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50

2017/11/22

-

-



教宗成立國務院新部門,關懷聖座外交服務人員

◊  

(梵蒂岡電台訊)聖座國務院11月21日發表公告稱,教宗方濟各成立國務院第三部門,命名為“聖座外交人員部門”(Sezione per il Personale di ruolo diplomatico della Santa Sede),以加強現有的聖座代表團團長(Delegato per le Rappresentanze Pontificie)的職務。

聖座國務院第三部門由聖座代表團團長主持工作。聖座代表團團長目前由揚·羅密歐·帕夫洛夫斯基(Jan Romeo Pawlowski)總主教擔任。成立該部門旨在表達教宗和國務院長上對聖座外交人員的關切與體恤。聖座代表團團長將本著這一宗旨定期探訪聖座代表的駐地。

第三部門的職務範圍只觸及與聖座外交服務人員密切相關的問題,例如:選拔、初期和長期的培育、生活和服務的條件、晉升和離職等等。

第三部門在行使這些職務時享有正當的自主權,同時要密切配合一般事務部門(該部門繼續負責有關宗座代表的一般事務)、與各國關係部門(該部門繼續負責聖座外交工作的政策)的工作。因此,聖座代表團團長將與一般事務部門的副國務卿、與各國關係部門的秘書長,一起參加聖座國務卿每週主持的協調會議。此外,聖座代表團團長將召集和主持預備聖座外交官任命的臨時會議。最後,聖座代表團團長有責任偕同聖座外交學院院長一起選拔與培育候選人。  

inizio pagina

聖座新聞室介紹「中梵雙向同步藝術展」

◊  

(梵蒂岡電台訊)聖座新聞室11月21日舉行記者會,宣布梵蒂岡博物館與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將首次聯合舉辦「中梵雙向同步藝術展」。梵蒂岡博物館和北京故宮將於2018年春天同時開啟展覽,梵蒂岡借出的收藏品還將在中國各大城市巡迴展出。這次展覽屬於「美,讓我們結合在一起」的計劃,旨在透過藝術的普世語言創造文化合作的形式。

梵蒂岡博物館館長亞塔(Barbara Jatta)女士在記者會上指出,「這將是教宗的博物館首次與中國的文化機構合作辦展。我認為,這項新活動的真正動機是從起初就激勵我們的精神。這個想法在這幾個月內逐漸成形,我們於是達成共識:運用一個普世語言,它純粹是美的語言,強而有力地呼喚和諧與合一」。亞塔女士也提及「藝術的外交」,視之為「教宗對『他的博物館』的期許!」

這次將在梵蒂岡博物館展出的文物是12件中國畫家張焰的《自然與宗教》系列作品。梵蒂岡借出的展品則有40件,其中的38件是梵蒂岡博物館「世界靈魂」(Anima Mundi)館收藏的中國古代藝術品。

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秘書長朱建程在記者會上「首先由衷地感謝梵蒂岡所做的精心安排和熱情接待」。他堅信,「中梵雙向同步藝術展一定會全面開啟新時代中梵民間文化交流的新篇章,讓這兩個有著厚重傳統文化的國家間走得更近,人民間了解得更深,一定會對促進雙方的認同與互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這展覽「將是一次跨國界、跨時空、跨文明的文化互動,定將進一步增進中梵兩國之間的友誼,有利於推動中梵兩國邦交正常化」。

關注大自然的中國畫家張焰也出席了當天的記者會,他提及「整個地球的生靈生存與毀滅也依賴著我們人類對人類終極問題的挑戰的回應」。這位畫家曾於今年5月31日「帶著14億中國人民的友誼」,將兩副「代表他20多年所有的繪畫和思考」的畫作《臂彎》和《鐵棒喇嘛》敬贈給教宗方濟各。

張焰最後引用《願祢受讚頌》通諭,重申「無論我們是何族群,無論我們是何信仰,『世上沒有什麼是與我們毫不相關』。家園就像一位美麗的母親擁抱著我們,大地母親示意著我們所有人類大家庭成員能夠彼此包容團結。中梵文化當然也需要交集交流!我們都是一家人,把人類的文化交集交流,必有助於人類共同推動以一種新思維來思考人類、生命、社會和大自然的關係。良好的審美必然喚起我們健全的環保意識與慈悲包容情懷」。

inizio pagina

《在中國的靈魂內》新書發表會:中國教會完全屬於中國且完全屬於天主教

◊  

(梵蒂岡電台訊)耶穌會《公教文明》期刊主編斯帕達羅(Antonio Spadaro)神父11月18日晚上在羅馬召開新書發表會,介紹《在中國的靈魂內:智慧、歷史和信仰》一書。本書由13位歐洲和中國耶穌會士共同撰寫而成。聖座前新聞室主任、梵蒂岡電台前台長暨拉青格基金會現任主席隆巴爾迪(Federico Lombardi)神父在新書會上發表了引言,其他發言者有意大利總理真蒂洛尼(Paolo Gentiloni)和歐洲委員會前任主席普羅迪(Romano Prodi)。聖座國務院與各國關係部門秘書長加拉格爾(Paul Gallagher)總主教也到場出席。

