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50

2017/03/11

-

-



教宗感謝帶領避靜的米凱利尼神父,祝他做個好會士

◊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和聖座各部會神長們3月10日上午結束了在羅馬附近阿里恰小鎮的四旬期避靜。教宗向帶領本次避靜的方濟各會士朱利奧·米凱利尼神父表示感謝,祝他做個好會士。

教宗對他說:“首先,我感謝你的自然流露,沒有‘裝模作樣的面孔’,非常自然,毫不做作。你帶著你生命的全部行李:研究、出版、朋友、父母、你得照顧的青年會士弟兄,一切的一切。感謝你的‘自然’。其次,我要感謝你所付出的努力,你所做的準備。這意味著責任,認真做事。感謝你為我們所做的一切。”

關於四旬期的避靜,教宗指出:“的確,有一座山那麼多的事情值得我們默想,但一如聖依納爵所說的:當我們在神操中遇到一件給予我們安慰或讓我們神枯的事,我們就該停下來,不急著往前走。我確信我們中每個人都遇到了一、兩件這樣的事;其餘的不要丟掉,而要留著,等下次再默想。對某些人而言,那些非常重要、有力的論述或許對他們不起作用,但一句話或一個小事卻能打動他們。”

教宗引述了西班牙偉大宣道者的一則趣聞。“當他發表了一篇充分準備的講話後,一個公開的大罪人走到他跟前,流著眼淚要求辦告解;這人痛哭流涕,吐露了自己所犯的種種罪行。神父之前就知道這個人的生活,對他的行為大感驚訝,於是問他:‘請您告訴我,您在什麼時候感受到心靈被天主觸動?是哪句話打動了您?’他答道:當您說讓我們換個話題的時候。有時候,簡單的話語反而比複雜的言論對我們更有幫助,上主會賜予我們每個人正確的話語。”

教宗最後對米凱利尼神父說道:“我期望你繼續為教會、在教會內工作,無論是在聖經詮釋上,還是在教會託付於你的其它事情上。更重要的是,我祝你做個好會士。”

inizio pagina

教宗與聖座最後一場避靜默想:光談空墓還不夠,還應宣告基督的復活

◊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和聖座各部會的神長們3月10日上午在方濟各小兄弟會士朱利奧·米凱利尼(Giulio Michelini)神父的帶領下,進行了最後一場四旬期避靜默想,省思的是 “空墓與復活”(瑪廿八1-20)。

《瑪竇福音》最後一章記述耶穌復活的事跡,以此揭示基督的奧跡。痛苦和受難並不是耶穌的結局,接踵而來的便是祂的復活,一個新開端。那麽,我們該如何向今天的人宣講基督呢?如何向《變形記》中所描述的那種典型人物宣講基督呢?

《變形記》是卡夫卡(Franz Kafka)撰寫的中篇小説,書中的主角格雷戈爾·薩姆撒(Gregor Samsa)一天早晨醒來發現自己變成了一隻昆蟲。他因此變得孤獨、自我封閉、焦慮,而且失去了親人的愛。米凱利尼神父邀請在場人士省思上述兩個問題,以耶穌這個人和祂的訊息作為重新啟程的起點。

“相對於歷史上的耶穌,基督的復活闡明一個真正的新意。耶穌復活後的形體已是另外一種形態,但這個新意已經提前臨在於耶穌復活前的歷史標記中。這個答案想説明什麽呢?那就是我們一聽説基督復活的消息,就應以耶穌這個人,這個先往加里肋亞去的人為起點,重新啟程,祂的訊息乃是人類獲得自由的訊息。”

耶穌的訊息可以經由兩條路抵達今日人類,就是教宗方濟各已為我們指明的兩條路:首先是努力研讀聖經且作出新的詮釋;其次是行愛德。米凱利尼神父對此解釋道:“我們應努力愈加領會《新約》和《舊約》的含義,好能藉著教會生活、禮儀和彌撒講道,以及文化工作重新詮釋《聖經》。”

“另一條路則是愛德之路,我們若能打開那個關閉著格雷戈爾·薩姆撒的房間,就是走在這條路上。格雷戈爾·薩姆撒如果不是留在那個無人過問的封閉房間内,一座墳墓内,如果他得到一些人的救助,他就有可能恢復自己的人性,認出自己人體的特徵,而不是一隻昆蟲。”

米凱利尼神父提到,在《瑪竇福音》的記述中,天使把耶穌復活的消息報告給婦女們。因此,我們只談墳墓空了還不夠,還應宣告基督復活的喜訊。此外,聖史瑪竇也闡明基督復活的另一個幅度,即寬恕。復活的耶穌願意看到11位門徒,稱他們為“兄弟”,而且寬恕了他們曾遺棄自己的罪過。

耶穌在加里肋亞與門徒們會面,他們一看見耶穌就“朝拜”了祂,雖然有人還心中“疑惑”。但耶穌還是上前對他們說:“我同你們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終結”(瑪廿八20)。

米凱利尼神父最後評論道,“天主行事的方式”,祂的聖言確實“能指明我們的限度,將之轉變為機遇”。“耶穌基督的天父透過祂的聖言和祂的聖子接近我們。的確,天主聖子在《瑪竇福音》中被稱為厄瑪奴耳,天主與我們同在。祂是我們擁有的最大資源,儘管我們有疑惑且能犯罪”。

inizio pagina

教宗結束避靜,捐贈10萬歐元給阿勒頗的窮人

◊  

(梵蒂岡電台訊)聖座新聞室副主任加西亞‧奧韋赫羅(Garcia Ovejero)女士3月10日上午表示,教宗方濟各當天在阿里恰為敘利亞奉獻了一台彌撒,並在聖座部會的捐助下捐贈10萬歐元給阿勒頗的窮人。這筆善款將由教宗賑濟所提撥,透過聖地守護人轉達。

