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50

2018/06/06

-

-



教宗要求深入研究混合婚姻中的聖體共融

◊  

(梵蒂岡電台訊)聖座教義部針對德國主教團向教宗提出的關於混合婚姻的問題,發表信函作出澄清:教宗認為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探討這一涉及普世教會的大公議題。

關於混合婚姻中聖體共融的問題,主教們受邀等待一個涉及普世教會的準則。聖座教義部寄給德國主教團主席的信函以教宗的名義發出,內容涉及在混合婚姻中領受聖體聖事的微妙主題。混合婚姻指的是天主教徒和新教徒的結合。信函強調,需要仔細評估有關此事的任何決定可能對現有大公對話中已取得的平衡造成哪些影響。

德國主教今年2月在一份題為“與基督同行,追隨合一的腳步:混合婚姻與共同參與聖體聖事”的輔助文件裡,探討了在某些條件下混合婚姻中的聖事共融是否可能獲得教會法的承認。該文件以三分之二的贊同而通過,概括性地為新教配偶在天主教彌撒中領受聖體的情況提供了可能性,但新教配偶需要事先與本堂神父進行會談。

在全體會議上沒有表示贊同的七位德國主教隨後致函教宗方濟各,表達他們的困惑,教宗本人也授權他們於5月3日向聖座教義部、聖座促進基督徒合一委員會和聖座法典條文解釋委員會的負責人提出自己的意見。因此,在聖座教義部部長在這份信函後,該部會將對這個議題作出進一步研究。在此之前教區主教依然有責任評估所報告的案例,並作出相應的安排。

inizio pagina

小羅伯特·肯尼迪:我向你們講述我的父親及他的希望

◊  

(梵蒂岡電台訊)50年前,即1968年6月6日,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最有號召力的政治領袖之一羅伯特·肯尼迪(Robert F Kennedy)在洛杉磯遇刺身亡,當時他正在競選美國總統。這個事件發生在他哥哥肯尼迪(John F. Kennedy)總統遇害的5年後,而且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才於兩個月前遭到不測。

當時,許多美國人和有識之士都認為隨著羅伯特·肯尼迪的遇害,美國和世界政治上的一個新時代也失去了希望。事發後3天,保祿六世教宗在三鐘經講話中說,謹記羅伯特·肯尼迪的見證對我們會大有益處。“他為窮人、被剝奪權利者、遭隔離者、急需得到發展的人發聲,換言之,他為伸張社會正義發出了聲音”。

在發生那悲劇的50年後,本台採訪了羅伯特·肯尼迪的兒子小羅伯特·肯尼迪(Robert Kennedy Jr)。這位現任律師和環保人士近日出版了他的新作,題為《美國價值》(American Values),記述了他父親和肯尼迪家族的歷史。

羅伯特·肯尼迪去世已經50年了,美國和世界為何仍舊十分敬愛他?小羅伯特答道:“我認為,我的伯父肯尼迪總統和我父親生前都相信美國作為國家該當成為一個模範。這對他們而言,我們必須塑造民主,使我們的國家更為完善,但不應將我們的觀點強加於世界其他人民。”

“我父親和伯父都希望向世界其它國家展現美國最佳的面容,別讓世界以為美國只有一個海軍陸戰隊或一個士兵的面孔。美國該當是一個和平部隊的志願者,一個促進進步的聯盟。換句話說,美國應是築路的工人,將食物分發給世界上最貧窮的人。這理念該當成為美國的對外政策。”

《美國價值》一書中談到羅伯特·肯尼迪認為美國社會最需要的價值。今天這些價值的核心是什麼?小羅伯特表示:“美國應成為一個模範國家,這一理念意味著我們是一個範例,但我們不可強迫他人按照我們的意願做事。我們應盡力在自家中實踐這些價值。”

“我們應設法使我們的合眾國更為完善,讓美國成為促進人權、促進公民權、促進正義、慷慨、民主和謙讓的模範。我們的外交政策不該以軍事強權為基礎。”

談到天主教信仰對羅伯特·肯尼迪政治生涯的影響,小羅伯特說:“我父親的信仰就是多蘿西·戴伊(Dorothy Day)的信仰,即符合福音精神的信仰。他的天主教信仰就是若望廿三世和亞西西聖方濟各的信仰,那就是教會應成為世界上促進愛、正義及謙讓的工具。”

我們一談到維護窮人、促進和平,以及對抗歧視,就會覺得在教宗方濟各與羅伯特·肯尼迪之間存在一種默契。小羅伯特告訴本台:“方濟各也是我父親的第二個名字。聖方濟各還是我們所成長的家園的主保!”

