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6/09/02
- 教宗方济各照料受造界祈祷日文告:慈悲对待我们的共同家园
- 圣座新闻室介绍照料受造界祈祷日文告:照料共同家园也是一项慈悲善工
- 教宗9月20日在亚西西为和平祈祷活动的行程安排
- 教宗对哥伦比亚达成和平协议表示欣喜
- 教宗推文2016年9月1日
- 教宗方济各2016年8月31日周三要理讲授全文:慈悲赋予人尊严
(梵蒂冈电台讯)圣座9月1日公布教宗方济各照料受造界祈祷日文告,主题是:「慈悲对待我们的共同家园」。教宗方济各於去年8月10日建立了这个世界祈祷日,今年是第二届。教宗在文告中邀请世人聆听大地的呼喊和穷人的呼声,承认我们伤害受造界的罪行,并立志实行新的慈悲善工:「照料共同家园」。以下是本届教宗照料受造界祈祷日文告全文:
教宗方济各照料受造界祈祷日文告
2016年9月1日
慈悲对待我们的共同家园
联合东正教的弟兄姐妹们,并在其它基督信仰教会和团体的支持下,天主教会今天举行一年一度的「照料受造界祈祷日」。这个祈祷日旨在「为每位基督徒及各团体提供一个宝贵时机,藉此更新自己守护受造界的圣召,感谢天主将祂的奇妙化工托付给人类,并为保护受造界呼求祂的助佑,为人类伤害世界的罪行呼求祂的慈悲」①。
令人极为振奋的是,基督信仰教会和团体以及其它宗教都在关切地球的未来。近几年来,宗教首领和组织发起众多创举,促使舆论更加关注不负责任地滥用地球资源所带来的危险。我愿意提到巴尔多禄茂(Bartolomeo)宗主教和他的前任迪米特里奥斯(Dimitrios)宗主教,他们长期不断地指责那些损坏受造界的罪行,激发世人关注那导致环境恶化及其问题根源的道德和精神危机。
欧洲大公教会第3届会议(2007年在锡比乌召开)为回应人们日益关注受造界的完整性,提议举行一个为期五周的「受造界时期」,从9月1日(东正教纪念天主创造宇宙日)至10月4日(天主教会和某些其它西方传统纪念亚西西圣方济各日)。从那时起,这项受到世界基督教会理事会支持的创举在世界各地启发了众多大公性质活动。
可喜的是,促进环境公义、关怀穷人以及负起社会责任的类似创举正在全世界凝聚了不同宗教背景的人士,尤其是青年。基督徒和非基督徒、有信仰者和善心人士,我们都应团结一致,以慈悲对待大地,我们的共同家园;同时珍惜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使之成为人类分享和共融的场所。
一、大地在呼喊
藉着这份文告,我愿意再次与每位居住在地球上的人对话,谈论穷人受痛苦和环境遭蹂躏的问题。天主赐予我们一个茂盛的花园,我们却把它变成一片污染的「废墟、荒漠和秽土」(《愿祢受赞颂》通谕,161号)。我们不可对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和生态系统的毁坏逆来顺受或不闻不问,这些经常是我们不负责任和自私自利的行为所造成的。「因我们的行为,数以千计的物种再也无法以它们的存在来光荣天主,再也无法将它们的讯息传给我们。我们无权这样做。」(同上,33号)
地球不断升温,部分原因出自人类活动:2015年是有史以来最热的一年;2016年可能还会更热。这种现象导致乾旱、水灾、火灾,以及越来越严重的极端气候事件。气候变化也会造成令人心碎的被迫移民危机。世界上的穷人,虽然对气候变化该负的责任最小,他们却是最脆弱的群体,并且已深受其害。
