化中心的落成儀式。文化部長阿勒納赫揚向在場的人強調,敬禮場所現在又添加一個文化中心,這兩座建築物肯定了一個事實:“寬容和尊重其它信仰是我們國家的重要支柱,他們可以在平安與安全中和睦共處。”

在文化中心舉行落成儀式的機會上,據當地消息來源報道,當地亞美尼亞團體負責人撒爾基相(Mesrob Sarkissian)表示,在阿聯酋的亞美尼亞人至少有1萬人。

inizio pagina

教宗推文2016年5月11日

◊  

我們說什麼,如何說,一言一行都應該體現出天主的憐憫、溫柔和寬恕。

Ciò che diciamo e come lo diciamo, ogni parola e ogni gesto dovrebbe poter esprimere la compassione, la tenerezza e il perdono di Dio.

What we say and how we say it, our every word and gesture, ought to express God’s compassion, tenderness and forgiveness for all.

Quod dicimus et quomodo dicimus omnia verba actaque poterit significare motus animi, suavitatem misericordiamque Dei.

inizio pagina

網址: http://zht.radiovaticana.va/

歡迎您來信與我們聯繫,來信請用英文書寫地址。地址是:

Chinese Programme,
Vatican Radio,
Piazza Pia 3,
00120 VATICAN CITY

電話:+39 06 69883187
傳真:+39 06 69883844
電郵:hyjm@vatiradio.va

請轉發此電郵新聞,傳播福音的訊息,與教宗和教會一起關懷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