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50

2017/01/12

-

-



教宗公開接見:天主總是要我們分享祂的生命,偶像卻總叫人失望

◊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元月11日上午在保祿六世大廳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教宗繼續講解基督徒的希望,指出基督徒應把希望寄託於天主,而不應信賴那些導致死亡的偶像。天主絕不叫人失望,意識形態、金錢和虛榮心只是虛假的希望。

教宗的要理講授以《聖詠》第115篇貫穿全文,闡述兩種截然不同的希望:一種是對天主懷有的希望;另一種則是信賴偶像,按照我們自己的想象製造出的“神明”。教宗表明,這篇《聖詠》提醒我們,世人趨於信賴虛假的偶像,將與偶像一同喪亡。

信德在於信靠天主,即使人在遇到困難時會變得脆弱而需要“看得見和摸得着的安全感”。教宗憑著對人性的深刻認識,闡明危險正在於此!在這情況下,“我們也試圖尋求短暫的安慰”,以此來減輕“信賴的艱難”。

“我們以為能在賺得金錢的安全感,在與權勢者的結盟,在塵世以及虛假的意識形態中找到安慰。我們有時在一個偶像身上尋求安慰,讓它聽從我們的要求並魔術般地改變現實,使之符合我們的意願。然而,這個偶像一事無成,無能為力,而且是撒謊者。但我們卻喜愛偶像,非常喜愛!”

《聖詠》指責外邦人信賴虛假的偶像,把偶像當作希望。教宗提到許多年前他布宜諾斯艾利斯公園看到的一件事,許多占卦者在那裡收費替人看手相,而且許多人還排著長隊等候,以求得到虛假的希望。教宗稱這是一種愚蠢的安全感。

“這就是偶像,若我們對其極度依戀,就去購買虛假的希望。反之,耶穌基督帶給我們的是不求回報的希望,但我們有時卻不那麽信任祂為我們白白地奉獻生命而帶來的希望。”

此外,偶像不僅有用金屬做成的,也有用“我們頭腦製造”出來的,“把天主化為我們的公式,我們的神性觀念”。換句話說,人按照自己的想象製造一個“神明”,一個相似我們,讓我們容易了解而且有預見能力的“神明”,這正是《聖詠》提及的偶像。

教宗還提到,意識形態、財富、權力和成就、虛榮心,以及身材美麗和健康的價值觀一旦成為偶像,就會犧牲各種事物。

“有一次,許多年前我在布宜諾斯艾利斯教區時聽到一次很不好,且令人心痛的談話:一位能幹及非常漂亮的女郎誇耀自己的美麗,說起話來似乎合情合理:‘哎,我不得不墮胎,因為我的形象非常重要。’這就是偶像,它把你帶到錯誤的路上,不讓你幸福。”

《聖詠》說得很清楚,凡信賴偶像的人,也將同偶像一樣喪亡。教宗解釋說:“他們再也說不出一句話,無法提供幫助、改變現實,也不能微笑、自我奉獻,而且失去愛的能力。我們這些教會的人也如此,倘若我們流於‘世俗’,就會有這種危險。我們需要入世,卻也要抵禦塵世的錯覺,這些就是我所提及的偶像。”

教宗最後總結道,偶像叫人失望,而把希望寄託於上主絕不會令我們失望。“上主總是記得,即使在困難時刻祂也記得我們。這就是我們的希望。希望不叫人失望,絕不會,從來就不會。偶像總叫人失望,它們是幻覺,而非事實。這才是希望的美妙事實:我們信賴天主就將肖似祂;祂的祝福將轉變我們成為祂的子女,分享祂的生命”。

inizio pagina

教宗方濟各:參加教宗的接見活動是完全免費的

◊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元月11日在公開接見活動結束時表明參加教宗公開接見活動的入場券是完全免費的。他手中拿著一張紅色的票解釋道:“來見教宗、與教宗談話是免費的。”

教宗說:“我得悉有些狡猾的人讓你們付費入場。若有人對你們說參加教宗的接見活動需要付門票,他們就是在欺詐你:你要小心了!參與教宗的活動是免費的。來這裡不需要付錢,因為這裡是所有人的家。誰若對你們說需要付門票,那是一種罪行,那人是個惡棍。這種事不能做,明白嗎?”

inizio pagina

教宗將訪問羅馬七別墅聖母堂:我們從不敢奢望教宗的到訪

◊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將於元月15日主日下午4點訪問羅馬東郊七別墅的聖母堂,為信友團體主持彌撒。在該堂區服務長達21年的本堂神父泰多爾迪(Luigi Tedoldi)元月11日向羅馬教區周刊(Roma Sette)表示,堂區教友們對教宗來訪的消息感到「驚喜又興奮」。他說:「我們沒有料想過這種事,我們從不敢奢望教宗會訪問羅馬的這個『小角落』。」

七別墅的聖母堂是個年輕的堂區,成立於40年前,2000年元月15日聖堂落成。當地的信友團體相當活躍:6千名居民當中,超過20%的人積極參與堂區生活,而且大多是年輕的家庭,兒女成群。泰多爾迪神父指出:「我們堂區甚至有些家庭生養7名子女;在這個團體很難找到獨生子,我經常在要理講授中強調,人際關係並非始於朋友,兒童不是在友誼中培養性格,而是在兄弟之間。」

該堂區設有一間經堂,用來舉辦多項培育活動;約20對年輕夫妻在這些活動中細心陪伴130名青少年成長。該堂區的團體包括意大利天主教童軍協會(Agesci)、8個新慕道團體、聖三會、聖庇護神父祈禱團體,以及明愛會。目前有11對夫妻在為他們子女的洗禮做準備。

