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1-
03- 2002 新聞報導 資料庫
教會與社會 國際新聞一瞥 ****** 教宗週三公開接見活動講解卑微者的喜悅和希望在天主,並哀悼意大利經濟學家馬爾可•比亞吉教授遇害 撒慕爾先知的母親亞納年青時就荒胎,沒生下任何子女,因此遭到他人的歧視和侮辱,心中為此感到無限痛苦。于是亞納向天主哀求,希望能生一個男孩,天主應允她的哭訴,亞納終於生了一個男兒,取名撒慕爾,意思就是'向上主求得的'。亞納因此到聖殿讚頌感謝天主,她的頌謝詞非常優美動人,比美後世耶穌的母親瑪利亞往見她的表姊聖婦依撒伯爾時,稱頌上主的那篇禱詞。 教宗向聚集在聖伯多祿廣場的各國朝聖人士說:「撒慕爾先知的母親的禱詞引導我們今天上午的默想。她那篇感謝讚頌上主的詩歌被視為舊約的'頌謝詞',因為內容很相似耶穌的母親瑪利亞領受上主的天使報告她將懷孕,生下天主聖子的喜訊之後,對天主所發出的頌謝」。 教宗又說:「亞納和瑪利亞的兩篇讚頌詩歌是對歷史的主人天主表達信德的動人文字。天主維護卑微、貧苦、弱小和受苦的人。亞納的荒胎不育就像一個黑暗的墳墓一樣,然而上主卻使它成為萌發新生命的地方。從這裡我們看到當生命終於戰勝死亡時,所要來的復活的預兆。我們也要隨著亞納和聖母瑪利亞高唱讚美上主的詩歌,因為祂使人死亡,也使人生活;使人降入陰府,也使人從陰府上升」。 教宗講完這篇要理之後,向意大利朝聖人士哀悼前一天傍晚在波洛尼亞城自宅門外遭持槍的暴徒殺害的馬爾可•比亞吉教授說:「在我向意大利朝聖人士講話之際,我想到昨天傍晚在波洛尼亞城工作後回家,在自宅門外遭野蠻殺害的馬爾可•比亞吉教授。我向他的家屬表達在這痛苦悲哀的時刻,我的心靈特別接近他們之外,我也舉心為已故的經濟學家的靈魂的安息向天主祈禱」。 教宗繼續說:「在我嚴厲譴責這種毫無意義的暴力新現象的同時,我也祝望可愛的意大利國內社會各黨派能夠凝聚彼此合作協調的氣氛,以和平的方式解決現存的問題」。 今、明兩天上午,聖座新聞室將舉行記者招待會,介紹聖座兩個重要文件 明天,三月二十二日上午,聖座禮儀聖事部部長,智利籍的豪爾赫•阿圖羅•梅迪納•埃斯特維斯樞機主教,祕書長,意大利籍的弗蘭切斯科•皮奧•坦布里諾總主教也要在聖座新聞室向新聞界介紹第三版的羅馬彌撒經書。 教會與社會 哥倫比亞3萬人參加遭殺害的杜阿爾特•坎西諾總主教的葬禮 【杜阿爾特•坎西諾總主教的遺體於18日下午便停放在聖伯多祿主教座堂中,這裡正是他近7年來更大力為哥倫比亞的和平與終止暴力發出呼籲的地方。堂裡堂外,至少有3萬人參與了由聖座大使斯特拉總主教和塞恩斯樞機主持的葬禮彌撒。在場的人士中也包括了90位哥倫比亞本國和外國的主教、哥倫比亞總統、許多政府官員和軍方首長以及社會知名人物。堂外懸掛了一幅巨大的杜阿爾特總主教的遺像,上面寫著"和平使徒"的字樣,堂內從天花板垂下一塊長布條,寫在上面的是:"依撒意亞,你是人們跟隨的榜樣。我們永遠記得你"。 為了更深入認識杜阿爾特總主教的為人,我們訪問了宗座聖職部的部長,哥倫比亞籍的奧約斯樞機: 答:杜阿爾特總主教生前是生命的聲音,是和平的聲音。他不遺餘力地使國人避免發生衝突,在衝突中受害最大的是一般百姓和窮人。他為人正直,說真話,而且從不後悔。作為牧人,他一直以來不斷揭露國內的問題,為國家的和平而奮鬥。 