教宗當天在阿里恰結束四旬期避靜活動後,於中午11點半返回梵蒂岡,隨後於下午5點前往羅馬主教公署,會見該教區的總鐸們。聖座新聞室副主任說:「這是一次純粹的私人會晤,屬於教會生活的常規活動。」

inizio pagina

教宗方濟各將於9月6日至11日牧靈訪問哥倫比亞

◊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將於9月6日至11日牧靈訪問哥倫比亞。聖座新聞室副主任加西亞‧奧韋赫羅(Garcia Ovejero)女士3月10日在公告中寫道:「教宗方濟各應哥倫比亞共和國總統及主教們之邀,將於2017年9月6日至11日前往該國進行牧靈訪問,探訪波哥大(Bogotá)、比亞維森西奧(Villavicencio)、麥德林(Medellín),以及卡塔赫納(Cartagena)。」

哥倫比亞主教團當天也發表公告介紹教宗此行的格言:「讓我們踏出第一步」。這格言願意標示50餘年來分裂該國的暴力之苦。公告寫道:「教宗方濟各到來哥倫比亞的訪問是一個恩寵與喜樂的時刻,使我們得以夢想我們國家的轉變,踏出第一步。教宗是修和的使徒」。

哥倫比亞的公告進一步指出,此行的徽標採用了「教宗正在行走的圖案,象徵著行動,踏出開始建設與夢想的一步,因為所有改變都始於個人的心靈皈依,都要求眾人轉身彼此相遇的時刻。這是時候讓我們在歷史中重新發現我們的國家身分,那在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以前的哥倫比亞形象」。

inizio pagina

教會的文化財富不是博物館藏品

◊  

(梵蒂岡電台訊)聖座常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觀察員方濟各·弗洛(Francesco Follo)蒙席3月10日在意大利維琴察(Vicenza)出席“宗教文化遺產的認識、保護和增值”研討會,表示教會的文化財富不是博物館藏品,而是有待挖掘和尊重的巨大遺產。

如果只從社會學或社會經濟學的角度認識教會的“文化財富”,忘記了它的宗教與牧靈價值,將是對它的貶低。弗洛蒙席引用聖若望保祿二世的話解釋信仰與文化的關係說:“信仰若不能成為文化,它就是還沒完全被接受的信仰”,但我們要避免把信仰簡化為文化,因為這將使信仰喪失意義。

弗洛蒙席特別強調教會文化財富的“活力”,指出“文物修復的理論認為最佳的保護方式就是使用,而這種使用應該以發展宗教經驗為目的”。蒙席說,藝術和禮儀之間的關係密不可分:“禮儀無法脫去它的藝術形式,而藝術的形式也需要從敬禮的根源汲取靈感”。

方濟各·弗洛蒙席最後指出,意大利的世界文化遺產占了全世界的50%,其中70-80%屬於教會,共有約9.5萬座聖堂,3千座圖書館,2.8萬座堂區檔案館。

inizio pagina

德國主教團全體大會:司鐸必須回應信友們的期望

◊  

(梵蒂岡電台訊)德國主教團於3月6日至9日在科隆總教區本斯貝格(Bensberg)召開全體大會,紀念德國統一後西德與東德主教們於1992年首次在這座城市聯合召開的德國主教團全體大會。

德國主教們在這25週年紀念的全體大會上深入探討有關司鐸和主教牧職的議題。該國主教團主席馬克思(Reinhard Marx)樞機在閉幕記者會上,提及《時報》(Die Zeit)週刊對教宗方濟各的訪談內容。他引用教宗的話說:「恐懼把大門關閉。」

據《宗教新聞社》報導,馬克思樞機尤其談到使徒和教會的決策應具備的某些特色,諸如培育年輕司鐸和協助年邁司鐸。教會務必「確保那些遭受拳打腳踢的暴力受害者享有自由,他們備受壓迫,無法出聲」。本次全體大會討論的關鍵議題還有司鐸的任務;這裡指的不是聖召的減少,而是司鐸使命的真實意義。

馬克思樞機最後指出,本次全體大會也表明,司鐸必須回應信友們的新期望。為此,德國神長們表揚了該國主教團聖召牧靈中心推出的一項媒體實驗計劃,題名為「瓦萊麗與司鐸」,內容講述一名無神論少女和一名年輕司鐸的日常互動。透過這項計劃,許多青年得以認識司鐸生活中鮮為人知的層面。

inizio pagina

教宗推文2017年3月10日

◊  

在四旬期間,讓我們努力面帶笑容守齋,而不是拉長著臉。

In questa Quaresima proviamo a digiunare non col muso lungo, ma col sorriso.

Let us strive to fast during Lent with a smile, rather than a long face.

Hoc Quadragesimae tempore ieiunare conemur, non autem maesto, sed hilari vultu.

 

inizio pagina

網址: http://zht.radiovaticana.va/

歡迎您來信與我們聯繫,來信請用英文書寫地址。地址是:

Chinese Programme,
Vatican Radio,
Piazza Pia 3,
00120 VATICAN CITY

電話:+39 06 69883187
傳真:+39 06 69883844
電郵:hyjm@vatiradio.va

請轉發此電郵新聞,傳播福音的訊息,與教宗和教會一起關懷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