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50

2018/05/08

-

-



與中國對話:有賴於微小卻重大的步伐

◊  

(梵蒂岡電台訊)為什麼要跟中國當局對話呢?在中國,天主教徒保持忠貞,儘管敵視宗教的政權造成了種種嚴峻的苦難。怎樣才能達致這種對話呢?

對話是教會生活的一個要素,在教會的行事模式中居於首位,不論是在教會內部,或是她與世界的互動關係上。對話意味著與社會、與各宗教、與各文化接觸……。梵二大公會議早已鼓勵採用對話作為牧靈行動的風格,不僅在教會成員之間實行,也如此對待非基督徒、政府當局和善心人士。《教會憲章》這樣寫道:「人無論有無信仰,都該有助於建設人人共同生活其間的世界。為此,絕對需要坦誠而明智地交換意見。」(21號)

關於對話,教宗保祿六世也在《祂的教會》通諭中清楚談論道:「聖教會應當與其本身生活於內的人類社會會談,在會談中,她本身就以語言,訊息和會談的形式出現。」(67號);天主教會「必須隨時準備與具有善意的各方人士磋商會談,不論他們是在教會圈內或圈外」。(97號)

在人與人之間、機構之間、人的團體之間,對話有益於互相理解,也能促成友誼。在各種情況下,對話都格外滋養信任。互相信任是在眾多機會上簡單而極其慎重地具體實踐許多小步伐、舉動和會晤的成果。如同聖父所言:「總會有些門沒有關閉。」(2017年5月13日)

聖座與中國達到現前的對話氣氛,也有賴於近幾任教宗邁出的微小卻重大的步伐;他們每個人都開闢了道路,給新建築添加了磚頭,啟發了充滿希望的思想和行動。讓我們想想保祿六世平穩的行動,以及本篤十六世和聖若望保祿二世有關主動與中國當局對話的明確指示。最後,讓我們想想,教宗方濟各以他的性格、舉止、訓導正在加快各民族、包括中華民族之間彼此接近和相遇的進程。

當然,教會選擇對話所尋求的並非方法本身,也非不計一切代價地追求妥協或放棄權益的態度,一如典型的甘願「出賣」自己原則的那種人;他們這麼做是為了不費吹灰之力地取得政治或外交成就,因而忘記天主教會團體的苦難旅程。對教會而言,對話必須不斷尋求真理與正義,力求人類完整的善,尊重各項基本權利。然而,教會,包括在中國的教會之使命,不是改變國家的體制或行政,抵抗那體現於政治生活的世俗權力。事實上,教會在實踐自身的使命時,如果只作政治性的戰鬥,就是背叛自己真正的本質,成為泛泛的政治角色,放棄自身的超性聖召,把自己的行動貶低到純粹的世俗層面。

反之,真切而誠懇的對話讓社會內部得以運作,以保護天主教徒的合理期待,促進人人共享的公益。在這種背景下,當天主教會發出批評聲音時,不是為了挑起爭端,作出無效的譴責,而是為了秉持建設性的精神促使社會更加正義。如此一來,批評也是牧靈愛德的具體實踐,因為它集結最弱小者受苦的哀號,他們往往沒有力氣或頭銜來讓人聆聽自己的聲音。

根據聖座的判斷,即使是在中國,開誠布公又互敬互重的對話方法,縱然辛苦且蘊藏著風險,但必將創造更加彼此信賴的氣氛,有助於互相認識,能逐漸克服過往和近期的嚴重誤解。

再者,今天從不同的訊號可以得知,中國愈加注重「軟實力」,也就是聖座在國際層級發揮的軟實力。在中國,歷史順其自然地發展,這要求在教會內肩負特殊使命的人們細心分辨。正因此,聖座運用了超過四分之一個世紀的時間,與中國當局對話,如今為那些渴望解讀時代的訊號並認出臨於歷史中的天主的人們,這對話呈現出真正牧靈職責的輪廓。天主上智的安排引領著歷史,祂也正在為中國天主教徒的將來具體地施展作為。

