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50

2017/05/19

-

-



教宗接见亨廷顿症患者:你们在天主和教会的眼中何其珍贵!

◊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5月18日上午在梵蒂冈保禄六世大厅接见了15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亨廷顿症(Huntington’s Disease)患者及其家属和医护人员。教宗祈愿这些病患「不再东躲西藏」,证实他们在天主和教会的眼中非常珍贵!

教宗与亨廷顿症患者们的拥抱令人感动。他将患病的长者、孩童和青年紧紧拥入怀里,亲吻他们,俯身慰问坐在轮椅上的患者;很多人不禁泪流满面。亨廷顿症是一种神经退化的遗传性疾病,患者会不自主地抖动,出现认知障碍和精神问题,饱受病痛折磨,而且目前无法医治。这疾病在拉丁美洲的发生率很高,那里的村庄经常排斥患者,迫使他们不得不「东躲西藏」。

教宗与在场众人首先一同观赏了一部纪录片,内容是亨廷顿症患者日常的悲惨处境、孤立无援和社会歧视。随後,教宗在致词中疾呼,别让病患继续过着「东躲西藏」的日子。

「长期以来,亨廷顿症患者生活中的恐惧和困难使他们被误解、隔阂,以及不折不扣的排挤。很多患者及其家属都经历了耻辱、孤立和遗弃的悲剧。然而,我们今天在这里是为了向我们自己和全世界说出:『我们再也不躲藏了!』这不仅是一个口号,更是我们要将所有人视为主角的承诺。」

面对在座的科学家和遗传学家,教宗期勉他们继续努力找出治疗亨廷顿症的方法,并且强调任何理由都无法替人类胚胎的销毁作辩护。他说:「我鼓励你们运用那些不会助长『丢弃文化』的方式再接再厉,这种文化有时也渗入科学研究领域。事实上,某些研究学派使用人类胚胎,无可避免地导致这些胚胎的销毁。然而,我们都知道,任何目标都无法替人类胚胎的销毁作辩护,即使它是个崇高的目标,诸如科学、其他人或社会预计将能从中获益。」

在亨廷顿症患者的艰难旅途中,家人是他们的首要陪伴者。教宗鼓励这些病患的家属切莫陷入感到耻辱的诱惑,因为只有家庭才能确保患者得到关怀。医护人员和志工则提供了宝贵的服务。教宗勉励他们在「一个不符合人性尊严的社会-医疗环境」中,成为病患及其家属的参照点。

「伴随疾病而来的往往是贫困、强制隔离和普遍的迷惘及不信任感。因此,全国和国际的协会与机构至关重要。你们是天主用来撒播希望的臂膀;你们是这些病人重获他们权利的呼声!」

耶稣主动与病人相遇,击倒排斥的高墙。祂教导我们,连疾病也无法抹灭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尊严。为此,教宗对亨廷顿症患者说:「与耶稣相遇的病人重获了新生,首先便是这个意识。他们感到被倾听、受尊重、得到爱。愿你们当中没有人感到孤独,没有人感到负担,没有人觉得需要逃离。你们在天主的眼中何其珍贵!你们在教会的眼中何其珍贵!」

教宗最後总结道:「一条善果累累的道路也经由苦难而来,我们可以在这条路上并肩同行。」

inizio pagina

教宗接见几位驻圣座新任大使:共同促进和平与对话

◊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5月18日上午接见了前来梵蒂冈呈递到任国书的几位驻圣座新大使。教宗强调,外交与对话能帮助世界解决当前痛苦的问题。这些新大使分别代表的国家是:哈萨克斯坦、毛里塔尼亚、尼泊尔、尼日尔、苏丹,以及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当前的国际舞台既复杂又不明朗,唯有走上和平路程才能缓解紧张的局势。教宗解释说:“在使得问题更加严重的诸多因素中,就包括经济和金融。它们非但不为具体的人服务,反而竭尽全力为自己谋求利益,逃避公职机关的监控。公职机关具有维护公益的责任,但缺乏必要的途径来管制少数人从不满足的欲望。”

此外,诉诸武力的现象日益严峻。使用武力的人不把武力作为最後办法,而是随意使用的途径,不考虑其後果。教宗对此表示忧虑,指明解决许多危机的办法在於努力建设一个更加正义和公道的世界。

“我们要为人类和我们所生活的团体建立一种负责任的经济和金融,以此回应这些堕落和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我们要让人而非金钱重新成为经济的目标!”

