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31-12-
2002 新聞報導 資料庫
教宗與聖座 教會與社會 世界24小時
教宗與聖座 教宗聖家瞻禮三鐘經講話對家庭多所訓勉 教宗「多麼希望今天的家庭不缺少納匝肋聖家的安寧、和諧與愛!」,他「堅定地祈求上主使每位信仰基督的為人父母者都意識到自己對子女和社會所負的責無旁貸的任務。人人都期待他們真正地、有效地為福音作證」。教宗強調:「每個基督信徒家庭都蒙召立令人信服的表樣,証明完全按照天主的計畫並符合夫妻、特別是子女更脆弱的真正需要來度婚姻生活是可能的」。
教宗指出:「一個團結合一、跟隨這些原則走的家庭,比較容易克服生活中所遇到的考驗和困難。在父母親忠實的愛中,子女能夠找到使自己成熟的更良好的環境」。不過教宗提醒說:「夫妻忠實的愛是需要繼續不斷滋養和維護的恩典」,而子女們的成熟也需要「在智慧、身量和恩愛上漸漸成長的耶穌的幫助」。 教宗最後把全世界的家庭,尤其是格外遭到痛苦的考驗和處在困境中的家庭託付給納匝肋聖家照顧。此外,教宗更把明年元月二十二日至二十六日將在菲律賓馬尼拉舉行的第四屆全球家庭大聚會託付給耶穌、瑪利亞和若瑟保佑。這次大聚會的主題是:基督信仰家庭,第三千年代的好消息。教宗說這個主題表達了每個基督信仰家庭的使命以及教會對這些家庭的信心。他祝望這次重要的聚會能夠給教會和整個人類帶來所預期的精神成果。
福音的聖誕訊息"和平于地"正籠罩著除夕和元旦 今天三十一日下午六點鐘,教宗將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殿主持第一晚禱,隨後便帶領全體參與禮儀的人士高唱教會在年終頌謝天主的聖歌"Te Deum",感謝天主一年來所賜的種種無數的恩典。當然,這一年來世界也發生許多的嚴重的戰亂和暴力的事件。這些大大小小的不幸其實也對人類、尤其對忘恩負義的許多人產生警惕的作用。 根據傳統,教宗一向在羅馬市中心的耶穌聖名堂主持年終晚禱謝恩禮,但已經有四年教宗改在聖伯多祿大殿舉行,因為這些年來有越來越多的人士參與教宗主持的這項年終謝恩禮,而聖伯多祿大殿可以容納更多參禮的人。
明天二零零三年元旦,是教會重要的節日,'天主之母'瞻禮,也是第三十六屆世界和平日。每逢這個節日,教宗都發表文告,本屆和平日文告的主題是"和平于世,永久的承諾"。其實,世界和平日,就如教宗所渴望的,不能只持續一天,而應該延綿整個一年。在一年之內,每個人,特別是基督信徒,必須深入研讀並了解和平文告的重要內容,而在新的一年中,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更希望大家進一步認識若望二十三世教宗那道'和平于地'通諭的內容,那道通諭正是新文告的靈魂。 關于世界和平的問題,我們不能不想到當今教宗任內三個重要的日子,即一九八六年十月二十七日,一九九三年元月十日,以及二零零二年元月二十四日。那都是世界和平陷入極嚴重危機中的時刻,教宗若望保祿二世于是登高一呼,分別在這三個日子邀請了全球各大宗教領袖和代表,聚集在最傑出的和平人物聖方濟各的家鄉,意大利的亞細西,同心為世界和平祈禱。明天的世界和平日雖然是每年定期舉行的節日,但也具有同樣深遠和重大的意義。這天上午十點鐘,教宗將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隆重慶典彌撒,一方面敬禮天主之母,一方面為世界和平祈禱。 教會與社會