整体生态观清楚显示,人类彼此相连并与整个受造界相连;若我们糟蹋大自然,我们也在虐待人类。不仅如此,每个受造物都具有其应受到尊重的固有内在价值。因此,让我们同时聆听「大地和穷人的呼喊」(同上,49号),设法仔细了解如何能作出恰当和及时的回应。
二、因为我们犯了罪
天主赐给我们大地,要我们耕种和看守(参閲:创二15),对大地持有尊重和均衡使用的态度。无论我们「过量」耕种大地,即短视和自私地滥加开采或者过少予以守护,便是犯罪。
亲爱的巴尔多禄茂大公宗主教凭着勇气,屡次先知性地揭露我们对受造界所犯的罪行:「人类摧毁天主造化中的生物多样性;人类危害大地的完整性并助长气候变化,掠夺大地的自然森林或摧毁它的湿地;人类污染水源、土壤、空气:这一切都是在犯罪」。事实上,「破坏大自然的罪行就是损害我们自己和违抗天主的罪行」②。
面对我们的家园正在发生的事,祈愿慈悲禧年能唤起基督徒,尤其在忏悔圣事的扶助下,「内心彻底悔改」(《愿祢受赞颂》通谕,217号)。在这禧年中,我们要学会寻求天主的慈悲,明认我们至今还不曾承认及告明的伤害受造界的罪行;我们要努力在生态皈依的道路上迈出具体的步伐,清楚意识到我们对自己、对近人、对受造界及对造物主应负的责任(参閲:同上,10、229号)。
三、良心省察及悔改
在生态皈依的道路上前行,首先需要进行良心省察,学会「感恩和施予,承认世界是天主爱的恩赐,因而乐於自我牺牲并慷慨好施…。皈依也需要以爱心意识到,我们并未与其它受造物脱离关系,而是与它们组成一个绝妙的宇宙共融。身为信徒,我们并非从外,而是从内观看世界,认出天父将我们与万物相连的纽带」(同上,220号)。
天父慈悲为怀、仁爱无量,总是等待祂的每位子女回头。我们应转向这位父亲,承认我们伤害受造界、穷人和子孙後代的罪行。「由於我们每个人都在制造轻微的生态破坏」,因此必须承认「我们或多或少都对环境的紊乱及毁坏负有责任」③。这是在皈依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
在2000年大禧年中,我的前任圣若望保禄二世邀请天主教徒为过去和现在的宗教不容忍,以及对犹太人、妇女、原住民、移民、穷人和胎儿的不义行为请求宽恕。在今年慈悲特殊禧年中,我也邀请每个人这样做。作为个人,我们的生活风格对某种被扭曲的幸福文化已习以为常,陷入於「无节制消费多於真正需要之欲望」(同上,123号);我们都身在这体系之中,「它不惜一切代价,强行利润至上逻辑,不顾社会排斥现象或大自然的毁坏」④。因此,我们应忏悔我们正在伤害共同家园的罪行。
经过一番良心省察并决心悔改之後,我们便能告明我们伤害造物主、伤害受造界、伤害我们弟兄姐妹的罪过。「天主教教理让我们看到,告解亭是一个相遇的场所,在那里我们因真理而获得自由」⑤。我们知道,「天主比我们的罪更大」⑥,比所有的罪都大,包括伤害宇宙万物的罪。我们要告明己罪,因为我们愿意改过自新。我们在圣事中领受的天主慈悲恩宠将帮助我们悔改。
四、改弦易辙
良心省察、忏悔和向富於慈悲的天父认罪促使我们决意改变生活。这个意志必须化为更加尊重受造界的具体态度与行为,例如谨慎使用塑料和纸张,不浪费水、食物和电能,将垃圾分类,细心对待其它生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拼车出行等等(参閲:《愿祢受赞颂》通谕,211号)。我们不应以为这些极微薄的努力无济於改善世界。这些努力「虽然有时看不到,却在大地激起那总是不断在散播的美善」(同上,212号),鼓励人活出「一种先知性和默观的生活方式,满怀喜乐却不沉迷於消费主义」(同上,222号)。
