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1-01-2006 新聞報導 資料庫 主日彌撒讀經 主日彌撒重播
教宗與聖座 教會與社會 世界24小時 教宗與聖座 教宗接見羅馬歷史悠久的卡普拉尼卡公學師生,指出現代神父的形象供學習 卡普拉尼卡公學是在西元一四五七年由當時的卡普拉尼卡樞機主教創立的,目的在培育有志晉升神父,但是家境不富裕的青年為司鐸。這些世紀以來,這個公學培育出許多大人物,其中最傑出的兩位便是本篤十五世教宗和庇護十二世教宗。
教宗囑咐覲見他的修生和院長及神師們說:“要培育具有人性和勇氣的神父,好使耶穌基督重新生活在逐漸忘記他的世界上。這樣的工作計畫值得一個人一生去生活”。教宗又說:“在我們的羅馬城研讀神學,乃是個人成長以及向普世教會的需要開放自己心胸的珍貴機會。然而,讀書必須和人性的發展成熟、和服膺教會的訓導、和品德的鍛煉、尤其和謙虛與愛德的培養同行並進,因為是這些條件在賦給一個神父應有的深度和可信性”。 卡普拉尼卡公學是羅馬教區三所大修院之一,其他兩所是毗鄰拉特朗大殿的羅馬大修院,以及位於羅馬教區的救主之母大修院。教宗強調:“為了回應現代社會的期待,為了與每位基督信徒都參與的傳播福音的廣泛行動合作,需要訓練良好、勇氣十足的神父,他們沒有野心和恐懼,但深信福音的真理,首先關心的是宣講基督,並因基督之名隨時隨地關懷為人類的痛苦,使人人,尤其是貧苦和身處困境的人,都能體驗到天主的愛的安慰和教會家庭的溫暖”。 教宗結束說:“修生的表率是基督,也只有基督而已。你們越是與基督共融,越能夠忠實地步武他的芳蹤,並能使你們在聖神的引導下,讓你們對上主的愛在愛德中成熟。愛德是成全的維繫”。 南太平洋薩摩亞-阿皮亞榮休主教陶菲努樞機去逝 陶菲努樞機主教一九二三年生於西薩摩亞群島,雙親是海島原住民。三十一歲晉鐸,隨後加入在大洋洲牧靈工作很活躍的聖母昆仲會。一九六八年由保祿六世教宗任命為歷史上第一位波利尼西亞人主教。五年後,又被保祿六世教宗擢升為樞機。 陶菲努樞機主教在南太平洋薩摩亞這個小島國從事非常活躍的傳教牧靈工作。這個國家的居民只有十八萬,其中百分之六十二是誓反教徒,百分之二十一是天主教徒。在主教任期內,他創立了許多中小學和職業學校,培育專業人才。他尤其關心貧苦和年邁人士的牧靈工作,為他們設立服務之家,委託給耶穌小姐妹會的修女照顧。他重整教區的修院,並設立神學院,培育當地的執事和要理教員。為了促進教區居民的經濟獨立自主,陶菲努樞機主教把屬於教區的三千英畝土地捐出來,作為興建一座製造牛乳製品的大工廠。 陶菲努樞機主教一生都在效法聖母和熱愛聖母的日子中度過。 訪問姆賓達蒙席,談天主教會同基督信仰教會大公理事會去年一年的關係進展 答:首先是去年5月,基督教會大公理事會的秘書長科比亞博士來羅馬訪問。訪問結束時,他蒙教宗本篤十六世私人接見。至於我們的工作的第二個方面,就是5月份在雅典召開的基督教會大公理事會的傳教會議,主題是:“聖神,請來吧!治愈與修好”。全球650人出席了會議,天主教會派出一個25位觀察員的官方代表團。我們工作的第三個方面是混合工作組成立40周年紀念,這個活動有兩個方面,一是在設在日內瓦的基督教會大公理事會中心舉行的慶祝活動,聖座促進基督信徒合一委員會主席卡斯帕樞機主教和基督教會大公理事會中央委員會的主持人阿拉姆一世在會上發了言。