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31-
05- 2002 新聞報導 資料庫
教宗與聖座 教會與社會 世界24小時 ******
教宗與聖座 教宗主持耶穌聖體聖血瞻禮彌撒和聖體遊行
耶穌聖體聖血瞻禮,顧名思義,在紀念耶穌所建立的七件聖事中最神聖的一件,耶穌聖體聖事,也可以說是在紀念耶穌最後的晚餐,因為耶穌在最後晚餐中建立了這件聖事,把自己活生生地留給教會,留給世人。因為耶穌的最後晚餐是按照猶太教的禮節,在巴斯卦節前夕,也就是後來所謂的聖週四傍晚吃的,所以教會總在星期四紀念耶穌聖體聖血這個節日。梵二大公會議進行教會禮儀改革,為了適應新時代、尤其是傳教區人民生活的需要,所以把傳統在星期四舉行的節日移到星期主日舉行。 耶穌基督把自己活生生地隱藏在麵餅和葡萄酒的形體下,作為信徒的精神食糧,為和教會信友永遠在一起,直到世界窮盡。這是一個絕妙的奧蹟,不是人的理智可以了解的,只有憑信德才能接受,古今無數的人,甚至舉行彌撒聖祭的神職人員,也時常疑惑耶穌到底是不是真的隱藏在麵酒形下。
曾有一次,在公元十三世紀,一位波希米亞布拉格的神父,名叫伯多祿,他對耶穌是否真的臨在聖體聖事內實在有所疑惑,有一次他前來羅馬朝聖,途徑博爾塞納湖畔,在湖邊一座小聖堂舉行彌撒時,突然發現他手中剛剛祝聖為聖體的麵餅竟然流出鮮血。當時教宗烏爾巴諾四世聽到這個消息後,立刻委託當地所屬的奧爾維也托教區的主教把沾染聖體血跡的聖體布專程帶到羅馬給他。抵達時,教宗率領他的左右出門恭迎。 十三世紀的時候,歐洲許多地方對耶穌臨在麵酒形下的聖體中的教義有異端的說法,烏爾巴諾四世教宗響應教友們恭敬聖體的熱忱,便在一二六四年欽定耶穌聖體瞻禮,希望普世教會特別恭敬聖體,抵禦異端的蔓延。同一年,這位教宗親自前往奧爾維也托主教座堂主持瞻禮節日第一年度的慶祝盛典。 聖座社會傳播委員會主席弗利總主教向美國天主教新聞協會講網路倫理 關于媒體傳播,弗利總主教說這些工具必須為人的整體發展服務。關于廣告,弗利總主教說天主教使用廣告已經有兩千年的歷史,這個廣告天主教稱之為傳播福音。天主教徒真正相信他們所說的,並且為所說的提供終身的保證。至於時興的電腦網路,弗利總主教指出近年來這個傳播媒體所引起的不安和疑問。原因在于一方面如何維護誠實的國民的個人隱私,使他們不受到網路的干擾,另一方面如何杜絕犯罪者和恐怖暴力組織藉著網路達到他們的目的,或者如何保障知識權利,不使知識產權遭到侵犯。 不過,弗利總主教也指出:只要網路的運作能夠接受國際法規的規範,網路也能夠幫助國民負責任地使用自由和民主,擴大人的教育和文化視野,克服分離與隔閡,促進人的種種有益的發展。 教會與社會 日本天主教會為前往觀看世界杯足球賽的人士服務 為了協助從世界各地前來觀看球賽的天主教友球迷,日本天主教會已經印了賽球地點的彌撒時間表和聖堂位置圖。據天亞社的消息說,日本教會的難民、移民及旅客委員會準備了一份以不同語言印製的彌撒時間表,放在市政府大樓、教區辦事處、鄰近體育館的堂區和世界杯日本祕書處分發。彌撒時間也可以在日本天主教主教團的網站查閱。此外,大阪總主教區也提供一份包括英語、西班牙語、韓語、葡萄牙語和越南語五種語言的彌撒資料和堂區地圖。浦和教區的主教座堂則將於6月2日英國隊和瑞典隊在那裡比賽的當天,以英語舉行彌撒。
德國基督信徒和猶太教徒聯合發表的第一個有關奧斯維茲集中營的文件問世
德國基督信徒和猶太教徒共同發表的小冊子收集了9位猶太人作家和18位天主教作家有關猶太人遭屠殺、導致猶太人被屠殺的原因的文章,以及集中營的生還者和天主教會人士的見證。這些見證人包括了聖柯爾貝神父和聖女埃迪斯•斯特因修女。協助編輯小冊子的猶太人歷史學家埃里希指出,近40年來,猶太教徒和天主教徒間的關係發展良好,他也提到教宗於2000年大禧年前往聖地朝聖時,也曾前往猶太人遭屠殺的紀念堂和耶路撒冷的哭牆。 亞細西的聖方濟各大殿舉行音樂會為世界和平呼籲 昨天,05 月30 日,本台新聞處提供的"世界24小時"報導的消息是: -英國外相斯特勞稱印巴邊境局勢"危險",不過,外交界仍可有所作為 下面請聽詳細內容: (梵蒂岡電台訊)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的危機有進一步惡化的危險。沿著克什米爾爭端地區的邊境部署了大量軍隊,伊斯蘭堡宣佈無法放棄用核武器作為危脅印度的唯一手段。前天29日,兩名伊斯蘭武裝分子襲擊了一所印度警察站,5人死亡,而在近兩天中,在克什米爾發生的暴力事件中,已經有15人喪生。英國外相斯特勞結束在當地的使命時說,印巴邊境局勢"危險",不過,外交界仍還可以做一些事。本台特約記者帕斯庫奇作了以下的報導: 下週,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將派特使阿米蒂奇到印度,美國總統布什正在考慮派遣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到新德里的可能性,這些嘗試都是在力圖避免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的武裝衝突。 (梵蒂岡電台訊)現在我們再來看中東局勢。以色列軍隊昨天30日上午進入圖勒凱爾姆南部的法魯姆村,逮捕全部10名巴勒斯坦人。以色列在白冷和約旦河西岸難民區附近的行動已經連續進行了4天。在政治方面,阿拉法特主席批准了巴勒斯坦新憲法,規定將政府不同機構分開。在以色列方面,極端的沙斯宗教黨將要返回政府,該黨似乎要保障在國會支持緊急經濟方案。國際外交界的外交斡旋繼續進行,沙龍和阿拉法特昨天30日要與德國外長菲舍爾會晤。週末,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特內特將繼續美國的嘗試,尋求使和平進程開動起來。 (梵蒂岡電台訊)俄羅斯在與北約舉行高峰會議,建立"20國理事會"之後,繼續其以靠攏歐洲聯盟為中心進程的政治活動。前天29日在莫斯科舉行的有普京、普羅迪、阿斯納爾和索拉納出席的會晤中,歐洲代表向俄羅斯承諾,承認該國是市場經濟國家。不過,歐洲委員會主席普羅迪認為,莫斯科加入歐洲聯盟尚為時過早。俄羅斯在歐洲的飛地加里寧格勒的問題尚未解決。歐盟擴大到波蘭和立陶宛之後,這塊飛地上的居民就會與祖國隔絕。在高峰會議的最後文件中沒有提到車臣局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