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50

2016/03/04

-

-



教宗接见东帝汶总理,双方互换协议批准书

◊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3月3日上午在梵蒂冈宗座大楼接见了东帝汶民主共和国总理阿劳若(Rui Maria Araújo)。之後,阿劳若总理又与圣座国务卿帕罗林枢机举行会谈,圣座国务院与各国关系部门副秘书长卡米莱里(Antoine Camilleri)蒙席也在场。

圣座新闻室对此表示,双方在亲切的会谈中回顾了圣座与东帝汶的良好关系,提到“天主教会在东帝汶国家建设中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她与政治当局在社会各领域的合作,包括教育、卫生和对抗贫穷在内”。

会谈结束後,阿劳若总理与帕罗林国务卿在宗座大楼会议廰互换了圣座与东帝汶签署协议的批准书。这项协议於2015年8月14日在帝力签署,内容包括序言和26项条款,旨在批准并承认教会及其机构的法人地位,确保教会自由履行为东帝汶人民效劳的使命。

帕罗林枢机在互换协议批准书的仪式中强调,这项协议“是多年谈判及合作的成果。双方本着共同对话的精神,孜孜不倦地寻求更恰当的法律途径,促成东帝汶当局批准并认可天主教会为该国人民从事的服务”。教会的工作“着重於精神领域,包括教育、团结互助、协助弱小,以及许多积极促进东帝汶人民全面发展的其它活动”。

帕罗林枢机解释道:“藉着协议的法律途径,天主教会团体将能全力以赴,愈加殷勤地谋求众人的福祉。”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框架下“教会不寻求特权,她只希望能提供自由及有创意的贡献,以建设一个更为和谐、正义及和平的社会”。帕罗林枢机最後表示:“若双方都能充分地接受及落实这项协议的原则,教会的使命必将更加富有成效。”

inizio pagina

教宗接见宗座生命科学院:扞卫生命,抵拒以德行包装罪恶的自私自利和谎言

◊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3月3日接见了前来梵蒂冈参加宗座生命科学院全体大会的与会者。本届大会主题为「生命伦理的德行」。教宗表示,人的本质如今愈加被贬低为可随意塑造的物质,因此必须予以拯救,使之摆脱意识形态的殖民现象、自私自利和谎言。後者以德行包装罪恶,以公众利益包装经济利益。

教宗指出,危险始终在於「称恶为善和称善为恶」。今日确实有许多「为生命效劳」的机构,但「也有很多机构关心经济利益胜过於公众利益」。事实上,「在我们时代中,有些文化的定位已经不再承认天主的智慧烙印在祂所创造的现实和人类身上」。

「人的本质不断被贬低,低到只是个可随意塑造的物质。然而,我们的人性在天主的眼中独一无二、极其珍贵!为此,头一个要守护的本质就是我们的人性,好能使之结实累累。我们必须给予人性自由的清新空气和真理的活水,保护它免於自私自利和谎言的毒害。」

教宗强调,此刻迫切需要「按照人在各种生命状态中的尊严,予以接纳和照顾」。「为了肯定人在各种生命状态中都是值得保护的价值,当代文化依然保有达成这一目标所需的必要条件。然而,文化往往是道德摇摆不定的受害者,无法有效地扞卫人的生命。於是,以德行之名掩饰『显赫的罪恶』的情况,也就屡见不鲜了。」

教宗放下讲稿说道:「在此,我要重申我曾多次提出的告诫:我们必须留意新的意识形态殖民现象。意识形态假借德行、现代特性和新态度的形式进入人心,甚至是基督徒的思想内,实则进行殖民活动,也就是剥夺思想的自由。意识形态的殖民现象害怕现实按照天主的旨意运作。」

教宗解释僵硬的心,指出「人心越是偏向自私自利和恶,就越难改变。人心一旦堕落,社会生活就会蒙受严重的後果」,成了耶肋米亚先知所说的,「只顾私利,只知流无辜者的血,施行欺压和勒索」(耶廿二17)。教宗表明,「这种情况的改变无法单靠理论或是社会及政治改革。唯有圣神的作为能革新我们的心,但我们必须予以配合」。

