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50

2017/11/09

-

-



教宗公開接見:感恩聖事是感恩,不是一場表演

◊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11月8日上午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會晤來自世界各地的朝聖信友。教宗在要理講授中開啟關於“感恩聖事”新系列主題,在當天的第一講中闡述了“彌撒聖祭”的意義,勉勵信友要充分理解感恩聖事的美善,好能“越來越圓滿地活出我們與天主的關係”。

教宗首先論述感恩聖事的含義,以及梵二大公會議關於信友禮儀培育的訓導。他說,在兩千年的歷史中許多基督徒“為護衛感恩聖事堅持到底,直至死亡”,今天也發生同樣的情況。教宗勉勵信友們教導孩子好好劃十字聖號,不在彌撒當中使用手機,因為彌撒“不是一場表演”,而是一項感恩。

感恩聖事的美善在於“上主在那裡與我們同在”,即使許多次“我們在司鐸舉行感恩聖事時彼此閒談”,祂也臨在於我們當中。教宗舉例說:“如果共和國總統或某位世界知名人士今天來到這裡,我們眾人必會走近他,向他致敬意。”

“可是,你想想:你去參與彌撒時,上主就在那裡!你卻心不在焉,轉來轉去。祂可是上主啊!我們必須想想這一點。”有人會反駁說:“神父,這是因為彌撒有些乏味。”“你說什麽?難道上主乏味嗎?”“不,不是的。彌撒並不乏味,而是司鐸乏味”。“唉,但願司鐸改變自己。然而,上主就在那裡!明白嗎?你們要切記!”

為了讓信友們明白感恩聖事的含義,教宗提及公元304年戴克里先皇帝迫害時期,北非基督徒團體的信友們正在舉行彌撒時被逮捕,因為那時的信友被禁止聚會。羅馬總督詢問他們,為何明明知道禁令,卻還要做這事。他們答道,如果不能舉行感恩聖事,他們就無法活下去。

這些基督徒的見證表明,他們“為感恩聖事能捨棄現世的生命,因為感恩聖事賦予我們永恒的生命,使我們參與基督戰勝死亡的勝利”。“這個見證在詢問我們眾人”,要求我們説明參與感恩聖事的意義。

教宗解釋道,梵二大公會議願意讓基督徒理解與基督相遇的美妙,因此實施“相應的禮儀革新”,這為真正的革新是不可或缺的。教宗強調,增進對感恩聖事的了解正是新系列要理講授的目的之一。基督臨在於這聖事中,而“參與彌撒聖祭乃是再次感受基督救世的苦難與死亡奧跡”。

教宗於是提出幾個問題,激勵信友們省思自己的基督信仰生活。他首先詢問信友們,兒童是怎樣劃十字聖號的?他們是在劃十字聖號,還是在畫畫?因此,需要教導兒童“劃好十字聖號”。教宗也詢問彌撒經文或司鐸的一些話語有何意義,例如司鐸為何說我們要“舉心向上”,而不是說要舉起“我們的手機”好能拍照。

因此,信友們應謹記在彌撒中“勿用手機”。教宗坦誠説道:“當我在這廣場上或大殿裡舉行禮儀時,看到許多人,不僅是信友,就連一些司鐸,甚至主教也舉起手機,我心中很悲傷。勞駕各位!彌撒不是一場表演:它是前去會晤上主的苦難與復活。”

教宗最後總結道,我們應返回信仰的根基,就如聖多默那樣,懇求以某種方式“觸摸”天主,好能認出祂。教會聖事和感恩祭典正是讓我們與天主之愛相遇的“絕佳途徑”。若我們重新發現這美妙,“每個人的生命就能被賦予圓滿的意義”。

inizio pagina

教宗方濟各與遜尼派世界領袖再度會晤

◊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11月7日上午11點在梵蒂岡保祿六世大廳的私人書房接見了阿茲哈爾大伊瑪目艾哈邁德‧穆罕默德‧塔伊布(Ahmad Muhammad Al-Tayyib)教授及其隨行人員。這次訪問正是二人相互努力締造和平、商討如何應對原教旨主義和極端主義的良好機會。

這是教宗方濟各與遜尼派伊斯蘭世界領袖的第三次會晤。他們的第一次會晤於2016年3月23日在梵蒂岡舉行,第二次則是在今年4月28日教宗參與阿玆哈爾大學國際和平會議的機會上。

inizio pagina

西班牙教會將冊封60位殉道者為真福

◊  

(梵蒂岡電台訊)西班牙教會將於11月11日在首都馬德里冊封60位殉道者為真福。教會不斷冊封上個世紀30年代在西班牙宗教迫害期間殉道的人為真福,這意味著什麼呢?聖座封聖部部長阿馬托樞機向本台解釋說:

答:教會舉行這樣的禮儀有兩個目的:邀請信徒在信德上更為堅固,並鼓勵所有人別再讓那個黑暗時期的恐懼再度發生。在那時期,西班牙大地被無辜者和無助者的鮮血覆蓋。冊封真福是一個機會表揚善的力量,它能克勝惡。