“我認為,在關於教會的角色上,教宗方濟各與我父親有同樣的觀點。我父親也認為,一個政府在社會上也應擔任這樣的角色,那就是在世界上致力於公義、謙讓和仁愛,不訴求戰爭。”

inizio pagina

教宗方濟各接見“比亞焦·阿格内斯”國際新聞獎代表團

◊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6月4日在梵蒂岡克萊孟廳接見了意大利“比亞焦·阿格內斯”國際新聞獎代表團。他說,在這“數字彙流”及“媒體轉變”的時代裡,這是一項費力的工作。

教宗強調,如果我們想要繼續成為新一代的教育者,我們勢必要進入這一轉變的過程,即使艱巨而吃力。“當媒體和數字時代變得無處不在,其影響力可阻礙人學習如何有智慧地生活、作深度的思考,及慷慨大方地去愛。在此情況下,古聖先賢的傳承有被資訊爆炸的喧擾所淹沒的危險(《願禰受讚頌》通諭47)。

教宗在講話中特別提到邊緣地區、真相和希望這三大點。他說,“在偏遠及邊緣地區生活的人的故事,有時是痛苦、屈辱的故事,有時是團結互助的故事。這些都能夠幫助每個人以全新的方式看待現實”。

關於真相,教宗表示,在當今這個快速的世界裡,迫切需要深入研究及對證。如果需要,要保持緘默而不是去傷害一個人、一群人,或者使某個事件失去合法性。這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但它能幫助我們變得勇敢,“我也可以說,變得具有先知性”。

再來是關於希望。教宗指出,“若說這是一個沒有問題的世界,這是一種幻想。當記者針對屈辱和絕望的情況做出譴責時,也要對希望保持開放。一名記者蒙召對希望保持開放的空間,一個走出去、有意義和希望的空間”。

教宗最後提到科學傳播論壇時表示,這項目是阿格內斯的意願,旨在“透過準確資訊而非不確切的訊息深入研究醫學-科學議題”,以對抗“自創”的和含糊其辭的新聞。

inizio pagina

聖座東方教會部長勉勵亞美尼亞修女:切莫丟失希望

◊  

(梵蒂岡電台訊)聖座東方教會部部長桑德里樞機6月3日基督聖體聖血節在羅馬宗座亞美尼亞公學附屬的聖尼各老堂主持彌撒聖祭,為聖母始胎無染原罪亞美尼亞修女會創會170週年慶祝活動畫下句點。來自亞美尼亞久姆里(Gyumri)學校的年輕女學生們組成了一個聖詠團,為這台彌撒獻唱。

桑德里樞機在講道中強調了該修會的神恩,諸如接納和教育,以及修會務必持續透過善工投身於天主賜給全人類的恩典。「在這170年內,我們也看到英勇的篇章:我尤其想到妳們約100年前採取的偉大愛德回應;當時,由於我們所謂的『大災難』(Metz Yegern)暴力浪潮爆發,妳們成了那些沒有家庭關愛的孤兒的姊姊和母親。妳們有超過400名少女最先在君士坦丁堡投入這項善工;後來到了1922年,按照教宗庇護十一世的意願,妳們也在羅馬附近的岡道爾夫堡推展工作;隔年在意大利政府的關切下遷移至都靈。」

論及該修會的歷史,桑德里樞機說:「透過對貧困弱小者的具體愛德,妳們獲得新生,並且首當其衝遭受暴力:妳們在伊斯坦布爾的所有會院都被摧毀,13名同會姊妹遭到屠殺、26人被流放。在這種情況下,妳們依然堅持不懈。在離我們最近的時期,妳們也是如此:1991年亞美尼亞重新敞開大門,妳們便走出去,展開各項工作;我很高興親自視察了妳們的事業,並予以高度讚賞。」

妳們的歷史必能為當今世界提供指引,包括鍥而不捨、懷有信德、絕不丟失希望,儘管面對各種會令人灰心喪志的處境也屹立不搖。樞機祈求道:「願上主也在我們有時缺乏信德的處境中,親自前來扶助我們:協助我們穩妥地扎根於祂愛的恩典,其最高峰就在神聖的感恩聖事內;求祂助祐我們實踐感恩祭獻的生活,不論是透過我們已著手的或是可進一步從事的善工。」

針對在彌撒中獻唱的女學生們,桑德里樞機提及今年10月恰好將以青年為題的世界主教會議。「教會今年全力關懷青年,願他們在認識上主的過程中懂得尋求真正的喜樂,重視唯有上主能保障的真正自由之恩,探索自己的聖召和未來;但願也藉著他們的貢獻,暴力、戰爭和迫害得以消失,人們更接近新天新地這個許諾的實現。」

inizio pagina

教宗推文2018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

◊  

上主,求祢重新喚起我們對地球及祢所造之萬物的讚美與感恩。

Signore, risveglia in noi la lode e la gratitudine per la nostra Terra e per ogni essere che hai creato.

Lord, reawaken in us a sense of praise and gratitude for our Earth, and for everything you have created.

Domine, laudem in nobis excita et gratitudinem pro nostra Terra et pro omni creatura tua.

inizio pagina

網址: http://zht.radiovaticana.va/

歡迎您來信與我們聯繫,來信請用英文書寫地址。地址是:

Chinese Programme,
Vatican Radio,
Piazza Pia 3,
00120 VATICAN CITY

電話:+39 06 69883187
傳真:+39 06 69883844
電郵:hyjm@spc.va

請轉發此電郵新聞,傳播福音的訊息,與教宗和教會一起關懷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