斯帕達羅神父在開場致詞中表明耶穌會士們始終熱愛中國,這方面的偉大楷模是利瑪竇(Matteo Ricci)。再者,由於中華文化、西方文化已經且持續彼此學習良多,因此在衝突的時代,我們蒙召投身於相遇的文明,如同教宗方濟各多次祝願的。

這位期刊主編說:「教宗在接受《亞洲時報》訪談時表示:『西方世界、東方世界和中國具備一切維持和平平衡的能力,以及予以實踐的力量。』教宗所指的平衡並非某種妥協或瓜分的結果,像是在雅爾塔(Yalta)發生的那樣,而是對話和相遇的成果,即文明的對話。」

意大利總理真蒂洛尼對《在中國的靈魂內》的作者們致以感謝,因為他們強調西方和亞洲的關係是多麼重要!意大利總理指出,全世界都在關注中國的積極轉變。一個革新、穩定又更加繁榮的中國能對世界的穩定有所助益。

聖座新聞室前主任隆巴爾迪神父表示,本書的誕生遵循了利瑪竇使命內固有文化的基本共同原則——友誼。這份友誼使利瑪竇不同於許多在中國的殖民者和掠奪者。教宗方濟各對中國的友誼也是真誠無私的,有別於某些世界強權。也因此,中國人十分重視教宗方濟各的訓導,尤其是《願祢受讚頌》通諭。

隆巴爾迪神父不否認和睦共處的困難和問題,以及文化大革命的過度暴力,但中國近幾十年發生了很多轉變,尤其在教會方面。許多人都期待聖座和中國政府此刻的接觸得以邁向那啟動有建設性的轉變進程。

這位聖座新聞室前主任強調,在中國的天主教會必定「完全屬於中國且完全屬於天主教」。「從在中國的教會觀點,以及從普世教會觀點,誠如多位教宗所闡明的,在中國的天主教會無疑能夠且應該同時完全屬於中國,並完全屬於天主教。她與普世教會的關係沒有政治性,只有宗教性和精神性。基督徒生活和福音宣講完全融入中國環境內,非但沒有任何矛盾,反倒恰好能確保教會的獨特活力,進而保障她對社會和國家新穎又積極的貢獻。」

最後一位發言的是歐洲委員會前任主席普羅迪。他從1984年開始與中國來往,曾在上海大學任教。他指出,中國進步的核心是「合作成長」;合作不是中國屈服於西方的標記,而是展現雙方的平等關係。

inizio pagina

教宗清晨彌撒:意識形態殖民褻瀆造物主天主

◊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11月21日在聖瑪爾大之家主持清晨彌撒時強調:文化和意識形態殖民不能容忍差異,使一切千篇一律,最終連信徒也遭受迫害。

當天的第一篇讀經取自《瑪加伯書下》(加下六18-31),記述厄肋阿匝爾的殉道。教宗以此展開彌撒講道,指出三種主要的迫害類型:一種是宗教迫害;另一種是政治-宗教迫害,例如:“上世紀30年代的戰爭”,或者“聖巴爾多祿茂之夜”。這些是宗教或者政治戰爭。第三種迫害是純粹的“文化”迫害。當一種“新文化到來時,它要使一切全新,擺脫傳統、歷史,甚至一個民族的宗教”。厄肋阿匝爾就是這種文化迫害的受害者,他因忠於天主而被判處死刑。

教宗說,昨天的讀經就已經開始講述這種文化迫害。有些以色列子民看到安提約古厄丕法乃王的權力和壯麗,便想去和四鄰的外方人立約。他們於是去朝見國王,“國王就批准他們採用外邦的禮俗”。教宗強調說,這不是思想和神明,而是外邦風俗。這樣,按照上主法律成長的子民就接受了一種全新的文化,“新風俗”,捨棄原本的“文化、宗教和法律”。“一切全是新的”,“新潮”是一種真正的意識形態殖民,它要把這“唯一的風俗強加於以色列子民,人人都得按照新風俗生活,不允許差異”。