教宗接着谈论德行。德行并非「外在装饰的美观问题」,德行要求「根除内心的邪念,真诚地寻求善」。「即便生命伦理的领域也有尊重人的基本准则,但这些准则不足以使人圆满地实践善。促进生命者的德行才是关键的保障,能确保善真正受到尊重」。

「今日并不缺乏那些支持弱小者生命的科学知识和科技工具,很多时候所缺乏的是人性。善行不是正确地应用伦理学问,而是为弱小者的真正益处着想。医生和所有医护人员绝不可忽略将科学、科技和人性相连结。」

教宗最後期勉「所有致力於扞卫和促进人的生命的人,都能展现出生命之美」。「事实上,正因为『教会的成长不是靠劝人改教,而是靠吸引力』(《福音的喜乐》劝谕第14号),所以人们唯有在认识生命之美并予以展现时,才能有效地扞卫并促进人的生命。当你们活出真正的怜悯和其它德行时,你们将能为赋予生命的天父的慈悲作出见证。」

inizio pagina

教宗清晨弥撒:承认自己是罪人,接纳天主的慈悲

◊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3月3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中表示,我们唯有敞开心灵才能接纳天主的慈悲,只有承认自己是罪人才能走上悔改的道路。

教宗引述当天取自《耶肋米亚先知书》的第一篇读经说,“天主始终是忠实的,因为祂不能否认自己”,可是子民却不侧耳细听祂的言语。耶肋米亚先知告诉我们,“天主做了很多事为吸引子民的心”,但子民却总是对天主不忠。

教宗劝诫说:“天主子民的不忠也是我们的不忠,我们的不忠导致心硬,心灵封闭,不让上主的声音进入我们心中。天主既是慈父,祂一直要求我们向祂的慈悲和爱开放。我们在《圣咏》中祈祷说:‘你们今天要听从上主的声音,不要那样心硬’。上主总是这样对我们说,也用父亲般的温柔对我们说:‘你们应全心归向我,因为我是慈悲宽仁的’。可是,当人心变硬时,就不会明白这一切。我们唯有敞开自己的心灵才能明白天主的慈悲,因为只有这样天主的慈悲才能进入我们心中。”

我们在《路加福音》中也看到了心硬的情况。教宗说:“法学士知晓神学,但他们非常封闭”。反之,人群却感到惊讶,“相信耶稣!他们有颗开放的心,虽然不完美,是罪人,却有一颗敞开的心”。

教宗指出,这些神学家们“持有一种封闭的态度!他们总是找藉口,不想明白耶稣的讯息”。他们向耶稣要求一个自天而来的徵兆。他们总是封闭自己!耶稣因而必须证明祂所作的一切。

“这是历史,不忠的历史,心灵封闭的历史。封闭的心灵不让天主的慈悲进入,忘却了‘宽恕’这个词:‘上主宽恕我吧!’他们忘却这个词,是因为他们不觉得自己是罪人,自认是他人的判官。耶稣用两个关键词来解释不忠,终止伪君子的辩驳:‘凡不随同我的,就是反对我’。这非常清楚!你或是忠於天主,向祂敞开你的心扉,或是反对天主:‘凡不随同我的,就是反对我’。”

教宗问道,能有一条折衷的道路,“妥协”的道路吗?教宗答说:“有的,有一个解决的办法,那就是承认自己是罪人!若你承认自己是罪人,你的心灵就会敞开,天主的慈悲就能进入你的心,你就成为忠於天主的人。”

教宗最後说:“让我们向上主祈求忠诚的恩宠。走忠诚这条路的第一步就是意识到自己是罪人。若你不觉得自己是罪人,那麽一开始你就走错了。让我们求赐恩宠,好使我们不心硬,而向天主慈悲开放;我们也要祈求天主赐予忠诚的恩宠。若我们发现自己不忠,就要向天主祈求宽恕的恩宠。”

inizio pagina

圣座正义与和平委员会主席:种族主义使人成为看不见的,否定人的尊严

◊  

(梵蒂冈电台讯)圣座正义与和平委员会主席图尔克森(Peter Turkson)枢机3月3日在美国亚拉巴马州伯明翰(Birmingham)出席有关消除种族主义的“美洲黑与白”大会,呼吁通过真理、包容与修和来克胜种族主义。

