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50

2017/04/25

-

-



教宗清晨彌撒:聖神使我們自由,我們不可妥協和僵硬

◊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4月24日在聖瑪爾大之家的清晨彌撒中表示,我們永遠不要忘記我們的信德是具體的,聖神賜予我們自由,使我們在宣講福音時不妥協、不僵硬。九人樞機咨議會的成員當天也參加了彌撒,他們從4月24日至26日在梵蒂岡與教宗方濟各舉行會議。

當天的第一篇讀經講述了伯多祿和若望治好胎生瘸子後所作的見證;福音則論及耶穌與尼苛德摩的談話。教宗指出,耶穌以愛護和耐心向尼苛德摩解釋為何人需要“由上而生”,“由聖神而生”,“改變思維方式”。為能更好地明白這一點,我們必須回到取自《宗徒大事錄》的第一篇讀經。在讀經中,伯多祿和若望治癒了胎生瘸子,經師們不知所措,不知如何把這事“隱藏起來”,“因為這事是公開的”。在受審判時,伯多祿和若望“回答乾脆利索”。當他們被禁止施教時,伯多祿答道:“不!我們不得不說我們所見所聞的事。我們還要繼續說。”

這是一個“具體的事實”、“具體的信德”。法學士們“想要展開談判,好能達到妥協”;伯多祿和若望卻“具有勇氣和聖神的坦率”,“勇於公開宣講真理,毫不妥協”。這就是“關鍵所在”,這就是“具體的信德”。

教宗說:“有時候,我們忘記了我們的信德是具體的,聖言成了血肉,而不是某個想法。當我們誦念《信經》時,我們說的都是具體的事:‘我信全能的天主父,祂創造了天地萬物;我信耶穌基督,祂出生了,曾死了……’。這都是具體的事。我們沒有說:‘我相信我應該做這個,應該做那個,為了這樣或那樣的原因。’不!我們相信的都是具體的事。具體的信德促使我們坦率,作見證直至殉道,決不接受信仰的妥協或使之理想化。”

對經師們而言,聖言“沒有成了血肉,而是成了法律”,認為“人應該這樣做事,到此為止,絲毫不能僭越;人應該做這事,而不是那事”。“如此一來,他們被囚禁於理性主義的思想中,但這種思想並不止於他們,不是嗎?在教會歷史中,譴責理性主義的教會本身也多次陷入‘可以或不可以’、‘直到這裡或那裡”的神學,忘記了聖神的力量和自由,忘記了由聖神的重生賜給人自由和坦率,從而宣講耶穌基督就是上主。”

教宗最後引用福音中的話勉勵道:“‘風隨意吹向哪裡,你聽到風的響聲,卻不知道風從哪裡來,往哪裡去。凡由聖神而生的就是這樣’(若三8)。我們要傾聽聖神的聲音,跟隨聖神的風,跟隨聖神的聲音,即使我們不知道祂將往哪裡去,因為我們選擇了具體的信德,聖神的重生。願上主賜予我們每個人復活的聖神,走上聖神的道路,不妥協、不僵硬,自由地宣講耶穌基督:祂來到世界,降生成人。”    

inizio pagina

教宗天皇后喜樂經:教會的首項使命是慈悲和寬恕

◊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4月23日復活期第二主日在宗座大樓書房窗口帶領信眾誦念天皇后喜樂經。教宗強調,暴力、憎恨和報復毫無意義,滋養這些情緒的人必將首先成為受害者。

復活期第二主日傳統上被稱為卸白衣主日,意思是在復活節領洗的人在復活八日慶期後,到了這天便把白衣脫下來。聖若望保祿二世教宗在2000年也把這個主日定為天主慈悲主日。教宗對此表示,若望保祿二世具有非常美好的直覺。教宗說:“數月前我們結束了慈悲特殊禧年,這個主日邀請我們努力重拾那源自天主慈悲的恩典。”

主日福音記述復活的耶穌顯現給聚集在晚餐廳中的門徒們,並對他們說,“你們赦免誰的罪,誰的罪就得赦免”。教宗表示,“這就是慈悲的意義,它正是在耶穌復活當天顯示出來,赦免罪過”。