原教旨主义则是加重冲突的另一个因素,它滥用宗教来渴求权力,不择手段地假借天主的圣名来推行自己的霸权。教宗表明,谁若把一种归属感和一种宗教认同当作仇视其他人的理由,我们就应透过对话和外交途径将之孤立。

“我们要一致努力抵拒那些损害天主形像的人,藉此表明:敬畏天主圣名的人总是保护而非摧毁生命;他带来的是修和与和平,而不是分裂和战争;他怀有慈悲和怜悯,而非冷漠和残忍。”

教宗最後总结道,若我们果断地走上这条道路,和平与正义的事业就能向前迈出具体的步伐。教宗也透过在座的各位大使,问候了他们各自国家天主教团体的牧人和信友们,鼓励他们继续见证信仰,为公益效劳。

inizio pagina

教宗将於6月18日主日主持基督圣体圣血节礼仪,而非往年的星期四

◊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礼仪处5月18日上午公布了教宗方济各将於6月份主持的礼仪日程。教宗将於6月4日主日上午在圣伯多禄广场主持圣神降临节大礼弥撒,然後於6月18日主日傍晚在圣若望拉特朗大殿的广场主持基督圣体圣血节隆重礼仪,其中包括弥撒圣祭、圣体游行和圣体降福。6月29日星期四,圣伯多禄及圣保禄宗徒节,教宗将於上午在圣伯多禄大殿主持弥撒,祝圣新任教省总主教将使用的羊毛肩带。

圣座新闻室主任伯克5月18日表示,教宗方济各“决定把原本在今年6月15日星期四庆祝的基督圣体圣血节移到6月18日主日庆祝,以便天主子民、罗马教会的司铎和信友能更踊跃地参加礼仪。此外,星期四在罗马不是假日,因此不在这天举行礼仪就不会给城市带来不便”。

inizio pagina

教宗清晨弥撒:耶稣的爱不可限量,正是天父的爱

◊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5月18日在圣玛尔大之家主持清晨弥撒时表示,耶稣的爱不可限量,不同於那些追求权力和虚荣的世俗的爱。教宗强调,基督徒的使命是把喜乐带给人,而天主的爱则是每位基督徒生活的核心。

耶稣说:“正如父爱了我,同样我也爱了你们”。教宗从耶稣向我们肯定的爱展开弥撒讲道。教宗说,上主要求我们存留在祂的爱内,因为那是天父的爱,并要求我们遵守祂的诫命。当然,十诫是生活的基础和根基,但是我们需要跟从“耶稣教导我们的一切事”。这些日常生活中的诫命标示出“基督徒的生活方式”。

我们可以列举“很多”耶稣的命令,“但其核心只有一个:天父对祂的爱和祂对我们的爱”。教宗说:“还有其它的爱,世界给我们提出的其它的爱:诸如爱金钱,爱虚荣,爱炫耀,爱骄傲和权势,甚至做许多不公正的事只为得到更多权力。还有其它的爱,但这些都不是耶稣的爱,也不是天父的爱。耶稣要求我们存留在祂的爱内,也就是天父的爱内。让我们也想想这些使我们远离耶稣的爱。另外,还有计量的爱,比如爱一半,但这不是爱。爱并不等同喜欢”

“爱要比喜欢更强”。教宗问道:“爱的计量是什麽呢?爱的计量就是不可限量地去爱。所以,遵守耶稣给予我们的这些命令时,我们就将存留在祂的爱内,也就是天父的爱内。这两者是同样的,都是不可限量的,而非不冷不热或别有企图的爱。‘可是上主,为什麽祢向我们提起这些事呢?’我们可以问问祂。‘这是为使我的喜乐存在你们内,使你们的喜乐圆满无缺’。天父把爱给了耶稣,耶稣则给我们指示爱的道路:即敞开心扉,没有计量地去爱,把其它的爱搁置一旁。”

教宗说:“耶稣伟大的爱就存在於这爱内,并有喜乐。爱和喜乐是一项恩典”。这是我们要向上主恳求的恩典。

“不久前,有一位司铎被任命为主教。他去看望自己的父亲时,便把这消息告诉了年老的父亲。这位老人已退休,是位谦虚之人,做了一辈子的工人,没有上过大学,却具有生活智慧。他只给了儿子两个建议:‘服从和把喜乐带给人’。这个人明白了这一点:服从天父的爱,没有其它的爱;服从这份恩典,然後把喜乐带给人。而我们基督徒、平信徒、圣职人员、度奉献生活者和主教呢?我们必须把喜乐带给人。但是,为什麽呢?只为这个,为了爱,没有任何私利的爱;只因为爱。我们基督徒的使命是把喜乐带给人”。

教宗最後总结道:“愿上主保护这份存在耶稣的爱内的恩典,好使我们能把喜乐带给人。”

inizio pagina

教宗推文2017年5月18日

◊  

天主在最乾旱的石头地长出祂最美的花朵。

Dio fa crescere i suoi fiori più belli in mezzo alle pietre più aride.

God makes His most beautiful flowers grow in the midst of the most arid of stones.

Deus flores colit pulcherrimos aridissima inter silices.

inizio pagina

教宗方济各2017年5月17日周三要理讲授全文:玛利亚玛达肋纳是希望的使徒

◊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5月17日上午在圣伯多禄广场主持周三公开接见活动。教宗在要理讲授中继续论述基督徒的希望,阐明基督徒希望的基础在於基督复活了:“我看见了主!”以下是教宗方济各要理讲授的全文:

亲爱的弟兄姐妹,上午好!