八萬名歐洲青年在巴黎參加泰澤團體召集的第25次聚會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信中寫說:"這次聚會對我們的世界來說,是一個希望的記號,顯示出今日的青年渴望真理、幸福、美和天主。""正如耶肋米亞先知一樣,他們要張開眼睛觀看黎明破曉,那是對充滿天主賞賜世界的正義與和平、愛與修好的前途的希望。為了能夠令這個希望得以實現,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作出貢獻。"
東正教君士坦丁堡的宗主教巴爾多祿茂在信中請青年們在這互相交流的機會上,為教會的合一以及人與天主、人與人的和好祈禱。東正教莫斯科的宗主教阿雷西奧二世則勉勵青年們擔負起促進正義和諧與互相尊重,他並說:我們需要團結起來,一同為不同文化和教會的和好努力。 28日下午,參加巴黎大聚會的八萬名歐洲青年,首次進行了一同祈禱的活動。青年們坐在展覽館的地上,聆聽泰澤創立人羅杰兄弟的講話。29日,青年們分別在巴黎的不同聖堂中參加了彌撒,隨後又進行了小組交流和一同祈禱的活動。由巴黎總主教呂斯蒂杰樞機主持的彌撒是在著名的巴黎聖母大殿舉行的。 全球三萬名童子軍在泰國的梭桃邑舉行大會 童子軍是英國巴頓爵士於1907年創立。1917年,巴頓爵士為了慶祝童子軍成立10周年,決定於1918年舉行一次童子軍大聚會,以發揮全球童子軍之間的友愛精神。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這第一次大聚會推遲到1920年才在倫敦舉行,巴頓爵士以這聚會作為安慰受戰爭痛苦的人的機會,同時也促使大家成為友愛與和平的締造者。 據意大利天主教童子軍協會的主席拉卡尼納說,今年的童子軍大聚會主要的目的,仍然是使參加的青少年能夠有一個濃厚的友愛經驗,使他們明白,分歧是可以消除的,也使他們辨別出哪些因素令人分離,哪些因素促使人團結。拉卡尼納說,他們希望青少年能夠對"在不同文化中締造友愛的世界是可能的"有所體認,這樣,在他們返回自己的國家後,也能夠將這個體認傳給其他的人。 82歲的沙勿略會會士將在非洲塞拉利昂進行新傳教使命 世界24小時 昨天,12月30 日,本台新聞處提供的"世界24小時"報導的消息是: -肯尼亞新當選的總統基巴基從莫伊手中接受權力 下面請聽詳細內容: (梵蒂岡電台訊)肯尼亞人如過節般地涌向內羅畢市中心的烏胡魯公園,參加總統權力的移交儀式。新當選的總統基巴基是在野黨聯盟"彩虹"的領導人,昨天30日他要從屆滿的莫伊總統的手裡接過權力。基巴基是肯尼亞獨立後的第三位總統,關於內羅畢街道上迎接這位新總統的氣氛,本台記者電話訪問了薩納神父。薩納神父說: 答:這裡的氣氛非凡。我沒有經歷過在非洲慶祝獨立的場面,但是我認為,這個氣氛有如慶祝第二次獨立。所有人都往城市去,呼吸到的是全民的熱烈慶祝。他們所要表達的是需要有巨大的改變。這些自然對新政府和新總統抱很大的期待。 問:今天舉行了權力移交儀式,那麼,基巴基面對的將是怎樣的肯尼亞?哪些是他的首要任務呢? (梵蒂岡電台訊)一名伊斯蘭極端分子昨天30日襲擊了也門的一家醫院,使恐懼的氣氛持續了幾個小時,隨後他被捉拿。這名襲擊分子闖入一家由美國浸信會經營的醫院,朝一伙醫生開了槍,打死3人,打傷1人。遇害者都是美國人,2男2女。襲擊分子是伊斯蘭在野黨的成員,曾在阿富汗受過訓練。也門當局說這是一項個別案件。 (梵蒂岡電台訊)聯合國檢查人員繼續在伊拉克工作,昨天30日他們察訪了7個地點,其中包括巴格達南部的水處理設備和接近伊朗邊境的一個通信中心。美國總統布什繼續堅稱伊拉克擁有大量摧毀性武器,卻尚未做出進攻的決定,儘管美國繼續部署兵力。本台特約記者馬斯特洛利利從紐約作了以下的報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