復活的耶穌交給教會的首項任務是“祂自己的使命,向眾人宣布具體的寬恕”。教宗說:“這個耶穌慈悲有形可見的標記帶給人內心的和平,以及與上主再次相遇的喜樂”。

在復活的光照下,慈悲成了“認識的真正方式”。教宗說:“我們知道,我們可通過許多方式認識慈悲。我們可以通過感覺、直覺、理性和其他方式來認識慈悲,也可以通過慈悲的經驗來認識慈悲,因為慈悲能敞開心靈之門,使我們更好地了解天主和我們個人經驗的奧秘!慈悲讓我們明白,暴力、憎恨和報復毫無意義,它們的首個受害者就是生活在這種情緒下的人,他們喪失了自己的尊嚴。”

慈悲也能“打開心門,允許人表達關懷之情,尤其是對那些孤獨和被社會邊緣化的人,讓他們感受到我們是弟兄姐妹,是同一天父的子女。慈悲有助於我們認出需要安慰的人,並找到適當的言語來安慰他們”。

教宗說:“慈悲能溫暖人心,使人通過分享和參與注意到弟兄姐妹的需要。慈悲要求每個人成為正義、修和與和平的工具。我們永遠不要忘記,慈悲是信德生活的關鍵,是我們看見復活耶穌的具體方式。”

誦念天皇后喜樂經後,教宗提到生活在19世紀的護守天使女修會會祖路易·安東尼·羅撒·奧爾米埃(Luis Antonio Rosa Ormières)神父。他於4月22日在西班牙奧維耶多主教座堂被冊封為真福。教宗說:“新真福的芳表和他的代禱尤其能幫助在學校和教育領域工作的人。”

inizio pagina

尼科拉樞機安息主懷,教宗感謝他以卓越的能力提供的寶貴服務

◊  

(梵蒂岡電台訊)亞西西聖方濟各大殿和天使之后聖母大殿教宗代表阿蒂利奧‧尼科拉(Attilio Nicora)樞機4月22日晚間在羅馬庇護十一世醫院安息主懷,享年80歲。教宗方濟各為此寄發唁電,表達哀悼之情。

教宗強調,尼科拉樞機給我們「留下一份充滿尊敬與感激的記憶,因為他以卓越的能力提供了寶貴的服務,服事教會、意大利公民社會,尤其是關於修訂《拉特朗條約》的法律領域,落實在經濟上支持天主教會和供養聖職人員的制度;他也為聖座效勞,先後擔任宗座財產管理局(Apsa)和聖座金融管理局(Aif)的主席,嚴謹又有遠見」。

教宗方濟各在這封唁電中將尼科拉樞機的靈魂託付於聖母瑪利亞和聖若望保祿二世教宗。後者曾於1992年派遣這位樞機前去領導維羅納教區,並於2003年擢升他為樞機。

阿蒂利奧‧尼科拉樞機於1937年3月16日出生在意大利瓦雷澤。他參與了1984年《拉特朗條約》的修訂工作,創立意大利所得稅中提撥「千分之八」給宗教團體等非營利單位的制度。尼科拉樞機是聖座金融管理局的首任主席,啟動了反洗錢措施,以及與相關國際機構的對話。

inizio pagina

教宗紀念米拉尼神父逝世50週年視頻訊息:求學是指頭腦和心靈向現實敞開

◊  

(梵蒂岡電台訊)米蘭書展於4月23日紀念意大利教育家暨作家老楞佐‧米拉尼(Lorenzo Milani)神父逝世50週年。教宗方濟各借此機會發表視頻訊息,讚許米拉尼神父是基督的見證人,始終與最弱小者同在,並深愛著教會,即使在他與教會當局發生摩擦,立場被誤解時也不例外。

米拉尼神父生前是佛羅倫薩東北山區巴爾比亞納(Barbiana)的本堂神父,他為赤貧者開設了一所學校。教宗對此表示,「身為教育家和教師,米拉尼神父無疑採取了獨創的路線;這些路線有時或許太過先進,因此令人難以理解和立即接受」。

教宗指出,老楞佐‧米拉尼的雙親都不是天主教徒,而且很排斥聖職人員。他的家庭教育使他養成「伶牙俐齒、坦率直言的習慣,時常會看似過於魯莽」。他皈依天主教會,晉鐸為神父後,依然保持他原本的性格。由於他的教育計劃,特別關愛窮人,並捍衛良心異議,使他與教會和民政機構之間產生些許摩擦、火花和誤解。

