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50

2016/12/02

-

-



教宗方濟各:提供青年就業機會才能避免人才外流

◊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12月1日上午在梵蒂岡克萊孟廳接見了出席第4屆國際學生牧靈會議的150位代表,強調社會必須提供“恰當的就業機會”才能避免“人才外流”。本屆會議由聖座移民與無定居者牧靈委員會發起,討論在建設一個更健康的社會中,國際學生所面臨的道德挑戰。

教宗指出,一個“更健康”的社會,一個“更具人性”的世界能使人和文化得到充實,每個青年更容易進入工作崗位,融入所生活的社會團體。“某些人能隨意選擇去國外進修和工作,這是一件富有成效的好事;然而,若是因為缺乏恰當的就業機會,迫使具有專業的青年離開自己的國家,則令人痛心”。

到國外深造並非一種新現象,不過,由於全球化擊倒了“空間和時間”的疆界,增加不同文化的相遇和交流,因此到國外留學的現象也就倍增。教宗也提到伴隨這種現象的負面問題,例如:封閉、防衛機制,以及内心障礙。“這些障礙使我們眼中看不到兄弟或姐妹,覺察不到他們的實際需要。在青年當中也會產生‘冷漠的全球化’,它使我們在別人的痛苦呼求面前失去同情心。”。

雖然如此,教宗仍願把希望投注在“全球化”現象上,相信青年能以自己的方式活出的全球化“帶來積極成果和巨大潛力”。教宗說:“青年學子們,你們遠離自己的國家,在不同的家庭和環境中度日;你們藉此能發揮一種重大的適應才能,學習做守護人,視他人為兄弟,視受造界為共同家園。這是使世界更具人性的決定性因素。”

另一方面,在當今時代中所要面對的道德挑戰仍有許多,為堅持真理和價值觀的“搏鬥”往往不容易,“人在年輕時尤其如此”,但“在天主的助佑下”,一切困難都能克服。教宗吁請青年學子不要停頓不前,喪失勇氣,而應抵拒新式知識觀念,這種觀念“只追求自我實現和個人成名,經常不顧及別人”。

青年學子必須努力“促進公益與和平”,追隨一種更加穩固的典範。“只有這樣,知識界才有能力建設一個更健康的社會。誰若有能夠讀書的恩典,他也有責任為人類的公益效勞。知識是促進社會整體發展的一個最佳途徑”。

教宗最後表示,在異鄉他國留學可以學到新的語言、習俗和風尚,從而敞開自己的心胸,“不懼怕他人和差異”。“這樣一來,學生和接納他們的人就能成為更加寬容及好客的人。一個人若增加了建立關係的能力,他就增長了對自己和對他人的信賴,他的視野就會放寬,對未來的觀點就會更遠,渴望與他人共同建設公益”。

inizio pagina

教宗清晨彌撒:我們必須覺察自己對恩寵的抗拒,祈求上主的援助

◊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12月1日在聖瑪爾大之家的清晨彌撒中表示,人人都會在心中抗拒天主的恩寵。因此,我們必須覺察自己,承認自己是個罪人,祈求上主的援助。教宗論及的各種抗拒包括言詞空泛、自我辯駁,以及指責他人。

當天的彌撒集禱經向上主呼求說:「求祢施展神能,大力援救我們,並以祢的仁慈恢復我們因罪惡而失掉的恩寵。」教宗由此展開彌撒講道,談論經常阻礙基督徒在生活中前行的各種抗拒,並將之分門別類,加以解釋。

首先是「公開的抗拒」。教宗表示,這種抗拒「出於善意」,就像掃祿抗拒天主的恩寵時,「堅信自己是在替天行道」;耶穌一命令掃祿停止,掃祿遂大徹大悟。教宗表明,「公開的抗拒是健康的」,因為這種抗拒「向悔改的恩寵開放」。事實上,我們大家都是罪人。

相反地,「隱藏的抗拒」危險至極,因為它們隱而不顯。教宗指出,「我們每個人在抗拒恩寵方面各有鮮為人知的方式」,但我們必須覺察自己,「把我們的抗拒放在上主面前,求上主淨化我們」。斯德望譴責法學士的正是這一點:他們抗拒天主聖神,卻又想表現出他們在尋求天主的光榮。斯德望戳破這表象,因而付出生命的代價。

教宗說:「我們每個人都具有這些隱藏的抗拒,但它的本質是什麼呢?就是它不斷阻撓悔改的進程,始終如此!它總是阻撓,從不為之奮鬥。它靜止不動,或許還面帶微笑,但你就是無法越過它。它消極地抗拒,隱而不顯。當一個機構或家庭在轉變的過程中,我經常聽到有人說:『那裡存在不少抗拒。』抗拒之所以存在,是因為魔鬼在那裡播下抗拒的種子,阻撓上主前行。」