(與中國對話系列二)

inizio pagina

教宗方濟各為拉青格選集作序:仰賴天主才是真正的自由

◊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為若瑟·拉青格——本篤十六世的新選集《使自由獲得釋放:第3千年代的信仰與政治》作序。這部新作由坎塔加利(Cantagalli)出版社出版,有關單位將於5月11日下午在羅馬舉行新書介紹會。

屆時,意大利參議院議長卡塞拉蒂(Maria Elisabetta Alberti Casellati)女士將在新書介紹會上致詞,教宗府總管兼榮休教宗私人秘書甘斯魏(Georg Gänswein)總主教、歐洲議會主席塔亞尼(Antonio Tajani)和的里雅斯特總主教克雷帕爾迪(Giampaolo Crepaldi)發表演講。

教宗方濟各在序言中指出,這部新選集有如一個指南針,“幫助我們眾人不僅明了現時狀況、為未來找出一個穩固的方向,也實在是啟發政治行動的泉源,促使政治注重家庭、團結互助及公正的價值,在其關注與規劃的中心真正以長遠的目光展望未來”。

教宗方济濟各寫道,本篤十六世“一直關心”這個主題,他從青年時代起就開始“省思對國家服從的限度,論述聽從天主的自由”。再說,拉青格親身經歷了納粹政權,看到這個政權“藉著專制謊言”企圖控制所有“人的機遇與希望”,成了“惡魔和暴君”。

同時,本篤十六世也對“馬克思主義和以此為基礎的無神論國家專制的自負”提出質疑。在拉青格的思想中,馬克思主義與基督信仰之間的真正對立“並不在於基督徒以窮人為優先關懷的對象”,因為“耶穌不但真實地臨在於教會和聖事中,也真實地臨在於這個世界上最貧窮的人、受欺淩的人和最弱小者當中,希望我們在這些人當中認出祂來”。

相反地,馬克思主義與基督信仰之間的真正對立乃源自對人類救贖根源的了解。“人類的真正得救在於‘完全仰賴天主的愛’,因為天主的愛是‘真正的自由’”。

今天,有些人只注視以自我為中心的愛,這種傾向帶來良知上的“殖民化”,否認男女差異,憑著理性有計劃地進行人的製造,甚至“不再尊重人的受造、受恩賜、受孕及生育繁衍的幅度,只在乎這是我們自己製造的產品,予以消除是合乎邏輯及正當行為”。

教宗強調,這些都是“表面化的人權,一切都被引向人的自我毀滅”,因為這些人權否認“人是天主的受造物”,否認天主保護人的自由和尊嚴。

教宗方濟各最後寫道,維護人類,“對抗意識形態的簡化論”便意味著“立足於人對天主的服從,這樣就會看清服從國家的限度”。在如同當代這樣的一個轉變時期,這也意味著“維護家庭”,因為“人類的未來有賴於家庭,而對於世界和教會的前途而言,家庭的福祉具有決定性的因素”。

inizio pagina

瑞士衛隊新兵宣誓,聖座國務卿主持彌撒

◊  

(梵蒂岡電台訊)聖座國務卿帕羅林樞機5月6日上午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殿為教宗的瑞士衛隊主持彌撒;當天下午5點,32名新兵在梵蒂岡宗座大樓聖達瑪索庭院宣誓效忠於教宗。此前,瑞士衛隊的記者會宣布,他們正在運用三維打印技術製作新的PVC塑料頭盔,並且可能把衛隊人數從110人擴編至135人。

瑞士衛隊每年於5月6日舉行新兵宣誓典禮,以紀念1527年在羅馬浩劫中為保護教宗克萊孟七世而英勇捐軀的147名衛兵。今年在宣誓禮以前,帕羅林樞機在彌撒講道中勉勵瑞士衛隊全體成員說:「我們切莫滿足於平庸的生活。我們是基督的朋友,今天就要成聖。」

