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tican Radio Vatican Radio
Vatican Radio

19/04/2010

-

  •  教宗本笃十六世主日为马耳他信友主持大礼弥撒:解救人的不是科学技术,而是天主的爱
  •  教宗主日在马耳他弗洛里亚纳谷仓广场主持念天皇后喜乐经活动
  •  教宗本笃十六世上周六下午抵达马耳他展开牧灵访问活动
  •  教宗在飞机上向记者解释,他此行访问马尔他岛的三个原因
  •  教宗本笃十六世到马尔他圣保禄岩洞朝圣
  •  教宗说:欧洲可以向马耳他学习
  • -



     教宗本笃十六世主日为马耳他信友主持大礼弥撒:解救人的不是科学技术,而是天主的爱

    ◊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本笃十六世于上周六17日下午从罗马启程前往马耳他共和国进行为期两天的牧灵访问,他此行是跟随圣保禄足迹进行的朝圣之旅,纪念1950年前圣保禄在马耳他岛海域遇沉船海难。教宗这次在马耳他的牧灵访问是他展开的第14次国际性访问,也是在欧洲进行的第8次。他此行的主要活动,在抵达当天除了在马耳他国际机场接受官方仪式外,也要到位于首都瓦莱塔的总统府礼貌拜会这个国家的元首和政界人士,然后前往拉巴特的圣保禄教堂,在圣保禄岩洞内祈祷。第二天,也就是昨天18日主日,教宗上午抵达弗洛里亚纳城,于10点钟在谷仓大广场为马耳他信友主持隆重的弥撒圣祭,随后主持念天皇后喜乐经活动。下午,他要到瓦莱塔的港口与马耳他的青年会晤。之后,前往马耳他机场,向这个国家告别,返回梵蒂冈。

    马耳他是欧洲地中海国家,面积虽然不大,却因地处东西海岸中间,又是地中海地区的“心脏”,几千年以来始终占有重要地位。许多次,马耳他及马耳他人在欧洲历史重大非凡的事件中成为政治和军事瞩目的中心角色,至今在这个国家仍存留着明显的记忆。马耳他的首都是瓦莱塔,这座城市中有许多价值极高的建筑宝藏,该城本身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的“人类财产”。在地理上,马耳他是个由6座岛屿组成的岛国,其中马耳他岛是最大的岛屿,这里的居民很多;其次是戈佐岛,人口不多。其余4个是更小的岛屿,居民也很稀少。根据史料,马耳他人在公元前5200年就存在,据说他们是来这里的西西里岛人的后裔。关于“马耳他”这个名字始终存在着争议,从未得出结果。有人说“马耳他”是腓尼基人语言中“山”的意思,也有人说来自犹太话,有“安全隐蔽处”之意。不过,这个岛屿在许多世纪中都被称为“梅利塔”,也许来自希腊语“蜜蜂”,因为蜜蜂很久都是马耳他的特产。

    教宗本笃十六世前一天下午抵达马耳他后,活动安排得很紧凑。经过一夜休息后,他于隔天,即昨天18日主日上午10点钟乘车来到弗洛里亚纳城的谷仓大广场为马耳他的信友们主持一台大礼弥撒。弗洛里亚纳是紧挨着首都瓦莱塔的小城,建于1634年,城市的名字取自意大利马切拉塔的军事工程师弗洛里亚尼,这位工程师设计并建造了这座可以居住的保垒。不过,小城的外貌却是一位葡萄牙人的作品。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弗洛里亚纳城重建,而它的历史建筑物则忠实地反映了原来的面貌。马耳他境内有两个教区,一个是马耳他总主教区,现任总主教是克雷莫纳;另一个是戈佐教区,主教是格雷奇。马耳他国家虽小,却有365座教堂。天主教徒人数是41万8千,在全国居民44万3千人当中比例非常高,占94,4%。堂区有85个,堂区生活非常活跃,信仰完全深入到国民生活和社会结构当中。

    教宗举行弥撒的谷仓大广场,其名称的由来是如今仍可见到的过去留下的巨大谷仓地基,这些谷仓是圣若望骑士团建筑的,用于存放粮食。昨天上午,在教宗主持的弥撒当中,偌大的谷仓大广场却容不下参礼的信众。本来预计有1万5千人,实际却来了5万人。教宗在弥撒讲道中勉励信友们,对那些劝人放弃信仰的声音不要上当。他又说,解救人的不是科学技术,而是天主的爱。关于教宗主持这台弥撒的盛况,本台特派记者卡洛里斯从马耳他作了以下报道:
    ******
    人的一生中没有一个时刻是完全不依靠天主的。若以为另有一些其它的东西,如科技能够把人从不幸中解救出来,则纯属幻想。只有天主知道把我们引向“安全港”的航程。教宗本笃十六世向马耳他人说的这番话,就是公元60年的那个冬天保禄和他的伙伴们遭地中海风浪颠簸,面临沉船危险和没有得救的希望时所经验过的。那个遥远的事件对今日往往不自觉地只知道依靠科学能力的人也是一个教训。