教宗將隱藏的抗拒分為三類,分別是言詞空泛、自我辯駁,以及指責他人。在言詞空泛方面,教宗引用當天福音中耶穌的勸言,重申不是凡向耶穌說「主啊!主啊」的人,就能進入天國(參:瑪九27-31)。這如同二子的比喻:父親要求兩個兒子去葡萄園裡工作,一個兒子斷然拒絕後幡然悔悟,遂前去園裡做工;另一個原先承諾要去,後來卻沒有去(參:瑪廿一28-32)。教宗表示,有些人滿口答應,事事贊同,手腕非常圓滑,真正的意思卻是拒絕。他們允諾將改變一切,其實是為了讓一切保持現狀。這就是「言詞空泛的抗拒」。

關於自我辯駁的抗拒,它指的是一個人不停地找藉口,「總是提出反對的理由」。教宗表明,在有許多藉口的地方,「就沒有天主的馨香,瀰漫著的是魔鬼的惡臭」。「基督徒不必為自己辯白,而是由天主聖言替他作辯護」。自我辯駁的抗拒意味著「替我自己的立場找藉口,卻不依循上主給我的指示行事」。

第三種隱藏的抗拒是指責他人:當人們指責他人,以免反躬自省、悔過自新時,便是在抗拒天主的恩寵。法利塞人和稅吏祈禱的比喻(參:路十八9-14)所強調的就是這種抗拒。

人人每天在心中都有所抗拒。教宗認為,對恩寵的抗拒是個好徵兆,「因為它顯示出上主正在我們內做工」,但我們必須「擊潰這些抗拒,好讓恩寵前行」。為此,當抗拒浮現時,我們不必害怕,卻要承認自己是個罪人,祈求上主的援助。

教宗最後總結道:「抗拒向來是我們身上原罪的果實。心懷抗拒是件壞事嗎?不是的,它是件好事!糟糕的是我們將它用來抗拒上主施予的恩寵。心懷抗拒很正常,它等於是說出:『上主,我是個罪人,求祢援助我!』讓我們省思這一點,為即將來臨的聖誕節做好準備。」

inizio pagina

真福富高神父遇害百週年,教宗讚許他為教會做出眾多有益見證

◊  

(梵蒂岡電臺訊)教宗方濟各12月1日在聖瑪爾大之家的清晨彌撒結束時,提到當天是真福富高(Charles de Foucauld)神父遇害一百週年。富高神父於1916年12月1日在阿爾及利亞被殺害。教宗說道:“富高神父是一位克服很多阻力,對教會做了許多有益見證的人。我們懇求他在天上降福我們,幫助我們跟隨他的足跡,度貧窮和默觀的生活,並為窮人服務。”

富高神父1858年9月15日出生於法國斯特拉斯堡一個貴族家庭,6歲時失去雙親。後來加入法國軍隊,但是因紀律問題而退役。隨後開始在北非進行探索,什麼都不相信的他卻被一些穆斯林的信仰所觸動,也讓他更加接近基督信仰。他在告解亭中重拾信仰,因為他在那裡發現了他一直尋找的富於慈悲和溫柔的天主。可以這麼說,在完全失敗中,在沙漠中,在阿拉伯人當中,天主找到了他。

富高後來成為一位司鐸,向圖瓦雷克人宣講福音,服務和協助撒哈拉的窮人。他比他所照料的人還貧困,但是他教導他們,保護他們免遭強盜和擄掠者的侵害。富高神父在一次擄掠者的襲擊中遇害。他們尋找他時常提起的寶藏,但是他們沒有明白,富高神父所說的寶藏是聖體龕中的耶穌。他把聖體視為自己生命的核心。

教會於2005年11月13日冊封他為真福。他每天向天主這樣祈禱說:“我父,我把自己完全交給祢,求祢在我身上實現祢的聖意。不論祢要我怎麼樣,我都感謝祢。我對一切都準備好了,我接受一切,為使祢的旨意承行在我和祢的一切受造物身上。我的天主,我絲毫沒有其它的願望。我的天主,我將我的靈魂交託在祢手中,我把我全心的愛都獻給祢,因為我愛祢。我將自己全獻給祢,這是我愛情的需要。我以完全的信賴,毫無保留的把自己交於祢手中,因為祢是我的父親。”

inizio pagina

教宗推文2016年12月1日

◊  

我們今天紀念真福富高。他常說:信德意味著在每個人身上看見耶穌。

Ricordiamo oggi il Beato Charles de Foucauld, che diceva: la fede è vedere Gesù in ogni essere umano.

Today we remember Blessed Charles de Foucauld who said, faith calls us to see Jesus in every human being.

Hodie beatum Carolum de Foucauld memoramus qui dicebat: fides significat Iesum in omni homine videre.

inizio pagina

網址: http://zht.radiovaticana.va/

歡迎您來信與我們聯繫,來信請用英文書寫地址。地址是:

Chinese Programme,
Vatican Radio,
Piazza Pia 3,
00120 VATICAN CITY

電話:+39 06 69883187
傳真:+39 06 69883844
電郵:hyjm@vatiradio.va

請轉發此電郵新聞,傳播福音的訊息,與教宗和教會一起關懷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