这几周我们的省思可以说驶入了复活奥迹的轨道。今天我们遇到的这位女性,按照福音记载,是第一位看见复活耶稣的人,她就是玛利亚玛达肋纳。安息日刚刚过去。主受难的那一天不够时间完成安葬礼仪,於是在那充满悲伤的黎明,妇女们带着香料前去耶稣的坟墓。玛利亚玛达肋纳最先到达,她是陪伴耶稣抵达加里肋亚的门徒之一,为刚诞生的教会服务。她前往耶稣坟墓的路程反映了许多妇女的忠贞,她们长年累月走在坟地间的小径上,缅怀一些已不在人世的人。最真实的关系连死亡也无法隔断;虽然挚爱已经永远离去,但对他的爱始仍在继续。

《若望福音》在描述玛达肋纳时首先表明(若廿1-2,11-18),她不是一个容易激动的女性。实际上,当她第一次探望墓穴後,失望地回到门徒们躲藏的地方,报告说墓穴入口的石头被挪开了,而她的第一假设就是她所能构想的最简单的情况:一定是有人偷走了耶稣的遗体。所以,玛利亚最先报告的不是复活,而是偷窃,有人趁着整个耶路撒冷入眠後做了坏事。

然後,福音又叙述了玛达肋纳第二次前往耶稣的坟墓。她很固执!往而复返,因为她无法相信!这一次她走得很慢,脚步十分沉重。玛利亚玛达肋纳忍受着双重的悲伤:首先因为耶稣死了,其次是祂的遗体神奇地失踪了。

当她眼里挂着泪水走近坟墓时,天主以最出乎意料的方式给了她一个惊喜。《若望福音》强调她的盲目是多麽的顽固:她没有意识到有两个天使在问她话,更没有在她看到身後之人时产生丝毫的怀疑,却认为那是看守墓园的人。最後当有人喊她的名字“玛利亚”时,她才发现这件彻底扭转人类历史的事件(参阅:若廿6)。

设想耶稣复活後的首次显现竟然如此的人性化,这多麽美好啊!有人认识我们,看得见我们的痛苦,怜悯我们,呼唤我们的名字。我们在许多福音章节中都能找到这条令人深刻的定律。在耶稣周围有许多人寻找天主,但殊不知天主在很早之前就在为我们的生命操劳,愿意挽救我们的生命,为此祂呼唤我们的名字,认得我们每个人的面容。每一个人都是一部天主写在这个世界上的爱的历史。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部天主之爱的历史。天主呼唤我们每一个人的名字:祂知道我们的名字,祂注视我们,等待我们,宽恕我们,并且耐心对待我们。天主难道不正是这样吗?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

耶稣呼唤她:“玛利亚!”这是她生命的革命,这场革命终将改变每个人的生命,从空坟墓园中回荡的名字开始。福音为我们描述了玛利亚玛达肋纳的喜乐:耶稣复活带来的喜乐不是透过滴管一点一滴流出来的,而是有如瀑布般倾注在我们整个生命中。基督徒生命的幸福感并非如软软细丝,而是好像横扫一切的巨浪。此刻,你们每个人也试着想一想,带着自己内心失望和失败的包袱:我们有一位接近我们且呼唤我们名字的天主,祂对我们说:“起来,别哭了,因为我来释放你了!”这多美好!

耶稣不是一个顺应世界的主,祂不允许世界上持续存在着死亡、悲伤、仇恨,以及人的道德被摧毁。我们的天主并不呆滞;请允许我这样说,我们的天主是一个梦想家:祂梦想改变世界,而且藉着复活奥迹实现了这梦想。

玛利亚玛达肋纳希望拥抱她的主,但主耶稣先得升到在天之父那里去,而她被派遣向弟兄们报告消息。这个妇女,在遇到耶稣之前,曾被魔鬼控制(参閲:路八2),现在却成了新而最大希望的使徒。愿她的代祷能帮助我们也活出这样的经验:在哀痛和被遗弃的时刻,聆听复活的耶稣呼唤我们的名字,满怀喜乐地去宣报说:“我看见了主!”(若廿18)。我的生命改变了,因为我看见了主!现在的我与从前不同了,我成了另一个人。我能脱胎换骨,因为我看见了主。这就是我们的力量,这就是我们的希望。谢谢!

inizio pagina

网址: http://zh.radiovaticana.va/

欢迎您来信与我们联系,来信请用英文书写地址。地址是:

Chinese Programme,
Vatican Radio,
Piazza Pia 3,
00120 VATICAN CITY

电话:+39 06 69883187
传真:+39 06 69883844
电邮:hyjm@vatiradio.va

请转发此电邮新闻,传播福音的讯息,与教宗和教会一起关怀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