有些人接受這種外邦風俗,認為是件好事;但有些人為了捍衛子民的“真正傳統”而堅決抵抗,一如厄肋阿匝爾那樣。他是一位儀表莊嚴、受人尊敬的人。《瑪加伯書》講述了這些殉道者,這些英雄的事跡。這種由意識形態殖民產生的迫害總是如此:摧毀,“使一切千篇一律,無法容忍差異”。

教宗說:“文化殖民的道路最終也會使它的信徒遭受迫害。我們不用往遠處想,只需看看上個世紀的大屠殺,這是一種新文化的事物:全都統一,沒有差異的餘地,沒有為他人和為天主的地方。這是禍根。然而,在這邪惡的文化殖民中,也有另一種意識形態的根源,厄肋阿匝爾,他本人是根源”。

事實上,厄肋阿匝爾臨死前想到的是青年,他給他們留下了一個高尚的榜樣:“為了天主的愛和法律,他奉獻了自己的生命,為未來生根”。為此,在那生出文化和意識形態殖民的禍根前,“還有另外一種能給予生命,使未來成長的根源”。

然而,新穎事物並非全是壞事,想想福音和耶穌就夠了。教宗告誡道:“我們需要分辨新穎事物。這是上主的新穎事物,源自聖神,源自天主的根源呢,還是來自禍根?”天主的新穎事物從不成為“談判”,卻總是朝向成長和展望未來。

“意識形態和文化殖民只注視現在,否認過去,不展望未來。活在當下,但不在時間中,為此無法承諾任何事。以這樣的態度做千篇一律的事,刪除差異,犯下褻瀆造物主天主的罪行。每次文化和意識形態殖民反對造物主天主,都是因為它想要改變天主所造的受造界。而對抗這種歷史上反覆發生的事,只有一種藥物:那就是見證,也就是殉道。”

厄肋阿匝爾想要留下的不是金錢,而是未來,“見證的遺產”。這見證“為年輕人將是富有成果的承諾”。厄肋阿匝爾成了為他人奉獻生命的根源。教宗最後總結道,願他的榜樣“在我們面對文化和精神殖民感到困惑時,幫助我們”。

inizio pagina

教宗向孟加拉國發表視頻訊息:牧靈訪問該國是修和、寬恕與和平的標記

◊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將於11月30日至12月2日牧靈訪問孟加拉國。在到該國訪問之前,教宗方濟各11月21日發表視頻訊息,向這個亞洲國家的居民致以問候與友善的話語,表達了自己迫不及待與他們相見的心情。教宗說:“我將以耶穌基督福音使徒的身分,前來宣講祂修和、寬恕與和平的訊息。”

在孟加拉國1.5億總人口當中,天主教徒僅占0.4%。教宗對這個小小羊群說:“我的訪問旨在堅固孟加拉國天主教團體的信德,以及她為福音所作的見證。福音明示每個人的尊嚴,召叫我們向他人敞開我們的心,尤其是那些貧困和需要幫助的人。”

教宗然後對孟加拉國全體人民說:“我願意會晤全體人民。我尤其迫切期待在拉姆納(Ramna)與宗教領袖們會晤。在我們所生活的時代,世界各地的信徒和善心人士蒙召一同促進相互理解與尊重,彼此扶持,把對方視為唯一人類大家庭的成員。”

教宗最後感謝每一位在孟加拉國為他的訪問做準備的人士,說道:“我請求諸位一同祈禱,願我與你們同在的日子成為眾人希望與鼓勵的泉源。我祈求天主賜予你們及你們的家庭喜悅與平安的祝福!希望很快見到你們!”

inizio pagina

教宗推文2017年11月21日(聖母奉獻日)

◊  

在面臨生活的困難時,願聖母瑪利亞樸素純潔的笑容成為我們每個人喜樂的泉源。

Il sorriso semplice e puro di Maria sia fonte di letizia per ognuno di noi davanti alle difficoltà della vita.

May Mary's pure and simple smile be a source of joy for each one of us as we face life’s difficulties.

Hilare pureque nobis subridit Maria: quod prae vitae difficultatibus laetitiae sit unicuique nostrum fons.

 

inizio pagina

網址: http://zht.radiovaticana.va/

歡迎您來信與我們聯繫,來信請用英文書寫地址。地址是:

Chinese Programme,
Vatican Radio,
Piazza Pia 3,
00120 VATICAN CITY

電話:+39 06 69883187
傳真:+39 06 69883844
電郵:hyjm@spc.va

請轉發此電郵新聞,傳播福音的訊息,與教宗和教會一起關懷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