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07-03-
2003 新聞報導 資料庫
教宗與聖座 社會與教會 世界24小時
教宗與聖座 教宗四旬封齋期之初按傳統接見羅馬教區神職人員,勉勵作'天主的人
教宗在聽取他們的生活感觸和牧靈工作經驗之後,激勵他們首先要作一個天主的人,他說:「不僅是接近我們的教友,就連軟弱、信德不堅固、不守教友本份的人,也重視一位真正是'天主的人'的神父的臨在和見證。他們以自己的方式敬重神父,並願意向神父談心」。
教宗告訴他的教區內的神職人員:「祈禱是度聖化生活的康莊大道,而聖體聖事則是祈禱的核心和執行司鐸職務的訣竅,這個聖事不只使司鐸與天主結合,也是對抗誘惑的屏障。如果我們不懷著謙虛和信心,努力在聖化生活的道路上求進步,我們將會開始接受一些細小的妥協,而這些妥協將逐漸變得嚴重,以致公開或暗中背叛天主召叫我們時,對我們所表達的愛」。
有幾位神父向教宗訴苦,說他們費了很大的勁,但是效果很少,無法立刻看出成果。教宗回答說:「當我們的心感受到困難和誘惑的壓力時,我們要記住我們所接受的恩典有多大,我們還必須懷著喜樂的心情把這些恩典轉送給他人。事實上,在聽告解亭裡,也在其他的神職職務上,我們是天主的仁慈的見證人和工具。我們必須作一個知道帶給希望並推動和平與修好的人」。
教宗羅馬聖女薩比納聖殿主持聖灰禮儀,勸勉每個人內心悔改皈依,以減少戰爭威脅
教宗在禮儀的講道中指出,面對籠罩著世界的戰爭威脅,大家首先必須同心皈依愛,因為人的意念都根植在內心深處,所以迫切需要用祈禱和守齋來走皈依的道路,向天主呼求和平。教宗說:「我們用祈禱把自己完全託付在天主手中,我們只等待從祂那裡得到真正的和平。至於我們守齋,是為準備心靈來接受天主的和平,這是最珍貴的恩典,也是天主的國來臨的最好標記」。
但是教宗也強調:「祈禱和守齋也應該配以正義的作為,內心的皈依應該具體表現在接納和關懷別人的行為上。基督信徒在尋求公益的時候,他必須散佈一種慷慨無私的生活風格,不但不尋求那些多餘的事物,而且要把自己所需要的也和他人分享。只要世界上還有人民被壓迫,只要社會還有不正義、還有經濟不均衡的現象存在,就不會有和平」。 教宗特使皮奧•拉吉樞機主教面交教宗親筆函給美國布什總統,並將會晤國務卿科林•鮑威爾
拉吉樞機主教把他覲見布什總統的經過告訴記者說:「我向他陳述了教宗和聖座的看法,我也把教宗的信函呈交給布什總統。教宗在那封信的結尾中說:"請總統先生放心,我們都為您祈禱,更為美國祈禱,我們尊重美國,也對美國友善"」。 教宗的特使又說:「我們的立場有兩點,第一點是伊拉克政府必須在人權和裁軍上根據聯合國的決議案,完全遵守它對國際的義務;第二點,這些義務必須在聯合國的機制內繼續實踐。只有在聯合國內才能決定是否訴諸武力,即使如此,也必須考慮到類似衝突的嚴重後果,那就是伊拉克人民和捲入軍事行動的人的痛苦,區域更加不穩定,伊斯蘭教和基督信仰之間將產生新的鴻溝」。 教會與社會 教宗新詩集即將出版
雷亞萊指出,教宗的新詩作美而感人,但不易閱讀和了解。而拉青格樞機在介紹時則為大家提示了一些閱讀的訣竅,協助讀者進入包含在教宗詩句中的深邃意義。
