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50

2018/02/21

-

-



聖座四旬期第四場避靜默想:抵拒怠惰,像耶穌那樣愛眾人

◊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和聖座部會神長們2月20日上午聆聽了托倫蒂諾(Josè Tolentino de Mendonça)神父主講的第4場避靜默想講道,省思有關怠惰的主題。神父指出,怠惰有時侵襲我們,使我們患病,失去生活的情趣。怠惰與渴望截然相反。

“若我們放棄渴望,我們就會開始走向死亡。若我們停止渴求,就會失去對相遇、談話、交流、走出自己、制定計劃、工作,甚至祈禱的樂趣。若我們對他人的好奇有所減弱,不再樂於接納新事物,一切就會令我們聽起來好似舊事重提,感到有如一個壓在我們身上無益、前後不連貫和荒謬的負擔。”

丹麥哲學家索倫·凱爾克高(Soren Kierkegaard)提到這種狀況說,“我的生命”好像是另一個人的;古希臘作家和苦修者篷蒂科(Evagrio Pontico)指稱這種生活為“怠惰的魔鬼”;隱修者卡夏諾(Cassiano)則指出怠惰在隱修生活中的後果,那就是一種深為不滿,使人失去熱情。

《福音的喜樂》勸諭讓我們警惕“墳墓心理”,它是一種“依附包著糖衣的憂鬱”(83號)。托倫蒂諾神父指出,顯然,怠惰或陰鬱症不能只靠“藥片”來醫治,而應“得到全人的治療”。“我們必須發現那隱藏在人性孤獨奧秘中的許多内心痛苦的根源”。

另一個“日益廣為流傳”的弊端乃是“職業倦怠”,它是一種“自我消耗”,一種也能使司鐸受到侵襲的情緒耗損。一般而論,每當我們感到被抛棄,這時僅剩下一個需要填補極度苦悶的“空洞”。我們或是用虛假的權宜之計來填補這種空虛,例如借助塵世生活、酗酒、社交網絡、消費主義,或是訴諸於過度的刺激。

托倫蒂諾神父於是以《聖經》中的兩位人物來説明兩種不同的態度。在約納先知的故事中,我們看到這種充耳不聞的對話也經常是我們與天主所處的關係。我們沒有聽到天主的話,那是因為我們不願意聽從天主的旨意。雅各伯與天主搏鬥一直到曙光破曉,在他心中存有一種對生命的渴望;約納則是“任性”的人,頂撞天主願意拯救眾人的意願。

此外,與怠惰相關的憂愁也令我們想到《福音》中的那個富少年。他遵守一切誡命,但到了決定性的時刻卻更喜愛他的財富,而不是憑著信賴而勇於冒險。托倫蒂諾神父說:“我們的憂愁經常來自於這種無法勝任的選擇。”

托倫蒂諾神父最後表示,我們需要審視失去渴望的根源是什麽,問題並非總是在於過多的工作,而是沒有相應的動機。這一切問題的答案能夠從耶穌的苦難中找到。“我們的心靈只有在能夠為所愛的人而受苦時,才得以成熟”。

inizio pagina

聖座四旬期避靜第三場默想:發現並詮釋對天主的渴求

◊  

(梵蒂岡電台訊)葡萄牙籍神學家托倫蒂諾(Josè Tolentino de Mendonça)神父2月19日下午在羅馬近郊阿里恰(Ariccia)小鎮為教宗方濟各和聖座神長們帶領今年四旬期避靜的第三場默想,主題是「我覺察到自己口渴」。為了準備心靈,詮釋我們心中對天主的渴望,加以默觀和培養,從而將渴求的靈修發揚光大,托倫蒂諾神父闡明,「接觸自身的渴求絕非一件易事,但若不如此,靈修生活就會與我們的現實脫節」。

我們應當放下恐懼,承認自己的渴求。為此,托倫蒂諾神父首先呼籲,切莫使信仰變得過於理性。「過去幾個世紀的神學長期討論啟蒙主義所提出的問題,以及傾向於討論浪漫主義所提之事,諸如集體和個人的身分、主體的浮現等等。我們關注的大多是信仰經驗在理性層面的可信度,而非它在生命、人類學和情感層面的可信度。我們重理性、輕感性,將我們情感世界的財富拋諸腦後」。