七別墅的聖母堂致力於扶助困境中的家庭。泰多爾迪神父說:「當家庭付不起帳單或貸款時,我們會予以介入。我就算無法獨力援助他們,也從不發起募款活動,因為隨時都會有人伸出援手,幫助困境中的人。」

inizio pagina

「開門」組織年度報告:2016年有1207名基督徒殉道,1300多座聖堂被襲擊

◊  

(梵蒂岡電台訊)國際「開門」組織元月10日發表《2017年世界觀察名單》,列出50個在宗教方面最不自由的國家。全世界迫害基督徒的浪潮不斷高漲,受害者高達2億多人,其中3分之1飽受折磨。迫害基督徒的方式包括壓抑、欺壓、歧視和虐待,暴力相向,以及限制他們的生活條件。此外,根據該組織的估計,2016年有1207名基督徒殉道,1300多座聖堂被襲擊。

意大利「開門」組織主任納尼(Cristian Nani)博士元月11日向本台分析迫害基督徒浪潮的成因。他說:「今年的報告顯示,亞洲某些地區的宗教民族主義明顯有所上升。這令人有點詫異:印度竟然因興都教民族主義而攀升至第15名,在這泱泱大國內,宗教民族主義壓迫基督徒的社會生活。就連在老撾、孟加拉、越南、不丹這些擁有截然不同的發源和社會型態的國家內,宗教民族主義也找到自己的空間。」

迫害基督徒浪潮的另一項成因是「伊斯蘭式壓迫」,也就是耳熟能詳的「極端主義」。博科聖地(Boko Haram)、青年黨(al-Shabbat)、伊斯蘭國(IS)都是惡名昭彰的極端組織。《2017年世界觀察名單》上,至少有35個國家的基督徒因此在日常的社會生活中遭受迫害。

朝鮮已經連續15年位於觀察名單的首位。納尼博士指出:「意識型態在背後操縱朝鮮人民的社會生活,這是對領袖金正恩的個人崇拜。人權在朝鮮嚴重受到侵犯:那裡甚至明目張膽地設置類似於納粹集中營的勞改營,我們估計有5萬到7萬名基督徒只因他們的信仰或持有聖經而被關進去。」

inizio pagina

馬來西亞基督宗教教會團體:援助逃往馬來西亞的羅興亞人

◊  

(梵蒂岡電台訊)馬來西亞基督宗教教會團體呼籲吉隆坡政府落實具體措施,援助逃往該國的羅興亞人。數日前,馬來西亞不同宗教組織和民間社團在首都舉行論壇,討論羅興亞人的悲慘問題。羅興亞人是緬甸穆斯林少數族群,數個月以來遭到政府軍的鎮壓,迫使約5萬人逃往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基督宗教教會團體決定把2017年訂為“與羅興亞人團結互助年”。馬來西亞基督教協會籌辦了本次研討會,該國大多數基督宗教教會團體出席參加,其中也包括天主教會。衛理公會夏斯特里(Herman Shastri)牧師以該協會的名義強調尊重緬甸穆斯林少數族群的“人權”的重要性,並敦促吉隆坡政府在這方面“採取具體行動”。

夏斯特里牧師說:“人人都是天主所創造的,因此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神聖的。為此,各宗教應盡其所能維護生命和人性尊嚴”。他也呼籲馬來西亞所有基督徒為羅興亞人提供援助。基督徒僅占馬來西亞總人口的10%。

據聯合國難民署2016年10月的數據顯示,在馬來西亞登記的難民和尋求庇護的人超過15萬:其中90%原籍緬甸,他們中40%,約5.4萬是羅興亞族人。

inizio pagina

哥倫比亞重啟談判,教會呼籲落實國際人道法

◊  

(梵蒂岡電台訊)哥倫比亞政府與該國第二大遊擊組織——民族解放軍隊(ELN)將於1月12日在厄瓜多爾首都基多重啟談判。哥倫比亞天主教談判協調委員會成員卡利教區總主教蒙薩爾韋·梅希亞(Darío de Jesús Monsalve Mejía)呼籲落實國際人道法律,好使談判能向前邁進。

總主教在談判前夕發出此呼籲因為局勢依然緊張,民族解放遊擊隊尚未釋放去年4月綁架的前國會議員桑契斯(Odin Sanchez),當局則認為這是開啟正式談判的必要條件。儘管如此,哥倫比亞政府仍表示將參加1月12日的會晤,但並未宣布將提出哪些建議。

天主教會非常關注雙方的談判。蒙薩爾韋·梅希亞總主教曾建議把談判地點從基多遷至哥倫比亞的某個地方,一方面是為後勤準備提供便利,另一方面也因為厄瓜多爾將於2月舉行總統選舉。

inizio pagina

教宗推文2017年1月11日

◊  

人人都可以貢獻己力建立起一種慈悲的文化,以至沒有人再以冷漠的目光看待他人。

Ciascuno può contribuire ad una cultura della misericordia, in cui nessuno guarda all’altro con indifferenza.

Everyone can help bring about a culture of mercy, in which no one looks at another with indifference.

Unusquisque misericordiae colendae dare operam potest, in qua nemo alium negligenter ac sine studio respicit.

inizio pagina

網址: http://zht.radiovaticana.va/

歡迎您來信與我們聯繫,來信請用英文書寫地址。地址是:

Chinese Programme,
Vatican Radio,
Piazza Pia 3,
00120 VATICAN CITY

電話:+39 06 69883187
傳真:+39 06 69883844
電郵:hyjm@vatiradio.va

請轉發此電郵新聞,傳播福音的訊息,與教宗和教會一起關懷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