“只要有一个少数群体因它的种族而受到迫害与排挤,整个社会的福祉都会受到损害”。图尔克森枢机引用上述教宗的话,并以教宗的名义谴责了“当代世界的种族主义祸害”。枢机表示,在非洲文化中,祖鲁人在打招呼时会说“萨吾巴诺”(Sawubona),意思是“我看见你”;然而,种族主义却截然相反,它“使人成为看不见的,否定人的尊严,引发身份失缺、绝望,以及对社会与政策的不信任”。

图尔克森枢机强调,首先“种族主义使它的受害者无法获得基本的需求”,例如住房、教育、工作和老年人福利。“这些障碍并不是假想出来的,而是确实存在的”,我们应该克胜和超越“由种族主义所引发的严重不公与苦难”。枢机然後谈到美国依然存在的“奴隶制遗产”,呼吁“各国人民恢复和保持互助与友爱的重要纽带”,因为“消除种族主义的起点在於内心”,良心省察因而成了核心之所在。图尔克森枢机解释说,承认自己无法将他人视为一个人,意味着已经展开与无意识种族主义的奋斗”。

那麽,有哪些因素能帮助我们看见对方呢?图尔克森枢机指出两条路:首先是爱的道路、慈善的道路,这条路能够“把人的注意力引到边缘人士和受排斥者身上”;其次是教育的道路,这条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儿童能够快速地接受差异”。因此,圣座正义与和平委员会主席呼吁,本着“每个人都是按照天主肖像与模样所造”的基本原则,应立即展开“有效摧毁种族主义”的行动。

此外,在法律、政治、教育、卫生系统、工作和居住环境的层面上”也应有“类似的内心悔改”,好使社会“内外的痊癒,能抵挡住使青年人绝望的浪潮”。枢机特别强调,为世代遭受种族歧视的全体人士提供更多机会的时刻到了。

“我们大家都属於人类唯一的大家庭”。图尔克森枢机引用教宗方济各所倡导的上述理念,在大会上提出四项消除种族主义的指导方针:要藉着祈求宽恕与修和,深刻省思天主教信仰对种族主义的训导;要意识到种族主义的态度将导致贫困和系统性的人权侵犯;要努力消除一切个人与体制性的障碍,把他人视为按照天主肖像与模样所造的我们的兄弟姐妹;要努力促进相遇的文化,相互尊重、理解与宽恕的文化。

inizio pagina

教宗方济各2016年3月2日周三要理讲授全文:慈悲与纠正

◊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3月2日在圣伯多禄广场主持公开接见活动。教宗的要理讲授围绕《依撒意亚先知书》关於天主训斥并教导以色列子民弃恶从善的章节展开,阐明慈悲与纠正的关系。以下是教宗方济各要理讲授的全文:

亲爱的弟兄姐妹,上午好!

我们谈及天主的慈悲时,多次引用家庭中父亲的形象;父亲爱他的子女,帮助、呵护和宽恕他们。身为父亲,他在子女犯错时教导和纠正他们,增进他们的善行善念。

在《依撒意亚先知书》第一章中,天主是这样被介绍的:上主如同慈爱又谨慎严格的父亲,谴责以色列人的不忠与腐败,把他们带回正义之路。先知书开篇写道:“诸天,请谛听!大地,请侧耳!因为上主有话说:‘我把孩子抚养长大,他们竟背叛了我!牛认识自己的主人,驴也认识自己主人的槽,以色列却毫不知情,我的百姓却一点不懂。’”(一2-3)

天主藉由先知向子民说话时,含着一位失望父亲的苦楚:祂抚养子女长大成人,子女却转身背叛祂。牲畜尚且忠於它的主人,认得那喂养它的手;以色列子民却不再承认天主,拒绝醒悟。尽管受到伤害,天主依然愿意示爱,祂质问这些堕落子女的良知,好使他们悔改,重新接受祂的爱。这就是天主的作风!祂来会晤我们是为了让我们接受祂的爱。

这种父与子的关系,依撒意亚先知在阐述天主与祂子民的盟约关系时经常援引的这种关系,被扭曲了。父母教育使命的宗旨是让子女在自由中成长,学会担当责任,有能力为自己和他人行善。然而,因罪恶的缘故,自由成了自主和傲慢的企图,而傲慢使人走上忤逆之路,陷入自给自足的幻象。