然而,人類是「眾多情感、心理、心靈、以及所有必須意識到的成分之綜合體」。討論渴求等同於探討真實的生命,對經驗、而非對概念有所啟發。因此,我們必須拋開日常的怠惰,承認自己的口渴,因為這是領受生命之水的必要條件。

在意識到自身的渴求後,就得詮釋我們內在的這份需要。在這個階段中,務必將渴望和單純的需求區分開來。後者藉著擁有物品而得到平撫和滿足,前者則不然。「渴望是永遠無法完全滿足的匱乏,它是一股張力,是一直敞開的傷口,向他者永不止息的一種展露。渴望是令我們超越的盼望。渴望的無盡就是對無盡的渴望」。

托倫蒂諾神父指出,「人類的渴望與動物的渴望截然不同」。身為人類意味著「感受到生命取決於這份認同,而非任何其它事物」。然而,人的切望在資本社會中受到抑制:資本社會貪婪地濫用那些想要滿足需求的衝動,消除人類典型的渴求與渴望。當愉悅、熱情、喜樂在放縱的消費主義中消耗殆盡時,渴求也就隨之熄滅,生活便喪失願景。

《聖詠》第42篇寫道:「天主,我的靈魂渴慕祢,真好像牝鹿渴慕溪水。」托倫蒂諾神父引用這段經文來激勵眾人因渴慕天主而尋求解渴。倘若以愛心默觀世界,就會發現「這由衷的渴望遍布整個受造界」。此外,我們也要將渴求的靈修發揚光大。「渴望的經驗不是所有權的憑證或者擁有的方式,反倒是一種乞求的狀態。信徒就是乞求慈悲的人」。

托倫蒂諾神父最後尤其鼓勵牧者們與自己的脆弱修和。擁抱自身的脆弱意味著進入那想得到認同和觸摸的渴望,如同接近耶穌的癩病人(瑪八3)、伯多祿臥床發燒的岳母(瑪八15)、患血漏病長達12年的婦人(瑪九20),以及那些喊說「達味之子!可憐我們吧!」的人(瑪九27)。

inizio pagina

教宗與兒童對話:成年人的脆弱,沒有解答的提問

◊  

(梵蒂岡電台訊)聖座新聞室2月20日公布了教宗方濟各於元月4日在梵蒂岡會見30名羅馬尼亞兒童時的對話。這些孩子由羅馬尼亞“人類發展基金會-教育的主角”(FDP Protagonisti in educatie)收養,該基金會與路易吉·朱薩尼神父(Luigi Giussani)的神恩有關。

孩子們向教宗提出六個充滿“為什麼”的問題,教宗的回答則富於溫柔和關懷。教宗特別譴責“壓垮兒童與窮人”的社會不義。

一名20出頭的男青年向教宗提問道:“為什麼我的媽媽不接受我?她把我丟在了孤兒院,21歲時我再次找到了她,但她對我不好,我又離開了她”。教宗坦言,當他讀到這個問題時留下了眼淚。教宗解釋說,這並非成年人是否有錯的問題,而是在於他們太脆弱,“對於你們而言,這是因為存在著諸多苦難、諸多壓迫兒童和窮人的社會不義,以及許多精神上的匱乏”。這使人心變得堅硬,導致一件看似不可能的事發生:一位母親遺棄自己的孩子。教宗繼續說,“你的母親愛你,但她不知道如何表達。她不能,因為生活艱難,生活不公平。我保證為你祈禱,祈願有一天她能向你顯露那份愛。不要懷疑,要有希望”。

一名兒童問教宗,為什麼有些父母只愛健康的孩子,而不愛那些生病或有問題的孩子。關於這個問題,教宗繼續談到成年人的脆弱。教宗解釋說,因為他們沒有遇到朋友幫助他們成長和堅強,從而戰勝自己的脆弱。你不要因為父母脆弱、自己並不那麼脆弱就責怪生活,但要感謝天主,因為“你可以幫助你的父母戰勝脆弱”。

