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7/09/06
- 教宗接見平安團體:代際對話是未來的指望,推動我們向前邁進
- 哥倫比亞期待教宗到訪,歡迎“和平的倡導者”
- 教宗訪問哥倫比亞:當地主教稱青年面臨毒品“小買賣”的危機
- 聖座出席聯合國有關移民的會議:透過國際合作行動打擊人口販運
- 德肋撒修女將是加爾各答總教區的共同主保
- 巴基斯坦教會決定宣布2018年為聖體年
- 教宗推文2017年9月5日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9月4日上午在梵蒂岡保祿六世大廳接見了天主教平安(Shalom)團體約4千名成員。教宗勉勵他們走出自我、走出自我參照和自戀的態度,為慈悲作見證。該團體的代表們首先分享了各自的經驗,然後教宗以西班牙語發表即席講話,語氣幽默風趣,並具體回應青年的生活。
平安團體成立至今已有35年,教宗鼓勵他們尤其要為慈悲作見證,說:「你們不能只是空談慈悲,還要走出自我,為慈悲作見證,分享慈悲,教導慈悲。」因此,你們必須宣講天主是美善的,祂一直在等待人們,即使是在生命的低潮期。福音中蕩子的比喻絕非偶然,天父確實在等待祂的子女,從遠處就看到他回家,讓他明白什麼是慈悲。
教宗接著要求青年警惕自我參照和自我中心的態度。我們現處的文化非常自私自戀又顧影自憐,忽視他人。然而,「自戀會帶來悲傷,因為人們每天關心的是如何打扮自己,讓外表更漂亮。你們切莫攬鏡自照,自欺欺人,卻要注視他人。我給你們一個建議:倘若有一天你們想要照鏡子,你們一定要對著鏡子嘲笑自己。自嘲的能力帶來喜悅,並能救我們免於自戀的誘惑」。
有一名少年分享了他走出毒品漩渦的經驗。教宗於是談及毒品問題,稱毒品是我們當前的文化用來操縱人們的一個手段,使人們喪失生活的根基,「抽離當下、過去、家庭、愛和一切。生活在一個失根的世界就是毒品的悲劇」。反之,走出毒品等同於意識到人類能創造美好的新事物。
有鑒於下屆世界主教會議的主題是分辨聖召,教宗期許所有人分辨聖召,好能明白上主要派遣我們去履行哪些使命;換言之,「我們白白得來的要白白分施,因為白白分施能使心靈滿溢」。教宗最後囑咐年長者和青年要展開對話,因為「這對話是未來的指望,它能推動你們向前邁進」。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將於9月6日至10日訪問哥倫比亞,展開他上任以來的第20次國際牧靈訪問。繼保祿六世教宗於1968年,若望保祿二世教宗於1986年到訪這個國家後,教宗方濟各將是第三位擁抱哥倫比亞的伯多祿繼承人。
去年10月2日,教宗方濟各結束格魯吉亞和阿塞拜疆的牧靈訪問,在返回羅馬途中回答隨機記者是否會訪問哥倫比亞的提問時說:“只要那裡一切都‘裝上鐵甲’,我會願意前行。”教宗的意思是,只要哥倫比亞的和平進程得以“穩固”,不至於“向後倒退”,他將會訪問這個國家。
如今距離那次談話尚不到一年的時間,教宗已準備出發,前往波哥大(Bogotá)、比亞維森西奧(Villavicencio)、麥德林(Medellín)和卡塔赫納(Cartagena)。教宗此行的格言“讓我們邁出第一步”,指的正是在這個深受50多年戰爭痛苦的國家進行的修和進程。
哥倫比亞的國名取自發現美洲大陸的哥倫布,正式名稱為哥倫比亞共和國。該國總人口為4800萬,其中94%是天主教徒。迎接教宗的準備工作已經就緒,由比亞維森西奧教區烏爾比納(Oscar Urbina Ortega)總主教領導的該國主教團幾個月前就以各種集會、討論、要理講授,以及宗教禮儀準備迎接教宗的到訪。