另一方面是評估性的會議,在日內瓦附近的伯塞大公學院舉行,目的在共同研究基督教會大公理事會的授權,為混合工作組的未來功能撰寫準則。 問:姆賓達蒙席,您對未來有何看法?天主教會同基督教會大公理事會的對話有哪些進展?這項對話注重在哪些方面? 教會與社會 俄羅斯在實行了數十年的無神論教育後,宗教課如今又回到課堂上 世界24小時 昨天1月20日,本台新聞處提供的國際新聞報導的消息是: -伊拉克公佈國會選舉結果,什葉派獲得勝利 請聽新聞的詳細內容: (梵蒂岡電臺訊)伊拉克選舉委員會公佈了12月15日舉行的國會大選的結果:什葉派聯盟獲得勝利,但仍需組織聯合政府。以下是本台記者的有關報導: ******** 為什麼本拉登在沈默了一年多後再度發言呢?義大利對恐怖主義有深入認識的新聞記者奧林匹奧向本台說: 答:首先,因為基地組織的一貫策略是不斷定期的發出訊息,來令高度緊張氣氛持續,同時,也可能為了否認本拉登已經死亡的傳言。此外,也為了鼓舞組織的跟隨者,使他們重新鞏固起來。因此,本拉登的這個訊息,為了讓人覺得基地組織仍然存在,而且可以繼續下去。 (梵蒂岡電臺訊)有關伊朗核子問題的議論仍然無法停止。中國鼓勵伊朗政府回到談判桌繼續討論它的核子研究計畫。北京認為,與英國、法國、德國談判,是和平解決這個爭論的唯一途徑。伊朗方面,由於害怕它的核子計畫帶來聯合國的經濟制裁,開始將在歐洲的銀行存款轉存亞洲的銀行。昨天,俄羅斯原子能機構的負責人宣佈,伊朗政府將派遣代表團於日內前往莫斯科,繼續談判將濃縮鈾的程序轉移到俄羅斯進行。 (梵蒂岡電臺訊)巴基斯坦部族地區的瓦納城,昨天至少有8千人參加了示威行動,抗議美軍上星期用火箭攻擊西北部的一個村莊。美軍這次突擊行動的目標是本拉登的副手扎哈維利,但沒有成功,卻令18名平民喪生。據巴基斯坦情報方面說,幾名基地組織的成員在這次攻擊中死亡。 (梵蒂岡電臺訊)尼泊爾情勢緊張,在首都加德滿都舉行龐大反王室示威的當天,政府採取了宵禁和拘捕反對人士的措施,大約有1萬5千名員警和軍人在首都巡邏。示威行動由國內7個反對王室的黨派發起。一年前,尼泊爾國王解散政府後組織了一個新政府,並限制人民的自由。政府阻止示威行動,為了避免毛派反叛分子潛入。毛派反叛分子從96年起為推翻王室而不斷發起攻擊。 (梵蒂岡電臺訊)莫斯科溫度計的指示下降到零下32度,至少有7人凍死。嚴寒的氣候也導致天然氣的提供量減少。 (梵蒂岡電臺訊)尼日利亞劫持了8名介殼石油公司工人的反叛分子再度對在該國的外國石油公司發出威脅信息。反叛分子在寄給路透社的信息中要求介殼石油公司拿出15億美元來賠償因該公司運作導致環境污染而受害的人民。尼日利亞石油園地的工會則表示,如果部族民兵與正規軍繼續進行暴力衝突,石油工廠的工人將停工。 (梵蒂岡電臺訊)根據石油輸出國組織的估計,2006年的石油需求將增加1.9%而達到每天8千4百80萬桶。由於國際上的緊張局勢,本拉登的新威脅以及俄羅斯天然氣供應的再度陷入危機,油價上升到每桶67.11美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