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50

2018/03/23

-

-



教宗清晨彌撒:天主愛我們,就如父母親那樣愛我們

◊  

(梵蒂岡電台訊)上主是信實的,祂不會將我們遺忘:這促使我們懷著期望而歡欣喜悅。隨著聖週逐漸趨近,教會讓我們省思天主信實的愛。教宗方濟各3月22日在聖瑪爾大之家主持清晨彌撒時如此表示。

當天彌撒中的答唱詠說:“上主永遠懷念自己的盟約”,而取自《創世紀》的第一篇讀經則記述天主與亞巴郎訂立盟約(十七3-9)。儘管有罪惡和崇拜偶像的現象發生,這天人的盟約在天主子民的歷史中將不斷延續。

事實上,上主有一種不能忘記的“肺腑之愛”。教宗進一步解釋說,在阿根廷慶祝母親節時,人們會贈送給自己的母親一種名為“勿忘我”的花。這種花有兩種顏色:藍色的是送給在世的母親,而紫色的則是為已亡的母親。

“這是天主的愛,就像媽媽的愛那樣。天主不會忘記我們,絕對不會。祂不能忘記我們,因為祂忠於自己的盟約。這給了我們安全感。但我們或許說:‘可是,我的人生如此糟糕,我處境困難,是個罪人’。即便如此,天主不會忘記你的,因為祂有像父母親那樣發自肺腑的愛。”

教宗解釋道,天主的信實給人帶來喜樂。猶如亞巴郎那樣,我們的喜悅是在期待中歡欣踴躍,因為我們每個人都知道自己不是信實的,但天主是信實的。我們只要想想右盜的經驗。“信實的天主不能否認自己,不能否認我們,不能否認祂的愛,不能否認祂的子民。祂不能自我否認,因為祂愛我們,這就是天主的信實。當我們去懺悔時,請你們不要以為是去洗衣店,去清洗衣服上的污漬。不是的,我們是去接受這位信實的天主愛的擁抱,祂一直在等待我們。”

教宗最後總結道:“天主是信實的,祂認識我,祂愛我,絕不會拋棄我,祂牽著我的手。我還想要什麼呢?還有什麼比這更重要的呢?我該怎麼做呢?我要因期望而歡欣喜悅,因為上主愛你,就像父母親那樣。”

inizio pagina

羅馬天皇后監獄服刑人翹首企盼教宗方濟各的到訪

◊  

(梵蒂岡電台訊)羅馬天皇后監獄服刑人翹首企盼教宗方濟各聖週四的到訪。屆時,教宗將於3月29日下午4點抵達,在圓型大廳為服刑人主持「主的晚餐」彌撒,並為其中12人施行濯足禮。此外,教宗還要探訪該監獄患病的服刑人和第8區的某些成員。

教宗方濟各在這6年的牧職期間,將第4次在監獄裡為逾越節三日慶典拉開帷幕;此前,他曾於2013年在羅馬少年感化院、2015年在雷比比亞監獄、2017年在帕利亞諾監獄主持「主的晚餐」彌撒。這次禮儀將按照慣例嚴禁對外開放。

羅馬天皇后監獄輔導司鐸特拉尼(Vittorio Trani)神父3月22日向本台表示,教宗方濟各與服刑人的會面「向來是個特殊事件」。教宗方濟各是「公認的非凡人物,所以服刑人對他擁有獨特的情感,翹首企盼他的到來」。這次禮儀的場地將是監獄中央的圓型大廳,以便於所有區域的服刑人都能看見教宗,參與這台感恩祭。

天皇后監獄是羅馬數一數二古老的監獄,意大利王國於19世紀以之作為首都監獄。針對教宗選擇在監獄慶祝聖週四的深遠意義,特拉尼神父解釋道:「由於基督正是俯身親近一群特別的人,一群如同服刑人那樣在普遍評價中被排斥在外的人;而教宗效法基督,前去俯身親近的對象恰好是服刑人。這是美麗至極的事,是難以言喻的深刻舉動。」

儘管教宗此舉多少有助於改變輿論對服刑人的刻板印象,但仍困難重重。特拉尼神父說:「需要經歷文化和精神上的旅程,才能徹底改觀。這對於遵照福音勸諭生活的人較為容易,雖然不是人人都做得到,但他們擁有比較大的動力。那些單純從社會現象的幅度來解讀監獄的人,則很難超越對監獄的既定看法。當然,教宗無論如何都吸引關注,他的舉止促使人們反省。我祈願聖神隨後能幫助人們進行一段內心旅程,好能將這些服刑人視為弟兄姊妹,譴責過錯,卻與他們同在。」

inizio pagina

法國主教們就生命結束議題聲明:殺人不是一種治療

◊  

(梵蒂岡電台訊)法國主教團3月22日發表聲明,論及生命結束的議題。他們重申:“以同情為理由而殺人,這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是一種治療。”法國全國此時正在討論關於修訂2016年2月2日通過的法律議案,這項法律禁止對病人繼續實施不必要或不相稱的治療,但可使用“深度和持續”鎮靜療法,直到病人死亡為止。

不過,有人提出要修訂這項法律,促使在醫療上協助自殺和安樂死得以合法化,因此引起法國目前的辯論。法國主教團闡述教會的看法,以關懷病人為首要考量,強調姑息療法的重要性。主教們認為,這種治療尚未充分得到發揚,而且少為人知。

因此,法國主教們列出反對修訂2016年法律的6個理由。首先,這項法律尚未完全落實,倘若加以修訂,便意味著既不尊重司法工作的成果,也不遵守法律所規定的醫務人員相關培育的工作。對此,必然需要“時間、分辨和慎重”。

