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50

2016/10/29

-

-



教宗任命梅斯奧納神父為菲律賓普林塞薩港新任宗座代牧

◊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10月28日接受了菲律賓普林塞薩港宗座代牧伯多祿‧阿里戈(Pedro D. Arigo)主教辭去治理代牧區牧職的請求。教宗同時也任命了蘇格拉底‧梅斯奧納(Socrates Mesiona)神父為新任宗座代牧,並晉升他為主教。梅斯奧納神父是菲律賓傳教會會士,現職為該國傳教善會全國主任。

蘇格拉底‧梅斯奧納於1963年9月17日出生在菲律賓塔比拉蘭,1989年4月14日晉鐸。他曾於2004年至2009年擔任菲律賓傳教會總會長,並於2009年接任該國宗座傳教善會全國主任。

普林塞薩港宗座代牧區幅員8552平方公里,人口60多萬,其中天主教徒超過41萬人。這個宗座代牧區涵蓋35個堂區,總共有49名教區和修會司鐸、3名修會修士、50名修女,並設有一間大修院。

inizio pagina

教宗方濟各:教會需要在靜默中祈禱的默觀生活者

◊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10月28日上午接見了參加“主教團和修會代表國際會議”的人士。教宗勉勵他們不要懼怕來自聖神的差異,強調教會需要在靜默中祈禱的隱修士。

教宗指出,“獻身生活是靈修的核心,有益於整個基督的奧體”。因此,牧人們要特別關切“不同的神恩,無論是古老神恩,還是新興神恩”。實際上,新的修會不斷誕生,因為“神聖的風在祂願意的地方和時候不停地吹”。與此同時,教宗也勉勵主教在地方教會內成立修會時不要持“過分簡單化”態度,卻要“以普世教會的名義肩負起責任”。

教宗繼續說,我們不要把獻身生活的“合理自治”與“孤立和獨立”相混淆。獻身生活者不是一筆“封閉的遺產”,而是“教會身體上不可或缺的亮點,總是被身體的中心基督所吸引”。

談到牧人和獻身生活者的相互關係,教宗強調“互利互惠的價值”。教宗說:“有的人指揮,有的人因恐懼或為了共存而屈從,這不是相互關係。相互關係指的是對話、恭敬聆聽、相互招待、相遇相知,一同尋求真理,渴望為教會這一共融家庭的益處展開兄弟合作。”

這既是牧人的責任,也是獻身生活者的責任。教宗因而勉勵說:“我們都蒙召成為‘pontifex’,意指搭建橋樑的人。我們的時代需要尊重差異的共融。我們不要懼怕來自聖神的差異。”

教宗還呼籲“特別關切度默觀生活的修女”。這種跟隨基督的形式源自“隱修院的靜默”。“在教會內,為教會而言,她們代表了一顆祈禱的心,守護著無償的精神和使徒的碩果,能結出恩寵、慈悲和各式聖德的珍貴果實”。

教宗最後說:“普世教會,以及地方教會,都需要指引船隻入港的燈塔,需要時代黑暗中陪伴行人的火炬,需要清晨報告日出的哨兵。”

inizio pagina

教宗清晨彌撒:耶穌為我們祈禱乃是我們生命的保障

◊  

(梵蒂岡電台訊)我們基督徒生活的基礎是耶穌為我們祈禱。教宗方濟各10月28日在聖瑪爾大之家的清晨彌撒講道中如此表示。他強調,基督徒應信賴主耶穌的祈禱,耶穌為我們的祈禱。

當天的《福音》記述耶穌在徹夜祈禱後揀選門徒的事跡(路六12-19)。教宗首先引用聖保祿宗徒的話,強調“教會的角石是耶穌;沒有耶穌就沒有教會”。然後,教宗闡明這段《福音》的一個細節,幫助我們作默想。

教宗說:“‘耶穌出去,上山祈禱;祂徹夜向天主祈禱’。之後祂才做其它的事:向人宣講、揀選門徒、治癒病人、驅逐魔鬼。不錯,教會的角石是耶穌,但更是祈禱的耶穌。耶穌祈禱,持續不斷地為教會祈禱。教會的角石是主耶穌,祂在天父面前為我們代禱,為我們祈禱。我們向祂祈禱,但基本上是祂為我們祈禱。”

教宗重申,“耶穌總是為祂的門徒祈禱”,在最後晚餐中也如此。“耶穌在顯奇跡之前先祈禱。我們想到耶穌在復活納匝祿時,祂先向天父祈禱”。

“耶穌在橄欖山上祈禱;祂在十字架上臨終時也祈禱:祂的生命是在祈禱中結束的。我們的保障、我們的基礎及我們的角石就是:耶穌為我們祈禱!耶穌為我祈禱!我們每一個人都能這樣說:我很肯定耶穌為我祈禱;耶穌在天父面前提到我的名字。教會的角石就是祈禱中的耶穌。”

“讓我們再想想耶穌苦難前的那段福音。耶穌告訴伯多祿說:‘西滿,西滿,看,撒殫求得了許可,要篩你們像篩麥子一樣。但是我已為你祈求了,為叫你的信德不至喪失’(路廿二31-32)。”

教宗解釋說:“耶穌對伯多祿說的那席話也是對你說的;祂對你、對我及對眾人說:‘我已為你祈求了,我為你祈禱,我正在為你祈禱’。耶穌來到祭台上是來為我們代禱,為我們祈禱,一如祂在十字架上時那樣。”

