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50

2017/02/08

-

-



教宗2017年四旬期文告:我們遇到的每個人都是一份恩典

◊  

(梵蒂岡電台訊)聖座新聞室2月7日上午公布並介紹了教宗方濟各2017年四旬期文告,主題是:“聖言是一份恩典;他人是一份恩典”。教宗指出,我們遇到的每個人都是一份恩典,都應受到“款待、尊重和愛護”。教宗也期勉基督徒聽從天主聖言,祂是激勵人内心皈依的強大力量,將人重新引向天主。

今年四旬期將於3月1日聖灰瞻禮開始,教宗的文告以《路加福音》關於富翁與拉匝祿的比喻為核心(路十六19-31)。拉匝祿不是一個沒有名字的人,而是一名有個人經歷,我們所熟知且具有面容的人物。這樣的人是一份“恩典”,一份“無價之寶”,一個“天主所喜愛和記得的人”,儘管他遭到“人的拒絕”。

教宗繼續表示,我們與別人的正確關係在於“以感恩之情承認他的價值”。那個躺臥在富翁門前的窮人並非“惹人討厭”的人,他號召我們“懺悔和改變生活”,“向他人敞開我們的心門”,因為每一個人都是一份恩典,“無論他是我們的近人還是陌生的窮人”。有鋻於此,四旬期是一個“有利時機”,幫助我們“向每個需要幫助的人”敞開大門,“在他身上認出基督的面容”。

教宗提醒道,“我們每一個人”在自己生命旅程中都會遇到需要幫助的人。“我們遇到的每個生命都是一份恩典,應受到款待、尊重和愛護”。天主聖言幫助我們“開啟心目”,“接納和愛護生命,在生命脆弱時更是如此”。

關於比喻中的富翁,福音凸顯了矛盾的一面。這富翁雖然沒有名字,但我們從他的富有、奢華無度,卻能了解到罪惡使他變得多麽盲目啊!的確,從富翁身上我們隱約看到“罪惡的腐敗”恰恰體現在貪戀錢財、虛榮和驕傲上。教宗引用保祿宗徒的話,指出“貪愛錢財乃萬惡的根源”(弟前六10),“腐敗的主因”,以及“嫉妒、爭吵及猜疑”的禍首。

教宗解釋道,錢財能“宰制我們,因此成為暴虐的偶像”。錢財本應成為我們“行善和關懷他人的工具”,但它卻“驅使我們和整個世界”臣服於自私的邏輯,“不讓愛發揮作用,也阻礙和平”。

此外,這富翁除了貪婪外,也喜好外表的虛榮,以此遮掩“内心的空虛”。他的生活成了“外在、膚淺及短暫生命的俘虜”。這種道德敗壞導致的驕傲使這富翁忘記自己“只是一個凡人”,卻因貪愛財物而腐敗,只看到自己卻看不到周圍的人。可見,貪戀錢財是一種盲症:這富翁“看不到”那個飢餓、滿身瘡痍並躺在那裡受屈辱的窮人。

教宗強調,拉匝祿在死後才得到一種真實的公平,善彌補了他一生遭受的惡。對所有基督徒而言,這個比喻所傳達的訊息很明確:富翁的真正問題,“他的惡的根源”在於“不聆聽天主聖言”,這導致他“不再愛”上主和“漠視近人”。天主聖言是一種“強大的力量”,激勵人在内心皈依,“重新將人引向天主”。誰若向天主的恩典關閉心靈,便也向弟兄這個恩典關閉心靈。

因此,四旬期也是我們藉著聖言、聖事和近人與生活的基督再次相遇的有利時期,同時走上一條“真正皈依的道路,重新發現天主聖言的恩典,使我們從罪惡中得到淨化,在需要幫助的弟兄姐妹身上服事基督”。