在波哥大的街道上雖然仍可見到城市内社會困窘和矛盾的一面,但到處都張貼了以教宗畫像為背景的海報和壁畫,尤其突顯了他的微笑和剛毅的神情。
從機場通往市區的26號公路幾乎已完成疏散交通的工作。教宗抵達波哥大機場後將乘座車從這條公路前往聖座使館,接受沿途7萬人的夾道歡迎。
哥倫比亞是一個飽受戰爭蹂躪的國家,波哥大政府軍與革命軍的交戰導致了至少26萬人死亡,6萬人被驅散,以及700萬人流離失所,淪為難民。這些只是推算的數據,因為我們可能永遠都不會知道確切的數據。該國另一個正在與政府談判的民族解放軍(Eln)已經表明在教宗訪問期間會停火。這裡的人民稱教宗為“和平的倡導者”。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將於9月9日週六牧靈哥倫比亞的麥德林。該城是安提奧基亞省(Antioquia)的首府,繼首都波哥大之後該國人口第二多的城市。當天上午,教宗將在麥德林機場主持彌撒,午後前往聖若瑟之家(Hogar San José)探望該機構收容的孤兒和貧困兒童,並在馬卡雷納(La Macarena)體育館接見司鐸、修女、度奉獻生活的男女、修生,以及他們的家人。
對麥德林而言,這是一段特殊的時期。近些年來這裡成了毒品販賣的據點,導致許多兇殺案和罪案,當地教會也未能倖免於難。若望保祿二世教宗曾於1986年7月訪問麥德林,教宗方濟各又將看到一個怎樣的城市呢?本台特派員9月5日採訪了麥德林總教區輔理主教暨哥倫比亞主教團秘書長阿爾瓦雷斯·博特羅(Elkin Fernando Álvarez Botero)。他說:
答:教宗將看到一個迥然不同的麥德林。距離若望保祿二世來訪已經過了31年,城市發展很快,即使歷經多次暴力衝突,尤其在90年代。這對城市發展造成了影響。現在我們可以說,城市處在更新與修和之中,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問:今天依然存在哪些創傷呢?
答:毒品販賣依然存在。現在我們稱它為“小買賣”,因為毒品交易的數量較小,黑幫青年試圖控制城市社區內的毒品販賣。這是當前的巨大創傷。
問:教會如何應對這一創傷呢?
答:教會主要通過堂區行動來應對這一創傷。堂區社會牧靈工作進入暴力多發社區,實現某種改變,發起尋求和平的進程,特別針對青年人。牧靈工作的主要對象是那些在這一境況中面臨更大風險的青年。教會特別致力於促進對話,為這些社區的青年找到更好的生活方式。
問:您能否舉一個這種對話的例子?
答:舉例而言,在某些堂區,本堂神父會召集處於衝突中的青年,勸勉他們展開對話,而不再使用暴力。在這方面我們有了多次經驗,為相互仇恨已久的衝突雙方提供相遇的機會。教會正是在促進這樣的對話。
問:打擊毒品貿易也引發了兇殺和罪案,近年來甚至也造成教會流血犧牲。今年7月又有一年輕神父被殺。
答:是的,悲劇發生在安提奧基亞省(Antioquia)。我們不知道細節,只知道這是暴力的結果;或許是遊擊隊所為,但我們不清楚殺害年輕神父的作案動機。他是一位很好的神父,在青年牧靈工作上十分突出。
問:教宗將在麥德林會晤司鐸、會士、修生。在這個背景下,他們需要怎樣的訊息?
答:在主教團的層面上,我們為教宗訪問的每個城市設定了一個主題。在麥德林的主題是:“基督徒生活就是使徒工作”。教宗將在麥德林鼓勵所有人活出聖洗聖事,尤其會向司鐸和會士說:這裡是司鐸和修道聖召歷史悠久的地區,但這種孕育司鐸和修道聖召的基督徒生活也需要一種更新。我們期待教宗方濟各對我們說說這些鼓勵與更新的話。這裡肯定還會誕生新的聖召,但現在數量有所減少,因此我們需要再次回應天主的召叫。
問:教宗方濟各將訪問聖若瑟之家(Hogar San José)。這是一個什麼地方?
