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50

2018/03/02

-

-



聖座教義部:新白拉奇主義和新諾斯底主義並不了解基督的救恩

◊  

(梵蒂岡電台訊)聖座教義部3月1日公布了致全球天主教會主教信函,對某些有關基督救恩的觀點作出澄清。信函的標題為《依照天主的計劃》(Placuit Deo)。該聖部部長路易斯·拉達里亞(Luis Francisco Ladaria Ferrer)總主教和秘書長雅各伯·莫蘭迪(Giacomo Morandi)蒙席在信函上署名。

這封信函首先指出,在當今文化轉折的這個時代需要加深對在基督內獲得救恩的訓導,因為今天的人難以了解“耶穌是完整的人和全人類的唯一救主”。當今世界的兩種傾向尤其給人們帶來困擾,一種是強調“自力行為的個人主義”,另一種則提倡“純屬內心得救”的理論。

第一種傾向認為,人的得救“只靠自己的努力”,基督無非是“激發高尚行為的模範”。這種思潮並不認為“耶穌能改變人的狀況,使我們與祂結合,進入一種與天父修和並在聖神的激勵下我們彼此修和的新生命”。

第二種傾向“甚至導致一種強烈的個人信念,或者一種感到自己與天主契合的濃厚情感,卻不接納、治癒及更新我們與他人和受造界的關係”。這種觀念不接受天主聖言降生成人的含義。

聖座教義部的信函接著表示,教宗方濟各曾多次提到這兩種傾向,稱它們為“兩個偏離”,且“在有些方面很像兩個古代的異端,即白拉奇主義和諾斯底主義”。無論如何,即使在不同的歷史環境中,這兩個“古代的謬誤卻一直代表著信仰持續不斷被誤解的危險”。

信函闡明,“無論是新白拉奇個人主義,還是輕視肉身的新諾斯底主義,它們都損害到信仰基督、宣認祂為唯一和普世救主的宗教”,同時“也與天主藉以拯救人的聖事性救恩計劃背道而馳”。然而,“我們接受耶穌帶來救恩的場所正是教會”,而且認識到“教會作為救贖媒介的這一角色,就必能幫助我們克勝各種簡化論的傾向”。

我們知道,救恩“並非如同新白拉奇主義所主張的那樣,僅靠我們個人的努力就能得到,而是透過降生成人的天主聖子所建立,並以此形成教會共融的那種關係方能得到”。

另一方面,教會與新諾斯底主義“純屬內心得救”的主張也截然不同,教會是“一個有形可見的團體,我們在這團體內觸摸耶穌的骨肉,以獨特的方式向貧窮和受苦的弟兄姐妹施行身心上的慈悲善工”。

再者,“我們意識到救主耶穌引領我們進入圓滿的生命,這個意識推動基督徒出去傳教,向所有人宣講福音的喜樂和光明。憑著這努力,基督徒也隨時準備與其它宗教的信徒建立誠懇和有建設性的對話,相信天主將‘凡聖寵以無形方式工作於其心內的所有善心人士’引向基督的救恩(《牧職憲章》,22號)。”

信函最後總結道:“教會在竭盡全力傳播福音的同時,也繼續不斷地呼求救主的來到”,因為正如聖保祿宗徒所言,“我們得救,還是在於希望”(羅八24)。因此,“靈魂和肉身的完整得救乃是天主召叫所有人的最終命運”。

inizio pagina

梵蒂岡國際會議:“為治療而團結”

◊  

(梵蒂岡電台訊)第四屆“全球醫療保健倡議”研討會將於4月26日至28日在梵蒂岡召開,主題為:“21世紀的科學、技術和醫學如何影響文化和社會”。

為期三天的會議將在梵蒂岡世界主教會議新大廳舉行。與會者將評估技術創新的進展,分享改善人類健康、對抗疾病、保護環境的知識,探討健康對文化、宗教和社會的影響。活動籌辦方除了聖座文化委員會外,還有“關懷基金會”慈善組織、聖座“科學與信仰:科學、神學和本體論探索”(Scienza e Fede - STOQ)基金會,以及生命幹細胞基金會(Stem for Life Foundation)。

