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5-02-
2003 新聞報導 資料庫
教宗與聖座 教會與社會 世界24小時 教宗與聖座 教宗三鐘經講話要求基督信徒作和平的哨兵,並在聖灰瞻禮當天加緊為和 平守齋祈禱
【梵蒂岡電台訊】 中東伊拉克危機沒有獲得甚麼良性的發展,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為人類的福禍更加擔憂,他在二月二十三日星期天中午頌念三鐘經的機會中,再次向世人發出懇切的和平呼籲,希望各宗教信徒,尤其是基督信徒,多為和平祈禱,並要求天主教徒在三月五日封齋期第一天,也就是聖灰瞻禮當天,更懇切地為世界的和平祈禱和守齋。 教宗說:「幾個月以來,國際團體都處在極大的憂慮之中,深怕戰爭的危險擾亂整個中東地區,並使三千年代開始之初已經不幸的緊張局勢變得更為嚴重。任何宗教的信徒都應該公開表示:人類交相攻伐,絕不會使我們快樂,恐怖主義和戰爭的邏輯絕對無法保證人類的前途」。教宗又說:「我們基督信徒受命在我們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作和平的哨兵,時時刻刻警醒,好使我們的良知不要陷入自私自利、欺騙和暴力的誘惑之中」。
教宗繼續說:「因此,我邀請每位天主教徒在三月五日聖灰瞻禮當天特別為和平、尤其是中東的和平懇切祈禱和守齋。我們首先要向天主求得內心的悔改和採取公正抉擇的遠見,以適當與和平的方法解決阻礙當今人類前行的爭端」。教宗希望每個聖母朝聖地都熱心頌念玫瑰經,為和平祈禱。他也勉勵每個堂區和家庭為這個關係到眾人的幸福的大事頌念玫瑰經。 教宗最後祝望:「在大家同聲祈禱的同時,也要配以守齋,這是為仇恨與暴力悔改作補贖的表現。基督信徒和其他宗教的兄弟姐妹們都對守齋這個古老的修行有同樣的看法,他們認為守齋是戒除個人的高傲,虛心接納天主所賜給的最重大和最必要的恩典,其中尤以和平最貴」。 教宗接見宗座生命科學院院士,強調教會支持生物醫學研究,但反對操縱人類生命 教宗向他們說:「所有的人,信徒和非信徒,都應該向生物醫學的努力致敬,並表達真誠的支持,因為這些努力不但使我們更能認識人體的美妙,也使人類能夠享有更合乎水平的健康和生命」。教宗又說:「天主教也願意向許多致力于生物醫學研究的科學家們表示進一步的感激,因為事實上教會訓導當局曾多次請求他們協助解決倫理和社會方面的微妙問題,並獲得他們竭誠和有效的合作」。
然而大家都知道,當前世界各地的生物醫學研究並非都和天主教的倫理道德準則相符,例如近來甚囂塵上的複製人和幹細胞的研究已經深深觸及、甚至危害到人類的倫理道德良知,這樣的研究不但不會給人類帶來幸福,反而會使自己陷入難以解脫的困境。 教宗因此向宗座生命科學院院士們說:「我重新發出懇切的呼籲,希望科學和生物醫學研究不但避免任何操縱人的企圖,而且致力于探尋支持人類生命、治療疾病、以及解決生物醫學方面的新問題的途徑和資源。教會尊重並支持科學研究,只要這樣的研究遵循真正的人道方向,遠避任何把人類當作工具來利用或破壞人類的方式,不使科學研究為政治和經濟利益所奴役就可以」。 教宗進一步說:「教會深信它在提出自然理性所指引的倫理道德方向時,乃在提供給為人類的真正益處而從事的科學研究一個珍貴的服務。從這方面看,教會提醒人注意:研究的工作不僅僅在目標方面,就連在方法和手段上都必須尊重每個人生命上任何階段和狀況中的尊嚴」。 教宗特別強調:「今天,由于在人的生物技術試驗上比過去任何時代都有重大的發展,所以更需要科學家們知道在維護生命、維護人性尊嚴的完整上,他們的研究活動實在有不可逾越的界限。我曾多次提到這個問題,因為我深信沒有一個人可以對有關人的試驗的某些結果和要求保持緘默,教會更不可以,因為這樣的緘默在將來會被歷史指控,甚至還會受到科學家們的控訴」。
