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07-01-
2003 新聞報導 資料庫
教宗與聖座 教會與社會 世界24小時
教宗與聖座 主顯節教宗在聖伯多祿大殿祝聖三大洲八個國家的十二位主教:訪問切萊斯蒂諾•米廖雷總主教談工作感想
教宗在祝聖主教的彌撒講道中說:「依撒意亞先知邀請耶路撒冷聖城讓上主來光照它,因為上主是無限的光明,祂使自己的光榮照耀以色列。天主的子民也蒙召成為光芒,以便引導被黑暗所籠罩,被陰雲所遮蔽的各民族,。今天主顯節也充滿同樣的意義,因為從東方來到耶路撒冷的三位賢士是被一顆天上的星星所引導,他們代表著被基督的光芒所吸引的各民族的初果」。
教宗又說:「三位賢士認出耶穌是默西亞,並提前指出一個奧秘正在實現,這個奧秘就是第二篇讀經中聖保祿所說的:"外邦人藉著福音,在基督耶穌內與猶太人同為繼承人,同為恩許的分享人"(弗.三,6)」。
教宗又向馬上要接受祝聖為主教的神父們說:「你們對世界之光基督的信德引領你們從年青時就跟隨基督,直到你們奉獻自己祝聖為神職為止。你們並沒有獻給上主黃金、乳香和沒藥,可是你們獻上了你們的生命。如今,基督再次要求你們同樣的奉獻,為在教會內擔任主教的職務。就如基督昔日對待十二位宗徒一樣,祂也要求你們每一位完全分享祂的生命和使命。你們領受了完美的恩典,祂也要求你們完全的承諾」。
主顯節祝聖主教的彌撒結束後,教宗于中午時分又出現在宗座大樓他的書房窗口,向聚集在聖伯多祿廣場上的數萬群眾講話,並帶領他們頌念三鐘經。他們當中有一千多位來自羅馬附近的城鎮,身穿中世紀古典民俗服裝,扮演東方賢士前來朝拜耶穌的歷史事蹟。
教宗向他們說:「今天主顯節,在白冷城深夜中誕生的聖嬰把自己顯示給世界,作為萬民得救的光芒。瑪竇福音記載有幾位賢士從東方來朝拜聖嬰,並獻給祂幾件象徵性的禮物:黃金象徵君王,乳香象徵天主,沒藥象徵被埋葬的人」。 教宗繼續說:「除了三王來朝主顯節的事蹟外,教父們很快地又加上了兩個耶穌彰顯祂的光榮的事蹟,就是在約旦河受洗和參與加納的婚宴。基督一生中的這兩件事蹟是新玫瑰經奧蹟、光明奧蹟中的一部分,這些奧蹟我在最近才建議信友們默想的。因此,我們我們要用瑪利亞的眼睛來默觀上主彰顯自己的奧蹟,祂是世界得救之光」。
教宗進一步說:「今天的瞻禮節日凸顯教會普世和傳教的聖召。教會蒙召向全世界傳揚是為每個人和整個人類生命和更新的根源的福音之光。這尤其是宗徒和他們的繼承人主教的使命。正因為如此,今天上午,就像過去一樣,我祝聖了幾位主教。為了他們,我邀請每個人祈禱,使他們都能始終彰顯是為道路、真理和生命的基督」。
教宗最後向聚集在聖伯多祿廣場的各國信友說:「福音記載,有一顆星星引導賢士來到耶路撒冷,又到白冷。古代的預言比喻將要來到的默西亞為一顆天上的星辰,而瑪利亞也受到這樣的稱呼:如果基督是一顆引向天主的星辰,瑪利亞則為引向基督的星星。我們把新主教和全體基督信徒託付給瑪利亞的母性來保護。我尤其邀請你們各位為東方各教會團體的兄弟姐妹祈禱,他們仍然採用古代凱撒皇帝的曆法,在這幾天敬祝耶穌聖誕。願為我們而生于童貞瑪利亞的上主賜給這些教會團體安寧與和平」。 訪問切萊斯蒂諾•米廖雷總主教談工作感想
問:首先請米廖雷總主教談談接受新職的感想… 問:米廖雷總主教,您要是能夠用一個字來表達這些年來在教會中心服務和與各國的關係經驗,這個字該是甚麼?
問:米廖雷總主教,您在外交界服務多年,您認為擔任這種工作最重要的品德是甚麼? 問:米廖雷總主教,舉個例子說,您多次肩負使命赴越南,您看到與越南的關係有某些進展嗎?