同样地,决意改变生活也要求我们为建设自己的文化和社会作出贡献。的确,「照料大自然是属於共同和共融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同上,228号)。经济和政治、社会和文化,都不可被短浅目标和寻求即刻的经济回报或选举效益的思维所宰制。相反地,急需要将它们重新引向公益,包括可持续发展和照料受造界。
世界南北半球之间的「生态债务」便是一个具体情况(参閲:同上,51-52号)。偿还这笔债务意味着需要关心较贫穷国家的环境,向它们提供金融资源和技术协助,帮助它们处理气候变化所造成的後果并促进可持续发展。
保护共同家园需要一种不断增长的政治共识。在这层意义上,令人欣慰的是,世界各国於2015年9月采纳《可持续发展目标》,并於同年12月通过了《巴黎气候变化协议》,力求达到限制全球升温这个需要付出努力却极其重要的目标。现在,各国政府有责任遵守他们所作出的承诺;企业也应尽到自己的责任;而各国人民则应坚持要求当局落实这目标,甚至於提倡更远大的目标。
因此,改弦易辙即在於「严格遵守保护受造界免遭各种伤害的原始诫命,无论是为我们自己还是为其他人的福祉」⑦。这个提问能帮助我们专注於目标上:「我们希望给子孙後代和正在成长的孩子留下一个怎样的世界?」(《愿祢受赞颂》通谕,160号)
五、新的慈悲善工
「没有任何事物能比一个慈悲举动更令我们与天主结合;因为上主以祂的慈悲宽恕我们的罪过,也赐予我们恩宠好以祂的名实行慈悲善工」⑧。
我们可以改述圣雅各伯的话说,「没有行为的爱德是死的…。随着今日全球化世界的变迁,一些物质和精神上的贫穷也在增加:我们应让爱德的想象力得以发挥,好能找到新的行动方式。这样一来,慈悲之路将会变得越来越具体」⑨。
基督信仰生活包括实行传统的七端形哀矜和七端神哀矜(身体和精神上的慈悲善工)⑩。「通常我们都会分别看待每一个慈悲善工,把它们与某一项事业相连起来:建立医院照顾病人,开设食堂使饥饿者得饱饫,提供住处帮助流落街头者,创办学校教育有需要者,设立告解亭和灵修指导帮助那些需要得到建议和宽恕的人。然而,我们若从整体上看所有的慈悲善工,我们会发现其实施予慈悲的对象乃是人类的总体生活」⑪。
显然,人类的总体生活也包括照料共同家园。因此,请允许我在传统的十四端神形哀矜上加以补充,愿照料共同家园也包括在慈悲善工之列。
精神上的慈悲善工要求我们在照料共同家园时,「以感恩之心默观天主创造的世界」(《愿祢受赞颂》通谕,214号),这样「我们就会发现天主藉着每一个受造物向我们传授祂的训诲」(同上,85号)。身体上的慈悲善工则要求我们在照料共同家园时,「藉着日常生活中单纯的举动来打破暴力、剥削和自私的逻辑…,使慈悲在所有力求建设更美好世界的行动中彰显出来」(同上,230-231号)。
六、结论:请大家祈祷
尽管我们有罪并要面对艰巨的挑战,但我们绝不失去希望:「造物主没有遗弃我们,从未放弃祂爱的计划,也不後悔创造了我们…,因为祂已经与我们的大地紧密结合在一起,祂的爱不断催促我们去寻找新途经」(同上,13、245号)。让我们特别於9月1日,然後也在整个一年中献上我们的祈祷:
「穷人的天主啊!
求祢帮助我们解救这世上被遗弃和被遗忘的人,
他们在祢眼中是如此的宝贵…。
慈爱的天主啊!
求祢指示我们在这世界的何处做祢的工具,
爱世上的所有受造物。」(同上,246号)
慈悲的天主啊!
求祢让我们蒙受祢的宽恕,
并在我们整个共同家园中传播祢的慈悲。
愿祢受赞颂!
阿们。
发自梵蒂冈
2016年9月1日
...............................................