教會與社會 40年來天主教會致力於消弭戰爭 答:古巴危機是教宗頒布"和平於世"通諭的原由,它令世界有了重大的轉變,當時,人們並不十分了解,不過,教會的態度非常強硬。因為,教會並沒有僅僅表示中立的立場和發出呼籲,要求人們遵循道德原則。教宗親自本著人道的理由向爭執的兩方寄發電函,要求他們聆聽人民的聲音。這兩方中的一個還是視教會為最大敵人者之一。教宗若望二十三世的這個舉動是教會的一個突破,因為,教會向自己作出了要求,它不僅告訴了人們應該遵守的原則,而且還舉出了可憐的人民的聲音。 問:教宗保祿六世是首位訪問聯合國的教宗,他於1965年10月在聯合國大會發言時高呼:永遠不要再有戰爭。這位教宗對聯合國有多大的期望? 問: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為謀求世界和平而舉行了許多的活動,亞細西祈禱聚會便是其中之一。這位教宗的"和平思想"對蘇聯專制政治的垮台有多大影響? 問:從教宗若望二十三世的"和平於世"通諭到今天,教會如何看待和平這樣重要的課題?最近,聖座國務卿索達諾樞機曾說,聖座不是和平主義者,而是締造和平者……
韓國主教重申反對戰爭的立場 世界24小時 昨天,02月24 日,本台新聞處提供的"世界24小時"報導的消息是: -中國新疆發生地震 下面請聽詳細內容: (梵蒂岡電台訊)中國新疆自治區昨天24日早晨發生地震,至少257人死亡,1千多人受傷,數以千計的房屋倒塌。據救護人員說,不少人仍被埋在瓦礫下。新疆與吉爾吉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接壤,這次地震是里氏6,8級。 (梵蒂岡電台訊)伊拉克危機處在關鍵時刻。正當薩達姆.侯賽因向俄羅斯前總理普里馬科夫保障不給檢查人員製造任何阻礙之際,法國宣佈將公佈"新建議",促使巴格達解除武裝。德國也強調不贊成有聯合國的第二項議案。英國外相斯特勞昨天24日表示,新議案草案將於"本週初"提出,安理會將在3月中旬表示立場。與此同時,在軍事方案上已經有所行動:北約開始將偵察機調往土耳其,上千名英國兵準備啟程前往波斯灣。本台特約記者馬斯特洛利利從紐約作了以下的報導:
伊拉克政府尚未肯定將按照聯合國的要求銷毀薩穆德2號導彈,但沒有排除這個可能性。美國和英國發起外交攻勢,力圖說服安理會理事國通過新議案。在巴格達和檢查人員之間進行聯絡的阿明將軍聲明,他的政府認真解決超過聯合國規定的射程的導彈問題,不過,他沒有承諾將銷毀這些導彈。整個國際社會正在向伊拉克施加壓力,讓它屈服。比如法國強調了反對訴諸武力,但也聲明薩達姆應該銷毀薩穆德導彈,以此顯示解除武備的願望。聯合國秘書長科菲.安南告誡,在相反的情況下,安理會將被迫做出決定。布什派了專員到所有安理會理事國,為說服它們通過新議案,為軍事介入敞開大門。 (梵蒂岡電台訊)伊拉克問題也是不結盟國家第13屆國家元首高峰會議討論的中心,本屆會議昨天24日在吉隆坡開幕。116個與會國家中,6個是聯合國安理會現任理事國,它們是:安哥拉、喀麥隆、智利、幾內亞、巴基斯坦和敘利亞。會議開幕禮上強烈批評了西方國家,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重申了會議前夕對美國的指控。本台特約記者帕斯庫奇作了以下的報導: (梵蒂岡電台訊)土耳其正在討論在伊拉克遭進攻的情況下給予美國支持的問題,國會主席阿林奇表示反對在沒有"國際合法"的情況下讓美國兵過境。與此同時,聯合國秘書長科菲.安南昨天24日抵達安卡拉。他於今天25日前往雅典。安南此行的目的是在塞普路斯島統一方案上徵得土耳其和希臘的同意。該島分裂已有29年。希臘總理西米蒂斯昨天卻表示不樂觀:他與塞普路斯希臘領袖帕帕佐普洛斯會晤結束時聲明,3月底前幾乎不可能達成協議。 (梵蒂岡電台訊)阿富汗礦業石油部部長穆罕默德.馬哈默迪乘坐的一架私人飛機昨天24日上午墜落,飛機的殘骸在巴基斯坦南部的卡拉奇海域上被打撈。與馬哈默迪部長同機飛行的還有9人,其中包括石油企業經理。上週末,這位阿富汗部長就經由阿富汗連通土庫曼斯坦和巴基斯坦輸油管的計劃舉行了會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