問:您可以向我們談談這些殉道者足夠令人信服的事跡嗎?
答:這些殉道者可以分成兩組,他們當中有在天主教協會服務的司鐸、會士、修女和平信徒。第一組有21位殉道者,其中7位是傳教會的神父,5位教區司鐸和2位仁愛孝女會的修女,以及顯靈聖牌瑪利亞子女善會的7位平信徒。他們於1936年至1937年在巴塞羅那教區、赫羅納教區、瓦倫西亞教區和卡塔赫納教區遇害。從文件和見證中可以看出,這些殉道者被殺害的唯一原因是因為他們是天主教徒。在那段時期,弟兄友愛的觀念盡失,也不尊重他人的思想和生命。西班牙許多地區濫權和專橫盛行,其唯一目的就是摧毀天主教會。

問:那麼,第二組的39位殉道者呢?
答:這些殉道者於1936年下半年在馬德里總教區的管轄區殉道。他們中最先被殺害的是2位年輕會士,曼努埃爾·蒙塔納納(Manuel Trachiner Montañana)和比森特·加利亞多(Vicente Cecilia Gallardo),他們的年齡分別是20歲和21歲。他們在行李箱中放了修會會服和耶穌苦像,因而被殺害。此外,羅克·多明戈(Roque Catalán Domingo)修士也遭到同樣的下場。他在抵達奧塔萊薩聖家會院時被逮捕,受審訊和遭殺害,只因為他是一位會士。多明戈意識到即將到來的死亡,出發前對同會會士說:“若我沒有回來,請你們詠唱謝主頌”。

問:西班牙殉道者給我們留下了什麼訊息?
答:我們都被邀請紀念和效法殉道者,從他們的榜樣中汲取信德、望德和勇氣,好能有效地滋養我們的日常生活。我們也受邀為他們的劊子手祈禱,如同真福殉道者那樣,把我們寬恕的寶貴禮物給予他們。我們不能也不應該忘記這悲慘事件,它是基督徒的英勇典範,也是對無助者和無辜者無理暴虐的黑暗的一頁。我們對此不能也不應該忘記,好叫這種自相殘殺的仇恨不再重演。  

inizio pagina

2017年堪薩斯城大公聚會閉幕:使他們完全合而為一

◊  

(梵蒂岡電台訊)遵循不同傳統的基督徒10月24日至26日在美國堪薩斯城(Kansas City)舉行了2017年的國際大公聚會,一同反思了這個問題:“猶太人的天主藉著聖神降臨成了萬民的天主,我們如何活出差異中的合一,如同聖言在五旬節那天所描繪的那樣?”

據《羅馬觀察報》消息,本屆大公聚會由“在基督內團結”(United in Christ)運動組織籌辦。該組織創始人瑪竇·卡利西(Matteo Calisi)強調,建設教會可見的合一是所有基督徒生命的核心。因此,我們要不斷加強在世上的福音宣講,持續發現誦讀及聆聽聖經如何能滋養合一的建設。

“我在他們內,祢在我內,使他們完全合而為一,為叫世界知道是祢派遣了我,並且祢愛了他們,如愛了我一樣”(若十七23)。與會者在為期三天的聚會中以這句《若望福音》的話為主線,舉行了一系列的專題報告、聖經默想、祈禱和小組討論。這個主題有助於與會者反思地方教會團體和單個信徒所具有的神恩的多樣性。

卡利西指出,神恩的多樣性應當促進“眾基督徒和所有宣認耶穌基督是上主與默西亞的教會,透過祈禱、宣講、教導和分享重修舊好”。卡利西最後表示,21世紀的基督徒應該懂得,“他們蒙召建設彼此之間的橋樑,把唯一的基督置於他們生活的中心,好能幫助自己超越過去令教會黯然失色的分歧”。

堪薩斯城的大公聚會一方面是為了共同紀念宗教改革開啟500週年,本著去年瑞典倫德(Lund)大公祈禱的精神,重新發現臨在於十六世紀教會內的恩典;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不忘許許多多基督徒近幾十年來在一同宣講天主聖言的使命上取得的成就。因此,與會者慶祝了天主教神恩復興運動誕生50週年,以及堪薩斯城召開大公神恩會議40週年。關於1977年,40年前的那次會議的重要性,堪薩斯城主教若瑟·弗雷德·瑙曼(Joseph Fred Naumann)表明,“當時與會者為基督徒的分裂向上主祈求寬恕,並呼求上主治癒基督徒之間的創傷”。

美國主教團主席暨美國加爾維斯頓-休士頓總主教迪納爾多(Daniel N. DiNardo)樞機在會議中表示,差異中的合一是關鍵所在。它能幫助我們超越各教會間現存的分裂;理解基督徒見證人為合一殫精竭慮的基督徒傳統,尤其在20世紀;並且意識到不斷尋找大公祈禱新契機的重要性,視之為合一與懂得促進合一的標誌。

inizio pagina

教宗推文2017年11月8日

◊  

唯有信德能將我們塵世生命的結束轉變為永恆生命的開始。

Solo ‎la fede può trasformare la fine della vita terrena nell’inizio della ‎vita eterna.

Only faith can transform the end of our earthly life into the beginning of eternal life.

Fides una vitam occidentem commutare in vitam aeternam valet.

inizio pagina

網址: http://zht.radiovaticana.va/

歡迎您來信與我們聯繫,來信請用英文書寫地址。地址是:

Chinese Programme,
Vatican Radio,
Piazza Pia 3,
00120 VATICAN CITY

電話:+39 06 69883187
傳真:+39 06 69883844
電郵:hyjm@vatiradio.va

請轉發此電郵新聞,傳播福音的訊息,與教宗和教會一起關懷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