於是天主谴责祂的子民说:“你们走错路了!”祂充满慈爱与苦涩地称他们为“我的”子民。天主绝不背弃我们;我们是祂的子民,就连最恶的男人、最坏的女人、最不好的民族也都是祂的子女。这就是天主:祂从来,绝对都不会背弃我们!祂总是说:“孩子,来吧!”这就是我们的天父的爱;这就是天主的慈悲。有这样一位父亲我们便有了希望,有了信心。身为子女就应该活出信赖与顺从,知道一切都是天父出於爱的赏赐。相反地,他们却爱慕虚荣,愚妄,拜偶像。

先知故此直言不讳地厉声训斥以色列子民,帮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严重过错:“祸哉,犯罪的民族,败坏的子孙!他们离弃了上主,蔑视了以色列的圣者,转身背弃了祂”(一4)。

罪恶的结果是一种痛苦的状态,国家在这状态中也受到牵连:遭到破坏,成了一片荒漠,甚至连熙雍,也就是耶路撒冷城,都不再适合人居住。在拒绝天主,拒绝祂父爱的地方,就不再有生命,存在便失去根基,一切似乎都堕落及毁灭了。即使如此,这痛苦时刻也是接近救恩的时刻。考验是为使子民能感受到那背离天主的辛酸,面对一种选择死亡的黯淡空虚。痛苦,一种自我毁灭的必然後果,该当令罪人省思,使他向忏悔和宽恕开放。这就是天主的慈悲道路:祂没有按我们的罪恶对待我们(参阅:咏一零三10)。惩罚成了激发省思的工具。如此一来,我们便能理解天主为何宽恕祂的子民,施恩而不全然毁灭,始终敞开希望之门。救恩虽然要求选择听从和愿意悔改,但它始终是无偿的恩典。

因此,上主以祂的慈悲指出一条道路,不是宰杀献祭的道路,更确切地说是正义的道路。献祭受到批评不是因为它本身没有价值,而是因为它非但不能表示悔改,还企图取而代之;如此一来,献祭成了寻求自己的正义,使人误以为那拯救自己的是祭品,而非天主赦罪的慈悲。我举个例子让大家更清楚地理解:若一个人生病,就该去看医生;若一个人觉得自己是罪人,就该去寻找上主耶稣。若生病不去看医生,反而去找巫医,他就不会痊癒。我们往往不去上主那里,反而更喜爱走歪路,绕开天主去寻找一种辩解,一种公正,一种平安。依撒意亚先知说,天主已不喜欢牛犊与羔羊的血(依一11),尤其这祭品是由染满弟兄之血的手所献的(依一15)。

我想到一些带着献仪来到教会的捐助者,他们说:“请收下这份捐给教会的献仪。”其实,这是许多人的血汗钱,他们遭到剥削、虐待,为了微薄的收入而沦为工作的奴隶!我会对这捐助者说:“拜托,请收回你的支票,将它烧掉吧。”天主子民,即教会,需要的不是污秽的金钱,而是向天主慈悲敞开的心灵。我们应该带着清白之手走近天主,避免作恶,实践善与正义。依撒意亚先知的最後几句话说得真好:“停止作孽,学习行善,寻求正义,责斥压迫人的人,为孤儿伸冤,为寡妇辩护”(依一16-17)。

你们想想许多来到欧洲的难民,他们前途未卜。上主因此说:你们的罪虽似朱红,将变成雪一样的洁白;虽红得发紫,仍能变成羊毛一样的皎洁。子民将享用地上的美物,生活安定(依一19)。

这就是天主宽恕的奥迹,天主是父亲,愿意把宽恕赐予祂的子民。天主以慈悲对待每个人,依撒意亚先知的这段话也是对我们大家说的,为此我们要活出天主子女的身份。

inizio pagina

网址: http://zh.radiovaticana.va/

欢迎您来信与我们联系,来信请用英文书写地址。地址是:

Chinese Programme,
Vatican Radio,
Piazza Pia 3,
00120 VATICAN CITY

电话:+39 06 69883187
传真:+39 06 69883844
电邮:hyjm@vatiradio.va

请转发此电邮新闻,传播福音的讯息,与教宗和教会一起关怀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