與會者包括著名的科學家和醫生,病人及其家屬,倫理專家和宗教領袖,以及政府、商業和慈善界人士。關懷基金會主席羅賓·史密斯(Robin Smith)評論道,這是“世界上最卓越的醫療會議之一,是健康領域的達沃斯”,“在這具有啟發性的獨特背景下,它聯合了相關各方和決策者,容納了病人的聲音,我們因此可以指明影響全球人類健康的方式”。

聖座文化委員會主席拉瓦西(Gianfranco Ravasi)樞機強調,“本屆會議,包括之前的三屆,有助於向世界發出強烈呼籲:透過知識分享、相互合作和理解不同觀點,我們就能在人類健康方面獲得進步,並以符合倫理的可持續性方式保護我們的環境”。

籌辦方的意圖在於“毫無偏見”地連接不同職業、思想和宗教組織、社會階層的人士,鼓勵公開對話,採用多元學科方法來改善全球健康狀況,為未來做準備。

inizio pagina

宗座生命科學院:靈性陪伴使臨終階段變得珍貴

◊  

(梵蒂岡電台訊)宗座生命科學院於2月28日至3月1日在羅馬舉行有關姑息治療的會議,來自38個國家的400名專家出席與會。本次會議旨在推廣關懷末期患者的文化,不讓任何人在孤獨中辭世。宗座生命科學院主席帕利亞(Vincenzo Paglia)總主教在會議期間向本台表示:「姑息治療是在臨終時刻展現基督徒愛德無私的特殊形式,絕不能將之與安樂死混為一談。」

帕利亞總主教指出,雖然聖若望保祿二世教宗和教宗方濟各都曾論及姑息治療,「但這是首次舉行一場重要會議」。其重要性也在於催促眾人「條理分明地省思姑息治療的願景,這種治療很可能是當今陪伴臨終者的最高尚又面面俱到的形式」。

「眾所周知,今時不同於往昔,科學、醫學的發現不僅延長壽命,也拉長了臨終時期。因此,對疼痛的恐懼、對孤獨的擔憂在在要求整個社會擁有新的意識。姑息療法不只是所謂的疼痛治療,實則更為豐富:在無能為力之際,姑息治療有助於促進醫護人員和親友伴隨在患者左右,使他在人生的最後一程得到陪伴,擁有關愛圍繞在側,盡量接受醫療。」

此外,帕利亞總主教強調,「姑息治療與安樂死截然不同,前者提供陪伴,後者卻中止生命,但人們對此不甚了解」。在這層意義上,本次會議有益於啟迪民智,將姑息治療「推廣到全世界,增進其發展和醫學研究,從而促使所有臨終者都能得到陪伴」。

有鑒於貧富和發展的差距導致一些人無法有尊嚴地辭世,帕利亞總主教表示,本次會議優先關注較為貧窮的國家。與此同時,總主教也呼籲各宗教提供給臨終者靈性陪伴,「因為這不僅能消除焦慮和絕望,也能使每個人生命中的臨終時刻真正變得珍貴」。

inizio pagina

加蘭蒂諾主教:教會以福音精神管理自己的財富

◊  

(梵蒂岡電台訊)意大利主教團秘書長加蘭蒂諾(Nunzio Galantino)主教3月1日接受本台特別採訪表示:“一位本堂神父、一位主教,在制定預算時,必須考量他們向窮人歸還了多少”。加蘭蒂諾主教日前剛剛參加了義大利教區財務人員和行政辦公室主任全國會議。

加蘭蒂諾主教呼籲道,教會的財產管理必須透明,必須符合基督徒原則。這關係到我們的可信度。主教明確表示:“連貫、清晰、透明的管理對教會有益,對那些管理我們的人同樣如此。它涉及每一位須要管理財富的人”。