答:在麥德林總教區,我們開展了多項救助兒童的善工;這些孩子們面臨危險處境,家境貧寒。聖若瑟之家旨在教導和培育這些缺乏完整意義的家或家庭的兒童。聖若瑟之家收養了200名3到15歲的兒童,孩子們在這裡接受基督信仰和人文的培育,然後上大學。這是直屬麥德林總教區的善工。
問:這也是天主教會對抗暴力、毒品販賣和犯罪的具體證明。
答:我們的目的正是把這些孩子從暴力深淵中拉出來,把他們引入一種愛與安慰的氛圍,為他們提供全面發展和向善的條件。
(梵蒂岡電台訊)聯合國於9月4日至5日在維也納召開有關《安全、有序和常規移民的全球契約》第5次主題會議。聖座促進人類整體發展部副秘書長切爾尼(Michael Czerny)神父在本次會議上指出,各國政府、經濟界、學術界、民間社會和信仰團體需要採取國際合作行動,才能遏止移民偷渡、人口販運和現代奴役形式的全球現象。
切爾尼神父說道:「儘管多項國際協議取得了巨大成果,那些冒著生命危險尋找安全與新家的尋求庇護者和移民仍很脆弱,而且更加脆弱,在犯罪組織面前尤其如此。」由於普遍缺乏合法且安全的移民管道,許多移民只好付錢給犯罪組織安排偷渡。其它造成移民脆弱不堪的因素包括貧窮、無國籍、失業、缺乏教育,以及對女性和女童的歧視。
為此,聖座堅持要「保障移民享有適當的法律框架和安全通道」,並極力要求各國社會釐清賣淫和低薪工作等情況的「需求力量」,因為正是這力量使得人口販運在各國有暴利可圖,販運案件因而大幅增長。
切爾尼神父強調,「奴役現象不該是經濟活動中無法避免的一面。相反地,企業應當身先士卒打擊並預防這種偏差行為」。切爾尼神父最後建議有關各方「在全國、區域和國際層級協作調查,共享資料和關鍵訊息,為受害者提供法律保護,將犯罪者繩之以法。為了維護人的尊嚴,應訓練公務人員並制定國家政策,以確保外國人也能得享正義」。
(梵蒂岡電台訊)德肋撒修女將是加爾各答總教區的共同主保。印度加爾各答總主教德索薩(Thomas D’Souza)9月5日聖德肋撒修女紀念日向《亞洲新聞》作出證實。教宗方濟各去年2016年9月4日在羅馬冊封德肋撒修女為聖人時曾說:“德肋撒修女在她一生中慷慨分施天主的慈悲,藉著款待和維護人的生命,尤其是未出生嬰兒和那些被遺棄和被丟棄者的生命,讓眾人得享天主的慈悲。”
德索薩總主教將於9月6日在加爾各答主教座堂正式宣布“德肋撒修女為加爾各答總教區繼聖方濟各·沙勿略之後的第二位主保”。當天下午當地時間5點30分將舉行彌撒聖祭,屆時聖座駐印度和尼泊爾大使迪誇特羅(Giambattista Diquattro)總主教將宣讀法令。
(梵蒂岡電台訊)“我們渴望讓聖體成為我們基督徒生活、我們的家庭和家園的核心”。巴基斯坦木爾坦的主教暨巴基斯坦主教團禮儀委員會主席特拉瓦斯(Benny Travas)9月5日向《信仰通訊社》如此表示。本著這種精神,巴基斯坦天主教會決定於明年2018年舉行“聖體年”。
巴基斯坦代表團在參加了菲律賓宿霧國際聖體大會後起了舉行聖體年的想法。特拉瓦斯主教說:“那是一個感人的經驗,我們決定在巴基斯坦重新活出這種精神。主教團所有主教都贊成這一想法,並決定宣布2018年為聖體年。”
聖體年將於今年11月24日至26日在卡拉奇舉行隆重開幕式,並於2018年11月21日至24日在拉合爾舉行閉幕慶典。聖體年的主題取自《若望福音》:“我就是生命的食糧”(六35)。聖體年期間,各堂區將舉行朝拜聖體,為青年、家庭、學校和孩童舉辦活動和要理講授。
特拉瓦斯主教指出,“在面對痛苦、暴力和不公正的歧視時,巴基斯坦基督徒的生活已經是一個感恩祭獻的生活,為此要感謝和讚美天主。然而,這種力量和精神只能來自聖體,以聖體作為每位信徒的個人生活和國家生活的源泉和高峰”。特拉瓦斯主教最後說:“面對一切暴力,我們的態度是一種感恩祭獻的態度:不以惡報惡,而是把我們的痛苦交托於天主,接受祂的旨意;我們祝福、感謝,並為和平祈禱”。
我們應效法德肋撒修女,為許多氣餒和需要獲得理解與溫情的人打開喜悅與希望的視野。
Come Madre Teresa, apriamo orizzonti di gioia e di speranza per tanta umanità sfiduciata e bisognosa di comprensione e di tenerezza.
Like Mother Teresa, may we open up opportunities of joy and hope for the many who are discouraged and need understanding and tenderness.
Sicut mater Teresia, animos aperiamus laetitiae et spei pro tot hominibus fiducia carentibus et comprehensione suavitateque egentibus.
網址: http://zht.radiovaticana.va/
歡迎您來信與我們聯繫,來信請用英文書寫地址。地址是:
Vatican Radio,
Piazza Pia 3,
00120 VATICAN 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