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50

2017/11/20

-

-



教宗方濟各出席“2017年拉青格獎”頒獎典禮:本篤十六世的訓導是鮮活、寶貴的財富

◊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11月18日在梵蒂岡克萊孟廳為“2017年拉青格獎”三位得主頒獎。他們分別是致力於大公對話的德國信義會神學家迪特爾(Theodor Dieter),在若瑟‧拉青格思想上造詣高深的德國天主教神學家門克(Karl-Heinz Menke)神父,以及東正教聖樂作曲家派特(Arvo Pärt)。

“若瑟·拉青格-本篤十六世梵蒂岡基金會”成立於2011年,旨在推動對本篤十六世作品的研究、鼓勵對神學的了解、籌辦文化價值高的會議並且獎勵在學術研究方面出色的學者。

教宗方濟各對在場的梵蒂岡基金會成員說:“我偕同諸位一起向本篤榮休教宗致以衷心和熱切的問候。他以祈禱,以謹慎而鼓舞人心的臨在,陪伴我們走同一條路;對教會和我們的服務而言,他的作品和訓導依然是一份鮮活、寶貴的財富。”

教宗然後鼓勵“若瑟·拉青格-本篤十六世梵蒂岡基金會”繼續努力,學習和深入研究這筆財富,與此同時著眼於未來。教宗說:“對於每一位以理性的恩典來回應人類聖召、尋求真理的人而言,若瑟·拉青格始終是一位導師和對話的朋友。基督的真理不是獨奏曲,而是交響曲;它需要順從的合作、和諧的分享。探討、研究、默觀真理,並藉著愛德把真理轉化為實際行動,強烈地吸引我們走向我們之間的合一。因此,真理成了一個活的泉源,使我們愛的關係越來越緊密。”

拉青格基金會擴大了頒獎範圍,除了神學、科學及其相關的學科外,把藝術也納入了其中。教宗方濟各對這一想法表達喜悅之情,說道:“這項擴展非常符合本篤十六世的視野,他常常以令人難忘的方式向我們論述美,把美譽為我們向超性開放、與天主相遇的特殊途徑。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我們也欽佩他對音樂的敏覺,以及他本人在演奏音樂方面的藝術造詣,這是他達致安寧、提升心靈的方式。”

三位得獎者於前一天11月17日上午在“若瑟·拉青格-本篤十六世梵蒂岡基金會”主席隆巴爾迪神父的陪同下,前往梵蒂岡教會之母隱修院拜見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與榮休教宗親切交談。

inizio pagina

教宗方濟各:在技術上可行的,在倫理上並非都可以接受

◊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11月18日上午在梵蒂岡接見了聖座文化委員會全體大會的與會者。本次大會的核心課題與人類學相關,旨在理解科學與技術未來的發展路線。大會上討論的議題還包括:醫學和基因、神經學,以及重型自主機器的驚人發展。

教宗方濟各指出,「這一切科學和技術的發展讓某些人以為,我們幾乎處於新時代的開端和新人類的起源;新人類優於我們至今熟知的人類」。然而,這些發展也帶來「巨大且嚴重」的疑問。

《聖詠》第八篇論及有關人類的問題:「世人算什麼,祢竟對他懷念不忘?」(5節)。教宗闡明人類學的答案「在《創世紀》中便已描述,它貫穿整個天主啟示,並圍繞著關係和自由的基本元素加以發展」。關係具備三個層面,分別是:與物質、大地和動物的關係;與天主超性的關係;以及與其他人的關係。自由則體現於相對的自主和道德選擇。

教宗對此表示:「這個基本系統世代以來支撐著大部分人類的思想,並且至今仍有效。然而,我們今天察覺到,基於對人類處境複雜性的更多認識,人類學的重大原則和基本概念經常受到質疑,需要更深入的研究。」由於社會-經濟的改變,人員遷徙,相關的跨文化比較,全球文化的散播,尤其是科學和技術的驚人發現,人類學在當代往往成了流動、易變的願景。

為了應對我們時代的挑戰,教宗提出幾點對策,首先是「欣賞科學,其根基在於天主的計劃:『祂在創世以前已揀選了我們,預定了我們獲得義子的名分』(弗一3-5),並將照料受造界的工作託付於我們,要我們『耕種、看守』大地(參閱:創二15)。正是因為人擁有那為了愛而創造世界的天主的肖像和模樣,照料整個受造界的工作必須按照無償、愛與服務的邏輯,而非支配和蠻橫的邏輯」。

再者,我們必須「汲取宗教傳統中保存的智慧寶藏、民間智慧、文學和藝術,它們觸及人類存在的奧秘深處,不忘,甚至重新發現哲學與神學的內涵」。

為了避免「人文-文學-神學和科學之間發生悲慘的分裂」,以及為了「鼓勵教會、信友團體與科學團體也進行更深入的對話」,教宗引用《願祢受讚頌》通諭,表明我們「迫切需要人文主義」(141號)。