樞機引用大聖額我略教宗的話,對瑞士衛隊說:「你們的使命是在執行日常的勤務中,為忍耐和忠信作出見證,並為此殉道。在困難和誘惑重重的艱辛時刻,你們別忘記,成聖、作基督的朋友也意味著一場真正的奮鬥、持續不斷的日常博鬥。」

當天下午在聖達瑪索庭院出席新兵宣誓禮的賓客包括:教宗府總管甘斯魏(Georg Gänswein)總主教、聖座國務院主任博爾賈(Paolo Borgia)蒙席、瑞士國民院議長德布曼(Dominique de Buman),以及該國的眾多議會議員、駐聖座大使富克斯(Pierre-Yves Fux)和主教團主席莫雷羅(Charles Morerod)主教。

此前,瑞士衛隊曾於5月4日召開記者會,介紹今年的新兵宣誓禮和黑色的新頭盔。後者的新意在於材質,尤其是製作的技術:現有的頭盔是鍛鐵製造而成;新的頭盔則是運用先進的三維打印技術,以PVC塑料在瑞士境內製作完成,所以它更加輕盈舒適,造價大幅降低。這頭盔目前已完成了40頂,等到全數製造完畢,將給瑞士衛隊的所有成員換上。製作費用有待私人贊助,以「捐贈」給服役者每人一頂,而不加重聖座的財務負擔。此外,新的頭盔也依循傳統,刻印著朱利奧二世教宗的牧徽;他於1506年成立了瑞士衛隊。

inizio pagina

教宗天皇后喜樂經:我們要一直愛護和捍衛生命

◊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5月6日在梵蒂岡宗座大樓書房窗口帶領信眾誦念天皇后喜樂經。念經前,教宗再次重複說,耶穌多次指出,我們要以行動而非言語去愛他人。

當天福音取自《若望福音》,記述耶穌要求門徒們“應存在祂的愛內”,祂說,“你們該彼此相愛,如同我愛了你們一樣”。這是耶穌給予門徒和那些願意實現裡外一致、成為復活主的團體之教導和意義。教宗解釋說,“基督的愛不是一種膚淺的情感,而是發自內心的基本態度,這態度在遵照基督旨意的生活中彰顯出來”。愛就是在每天的生活、態度和舉止中實現出來,否則,那只是一些虛幻的事物。愛是具體的。耶穌要求我們遵守的命令只有一個,即“你們該彼此相愛,如同我愛了你們一樣”。

教宗問道,我們如何與他人分享復活主賜予我們的愛呢?他答說:“耶穌多次指出誰是我們應該愛的人,我們不是以言語而是以行動去愛。這個人是我在路上遇到的人,他的面容和經歷在向我發出詢問;他的臨在促使我從自身的利益和安全中走出來;他是那個期待我能聆聽他,並與他同行的人。”

教宗說,“讓我們首先從家庭、團體、工作和學校中開始。這樣,如果我與耶穌同在,那麼祂的愛可以傳到別人那裡,吸引他們到祂身邊,與其建立友誼”。這種對他人的愛在我們生命中必須成為一件恆常的事。“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蒙召,像保護珍寶一樣以愛來保護年長者,即使他們會帶來經濟問題和不便;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為病人,即使是臨終病人,提供一切可能的幫助;這就是為什麼總是要接納未出生的孩子;這就是為什麼,最終要捍衛和愛護從受孕到自然死亡的生命。”

教宗最後總結道,我們要彼此相愛,就如耶穌愛了我們一樣。“如果我們沒有一顆像祂那樣的心,我們就無法做到。我們蒙召每主日參與彌撒聖祭,為的是在我們內塑造一顆有如基督那樣的心,這樣,我們終其一生會被祂的慷慨行為所指引。願聖母瑪利亞幫助我們存留在耶穌的愛內,不斷學習地去愛每個人,尤其是最弱小者,因為這是我們基督徒的使命”。