    一眼望去,弗洛里亚纳的谷仓广场上挤满了人。教宗主持弥撒的祭坛安置在圣颇理约圣堂的左侧,上方用顶棚遮住,远远望去似乎是一张巨型面饼。马耳他的总主教克莱莫纳和戈佐的主教格雷奇位于教宗的左右,大约800位司铎参加了共祭。教宗弥撒中的讲道紧扣与圣保禄有关的主题,与马耳他人的信仰紧密联系在一起。教宗向聆听了宗徒大事录叙述保禄遇沉船事件经文的信友们说,我知道“这是你们最爱聆听的一个章节。”在那个危险时刻,保禄宗徒劝勉他的伙伴们“只信赖天主”。教宗也加上一句说:“我们也该只信赖他”。

    教宗说:“人们试图以为,今日先进的科技能够满足我们每个人的渴望,把我们从所陷入的危险中解救出来。事实并非如此。在生命的每一时刻我们都完全赖天主而生存,我们在天主内生活、行走,我们有自己的存在。只有他能保佑我们免于不幸,只有他在生命的风暴中能引领我们,只有他能把我们带到安全港,正如保禄同他的伙伴一样,漂移到马耳他海岸。”

    教宗继续说,在历史进程中,许多航行者登上了海岸,即使并非所有人带来的都是好的东西。教宗称赞马耳他人知道选择带给这个国家最好的东西,同时勉励他们如此继续下去。教宗向信友们说:“并非今日世界提出的一切都值得马耳他人聆听。许多声音企图说服我们把对天主和对教会的信仰搁置一旁,让自己选择赖以生存的价值和信仰。他们说,我们不需要天主和教会。”

    相反,教宗一再重申:“生命的每一范围都需要天主恩宠的祝佑”。今年正值司铎年,教宗于是也对司铎的角色作了一番反思。他提到了深受马耳他人爱戴的邓恩·格尔克·普雷卡,他于2001年5月9日被先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册封为真福。

    教宗向马耳他的司铎们说:“在履行你们从上主手中领受的放牧羊群的使命时,你们要以他为楷模并从他身上受到启发。你们也要记住复活的主三次问伯多禄的话:‘你爱我吗?’这也是他向你们每个人提出的问题。你们要有勇气同伯多禄一起回答:‘是的,主,你知道我爱你’并且以感恩的心情接受他交给你们的卓越任务。”

    教宗指出,耶稣同曾背弃他的伯多禄之间的对话显示出“心灵创伤”需要“天主的仁慈”才能痊愈。克莱莫纳总主教在弥撒前的致词中也提到这个经验,他说,马耳他教会意识到要有“足够的谦卑承认它成员的罪过,也要有足够的力量依靠圣神的临在。”
    ******

    弥撒举行完毕,教宗立即带领信友念“天皇后喜乐经”并且发表一篇讲话。









     

    top

     教宗主日在马耳他弗洛里亚纳谷仓广场主持念天皇后喜乐经活动

    ◊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主日上午在马耳他的弗洛里亚纳为信友们举行了弥撒圣祭。之后,他带领信友念“天皇后喜乐经”并且发表一篇讲话。以下是这篇讲话的内容:

    各位主内的兄弟姐妹:

    当你要致谢,当你有特定的祈祷意向,以及当你为你所关爱的人寻求上天的护佑时,在你们的习俗中,你们会转向至圣童贞玛利亚,教会的母亲以及我们的母亲。我注意到马耳他人对天主之母的热心敬礼,对达比努圣母怀着极大的热忱,在这特别的机会下,这圣母像从戈佐来到这里,因此我很高兴有这机会在她的像前祈祷。我也愉快地向她献上一朵黄金玫瑰花,象征我们子女对天主之母表达的孝爱之情。我特别邀请你们以家庭之后之名向她祈祷,这称号由我可敬的前任,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在罗雷托祷词中添加的,他也曾数次来到这里作客。我献给你们我这次拜访的纪念品,我为从你们所领受的一切感谢你们,特别是你们对信仰的热诚,以及你们藉着祈祷来支持我作为伯多禄继承者的使命。

    现在我们向玛利亚,教会之母及天上的皇后祈祷,她曾怀过的胎儿,如今已复活,让我们在他内欢欣。

    top

     教宗本笃十六世上周六下午抵达马耳他展开牧灵访问活动

    ◊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于上周六下午5点钟抵达马耳他国际机场,圣座驻马耳他大使和这个国家的礼宾司长走上座机,欢迎他的到来。马耳他共和国总统乔治·阿贝拉和夫人,以及马耳他教区总主教兼马耳他主教团主席克莱莫纳、戈佐教区主教格莱奇、其他两位主教都在教宗的座机前迎候教宗。在机场欢迎教宗的还有马耳他民政当局、外交使节团和当地信友团体。