其次,法國主教們問道:教會如何能夠在“贊同協助自殺或安樂死”的情況下,卻又不違反“不可殺人”的誡命呢?“對所有脆弱的人而言”,協助自殺無疑是一個“悲慘訊號”,他們經常詢問自己是否“成了自己親人和社會的包袱”。

第三,把安樂死或協助自殺的實施權交給醫務人員,這是違反醫學道德守則,破壞病人與醫生彼此間的“信任協議”。這項協議禁止醫療機構“故意傷害他人,更不能促使他人死亡”。

第四,處於生命結束階段的病人較為脆弱,“需要得到關懷和盡心陪伴,因此不能過早地將他們棄於死亡的寂靜中”。

第五,至於那些以“病人的最高決定”為理由而支持安樂死的人,法國主教認為,“個人選擇總是有一種集體因素”。倘若有些人決定自殺,“社會首先有義務防止這種極端的舉動”,而非考慮“在法律上與自殺舉動謀合”。

第六,倘若有人要求醫生協助死亡,那麼就需要設想可否存在“死亡專門機構”。主教們問道:“這會是什麼機構呢?資金從哪裡來?”主教們因此籲請國民和國會議員效法“慈善撒瑪黎雅人”,“在良心上有所觸動,好能在法國建設一個日益友愛、彼此照顧的社會”。

inizio pagina

拉斐爾逝世500週年主題展:“拉斐爾和神話般的影響力”

◊  

(梵蒂岡電台訊)有一個名字在5個世紀以來不斷回蕩著,啟發了一代又一代的藝術家。卡拉拉學院基金會(Fondazione Accademia Carrara)在貝加莫現代和當代藝術館舉辦以“拉斐爾和神話般影響力”為主題的展覽,展出意大利文藝復興象徵人物拉斐爾和後世受他影響的畫家的作品。展覽將於2018年5月6日截止。2020年將是這位著名藝術大師逝世500週年,他的作品有60多件被收錄,其中有14件署名。

最引人注目的一件作品是卡拉拉學院收藏的《聖巴斯弟盎》,它解釋了畫家誕生的文化環境——烏爾比諾公國,意大利文藝復興的重鎮之一。當時,費德里科·達蒙特費爾特羅(Federico da Montefeltro)公爵聚集了十五世紀下半葉最主要的藝術家。這幅繪於1502年至1503年間的畫作為拉斐爾輝煌的藝術生涯拉開帷幕。

展覽策劃人羅德斯基尼(Maria Cristina Rodeschini)女士表示,“這是一幅宏偉之作,位於一個展廳的中央。在這裡,它與具有同源藝術風格的佩魯吉諾對話,與同一肖像主題的畫家對話,例如漢斯·梅姆林(Hans Memling)和達芬奇的兩個學生。拉斐爾在繪製這幅作品時不足20歲。畫中的聖巴斯弟盎與我們常見的聖巴斯弟盎不一樣,並沒有被箭刺穿。聖人十分年輕,是個穿著高雅的侍從形象,手裡拿著一支像是裝飾品的箭。最近的修復工作突出了背景環境美麗的通透效果。”

這位年輕畫家的哪幅作品預示了一位繪製梵蒂岡拉斐爾廳的成熟拉斐爾呢?羅德斯基尼表示,“例如第一次在歐洲展出的祭台畫《聖母子與聖徒》。這幅祭台畫是大型祭台畫的下面部分。數個世紀以來它一直處於分離狀態,其各個部分藏在不同美術館裡:一塊藏於波斯頓伊莎貝拉·斯圖爾特·加德納博物館(Isabella Stewart Gardner Museum),另一塊藏於倫敦國家美術館,還有一塊藏於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該館保存著整個祭台畫最主要的部分。我們重新構建了這個講述基督三個故事的系列。”

本次展覽還設立了一個當代藝術的展區,其中展出巴勃羅·畢加索(Pablo Picasso)和喬治·德·基里科(Giorgio de Chirico)的作品。這證明拉斐爾激勵了並繼續激勵著在他之後的畫家。

inizio pagina

俄羅斯天主教主教們祝賀普京再次當選總統

◊  

(梵蒂岡電台訊)俄羅斯天主教主教們祝賀普京再次當選俄羅斯聯邦總統,同時表示願意繼續為社會發展作出貢獻。主教們告訴普京總統,他們一定為他祈禱,使他能夠履行所接受的重任,不辜負選民的信任。

俄羅斯主教團主席,薩拉托夫教區主教皮克爾(Clemens Pickel)在致普京總統的賀函中表示:“來自不同民族和宗教的俄羅斯公民把國家總統的特殊任務託付於您,希望您把全民的福祉、鞏固和平,以及社會和諧與正義放在心上,不忘推動公民社會的發展。”

俄羅斯主教們也祝願“教會與國家的關係”能得到進一步發展,並且保證“俄羅斯天主教會團體隨時樂意為社會發展作出貢獻,在社會中加強精神與道德的價值觀,鞏固和平與和諧,對抗社會貧窮現象”。

inizio pagina

教宗推文2018年3月22日

◊  

守護地球和水資源也意味著守護生命。

La difesa della terra, la difesa dell’acqua, è difesa della vita.

To defend the earth and to safeguard water is to protect life.

Dum terram, dum aquam tuemur, vitam tuemur.

 

inizio pagina

網址: http://zht.radiovaticana.va/

歡迎您來信與我們聯繫,來信請用英文書寫地址。地址是:

Chinese Programme,
Vatican Radio,
Piazza Pia 3,
00120 VATICAN CITY

電話:+39 06 69883187
傳真:+39 06 69883844
電郵:hyjm@spc.va

請轉發此電郵新聞,傳播福音的訊息,與教宗和教會一起關懷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