誦念天皇后喜樂經後,教宗邀請信眾為中非共和國祈禱。“最近幾天,那裡發生了嚴重暴力事件,導致很多人傷亡,其中包括一位司鐸。我們要向暴力和報復說不,一同締造和平。我很高興訪問過這個國家,她一直在我心中”。

inizio pagina

教宗方濟各:新聞工作應維護真理與和平,為人服務

◊  

(梵蒂岡電台訊)促進一種維護和平的新聞工作、「從人到人的新聞工作」。教宗方濟各在第52屆世界社會傳播日文告中向全球新聞界提出這項挑戰。本屆社會傳播日於5月13日主日舉行,許多國家在這一天慶祝耶穌升天節。

本屆社會傳播日的文告已於今年元月24日公布,著重於真理以及維護和平的新聞。教宗期許新聞工作能為眾人,尤其是為「沒有聲音的人」服務,「努力指出有別於喧囂和舌戰的解決途徑」。

教宗方濟各特別關注新聞工作與和平之間、資訊與相遇文化之間的關係。早在2016年的世界和平日文告中,教宗就強調了社會傳播媒體的一個重要責任是「克勝冷漠」及建設和平。傳媒工作者的首要之務是「為真理服務,而不是為特定的利益效勞」,因為媒體「不僅提供資訊,也培育閱聽人的心智」,對青年尤其如此。為此,新聞記者務必「留意獲得資訊和公諸於世的方法」。

關於這個主題,教宗2016年9月22日接見意大利記者公會時,再次呼籲「必須始終尊重人的尊嚴」。他解釋道:「當然,批評是合情合理的,如同譴責罪惡那樣。然而,我們批評時,一定要尊重他人。新聞工作絕不能成為一項『摧毀他人,甚至是摧毀民族的武器』。面對種種改變,以及因戰爭和飢荒而被迫遷徙的現象,新聞工作也不能助長恐懼。」相反地,新聞工作應當成為一項「建設的工具」,「締造社會公益,促進修和進程」,推動「相遇的文化」。

2017年6月,全球天主教傳播組織(Signis)在加拿大魁北克召開大會。教宗藉此機會致函鼓勵天主教記者們「繼續尋找一切技術和社交工具,以協助普世教會宣講和平福音的使命」,啟發「一種人人都能獲得的希望,尤其當人在生活中品嘗失敗之苦的時候」。

inizio pagina

塔格萊樞機:福音總能結出善果

◊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5月6日牧靈訪問羅馬托爾德思嘉(Tor de' Schiavi)至聖聖體堂區之際,為堂區的家庭式殘疾人養護中心“喜樂之家”舉行了揭幕禮。國際明愛會主席塔格萊(Luis Antonio Tagle)樞機應堂區本堂神父米瑞里(Maurizio Mirilli)的邀請下,出席了揭幕典禮。該中心接待了社區內的許多殘疾人,他們的父母要麼已經離世,要麼過於年老而無法撫養他們的孩子。

堂區有些年邁的母親曾哭著懇請米瑞里神父在她們百年之後照顧她們殘疾的兒女。三年前,米瑞里神父參加了一場由塔格萊樞機為羅馬司鐸帶領的避靜活動,其中省思了耶穌治癒癱瘓病人的事跡。病人的朋友為了把他帶到耶穌跟前,甚至掀開屋頂,用繩子連病人帶床墜於耶穌面前。

米瑞里神父深受感動,想到自己堂區的情況,於是打算依靠整個堂區的幫助成立一個接待中心。他也曾與塔格莱樞機談及此事,樞機給予了他鼓勵。塔格莱樞機在揭幕禮中表示,這是天主上智的安排,“今天,我很高興能親手觸摸那次靈修默想所結出的具體成果。如果我們願意,福音總能結出碩果。我們必須耐心和勤於祈禱。這個家庭式養護中心是天主之愛的鮮活標誌”。

inizio pagina

教宗為病童堅振:愛是從耶穌那裡學來的

◊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5月6日主日下午前往羅馬托爾德思嘉(Tor de' Schiavi)至聖聖體堂區進行牧靈訪問。教宗在彌撒中籲請大家透過服務他人而“存在愛內”。教宗指出耶穌的榜樣,邀請我們不要說別人的壞話。彌撒中教宗特別為一個嚴重殘疾的孩子和她的母親施行堅振聖事。

