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18-
05- 2002 新聞報導 資料庫
教宗與聖座 教會與社會 世界24小時 ****** 教宗與聖座 教宗接受亞歐非八國駐聖座新任大使呈遞到任國書 對非洲面積最大、內部長久不安的國家蘇丹的新任大使,教宗說:必須尊重少數族群,保證每個人參與政治生活的權利,不能以種族、文化和信仰因素作為互相歧視的借口,應該促進宗教信仰自由,因為這是全國人民和睦共處、共存共榮的基本要素。 關于促進宗教信仰自由這最後一點,教宗也向泰國和白俄羅斯兩國的新任大使強調。白俄羅斯最近開設了第二所全國性修院,基督信仰在這裡曾經非常活躍。 對非洲三個國家的新大使,教宗特別向他們談到和平、貧窮文盲和兒童的生活處境問題。他說:非洲許多地方處在戰亂中,和平乃是被仇恨所傷害的地區的安慰。至於兒童,他們經常成為令人無法接受的販賣行為中的無辜犧牲者。 關于中東的局勢,教宗特別向約旦女大使感謝她的國家推動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雙方恢復談判的努力,他再次對白冷城耶穌誕生聖殿解圍的圓滿結束表示欣慰,同時呼籲全球各國執政人士協力有效地保護聖地和這些地方的特殊地位。教宗衷心祝望天主顯示給人類並向人類說話的聖地有一天能成為大放和平與正義的地方。 最後,對瑞典和冰島兩國的新任大使,教宗表示:全球化不能把一切都歸納到經濟活動這個範圍裡面,致使國際間的關係只淪為貿易的來往而已。教宗也向他們談到自由的理想,他說自由有個基本真理為基礎,那就是人是按照天主的肖像受造的,如果不想到這個真理,自由也有變成新的奴役方式和弱肉強食的危險。 奧地利聖十字架隱修院隱修士羅馬朝聖,覲見教宗 奧地利聖十字架隱修院建于公元一八零二年,它遵循熙都隱修會的精神和傳統生活,至今整整兩百年。隱修院旁邊設有哲學院和神學院,修士們的生活目標是接受真理的神,並在公元三千年代開始之際,大力推動使徒傳教的工作。教宗勉勵他們要作個喜悅和令他人喜悅于向歐洲重新展開傳教工作的人。 教會與社會 比利時通過安樂死法案引起各方反應 比利時是在荷蘭之後同意某些情況下行安樂死不犯法的第二個國家。這個法案於1999年12月開始在國會討論,直到前天才以86票贊成51票反對和10票棄權通過。反對的方面準備根據保護生命法案向斯特拉斯堡的人權法庭上訴。關於比利時這個包括16項的新法案,本台記者做了以下的說明: 【新法案決定,醫生是唯一有資格實行安樂死的人,即使他仍然保留反對安樂死和拒絕行安樂死的自由。病人進行安樂死的申請可以撤銷,病人的申請應該是書面的並且由一名和病人沒有物質利益關係的成年人簽署。此外,病人和醫生應該在合理的時段中進行了頻繁的交談;病人在身心痛苦無法忍受的情況下申請進行安樂死時,他應該仍舊有能力、神智清醒而且是自願的,沒有受到外來的壓力。新法案也要求徵詢另一位醫生或醫治病人的整個小組的意見。最後,病人的資料還須經過一個委員會的審核,如果有疑慮,可以交由法院解決。】 比利時通過有關安樂死的法案,該國的丹尼爾樞機說,這意味著人生命的價值不再因為他是個人,而是以所謂的"生活素質"來決定。這種往後退的現象非常嚴重,而這法律不僅將安樂死合法化,令垂死的病人可以要求死亡,也令那些仍可以活許多年的病人或只是一時消沉以為自己的病痛無法醫治的病人要求安樂死而不犯法。丹尼爾樞機指這是協助自殺的行為,而這新法案卻准許。 意大利全國醫生公會的主席德爾巴羅內則說,在比利時新法案中規定,當病人的痛苦到了不能忍受的地步可以進行安樂死,但誰能定出忍受痛苦程度的極限?某人可以忍受的痛苦不一定其他的人都能忍受。