    教宗接受欢迎仪式后,乘车前往总统府,礼貌拜会马耳他的国家元首。机场离总统府有10公里,沿途教宗受到非常热烈的欢迎,大约有10万人在街道上或是在总统府前如同过节一般,载歌载舞,挥动手臂表示对教宗的欢迎。这么热烈隆重的场面,连马耳他当局都未曾料到。

    马耳他于1964年9月21日宣布独立,到了1974年12月13日才成立自治共和国。从那时起,共和国总统便是国家最高当局,由一院制国会选出。马耳他奉行的是西方民主体制,宪法中规定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并且执行、立法与司法的权力是分开的。

    现任总统乔治·阿贝拉,1948年出生。这位总统在马耳他大学修完法律,曾在民事和教会法庭任律师,维护劳工权利并在马耳他足球协会担任体育领导。他是工党党员,于2009年4月1日当选共和国总统。阿贝拉总统与玛格丽塔女士成婚,育有两位子女。

    教宗与马耳他总统会谈的主题是关于马耳他在地中海的存在、移民问题、欧洲团体以及马耳他为推动基督信仰价值所担任的角色。会谈是在亲切友好气氛中进行的,双方都同意要为今日的社会提供服务。教宗在总统府除了与阿贝拉总统举行会谈外,也会见了马耳他总理和其他政治领导人。

    教宗拜访马耳他总统之后,立即乘车前行13公里,来到拉巴特的圣保禄教堂,在圣保禄宗徒住过的岩洞静默祈祷。圣保禄岩洞被视为马耳他教会的里程碑,根据传统,保禄宗徒遇海难沉船后,在这个地方住了3个月,宣讲基督的福音。这个岩洞便成了初期信仰团体的指南。中世纪时,岩洞四周形成一片墓地,有几个小圣堂。到了1463年这里建起第一座教堂,后来被其它两座先后取代,最后那座是在1653年建的。岩洞上方建了一个献给圣颇理约的圣堂。传说颇理约是马耳他第一位主教,他与鲜为人知的一个历史事实有着密切的联系,即马耳他是西方第一个信奉基督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奉教国家之一。是这位圣人在圣保禄宗徒遇海浪沉船来到这个岛屿后,收留了保禄。后来他在雅典殉道,成了马耳他的主保圣人之一,每年1月21日是纪念他的瞻礼。岩洞内立了一尊圣保禄的塑像,是马耳他骑士团的大师平托于1743年奉献的。先教宗若望保禄二世1990年5月27日首次在马耳他进行牧灵访问时,也曾到过这里。
     

    top

     教宗在飞机上向记者解释,他此行访问马尔他岛的三个原因

    ◊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本笃十六世乘私人专机前往马尔他的途中,与记者会面,解释他此行访问马尔他岛的三个原因: 第一,为跟随圣保禄的足迹,彰显这位伟大的人物及传达他的讯息;第二,对马尔他岛的爱,对受罪恶伤害的马尔他教会的爱,;第三,为难民的困境、悲剧。

    关于第一点原因,教宗本笃十六世说:「我想关于圣保禄旅程的本质,可以用圣保禄自己写给迦拉达人书信最后这几句话来总结:以爱德行事的信德。这些是对今日来说也同样重要:信德是与天主的关系,之后转化成爱德。」。
    自1950年前,圣保禄外邦人的宗徒在马尔他沉船后,马尔他人幸运地有了信仰,这个经历,今日仍然有用,教宗解释说道:「我们也可以这么想,在我们人生中沉船这件事,可能是天主为我们安排的计画,沉船对我们人生新的开始也有益处。」。

    关于第二点原因,教宗表示为表扬马尔他教会在圣召上的活力与富饶,这里呈现的是一个准备好回应今日世界挑战的教会,教宗说:「我知道马尔他人爱基督也爱祂的身体教会,并且知道即使这个身体因为我们的罪恶而受伤了,天主仍然爱这教会,并且祂的福音是真正净化及治愈的力量。」。

    有许多来自非洲的难民抵达马尔他岛,为敲开进入欧洲的大门。这问题人人有责,不只是马尔他。关于第三个访问马尔他岛的原因,教宗解释:「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回应这项挑战,一起努力让所有人都能在他们的土地,过着有尊严的生活;从另一方面,要尽一切努力,让这些难民在他们到达的地方——马尔他岛,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找到有尊严的生活空间。」。