復活期第六主日的福音講述了耶穌在橄欖園祈禱和受難之前對祂門徒們所說的一番話。耶穌囑咐門徒們說,你們要“存在我的愛內”。這也是耶穌給我們每個人的建議。教宗解釋道:“我們願意思考愛是什麼嗎?‘啊,我看過一部關於愛情的電視節目,好美啊!然而,那對情侶卻以不好的結局收場,真可惜!’愛不是電影中所說的。愛是另一回事。愛意味著為他人服務。愛不是演奏小提琴,一切都那麼浪漫。不!愛是工作。想想你們當中為人母親的;孩子小的時候,你們如何愛了你們的孩子?這是一種工作,需要照顧他們。他們哭的時候,要給他們餵奶、換衣物等等。這是一種工作。愛總是為他人工作,因為愛體現在行動中,而不只是言語。”

教宗因此勉勵眾人反省一下我們為他人做了什麼。教宗說:“社區中的每位病人都在問:‘你為我做了什麼?’在我們的家裡,你是否愛你的孩子,無論他們是小是大,甚至是父母或年長者,你愛他們嗎?你對他們做些什麼?為了表明如何愛,我們總會說:我該做些什麼?”

教宗然後表明,真正的愛是從耶穌那裡學來的。教宗說:“第二篇讀經中有一句話使我們大開眼界:愛始終處於第一位的。天主對我們的愛在這事上已顯示出來:就是天主把自己的獨生子,打發到世界上來,……愛就在於此”(參閱:若壹四9-10)。

彌撒講道最後,教宗提出如何“存在愛內”的勉勵。“如果這個堂區能永遠不說別人的壞話,它不是應該被封聖嗎?想想這一點。至少我曾在其它場合說過:要努力不說別人的壞話。“可是神父,給我們一個不說他人壞話的妙方吧!”很簡單,人人都能做到。當你想說別人壞話時,咬住你的舌頭吧!舌頭會腫起來,但你肯定永遠不再說他人的壞話了。”

彌撒講道後,教宗為年僅12歲、罹有線粒體疾病的瑪雅(Maya)及她的母親保拉(Paola)施行堅振聖事。這是一個非常感人的時刻,堂區全體信友對教宗方濟各的舉動報以熱烈掌聲。

inizio pagina

教宗推文2018年5月6日

◊  

做“希望的快遞員”真是美好,他們是純樸而喜悅的信使,宣報耶穌復活的阿肋路亞。

È bello essere “corrieri di speranza”, messaggeri semplici e gioiosi dell’alleluia pasquale.

How wonderful to be “envoys of hope”, simple and joyful messengers of the Easter acclamation.

Pulchrum est “spei vectores” esse, simplices praecones et laeti paschalis alleluia.

inizio pagina

教宗推文2018年5月7日

◊  

上主,求祢改變我們的心,使愛德在世上不斷增長。

Signore, converti il nostro cuore affinché cresca la carità sulla terra.

Convert our hearts, Lord, so that love may spread here on earth.

Domine, cor nostrum converte ut in terra crescat caritas.

inizio pagina

網址: http://zht.radiovaticana.va/

歡迎您來信與我們聯繫,來信請用英文書寫地址。地址是:

Chinese Programme,
Vatican Radio,
Piazza Pia 3,
00120 VATICAN CITY

電話:+39 06 69883187
傳真:+39 06 69883844
電郵:hyjm@spc.va

請轉發此電郵新聞,傳播福音的訊息,與教宗和教會一起關懷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