問:在哥倫比亞,揭發政界、游擊隊和販毒組織間的勾結,需要有勇氣…… 答:對,在哥倫比亞談這個問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現在變得更加困難,因為輿論界對販毒問題和游擊隊比較敏感。有一些游擊隊組織和販毒有關,這是為了更容易得到金錢,有了金錢後便尋找政治權勢。販毒組織的錢用來作為政治活動的經費。這便是哥倫比亞主教們在最近進行選舉活動時所揭發的。 問:您在哥倫比亞從事牧職時也揭露了這些問題。當時您恐懼嗎? 答:我把恐懼獻給了天主。我從沒有因恐懼而緘默不言。 問:在哥倫比亞做個主教一定要涉入政治嗎? 答:我不懂您為什麼只說哥倫比亞。所有的主教都有福音來光照政界人士,也都必需以福音來光照政界人士。至於哥倫比亞,憲法一直是以天主教會為社會秩序的基礎,現在取消了這個清楚的依據,我不知道這樣做國家會有什麼好處。 問:哥倫比亞總統多次重覆表示在與游擊隊的關係和和平進程上重視主教們的協助。您認為,哥倫比亞教會現在能擔任什麼樣的角色? 答:教會在哥倫比亞的每個層面,人們都聽教會的訓誨。當然,在戰爭時期,它的聲音沒有得到完全的接納。但我們也應該問問,如果沒有教會,沒有教會的聲音,這場戰爭會導致什麼樣的局面,哥倫比亞的恐怖主義會達到什麼樣的境地;如果這些年來沒有教會,國家現在會變成什麼模樣。我不知道學者專家們是否能夠解釋,為什麼像哥倫比亞那麼貧窮的國家竟然能夠在經濟和社會上比許多沒有戰爭的國家還要強。 尼泊爾天主教青年今年十月舉行全國青年節 國際新聞一瞥 昨天,03 月20 日,本台新聞處提供的"24小時時事"報導的消息是: -巴勒斯坦人炸一輛公共汽車,7人死亡,30人受傷 下面請聽詳細內容: (梵蒂岡電台訊)中東昨天20日早晨被另一起兇殺事件驚醒。一名20歲的巴勒斯坦自殺隊員在下加里肋亞特拉維夫通往納匝肋線路的班車上放了一枚炸彈,連同他自己在內有7人死亡,30幾人受傷。死者中有4名以色列軍人,他們乘這輛班車準備返回營地。伊斯蘭聖戰組織承認了事件的責任,而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安全部門的負責人剛好在這一天準備在美國特使津尼的調停下確定停火事宜。前天19日,美國副總統切尼在與以色列總理沙龍會晤後,離開當地,前往安卡拉。沙龍放寬了對阿拉法特的封鎖,允許他前往參加在貝魯特召開的阿拉伯聯盟高峰會議。 (梵蒂岡電台訊)美國副總統切尼昨天20日離開土耳其返回美國,結束他在中東的10天訪問,他在那裡走訪了11個國家的首都。新聞界多次強調了切尼這次長時間巡迴訪問的意向是要核實,美國萬一對伊拉克採取行動所能得到的支持。新聞界的猜測並未得到官方的証實。駐阿富汗美軍司令弗蘭克斯將軍昨天從莫斯科証實,美國尚未做出任何進攻伊拉克的決定。 (梵蒂岡電台訊)聯合國召集的發展中國家基金會議正在墨西哥城市蒙特雷召開,據說古巴總統卡斯特羅也可能出席會議。昨天20日,大會提出了第一項具體建議,即世界糧食計劃組織呈遞方案,為54個貧窮國家的1千2百多萬兒童至少每天提供一餐,每餐合二角美元。本台特約記者科萊奧尼作了以下的報導: (梵蒂岡電台訊)由澳大利亞總理和尼日利亞及南非總統組成的英聯邦委員會對津巴布韋總統姆加貝的連任採取了強硬路線。幾天前,國際社會紛紛譴責津巴布韋國家元首進行幕後操縱,以致再度當選。英聯邦委員會為此前天19日正式決定暫停津巴布韋在該聯邦的活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