教宗總結道:“耶穌的祈禱讓我們感受到巨大的保障。我隸屬於這個堅固的團體,因為它有耶穌作為角石,而且是為我祈禱,為我們眾人祈禱的耶穌。今天,我們應該默想教會,省思教會的這項奧跡。我們眾人如同一座建築物,但這建築物的基礎卻是耶穌,為我們祈禱的耶穌,為我祈禱的耶穌。”

inizio pagina

教宗接見南蘇丹多位基督宗教領袖,關切該國內戰的悲慘局勢

◊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10月27日上午在梵蒂岡宗座大樓接見了南蘇丹多位基督宗教領袖,包括天主教朱巴總主教羅洛(Paolino Lukudu Loro)、聖公會南蘇丹暨蘇丹教省總主教鄧保爾(Daniel Deng Bul Yak),以及長老會南蘇丹協調人馬羅(Peter Gai Lual Marrow)牧師。教宗在會晤中格外關切南蘇丹今年7月再次爆發的內戰。

聖座新聞室的公告指出,「緊張氣氛分化南蘇丹人民,破壞國家的和睦共處」。雖然如此,該國「不同基督信仰教會的合作既良好又富有成效,願意在促進公益方面作出貢獻,捍衛人的尊嚴,保護沒有自衛能力的人,實踐諸多對話與修和的舉措」。

不同基督信仰教會表明樂意「攜手同行,秉持新的希望和互相信任一起工作。他們堅信,當他們從各自宗教傳統固有的正面價值中汲取力量時,他們必能展現出有效回應人民深切渴望的途徑。人民此刻迫切渴求安定的生活和更好的未來」。

南蘇丹是全世界最年輕的國家,2011年才獨立建國。該國現任總統基爾(Salva Kiir)的支持者和前任副總統馬查爾(Riek Machar)的擁護者於2013年12月開始交戰,直到2015年8月達成和平協議。然而,南蘇丹首都朱巴今年7月再次陷入戰火,教宗方濟各高度關注當地的局勢。

朱巴總主教羅洛向本台講述他與教宗的會晤說:「我們談論了南蘇丹目前的局勢。那裡有戰爭、有殺戮、有死亡、有難民,國內的難民營人滿為患。大家對當前的局勢非常反感。百姓覺得處於無政府狀態,儘管總統在位,卻形同虛設。人民感到害怕,驚恐萬分!我們向教宗報告了這一切。身為教會的一分子,我們在這局勢中竭力提供援助。」

羅洛總主教表示,南蘇丹熱切希望教宗前去訪問。當地天主教會曾於今年1月邀請教宗,現在天主教朱巴總主教、聖公會南蘇丹暨蘇丹教省總主教和長老會南蘇丹協調人更以「大公教會」的身分一同提出邀請。教宗回應他們說:「我與你們同在,我與你們共患難,對你們的遭遇感同身受。我願意訪問南蘇丹。」

inizio pagina

梵蒂岡廣播電台2016年冬令時間廣播波長和頻率

◊  

(梵蒂岡電台訊)請聽眾朋友注意,從2016年10月30日起羅馬進入冬令時間,梵蒂岡廣播電台在使用的廣播波長和頻率上作了相應的調整。以下是本台新的播音時間和波長:

第一次播音:北京時間早晨6:00,使用的波長和頻率是:
25.21公尺,11900千赫
31.23公尺,9600千赫
40.48公尺,7410千赫

第二次播音:北京時間中午12:00,使用的波長和頻率是:
19.39公尺,15470千赫

第三次播音:北京時間晚上8:30,使用的波長和頻率是:
19.39公尺,15470千赫
25.28公尺,11875千赫
31.38公尺,9560千赫

節目表:
週一:東南亞通訊;認識教會
週二:新聞報導;人格與信仰成長
週三:新聞報導;活的信德
週四:新聞報導;基督徒婚姻家庭
週五:新聞報導;避靜指引
週六:新聞報導;聖樂文化
主日:新聞報導;主日彌撒講道

每週六北京時間晚上8:30–9:12,我們將直播中文的主日彌撒(註:使用的波長和頻率與第三次播音相同)。

羅馬的聽眾請在每天晚間11:00和下午1:30,使用調頻波段(FM)103.80兆赫收聽本台的廣播。

inizio pagina

教宗推文2016年10月28日

◊  

有些弟兄姐妹因忠於福音而遭受歧視,甚至付出生命,讓我們為他們祈禱。

Preghiamo per i fratelli e le sorelle che sono discriminati e pagano di persona la loro fedeltà al Vangelo.

Let us pray for our brothers and sisters who encounter discrimination and pay a personal price for their fidelity to the Gospel.

Oremus pro fratribus et sororibus qui praeiudiciis violantur et vitam suam offerunt ut ipsi fideles inveniantur Evangelio.

 

inizio pagina

網址: http://zht.radiovaticana.va/

歡迎您來信與我們聯繫,來信請用英文書寫地址。地址是:

Chinese Programme,
Vatican Radio,
Piazza Pia 3,
00120 VATICAN CITY

電話:+39 06 69883187
傳真:+39 06 69883844
電郵:hyjm@vatiradio.va

請轉發此電郵新聞,傳播福音的訊息,與教宗和教會一起關懷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