在實現這方面的對話,教會提供兩大原則,即以人為本和利益的普遍終向。教宗解釋道:「科學和技術的進步應當為全人類的益處效勞,其效益絕不能只惠及少數人。因此,我們要預防未來在知識上出現新的不平等,以及貧富差距的加劇。」

教宗最後強調一個「始終有效的原則」,也就是「所有在技術上可能或可行的,在倫理上並非都可以接受」。

inizio pagina

教宗為下屆世界主教會議任命總發言人和特別秘書

◊  

(梵蒂岡電台訊)世界主教會議秘書處11月18日在參議會結束之際公布了教宗方濟各關於下屆世界主教會議的任命。下屆世界主教會議將於明年2018年10月3日至28日舉行,主題為“青年、信德和聖召分辨”。

教宗方濟各任命巴西主教團主席暨巴西利亞總主教塞爾吉奧·達羅沙(Sérgio da Rocha)樞機為大會總發言人;耶穌會士雅各伯·科斯塔(Giacomo Costa)神父和慈幼會士羅薩諾·薩拉(Rossano Sala)神父為特別秘書。

世界主教會議秘書處指出,兩位特別秘書的任命符合《世界主教會議準則》(Ordo Synodi Episcoporum)第14條第3項的規定(參閱:《天主教法典》,第348條第2項)。該職務可以由非主教的聖職人員擔任,在過去幾屆世界主教會議中也有相同的情況。

inizio pagina

教宗為阿根廷失蹤潛艇的海員祈禱

◊  

(梵蒂岡電台訊)阿根廷一艘載有44名海員的潛艇11月15日在該國南部巴塔哥尼亞(Patagoni)海域消失。教宗方濟各聞訊後為失蹤海員熱切祈禱,向失蹤人員的親屬、阿根廷軍方和百姓表達“關懷之情”。

聖座國務卿帕羅林樞機11月18日以教宗方濟各的名義向阿根廷軍中教長奧利韋拉(Santiago Olivera)主教寄發此慰問信。在信函中,教宗對“努力尋找聖胡安號潛艇的各方給予鼓勵”,祈求上主在此情況下激發基督徒的望德。

inizio pagina

耶穌會傳教士龍華民神父的《地震解》首次譯成意大利文

◊  

(梵蒂岡電台訊)“《地震解》是極具獨創性的文本,屬於歐洲和中國更廣泛文化與科學交流的範疇。”漢學家西爾維亞·托羅(Silvia Toro)女士在介紹這本書的重要意義時,如此表示。這是首次把古老的文本從中文翻譯成意大利文,由托羅女士負責編輯。

《地震解》之所以“古老”是因為它於1629年在北京寫成,以對話的格式成書。一位中國文人李松毓詢問耶穌會傳教士龍華民(Nicola Longobardo)神父有關地震的科學理論,龍神父於是著重略述了地震的九個學理:“其一、震有何故;其二、震有幾等;其三、震因何地;其四、震之聲響;其五、震幾許大;其六、震發有時;其七、震幾許久;其八、震之預兆;其九、震之諸徵。”

利瑪竇神父過世後,龍華民神父繼續他在中國的傳教工作。托羅表示,這本十七世紀時寫成的《地震解》也適合於現在的情況。“這本書是在巨大變革的歷史背景下,於明朝末年,在一個發生過強烈地震後的時期寫成的。此書的現實意義在於它的科學架構,但也提醒人們注意人類和個人的責任和道德問題,因為如果在發生地震後有很多人死亡,這也與人有關。”

inizio pagina

教宗推文2017年11月18日

◊  

沒有信眾藉著祈禱的支持,伯多祿繼承人就無法履行他在世上的使命。我也依靠你們的祈禱!

Senza il sostegno della preghiera dei fedeli, il Successore di Pietro non può compiere la sua missione nel mondo. Conto anche su di voi!

Without the support of the prayers of the faithful, the Successor of Peter cannot fulfill his mission in the world. I am counting on you too!

Absque fidelium precationis subsidio, Petri Successor in mundo suum non potest exsequi officium. In vobis nitimur!

inizio pagina

網址: http://zht.radiovaticana.va/

歡迎您來信與我們聯繫,來信請用英文書寫地址。地址是:

Chinese Programme,
Vatican Radio,
Piazza Pia 3,
00120 VATICAN CITY

電話:+39 06 69883187
傳真:+39 06 69883844
電郵:hyjm@spc.va

請轉發此電郵新聞,傳播福音的訊息,與教宗和教會一起關懷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