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10-01-2006 新聞報導 資料庫 主日彌撒讀經 主日彌撒重播
教會與社會 世界24小時 教宗與聖座 教宗本篤十六世向駐聖座外交使節團新年致詞,呼籲以正義、自由、寬恕與修和來締造和平 接見之初,外交團團長,聖馬力諾共和國駐聖座大使若望•加拉西,先代表一百七十四國大使向教宗致詞,談到今日世界許多問題。教宗回應這位大使的致詞說:“你們的團長提到今日騷動世界的不少又不輕微的問題。這些問題是你們所關懷的,也是聖座和普世教會所關懷的。我們彼此感到如此地團結一致,一如負有共同的使命,這個使命使我們常面對著新的巨大挑戰。雖然如此,我們仍將本著信心,懷著互相支持的心願,各盡自身的職責,正視我們共同的大目標”。 教宗進一步說:“我說我們負有共同的使命。這個使命若不是和平,那又是什麼?教會所宣揚的無他,惟基督的訊息而已,他向遠近的人宣報和平。在座傑出的各位的高尚目標之一就是促進國際間的友誼關係,這些關係的本質就是和平(1961年4月18日維也納條約外交關係第三條第一款等)。然而,令人心痛的是和平在世界許多地方仍然受到阻礙,負傷或被威脅”。 教宗於是問道:“走向和平的道路是什麼呢?我在今年世界和平日文告中曾肯定地說:‘不論何時何地,當一個人接受真理之光的照耀時,他幾乎會自然而然的走和平的道路’。這就是在真理中的和平。縱觀今日世界局勢,我願懷著兄弟互勉的心情,提出下列幾點共同反省”。 教宗於是列出四個要點,逐一論述。第一要點就是:努力追求真理乃正義的靈魂。教宗強調:“努力追求和平的人不能不唾棄強權乃真理的邏輯。主張強權乃真理的人生活在謊言中。強權經常披著真理的外衣,實際上都有所偏向,自私自利地在役使他人,欺壓他人”。教宗於是以聖地為例談正義的問題,他強調以色列應該依照國際法平安地的存在;而巴勒斯坦人民也應該能夠安穩地發展自己的民主體制,以便有個自由與繁榮的前途。他說每個人、每個民族、每個文化都應該受到同等的尊重。當這些方面都受到尊重時,問題便迎刃而解,分歧也能夠按照正義獲得平息,各方也能達致深入與持久的瞭解。反過來說,如果其中一方沒有受到應有的承認,則不瞭解、衝突和使用暴力的企圖便應運而生。 教宗提到“今日有文明衝突的危險,這個危險又因著有組織的恐怖暴力行動而加劇,並逐漸蔓延全球。導致這個現象的原因固然很多,也很複雜,政治意識形態也是其中重要的因素,這些因素和背離正道的宗教觀念參雜混合在一起”。教宗指出:“恐怖暴力主義不分青紅皂白,毫不遲疑的打擊沒有防衛的人士,藉此提出毫無人性的勒索,致使所有的人都陷入恐懼,目的在要脅政治負責人屈從他們的恐怖暴力意圖。沒有任何局勢處境可以作為這種罪行的藉口,這種罪行令人不齒,如果把宗教當作這些行為的擋箭牌,貶抑天主的純淨真理以就合自己的盲目和道德上的逆行,則更該受譴責”。 教宗提出反省的第二要點是:努力追求真理賦予自由的權利以基礎和活力。文中特別強調宗教信仰自由。教宗指出:“人唯一偉大之處的最後根源在於人能夠認識真理。然而真理只有在自由中才能夠抵達,精神上的真理尤其如此,這些真理關係到善與惡,關係到生命的目標前景,關係到與天主的關係。當人一旦自由地獲得精神上的真理,他就需要自由的空間來活出這些真理。每個國家的活動便在此自然而然地介入,國際間的外交關係活動也如此。今天,從國際法的發展可以發現一種感性正在提高,那就是沒有一個政府能夠免於給自己國民保障適當的自由條件。關於這點,大家都知道聖座外交的本質乃在促進宗教自由。不幸的是,某些國家,包括那些對自己數世紀的文化傳統引以為榮的國家,非但沒有保障宗教自由權利,甚至嚴重地加以侵犯,對少數人更是如此。對此,我尤其願意重申世界人權宣言清清楚楚所確立的原則。基本人權放諸四海偕準,其中最重要的應該是宗教信仰自由權利,因為這與最重要的人性關係,也就是與天主的關係有關。我要對各國領導人說:如果你們不怕真理,也就不必害怕自由!聖座在任何地方都為天主教會要求真正自由的條件”。 教宗提出反省的第三要點是:努力追求真理敞開寬恕與修和的道路。教宗指出在過去教會人士和機構亦曾犯錯,為此教會予以譴責,並為此請求寬恕。教宗引用耶穌的警言說:“‘你們中間誰沒有罪的,先向她投石頭吧!’。基於這點,教會請求寬恕,亦寬恕他人。先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說得好:沒有正義就沒有和平,沒有寬恕也就沒有正義”。提到寬恕與修和,教宗便想到聖地、中東、黎巴嫩、伊拉克、非洲、特別是大湖區國家、以及蘇丹西南部的達爾福爾,這些地方至今仍然看到過去骨肉互相殘殺的的可怕後果,因此絕對需要寬恕與修和。教宗強調:“所流的血不要求雪仇,但呼求尊重生命與和平!”。教宗因此深深祝望聯合國新近成立的締造和平委員會能夠在各方的合作下,有效的達成任務。 教宗與各國大使反省的第四要點是:努力追求和平帶來新希望。