[②] 在加利福尼亚圣芭芭拉的讲话(1997年11月8日)。
[③] 巴尔多禄茂一世,保护受造界祈祷日信函(2012年9月1日)。
[④] 全球人民运动第二届大会讲话,2015年7月9日於玻利维亚圣克鲁斯。
[⑤] 司铎庆祝禧年活动第三场避静默想,2016年6月2日於圣保禄大殿。
[⑦] 巴尔多禄茂一世,保护受造界祈祷日信函(1997年9月1日)。
[⑧] 司铎庆祝禧年活动第一场避静默想,2016年6月2日於圣若望拉特朗大殿。
[⑩] 形哀矜七端:饥者食之;渴者饮之;裸者衣之;收留旅人;照顾病人;探望囚者;埋葬亡者。神哀矜七端:解人疑惑;教导愚蒙;劝人悔改;安慰忧苦;恕人侮辱;忍耐磨难;为生者亡者祈求。
圣座新闻室介绍照料受造界祈祷日文告:照料共同家园也是一项慈悲善工
(梵蒂冈电台讯)圣座新闻室於9月1日召开记者会,介绍教宗方济各撰写的照料受造界祈祷日文告。圣座正义与和平委员会主席图尔克森(Peter Kodwo Appiah Turkson)枢机和圣座促进基督信徒合一委员会秘书长法雷尔(Brian Farrell)主教均在记者会上发言。图尔克森枢机表示,教宗期勉众人改弦易辙,实行慈悲善工,照料我们共同的家园。
教宗方济各在慈悲禧年期间发表首篇照料受造界祈祷日文告,题名为《慈悲对待我们的共同家园》。图尔克森枢机指出,「第一步骤是要谦卑地承认我们对大地造成的伤害」:我们制造污染,「无耻地摧毁生态系统」,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气候变化逐年加剧,日益危急」。我们必须意识到「当我们伤害大地时,我们同时也伤害天主无限锺爱的穷人」。
教宗要求我们坦承自己犯下的罪,即「伤害受造界的罪、伤害穷人的罪,以及伤害未出生者的罪」。这些是我们至今还不曾承认及告明的罪,所以「我们必须省察良心,痛悔己罪」。再者,我们不仅要承认个人的过失,也要承认制度上的缺失,因为生态皈依包括个人和团体的层面。「我们需要经济和政治方面的皈依,远离短视近利、自我中心的经济思维或选举效益,真正重视公众利益」,努力达成《可持续发展目标》,落实《巴黎气候变化协议》。
此外,教宗还将照料受造界列为「慈悲善工」。图尔克森枢机说:「这是生态皈依的最後一个步骤,也是世人普遍拥有生态意识的境界。为此,我们必须照料我们共同的家园,实行精神和身体上的慈悲善工。」
圣座促进基督信徒合一委员会秘书长法雷尔主教则强调了照料受造界祈祷日的大公性质。他解释说:「所有基督信仰教会的基督徒同声祈祷,同时赞颂天主的美妙化工,祈求天主保护受造界,并且再次许下保卫世界的承诺。这事实是大公运动进展上意义深远的一项标记。」
法雷尔主教表示,早在1989年东正教大公宗主教迪米特里奥斯(Dimitrios)便已立定9月1日为守护受造界的祈祷日。他的继任人巴尔多禄茂一世宗主教也格外关注这项议题,因而被美誉为「绿色宗主教」。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将於9月20日前往亚西西参加为世界和平祈祷活动。本次祈祷日的主题为“渴望和平:处在对话中的宗教与文化”。圣座新闻室9月1日公布了教宗9月20日的行程安排。