教會與社會 前往朝拜聖嬰的三位東方賢士的形象今天仍然存在
答:在基督信仰的傳統中,主顯節一向被認為是非基督信徒的節,是那些離基督很遠的人和那些從遠方前來接近基督的節。往深處看,我們可以看到這個節日所慶祝的是萬民與基督間原本的遙遠距離,因著基督的降生成人而消除了,因為主顯節是天主向全人類而不僅是信徒顯示自己的節日。這一點,在今天也非常的現實。今天,應該再向人們,向非信徒和那些信仰混淆和遠離信徒標準的人,建議基督的奧秘。 問:那麼,三位東方賢士的形象和經驗有哪些在今天仍然可以借鏡的?
問:您的書要傳給人們什麼信息?
莫斯科東正教隆重慶祝聖誕節 世界24小時 昨天,01月06 日,本台新聞處提供的"世界24小時"報導的消息是: -特拉維夫爆炸案中22人死亡,上百人受傷 下面請聽詳細內容: (梵蒂岡電台訊)以色列在兇殺案中斷了一個半月後,又被恐懼氣氛包圍:兩名自殺式兇手在特拉維夫的一個公共汽車站引爆了炸彈後,22人當場被炸倒在地,上百人被炸傷。許多遇害者是外國人。見此情況,以色列立即採取軍事行動。加沙走廊再次受到嚴厲打擊,加沙城中心的幾個樓房也遭20多枚導彈的襲擊。以色列政府5日夜間連夜召開緊急會議之後做出了採取軍事行動的決定。會上還決定"加強打擊恐怖主義"和打擊巴勒斯坦活躍分子。外交部長內坦尼亞胡提出的驅逐巴勒斯坦領袖阿拉法特的提議卻沒有被採納。不過,幾乎可以肯定,以色列政府將阻止巴勒斯坦中央委員會計劃於週四在拉姆安拉舉行的會議。另一方面,根據以色列國營電台的消息,沙龍總理也有意禁止一個巴勒斯坦代表團前往倫敦。這個代表團應英國首相布萊爾邀請談論在中東的和平。在國際方面,一致譴責了上述兇案。美國總統布什闡明"這些兇案是有意使和平進程出軌的人干的。"也有人呼籲小心慎重,俄羅斯就是其中之一。克里姆林宮雖然承認以色列"有保障自己安全的全部權利",卻也表示,祝望在加沙走廊發動的新的一起軍事行動不要在巴勒斯坦平民中製造新的哀傷。歐洲議會主席考克斯也為和平發出新的呼籲。他說:"捲入衝突的各方應該放棄復仇的邏輯,一起為停止暴力而工作。" (梵蒂岡電台訊)我們再來看美國和伊拉克之間的危機。聯合國的檢查人員前天5日審查了足有16個地點,但是仍沒有發現大量摧毀性武器。伊拉克總統薩達姆.侯賽因對檢查人員的工作發表了議論,他稱他們的察訪"純屬情報工作",他說,他的國家做好準備應付美國可能發動的戰爭。如果說,戰爭的風越刮越猛的話,和平的希望卻從華盛頓的盟國英國傳出。倫敦的外交大臣斯特勞前天5日接受BBC的訪問時表示:"抵抗伊拉克的戰爭還沒有預料的結論,戰爭的可能性比一些評論家所想像的要少。" (梵蒂岡電台訊)斯里蘭卡政府和泰米爾虎游擊隊昨天6日開始在泰國舉行第四輪談判,由挪威做調停方面。議事日程上佔主導地位的議題是游擊隊解除武裝。僧迦羅政府的軍隊執意要求游擊隊在會談結束後,立即解除武裝。泰米爾的代表表示,在政府軍離開一些危險較大的地區的基地之前,拒絕下達放下武器的命令。在斯里蘭卡政府軍和游擊隊的衝突中已經造成6萬4千人死亡,150萬平民離家出走。 (梵蒂岡電台訊)立陶宛前任總理帕克薩斯在前天5日舉行的總統決選中,出乎意料地取勝,以54,91%的得票率戰勝屆滿的總統阿達姆庫斯。阿達姆庫斯本來在揭票的頭幾個小時呈優勢,而最終結果顯示,他的得票率只是45,09%。據本台特約記者的報導,46歲的帕克薩斯在決選中的勝利使立陶宛大為吃驚。投票率低使他獲利。帕克薩斯向數以百計的支持者說:"我常說,我會取勝","我知道這個國家的問題,我將解決它們。"他競選的口號"投改變一票"又一次顯出效力。這位曾兩次出任總理的帕克薩斯的對手們把他說成是民粹主義領袖,歐洲懷疑派。他對阿達姆庫斯與歐洲聯盟簽署的農業和關閉核電站的條款曾做出強烈批評。立陶宛在蘇維埃政權之後靠向西方的艱困過度時期無疑是阿達姆斯失敗的原因。權力移交預計在2月26日舉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