他說:“這是前三點的自然結果,因為人在存在和行動的大問題上,不論是屬於個人的或社會層面的,乃至一個民族和全人類層面的,都有認識真理的能力。和平不是沒有槍炮聲,而是在國際關係中促成一種新的活力,並讓這些活力成為維持和平的要素。只有當這些活力符合人的真理,符合人性尊嚴時,它們才能產生效用。正因為如此,什麼地方缺乏度人性尊嚴所必須的基本條件,例如饑餓的地方,那裡即使沒有戰爭,同樣沒有和平”。 教會與社會 行刺前教宗的阿里阿恰即將出獄,聖座表示讓法院來決定 答:我想,凡是這個事件的見證人絕對無法忘記。在行刺事件發生幾天後,教宗從傑梅利醫院以仍然流露出非常痛苦的聲音說:“我寬恕開槍擊中我的兄弟。”以後,在2000年大禧年,這位先教宗又說到釋放阿里阿恰或給予他大赦的可能性。必須說清楚,先教宗僅是表達他對這個問題的想法,從未有過涉入法律方面的意思,他無意從任何形式涉入義大利或土耳其的法律程序。 釋放阿里•阿恰的消息,令先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的這個重要時刻再度出現在大家眼前。當時擔任聖座的教會公眾事務委員會秘書長的現任聖座與其他國家關係部秘書長的西爾韋斯特里尼樞機在接受本台訪問時說: 答:阿里•阿恰因行刺教宗而被判無期徒刑,隨後得到大赦,離開了義大利。以後的事由土耳其的法院來決定,現在,這法院決定將他釋放。土耳其法院的這個決定並沒有改變我們當初的感受,當然,再次聽到談論這個人,我們似乎聽到他在喊:打擊他! 問:我們可以想像您對這件事印象深刻,請問,您是怎麼經歷這個教宗和教會的悲劇的? 問:在我們的記憶中,除了教宗遇刺的可怕記憶外,我們同時也記得他擁抱並寬恕行刺他的兇手………… 問:教宗如何向您們談他的遇刺? 問:即使經歷了這個被行刺的可怕事件,教宗若望保祿二世並沒有害怕接近群眾………… 巴基斯坦天主教會呼籲政府廢除褻神法律 世界24小時 昨天01月09日,本台新聞處提供的“世界24小時”報導的消息是: -美國副總統切尼呼吸困難,入院治療數小時 下面請聽詳細內容: (梵蒂岡電臺訊)美國有線新聞廣播公司引述白宮的消息說,美國副總統切尼有呼吸困難,昨天9日上午被送入喬治•華盛頓醫院治療數小時。據說,切尼因服用藥物治療足部發炎而引起 “積水”。64歲的切尼多年以來有心臟疾病,曾作過多次冠狀動脈搭橋手術。切尼上一次的手術是在去年9月作的,他的膝蓋後部的兩個動脈瘤得到了治療。 (梵蒂岡電臺訊)以色列總理沙龍因腦部出血被緊急送進醫院治療已經有5天了,昨天9日上午,他的醫生們決定逐漸減少使沙龍從上週三進入人工昏迷狀態的麻醉劑的劑量。減少劑量後迅速出現第一個反應,沙龍恢復獨立呼吸,雖然仍用氧氣瓶起輔助作用。與此同時,以色列總理領導的持中間立場的“前進党”在國民中的聲望儘管稍有後退,卻仍比其他政黨佔優勢。以色列電視第二台公佈了這一調查結果。根據這項結果,在3月28日的立法選舉中,目前由臨時總理奧爾默特領導的前進党在120個議員中會有37席,由工會人士佩雷茲領導的工党會得20席,內坦尼亞胡的利庫德党得17席。 (梵蒂岡電臺訊)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內政部的前面昨天9日上午發生兩起自殺式攻擊事件,14人死亡,35人受傷。事發時,那裡正在舉行閱兵式,慶祝“伊拉克警察日”。另一方面,伊拉克最主要的遜尼派政黨“伊斯蘭黨”果斷地採取了政治立場。本台記者作了以下的報導: (梵蒂岡電臺訊)伊朗正如幾天前宣佈的,於昨天9日恢復對核燃料進行研究的活動。政府發言人證實了這個消息。上週末,俄羅斯的調停者和伊斯蘭共和國當局在德黑蘭舉行了會晤,這項會談在2月份還會舉行。伊朗恢復對核燃料的研究,使這個伊斯蘭共和國在國際棋盤上又多了一個孤立的新因素。伊朗記者拉法特接受本台訪問說: 答:我認為這是伊朗向歐洲發出的新挑戰,就是說它忽略歐洲國家、如歐洲聯盟和國際原子能機構這樣的國際機構發出的警告,選擇走自己的路。此外,新政府不原意履行上屆政府兩年前在巴黎簽署的妥協協議,而走自己的路。 問:這麼說,伊朗可確實被認為對國際安全是個威脅了? (梵蒂岡電臺訊)禽流感向西挺進。在土耳其,當地衛生當局公佈在凡省、安卡拉地區和中部地區證實出現5例新病案。禽流感已經殺死了土耳其與伊朗交界的一個小鎮的3個兄弟。這一次的化驗結果證實在患病的人身上有H5N1病毒,該病毒傳染人的危險性最大。在伊斯坦布爾的幾隻雞身上也查出了病毒的痕跡,這個地區在土耳其西部。世界衛生組織派出一個專家小組到該地區,分析所要採取的措施和未來的策略。歐洲聯盟下令禁止從土耳其進口未經加工的飛禽和雞肉食品。此外,印度尼西亞衛生當局也證實,1月1日死亡的一名男子被傳染上禽流感病毒。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