    以上三点是教宗此次访问马尔他岛的要点,最后教宗本笃十六世邀请马尔他人面对这些问题,他说:「信德是力量,这个力量能产生爱德,因此也是妥善回应这些挑战的梦想。」。
     

    top

     教宗本笃十六世到马尔他圣保禄岩洞朝圣

    ◊    (梵蒂冈电台讯)火山灰在欧洲天空上形成的云雾,并未阻止教宗本笃十六世于17日飞往马尔他岛进行牧灵访问的班机,一如1950年前地中海上的一个风暴,让圣保禄的船在马尔他岛海域翻船遇难,而但这并未阻止圣保禄,他利用这「意外的」登陆,开始了马尔他岛一个极长的基督教历史。回顾认识这段历史,在被幽暗而安静所围绕的的拉巴特岩洞,教宗本笃十六世向民众解释:「如果说水手能画出一条航线,其实是天主在祂的上智与照顾内,安排真正的旅程。」。

    「今天圣保禄宣讲过的同样的福音,仍继续劝勉这些岛上的人民悔改,归向一个新的生活及一个未来的希望。我以圣伯多禄宗徒继承人的身分在你们中间,我邀请你们以新的精神,聆听天主的话,一如你们的祖先。并让天主的话挑战你们的思想,直到改变你们的生命。」。

    比预定的时间晚了些,教宗本笃十六世约于晚间8点20分抵达圣保禄教堂, 教堂几世纪来耸立在岩洞上。教宗进入圣殿后,跪在圣保禄圣像前祈祷,奉献了一盏由罗马金匠师傅手工打造的银制灯具。接着回到圣堂外向民众致意,特别是向在场的250位传教士,他们跟随圣保禄的榜样,学习了在全世界上身为使徒的价值。

    「亲爱的传教士:我以整个教会的名义,感谢你们每位,为了你们对主耶稣复活所做的见证以及付出生命为他人服务。你们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临在及活动光荣了你们的国家,并且见证了教会对福传推动马尔他。」。

    教宗劝勉所有马尔他人,特别是年轻人,在每个生活领域中为天主教信仰的美与丰富做见证:
    教宗问:「人类生命的神圣性、婚姻及家庭的尊严,面对许多的威胁,我们这时代的人,难道不需要持续地回顾我们身为天主子女的伟大尊严,以及我们从基督那获得的崇高圣召?」。

    教宗这义含深刻的问题,像是留给马尔他人的集体勉励。教宗本笃十六世在圣保禄岩洞的访客留言簿写道:「在这处神圣的地方,被认为是圣保禄走过之处。祈愿像圣保禄一样,我们能在平安与喜乐内,认识、爱及服务复活的主。愿天主降福马尔他及戈佐。」


     

    top

     教宗说:欧洲可以向马耳他学习

    ◊    (梵蒂冈电台讯)马耳他在“欧洲的身份,文化和政策的辩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被置于“欧洲和地中海历史的许多大事件和文化交流的交叉路口,直到现今世代”。教宗本笃十六世在星期六前往这地中海岛国飞机上,召开的记者会中所引起的讨论话题之一,就是“移民的巨大挑战”。

    马耳他总统乔治·阿贝拉在卢卡机场迎接教宗的莅临时也提到来自非洲和近东的非法移民,导致马耳他资源的过度消耗。尽管如此,同舟共济和殷勤待客已经根植在马耳他人民的价值观中,他们永远不会缺乏移民登陆。

    教宗本笃邀请马耳他人民为“那些比你们不幸的人们促进福利,作为真正基督徒爱德的一种表达”。

    教宗此次到马耳他进行拜访的时间少于二十四小时,他说马耳他人民“应当为他们的天主教信仰,在国家的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而感到骄傲”。这个年轻的共和国是欧盟共同体中的最新成员之一,在它的四十一万人口中,有百份之九十三是天主教徒。它矗立着的防卫城墙,正是他们两千年来护卫信仰的见证。

    阿贝拉总统说,马耳他将继续扮演这角色,马耳他人民将抵御席卷欧洲的浪潮,就是指“基督信仰和世俗化的冲突”,他代表马耳他人民说,十字苦像永远是“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文化,以及最重要的,我们信仰的象征”。

    在机场迎接仪式结束后,教宗本笃十六世前往首都瓦莱塔。教宗的座车在警车的护送下穿过拥挤的街道直达总统府,为向当地政府官员进行传统式的礼貌性拜会。

    在与马耳他总统的互赠礼物中,教宗获赠一座手工雕塑的基督君王银塑像。教宗则赠送给马耳他人民一幅圣保禄宗徒遇海难的镶嵌图,此镶嵌图是模仿挂在宗徒大楼内的壁画。

    接着教宗出现在总统府的阳台上,与等候数小时的数千儿童们见面,儿童们兴高采烈地为教宗欢唱“生日快乐”歌,因为教宗在本月十六日渡过了他的八十三岁生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