然而,教宗強調,米拉尼神父「就算受傷,仍深愛著教會。他是個有熱忱的教育家,他的教學觀能回應我們青年的心靈與知識所需」。對米拉尼神父而言,「求學意味著頭腦和心靈向現實敞開」,掌握學習的能力。

教宗最後總結道:「痛苦、創傷和十字架都未曾遮蔽復活主基督在米拉尼神父內的逾越之光,因為他唯一牽掛的是他的青年能否在成長中秉持開放的頭腦、熱情的心靈,慈悲為懷,樂於俯身親近最弱小者,援助急需的人,如同耶穌教導的那樣(參閱:路十29-39),不分對方的膚色、語言、文化和宗教信仰。」

inizio pagina

教宗將於6月20日前往馬佐拉里神父和米拉尼神父墓前祈禱

◊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將於6月20日週二前往意大利曼托瓦省博佐洛和佛羅倫薩省巴爾比亞納朝聖,在普里莫‧馬佐拉里(Primo Mazzolari)神父和老楞佐‧米拉尼(Lorenzo Milani)神父的墓前祈禱。這次訪問將以私人而非官方形式進行。

教宗將於當天上午7點半從梵蒂岡乘直升機出發,上午9點抵達博佐洛體育場。博佐洛市市長和克雷莫納教區主教拿波里奧尼(Antonio Napolioni)將在場迎接教宗。教宗隨後將前往聖伯多祿堂區,在馬佐拉里神父(1890-1959)墓前祈禱片刻,並在聖堂內向在場信友發表紀念講話。

之後,教宗將繼續乘直升機前往巴爾比亞納。他將於中午11點15分左右抵達,到場迎接教宗的會有佛羅倫薩總主教貝托里(Giuseppe Betori)樞機和維奇奧市市長。在米拉尼神父(1923-1967)逝世50週年的機會上,教宗將私下前往墓園,在他的墓前祈禱片刻,並在聖堂內接見他的追隨者們,短暫訪問堂區的神父寓所,在比鄰的花園裡發表紀念講話;米拉尼神父的追隨者們、該教區的司鐸團體和幾名寄住在青年之家的少年將在場等候教宗。

當天中午12點半,教宗將啟程返回梵蒂岡,預計下午1點15分抵達。

inizio pagina

教宗推文2017年4月23日

◊  

(1)上主的仁慈永遠長存,永無止境,永不枯竭;它不因人的封閉而退縮或厭煩。
La misericordia di Dio è eterna: non finisce, non si esaurisce, non si arrende di fronte alle chiusure, e non si stanca mai.
God’s mercy is forever; it never ends, it never runs out, it never gives up when faced with closed doors, and it never tires.
Misericordia Dei aeterna est: numquam finem facit, numquam extinguitur, numquam prae saepimentis desistit, numquam deficit. 

(2)讓我們求賜恩寵,好能孜孜不倦地從耶穌那裡汲取天父的慈悲,並將這慈悲帶給世界。
Chiediamo la grazia di non stancarci mai di attingere da Gesù la misericordia del Padre e di portarla nel mondo.
Let us pray for the grace to never grow tired of drawing from the well of the Father’s mercy and bringing it to the world.
Gratiam poscimus ut numquam deficiamus a Iesu Patris misericordiam haurientes eamque mundo adferentes.

inizio pagina

教宗推文2017年4月24日

◊  

如果天主聖言常存我們心中,任何誘惑都不能使我們遠離天主。

Se avessimo la Parola di Dio sempre nel cuore, nessuna tentazione potrebbe allontanarci da Dio.

If we had God’s Word always in our heart, no temptation could separate us from God.

Cum Dei Verbum in cordibus usque servamus, nulla temptatio potest nos a Deo seiungere.

inizio pagina

網址: http://zht.radiovaticana.va/

歡迎您來信與我們聯繫,來信請用英文書寫地址。地址是:

Chinese Programme,
Vatican Radio,
Piazza Pia 3,
00120 VATICAN CITY

電話:+39 06 69883187
傳真:+39 06 69883844
電郵:hyjm@vatiradio.va

請轉發此電郵新聞,傳播福音的訊息,與教宗和教會一起關懷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