德爾巴羅內醫生說,如果將安樂死合法化的現象繼續擴大,情況令人擔憂,因為這樣,安樂死便會被選擇來代替治療,這是不可容忍和不能接納的。 安樂死法律不但令人為病人和他們的親人擔憂,也要為整個社會擔憂。宗座生命學會的副主席斯格雷恰主教在接受本台訪問時說: 答:我們面對著一個以法律批准侵犯人的尊嚴和對生命的尊重的現實,而所有的生命直到最後一刻都應該受到尊重。這個現實告訴我們,那些進步的社會沒有能力適當的協助病人,給予病人克服痛苦和死亡時刻的動機,因此,這是對人類、人類的意義和文明的傷害。 問:面對這樣的情況,人們,尤其是基督信徒應該有什麼反應? 耶穌會出版有關該會在教會和社會上的歷史和活動的字典 與耶穌會有密切關係的45位教宗的傳記,本身已經具有意義重大的價值。關於耶穌會在科學、社會和宗教各方面的活動的資料也是一般所重視的。在耶穌會的450年歷史中,該會進行傳教活動的國家共138個。此外,字典中也包括了許多有關耶穌會在巴拉圭傳教的資料、中國禮儀和馬拉巴禮儀、耶穌會於1773年解散、教會的改革和基督教、反耶穌會主義、暴力的受害者、社會的使徒工作、美洲傳教的歷史等寶貴資料。許多教會和文化界重要人物如利瑪竇、德日進和卡爾•拉內等也包含在內。 這套字典的編撰於30年前開始,在691位工作人士的合作下於2001年12月印刷完畢並於最近在羅馬介紹給外界。 世界24小時 昨天,05 月17 日,本台新聞處提供的"世界24小時"報導的消息是: -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阿拉法特決定在6個月內舉行政府主席和國會選舉 下面請聽詳細內容: (梵蒂岡電台訊)中東消息,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阿拉法特決定在6個月內舉行政府主席和國會選舉。這項選舉屬於他在巴勒斯坦立法委員會的講話中所宣佈的廣泛改革的內容。已在昨天17日得到議會主席証實的阿拉法特的決定,是在議會於16日一致通過了在2003年之前舉行大選的提議後做出的。立法委員會還要求在45天內組新政府。另一方面,關於從白冷耶穌誕生大殿走出,目前在塞普路斯停留的13名巴勒斯坦人的流亡去向,要在近幾天做出決定。歐洲聯盟的代表16日也在布魯塞爾對尋求相關的解決途徑進行了討論。在當地,以色列軍隊16日夜間再次占領了約旦河西岸北部的杰寧和當地的難民區,以色列軍人和巴勒斯坦人發生了激烈的衝突。昨天17日,以色列的裝甲車進入圖勒凱爾姆和拉姆安拉附近地區,巴勒斯坦人又有新的傷亡。在耶路撒冷則挫敗了兩起暗殺事件。 (梵蒂岡電台訊)美國人強烈責備白宮。布什總統早在2001年8月初就得到了中央情報局關於阿蓋達恐怖組織劫持飛機的消息,這個消息公開後,許多議員要求對此追究責任。9,11事件中亡者的家屬則指控政府隱瞞恐怖襲擊的真相。本台特約記者馬斯特洛利利從紐約作了以下的報導: (梵蒂岡電台訊)愛爾蘭共和國昨天17日投票改選國會。民意測驗一致認為,任期已滿的總理埃亨領導的共和黨會居首位。本台特約記者法里內拉從都柏林作了以下的報導: 愛爾蘭國會共有165個議席被選出,第166屆下院主席自動連任。6月6日,愛爾蘭國會將召開第29屆會議。 (梵蒂岡電台訊)非洲塞拉利昂舉行了總統選舉,根據初步結果,現任國家元首卡巴赫似乎再度取勝。在該國監督選舉的國際觀察員對投票的進行表示滿意,因為選舉是在自由和安寧的環境下進行的。 (梵蒂岡電台訊)馬達加斯加近日遭洪水沉重打擊。根據當地行政公署的官方消息,這個季節的熱帶暴風雨在東北部的圖阿馬西納地區造成29人死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