教宗将於当天上午10点30分乘直升机从梵蒂冈前往亚西西,经过约半小时的航程後在天使之后圣母玛利亚直升机停机坪降落。随後,教宗将前往方济各住院会会院。届时各大宗教领袖将齐聚在那里,其中包括君士坦丁堡东正教大公宗主教巴尔多禄茂一世、坎特伯里总主教韦尔比、安提约基雅叙利亚东正教宗主教埃弗雷姆二世、犹太教和伊斯兰教代表。他们之後将一起前去西斯笃四世庭院,教宗将逐一问候在那里等候的基督信仰教会代表和来自各地方的宗教代表以及翁布里亚行政区的主教。
下午1点时分,众人将在住院会餐厅共进午餐,届时还会有几位战争受害者与教宗等人一起用膳。3点15分,教宗将单独会晤巴尔多禄茂一世宗主教、韦尔比总主教、埃弗雷姆二世宗主教和犹太教与伊斯兰教代表。
当天下午4点,众人将在不同地方一起为和平祈祷,基督徒将在圣方济各大殿下层祈祷。5点15分祈祷结束後,众人将汇集在圣方济各大殿下层圣堂前的广场上,为世界和平祈祷日举行闭幕礼。礼仪中将宣读一份和平呼吁,并将其交给不同国家的孩童。教宗将在闭幕礼中发表讲话。随後是静默时刻,为战争中的遇害者祈祷,签署和平呼吁,点燃蜡烛,并互祝平安。
教宗方济各将於6点30分离开圣方济各大殿,乘车前往天使之后圣母玛利亚直升机坪。直升机7点起飞,预计7点35分抵达梵蒂冈。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对哥伦比亚政府与革命武装力量-人民军(FARC-EP)结束历时4年的谈判,达成历史性和平协议的消息感到欣喜。圣座国务院8月31日发表公告指出,教宗愿意支持全体哥伦比亚人民本着人权和基督信仰价值达成和谐与和解的目标,强调基督信仰是拉丁美洲文化的核心。
公告继续表示,哥伦比亚当局曾於8月12日邀请教宗任命一位代表参加该国具有和平特别裁判权的法官遴选委员会。然而,教宗考虑到教会的普世圣召和伯多禄继承人负有天主子民牧人的使命,认为这项职责由其它机构担任更为恰当。
教宗方济各祈求天主之母和平之后保护哥伦比亚的和平进程,并呼求圣神光照哥伦比亚人民的心智,共同建设国家的公益。
哥伦比亚政府与左派革命武装力量在古巴哈瓦那进行历时4年的谈判後,於8月24日达成一份历史性和平协议,结束长达52年的内战。这场战争导致22万人死亡、4万5千人失踪、7百万人流离失所。
达成和平协议後,革命武装力量总共7千名游击队员必须缴出武器,并转变为一个合法的政治运动。这项和平协议将於今年9月正式签署,并在10月2日的公投中予以批准。
天主赐给我们大地,要我们耕种和看守,对大地持有尊重和均衡使用的态度。
Dio ci ha donato la terra per coltivarla e custodirla con rispetto ed equilibrio.
God gave us the earth “to till and to keep” in a balanced and respectful way.
Deus dedit nobis terram ut reverenter constanterque eam colamus ac aremus.
教宗方济各2016年8月31日周三要理讲授全文:慈悲赋予人尊严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8月31日在圣伯多禄广场主持周三公开接见活动。教宗在要理讲授中谈到耶稣治好患血漏病妇女的事迹,表明天主的慈悲不仅能治癒疾病,还能恢复被丢弃者身为天主子女的尊严。以下是教宗方济各要理讲授的全文:
亲爱的弟兄姐妹,上午好!