對於教會而言,還有一個動機,即“福音,福音的原則明確告訴我們:財富的作用不僅是為了生活,也為了讓他人生活”。本質而言,當一個信徒“管理自己的財富時,不能把自己的個人利益作為他的最終標準。我們必須意識到教會內有太多財富無助於教會站起身走入世界的街道,做一個‘走出去的教會’”。

那麼,我們應當遵循怎樣的道路呢?加蘭蒂諾主教毫不猶豫地表示,應當“誠實”。主教重申:“我們必須尊重財富的目的,財富應當為每個人服務。我們如何花錢也能讓我們變得可信”。這不是煽動,因為這種作風“是證明教會存在的唯一現實。教宗方濟各對此不厭其煩地多次重複。我們管理財富的標準應當由窮人來規定”。

inizio pagina

南蘇丹面臨飢餓的人不斷增長

◊  

(梵蒂岡電台訊)聯合國糧農組織、兒童基金會和世界糧食計劃署最近在聯合發布的報告中警告說,南蘇丹將有700多萬人面臨饑餓的危險。此外,上述機構對於5月起將有超過130萬名5歲以下的兒童面臨急性營養不良的危險尤其表示擔憂。該報告指出,“由於長期的沖突導致糧食減產,阻礙了生計,致使饑餓總體狀況趨於惡化”。

在南蘇丹首都朱巴傳教的金邦尼女修會的埃萊娜·巴拉蒂(Elena Balatti)修女向本台講述了南蘇丹的情況。她說:“南蘇丹本身是非洲最富有的國家之一,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像是土地、廣闊而漁產豐盛的河流網域。因此,沒有理由要面對如此嚴重的糧食危機。儘管評估緊急情況的方式各有不同,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大多數南蘇丹人民的日常飲食沒有保障。”

巴拉蒂修女接著表示,“南蘇丹的暴力可以說是一場由人製造的災難。我故意用‘人’這個字在此特別指的是男性。南蘇丹4年來一直處於內戰之中,發起和仍在推動戰爭的政治和軍事階級是由多數男性組成的。暴力導致數以萬計的人死亡,並有4百萬的流離失所者和難民”。

南蘇丹大多以農業和牧業為主,有些地區以捕魚為生。巴拉蒂修女說,“該國可能會因為某些地區的旱災或洪水偶爾發生危機或局部出現饑餓狀況,但是戰爭著實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破壞,甚至也給諸多農村地區帶來災難。在鄉村生活的人沒有機會正常耕種,到現今都沒有機會”。此外,雨季有時也給南蘇丹人民帶來面臨饑餓的危險。

教宗方濟各籲請眾人在2月23日特別為南蘇丹和剛果民主共和國的人民祈禱守齋。巴拉蒂修女對此表示,教宗的這項關切與創舉非常重要。藉由祈禱所指引出來的唯一道路就是真理、正義與和平的道路,它不能從權力中劃分出來,也並非由武器製造而成。修女最後總結說:“我們要繼續成為希望的見證人,因為總會有出路的:上主是熱愛生命的主,祂愛所有人民,包括南蘇丹人民,願他們繁榮發展,獲享和平。”

inizio pagina

教宗推文2018年3月1日

◊  

因著祂的眷顧,天主每年讓我們藉此四旬期以整個心神和生命歸向祂。

La Provvidenza di Dio ci offre ogni anno la Quaresima: la possibilità di tornare al Signore con tutto il cuore e tutta la vita.

God in His providence offers us the season of Lent each year as a chance to return to Him with all our hearts and in every aspect of our lives.

Singulis annis Quadragesimam nobis praebet Deus, scilicet ad Dominum toto corde totaque vita redeundi facultatem.

inizio pagina

網址: http://zht.radiovaticana.va/

歡迎您來信與我們聯繫,來信請用英文書寫地址。地址是:

Chinese Programme,
Vatican Radio,
Piazza Pia 3,
00120 VATICAN CITY

電話:+39 06 69883187
傳真:+39 06 69883844
電郵:hyjm@spc.va

請轉發此電郵新聞,傳播福音的訊息,與教宗和教會一起關懷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