隨後,拉青格樞機又談了教宗詩作的第二部分的中心而問道:從人的身上看到什麼?他說,米開朗基羅畫中,造物主是以人的形象出現,不過,基督讓我們看到其他的意義,"原始"並不是米開朗基羅畫中出現的"全能的老人"而是:互相奉獻的共融。在開始時,我們從人而看到天主,現在,我們學習從天主而看到人:互相奉獻自己;如果能夠達到這個境地,便能反映出天主的本質,而揭示了原始與終結間的關連。 "毫無保留地奉獻自己"這個思想清楚地在第三部分揭示出來。在這裡,教宗敘述了亞巴朗帶著兒子依撒格上聖山的事跡,結果依撒格得救,而代表聖子的羔羊成了犧牲品。拉青格樞機解釋說,這樣,揭示了天主的真面貌,祂是將自己完全奉獻出來的天主,這奉獻的愛是原始的奧秘,如果我們也愛,便能了解天主創造的信息,我們也因此而能夠找到應走的路。 教會支持人的生命權和兒童的權利 菲律賓主教嚴厲譴責襲擊達沃和塔古姆的暴力行動 3月4日,菲律賓棉蘭佬的達沃國際機場遭暴力分子襲擊,造成20人死亡,150人受傷,伊斯蘭極端分子已經表示對該事件負責。達沃的總主教卡帕拉除了譴責暴力行動外,並請居民保持鎮定。達沃附近塔古姆的主教也同樣邀請居民保持鎮定,並請信友們將聖灰占禮的彌撒獻給暴力事件中的受害者和為中東及菲律賓祈求和平。 世界24小時 昨天,03月06 日,本台新聞處提供的"世界24小時"報導的消息是: -法、俄、德外長重申"不要"攻打伊拉克 下面請聽詳細內容: (梵蒂岡電台訊)反對對伊拉克進行戰爭的陣線和贊成聯合國第二個議案的美國及英國之間的壕溝進一步加深。美英贊成的第二個議案為攻打巴格達開闢道路。美國總統布什繼續為戰爭做準備,法國、俄羅斯和德國的外交部長們在巴黎重申"不要"戰爭,中國也於昨天6日表示支持這個路線。本台記者阿奎利諾作了以下的報導: (梵蒂岡電台訊)莫斯科昨天6日下令讓住在伊拉克的俄羅斯國民離開這個阿拉伯國家,以防萬一發生的攻打巴格達的軍事行動。俄羅斯保護公民部籌劃了特別飛行來幫助俄羅斯人的疏散行動。不過,該部會的新聞部門卻聲明,這不是一項緊急行動,駐巴格達的俄羅斯大使館將繼續正常運作。 (梵蒂岡電台訊)歐洲三駕馬車的大使昨天6日前往以色列海法城憑弔前一天在恐怖流血事件中死亡的人。三位特使在出事地點獻上花圈。前天5日,一名巴勒斯坦極端分子在海法城一輛擠滿人的公共汽車上引爆一枚炸彈,至少15人死亡,40多人受傷,恐怖分子本人也同歸於盡。以色列方面立即展開報復行動,昨天黎明,軍隊襲擊了賈巴利亞難民區,當地的巴勒斯坦人有11人死亡,上百人受傷。 (梵蒂岡電台訊)朝鮮和美國核專家在柏林進行了至少兩次秘密會晤,討論平壤啟用核設備的情況。雙方專家都是接近各自政府的人員。根據了解內幕情況的新聞消息說,雙方的討論集中在以何種方式檢驗北朝鮮擁有濃縮鈾的核計劃的消除。
(梵蒂岡電台訊)昨天6日在義大利阿雷佐為埃馬努埃萊.彼得里警員舉行了國葬,上星期天,他在羅馬開往佛羅倫薩的火車上值勤時被紅色旅的恐怖分子殺害。主持葬禮彌撒的阿雷佐的主教巴塞蒂在彌撒講道中說:"我們把在這瘋狂的舉動中喪生的人的靈魂託付給天主的正義和慈悲時,也想到這些恐怖分子,使他們對生命的蔑視和仇恨轉變成為社會的成長和發展所盡的義務。"幾天前,巴塞蒂主教曾為在火車上被打死的恐怖分子馬里奧.加萊西請求天主的慈悲。前天5日,另一名恐怖分子德斯代蒙娜.廖切被捉住,她在審訊面前不願作任何聲明,只向司法當局呈交了一篇文字,上面重申了對武裝鬥爭做的選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