我们刚才聆听的福音展现了一个信德和勇气超凡的形象。这是一位女性,耶稣治好了她的血漏病(参阅:玛九20-22)。她穿过人群,走到耶稣背後摸祂的衣襟,“因为她心里想:只要我一摸祂的衣服,我就会好了”(21节)。这妇人的信德真大啊!她如此认为,是因为她受到信德和望德的启发。她的偷摸小诡计,源自她的心理活动,想要被耶稣拯救的渴望促使她违反梅瑟法律的规定。这位被疾病缠身多年的可怜妇人,不仅是病人,还被视为不洁之人,因为她患的是血漏病(肋十五19-30)。因此,她不可参与礼仪,不可过夫妻生活,失去了与近人交往的正常关系。圣史马尔谷还补充道,她看过很多医生,花尽了自己所有的一切,受了许多苦,病势却越来越重。一位被社会丢弃的妇人!我们应该考虑到她被丢弃的情况,好能了解她的心态。她觉得耶稣能治好她的病,救她脱离这经年累月的边缘和屈辱状态。总而言之,她知道耶稣必能救她。
福音事迹敦促我们省思女性通常是如何被看待和描绘的。我们大家,包括基督徒团体在内,都要警惕受到偏见和怀疑影响的女性观,这种观念损害她们不可侵犯的尊严。在这方面,恰恰是福音还原了真理,把人带回一种自由的观点。对於这位人人避而远之的妇人,耶稣钦佩她的信德,并把她的望德转化为救恩。我们不知道她的名字,但福音中描述她与耶稣会晤的只言片语勾勒出一个信德还原真理、恢复每个人无上尊严的历程。耶稣与她会晤时,也为所有的人,为各地方、各世代的人开启了自由与得救的道路。
玛窦福音说,当妇人触摸耶稣的衣襟时,耶稣“转过身来”,“看着她”(22节),对她说了一番话。我们说过,妇人因她所处的受排斥地位而偷偷摸摸地做事,溜到耶稣背後,战战兢兢,怕被人发现,因为她是个被丢弃的人。耶稣看到她後,目光中没有责备的意思。耶稣没有说:“滚开,你这个废物!”“你这个麻风病人,滚开!”不,耶稣没有责备,反而慈悲和温柔地看着她。耶稣知道发生了什麽,试着与她进行单独的会晤,而妇人实际上也渴望这样。这表示,耶稣不仅接纳她,还认为她堪当与自己相会,并给予她安慰之语和关怀之情。
在叙述的中心部分,得救一词重复三次。“只要我一摸祂的衣服,我就会得救了。耶稣转过身来,看着她说:‘女儿,放心吧!你的信德救了你!’从那时起,那女人就得救了”(21-22节)。这句话“女儿,放心吧”,表达了天主对这妇人,对每个被丢弃者的无限慈悲。很多次,我们心里觉得自己因所犯的罪而被丢弃,我们犯了很多罪,很多罪……。主耶稣对我们说:“勇敢些,来吧!对我而言,你不是被丢弃者。女儿,放心吧,你是我的子女。”这是恩宠的时刻,是宽恕的时刻,是进入耶稣生命、融入教会生活的时刻。这就是慈悲的时刻。我们是罪人,无论罪大罪小都是罪人。今天,主耶稣对我们每个人说:“勇敢些,来吧!你不再是被丢弃者。我宽恕你,拥抱你”。这就是天主的慈悲。我们要勇敢地去寻找祂,求祂赦免我们的罪,然後继续前行。所以勇敢些,就像这位妇人那样。
“得救”一词有很多内在涵义:首先,治好了这位妇人的病;其次,使她摆脱社会与宗教歧视;再者,满足她心中的愿望,消除她的恐惧和沮丧;最後,让她回归团体生活,不必偷偷摸摸地做事。最後一点很重要,因为被丢弃的人总是偷偷摸摸地做事,或者偶尔几次,或者终身如此。我们想到当时的癞病人,想到今天的无家可归者,想到罪人,我们这些罪人。我们总是有所隐藏,需要偷偷摸摸地做事,因为我们对自己感到羞愧。耶稣把我们从中释放出来,扶我们起来,对我们说:“起来,站好了!”天主如此造了我们,祂创造了站立的我们,并非低三下四,而是堂堂正正的人。耶稣所恩赐的是全人的得救,祂使这位妇人的生活涌入天主的爱内,同时也恢复她的完整尊严。
总之,拯救那位妇人的不是她偷摸的衣襟,而是在信德内接受的耶稣之言,这言语有能力安慰她,治癒她,恢复她与天主及天主子民的关系。耶稣是幸福的唯一泉源,惠及全人类的救恩从中流出,但信德是获享这幸福的必要条件。耶稣再次以祂慈悲满溢的态度为教会指明该当如何去与每个人相遇,好让每个人都获得身心的痊癒,恢复天主子女的尊严。谢谢!
网址: http://zh.radiovaticana.va/
欢迎您来信与我们联系,来信请用英文书写地址。地址是:
Vatican Radio,
Piazza Pia 3,
00120 VATICAN 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