此外,還有些“為什麼”是沒有答案的,例如,“為什麼我們命該如此?”關於這個問題,教宗表示:“我們只能注視、聆聽、忍受和哭泣,只有天主才能給出答案”。門徒們問耶穌一個孩子生來瞎眼是誰的錯時,耶穌回答說:“為叫天主的工作在他身上顯揚出來”(若九1-3)。因此,“面對我們從小就會遇到的諸多不幸,天主願意治癒這些不幸。你們已經有所體驗。‘為什麼’是一次從痛苦、疾病、苦難中獲得治癒的相遇,它給予我們治癒的擁抱。但這也是一個事後的‘為什麼’,因為一開始我們無法明白。”

一個男孩問教宗,如果我們從堂裡出來後還會犯錯誤、犯罪,例如常常和朋友吵架,我們為什麼還要進堂?教宗回答說,在聖堂裡我們能夠將原本的自己、沒有化妝的自己置於天主面前。進入聖堂後,我們應該這樣祈禱:“主,我在這裡。祢愛我,我是一個罪人。求祢垂憐我們”。耶穌教導我們,如果我們這樣做,我們就能在回家時獲得寬恕。我們不是一成不變的,因為我們被“加工過”。天主加工我們的心,祂用祂的愛替換了我們的自私。

有個男孩問教宗,他一位去年逝世的青年朋友能否上天堂,因為一位東正教神父說他的朋友臨死前犯了罪。教宗回答說:“天主願意把我們眾人都帶入天堂。祂始終在行走,尋找迷失的羊,當祂找到我們時無需害怕,即使我們處於非常脆弱的狀態、因罪惡而沾滿污垢,甚或被眾人和生活拋棄,祂依然擁抱並親吻我們。”

最後,教宗安慰了一位失去孩子的母親。這位母親的孩子被領養,雖然他們“經常見面”,但她依然感到孤獨。教宗對她說,在某些困難的情況下領養可能是一種幫助。教宗勉勵說:“我建議妳不要封閉自己,而要在基督徒團體中尋找陪伴。耶穌來組建一個新的家庭,祂的家庭,在這個家庭中沒有一個人是孤獨的,我們都是兄弟姐妹,是在天之父的子女,是耶穌賜給我們的童貞聖母瑪利亞的子女。”

與孩子們的對話結束時,教宗向本次活動的負責人西蒙娜·卡羅貝內(Simona Carobene)表示感謝,並邀請眾人為他祈禱。

inizio pagina

美國教會為挽救兩名死刑犯的生命發出呼籲

◊  

(梵蒂岡電台訊)美國得克薩斯州和佛羅里達州的兩名囚犯,托馬斯·惠特克和埃里克·布蘭克將於本月22日被執行死刑。這將是今年在美國執行的第4和第5次死刑。9年來,該國是美洲大陸唯一執行死刑的國家,去年死刑執行次數有20次之多。

從被處死的人數來看,目前美國居第六位,領先的是中國,其次是伊朗、沙特阿拉伯、巴基斯坦和伊拉克。為了讓惠特克和布蘭克免於死刑,美國天主教會在該教會内動員組織發出呼籲,反對死刑。這項舉措得到了意大利聖艾智德團體的支持。

美國天主教會一向在維護每個人的生命上站在第一線,據美國廢除死刑運動協調人桑托羅向本台解釋,美國仍有32個州保留死刑,其它18個州已廢除或者不再執行死刑。無論如何,廢除死刑陣線似乎已取得很大進展。“首先必須說的是,近年來,死刑判決的數量已大幅下降”。

桑托羅接著說,很顯然的,死刑是個政治性的事實,它常被州長作為競選的議題,雖然沒有導致倒退,卻出現了停滯的狀況。加州便是最引人注目的案例之一,該州暫停死刑多年,僅於將近兩年前才進行投票反對廢除死刑。

桑托羅指出,這很重要,因為美國輿論開始了解到死刑是不公正和無用的,國家這種無用的新謀殺行為無法減少罪行。國家殺人,是把自己與殺人犯劃上等號。

inizio pagina

網址: http://zht.radiovaticana.va/

歡迎您來信與我們聯繫,來信請用英文書寫地址。地址是:

Chinese Programme,
Vatican Radio,
Piazza Pia 3,
00120 VATICAN CITY

電話:+39 06 69883187
傳真:+39 06 69883844
電郵:hyjm@spc.va

請轉發此電郵新聞,傳播福音的訊息,與教宗和教會一起關懷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