教宗最後勉勵眾基督徒,依靠教會提供的“成聖途徑”,即守齋、祈禱和行哀矜,在心靈上得到更新;同時也要積極參加在全世界發起的四旬期運動,“在人類大家庭中增進相遇文化”。

inizio pagina

日本殉道者高山右近被冊封為真福:他是基督的武士

◊  

(梵蒂岡電台訊)日本殉道者高山右近(Takayama Ukon)2月7日在大阪被冊封為真福。他原是戰國時期驍勇善戰的武士,高槻城城主,與妻子和5名子女享受榮華富貴,卻因不肯背棄基督信仰而選擇逃亡,最終客死他鄉。聖座封聖部部長阿馬托(Angelo Amato)樞機為他主持了冊封真福大典。

新真福高山右近出生於1552年;他的父親於1564年被耶穌會士的宣講所感動,接受了基督信仰,年僅12歲的右近也隨之領洗,聖名猶斯督。高山一家居住在領地高槻城時,高山右近致力於傳揚基督信仰,建立聖堂和修院,培育傳教士及要理教員。高槻城的3萬城民中約有25000人因此皈依天主教。

關於這一點,阿馬托樞機表示:「高山右近領會了耶穌的核心訊息,即愛德的法則。為此,他對他的城民慈悲為懷,救濟窮人,接濟落魄的武士。他成立了慈悲善會,探望病人,樂善好施。高山右近經常與達里奧神父一同為沒有親人的亡者抬棺木,安葬他們。這一切令人大為吃驚,進而萌生效法之心。」

1587年,豐臣秀吉下令驅逐傳教士,基督信仰開始在日本受到迫害。高山右近和他的父親為了堅守信仰,不惜放棄榮華富貴,選擇貧窮度日。1614年,德川家康嚴格實施禁教令,高山右近不願背棄信仰,遂與3百名基督徒一同逃到菲律賓;他抵達馬尼拉40天後便安息主懷。

現今日本大阪高槻城跡公園內矗立著戰國時期城主高山右近的雕像。他手持刀尖朝下的武士刀,刀身與刀柄形成基督的十字苦架:高山右近是基督的武士。

阿馬托樞機指明:「高山右近接受了信譽和忠誠的教育,是一名真正的基督武士;他所憑藉的不是他擅長的兵器,而是他的言語和芳表。他對主耶穌的忠誠深植於心,在他受迫害、遭流放、被遺棄的時刻,這份堅定不移的忠誠始終帶給他慰藉。他雖然失去特權,陷入貧困的生活,整日躲藏,但這非但沒有讓他黯然神傷,反倒使他從容自在,甚至是充滿喜樂,因為他信守了洗禮的承諾。」

inizio pagina

教宗清晨彌撒:守護我們作天主子女的身分,治理好大地,在愛中生活

◊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2月7日在聖瑪爾大之家的清晨彌撒中談及天主在造物工程中賜予人的三項恩典:子女的身分、治理和保護受造界的任務,以及男人和女人在相互陪伴中共度愛的生活。

教宗的省思從當天彌撒選讀的《創世紀》談起,以《聖詠》第八篇中的詩句讚美天主在造物工程中“賜予人一切恩典”:“世人算什麼,祢竟對他懷念不忘?祢竟使他稍微遜於天神,以尊貴光榮作他冠冕。”(5-6節)

在天主賜予人的一切恩典中有三項大恩,第一項是子女的身分。教宗說:“天主首先賜給了我們DNA,即祂賜予我們子女的身分,按照自己的肖像,按照祂的模樣造了我們;我們肖似天主。當一個人生孩子時,這個過程是不可逆轉的,生了就是生了!兒子或多或少和父親長得像,雖然有時候不太像,但終究是兒子;兒子獲得了身分。如果兒子長得好看,父親會為兒子感到驕傲:‘看,我兒子真棒!’但父親就是父親,即使兒子長得有些醜,父親依然會說:‘真好看!’兒子如果犯了錯,父親會糾正他,等待他改過。耶穌教導我們,天主如同一位懂得等待子女的父親。祂把子女身分賜予我們,我們‘好似天主’,因為我們是天主的子女。”

天主在造物工程中賜予我們的第二個恩典是一項“任務”。教宗指出,天主“賜予我們整個大地”,叫我們“治理”大地,在大地上“生活”。因此,天主賜予人“管理的權柄”,因為天主不願意人被“奴役”,而是做“主人”,為“王”,但恩典也是任務。

教宗說:“天主在造物工程中勞作,祂也叫我們勞作,把受造界管理好。祂沒有讓我們毀滅受造界,而是促進其發展,照料它,守護它,使它日漸完善。天主賜予我們一切,但天主沒有賜予我們金錢,我想知道金錢是誰給我們的?祖母說,魔鬼是從口袋進來的。或許是這樣吧。我們可以思考一下是誰給了我們金錢。天主把整個受造界賜予我們,叫我們守護它,發展它,這就是恩典。”

《創世紀》隨後又說:“天主於是照自己的肖像造了人:造了一男一女”(一27)。這是天主所賜的第三個恩典——愛。這愛首先使男人與女人結合在一起。教宗解釋說,天主“造了一男一女”,因為人單獨生活不好,天主於是為他造了同伴。天主是愛,祂把愛賜予人,而“愛的對話”應該是男人和女人的首要關係。

教宗最後勉勵道:“讓我們感謝上主賜予我們這三個恩典:身分、任務和愛。讓我們祈求恩寵,好能守護我們作子女的身分,發揮我們的恩典,日益增進我們愛的能力。”  

inizio pagina

奧薩總主教:剷除貧窮,實現持久和平,全球最大的挑戰

◊  

(梵蒂岡電台訊)聯合國社會發展委員會第55屆會議目前正在聯合國紐約總部召開,聖座常駐聯合國觀察員奧薩(Bernardito Auza)總主教在會議上表示,不能僅以經濟範疇來應對貧窮問題,也要在社會各層面保障每個人獲得尊嚴並在健康的環境中生活。

和平與消除貧窮不能被視為是一勞永逸的目標,而是需要不斷努力的工作,這是全球最大的挑戰。奧薩總主教說,教宗方濟各在接見駐聖座外交使團時指出,通往和平的唯一道路是使“社會進步”與具體的“經濟發展”相結合。和平是一種“活躍的美德”,需要每個人和整個社會的投身與合作。

奧薩總主教表示,不幸的是,世界上仍存在著社會差距。對很多人而言,和平是理所當然的,被認為是既得的權利,而為其他人來說,和平卻仍是一個非常遙遠的夢想。總主教然後提到數以百萬計在日常衝突中生活的人。他指出,若要剷除貧窮,實現持久的和平,結束暴力衝突就必須成為優先事項。衝突是強迫遷徙和大量人口移動的主要原因。解決貧窮問題需要具體政策和投資:例如,為青年提供教育、就業和機會,讓他們能為社會作出重要貢獻,建設和平,而不成為極端主義意識形態的獵物。

奧薩總主教也鼓勵大家關注“被社會排斥的人”,例如年長者,“他們已為經濟財富作出貢獻,並且繼續不斷地以他們的經驗和知識創造社會財富”。家庭也扮演著重要角色,它是社會真正的安全網、減震器。奧薩總主教堅信,“為實現針對所有人的可持續發展目標,我們應該擁抱移民、流離失所者和難民。我們不僅要尊重每個移民的權利,還要予以配合”,幫助他們完全融入到接納他們的國家。

inizio pagina

教宗推文2017年2月7日

◊  

讓我們傾聽許許多多被奴役兒童的哀號。沒有人可以對他們的苦楚無動於衷。@M_RSezione

Ascoltiamo il grido di tanti bambini schiavizzati. Nessuno resti indifferente al loro dolore. @M_RSezione

Let us hear the cry of the many children who are enslaved. No one must remain indifferent to their sorrow. @M_RSection

Auscultemus clamorem tot parvulorum in servitutem redactorum. Nemo eorum dolorem leviter ferat. @M_RSection 

inizio pagina

網址: http://zht.radiovaticana.va/

歡迎您來信與我們聯繫,來信請用英文書寫地址。地址是:

Chinese Programme,
Vatican Radio,
Piazza Pia 3,
00120 VATICAN CITY

電話:+39 06 69883187
傳真:+39 06 69883844
電郵:hyjm@vatiradio.va

請轉發此電郵新聞,傳播福音的訊息,與教宗和教會一起關懷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