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06-04-2006 新聞報導 資料庫 主日彌撒讀經 主日彌撒重播 教宗與聖座 教會與社會 世界24小時 教宗與聖座 教宗週三公開接見活動提醒教友:誰遠離教會訓導,不能與之共融 教宗說初期的教會有兩個特徵:第一個是第二世紀殉道者和偉大的神學家,里昂的聖依勒內所強調的,“什麼地方有教會,那裡就有天主的神;什麼地方有天主的神,那裡就有教會和種種恩寵;因為天主的神是真理”。教宗因此強調,聖神和教會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係。聖神建立教會,賜給教會真理,在信友心中傾注愛(參見羅5,5)。 教宗說初期教會的第二個特徵是:教會與聖神的密切關係並不革除我們充滿弱點的人性。因此,信友團體從一開始就不只嚐受到聖神以及真理和愛的喜樂,也嚐到來自信仰真理上的對立的考驗,以及因對立而導致的共融上的破裂。一如教會一開始便有共融,直到世界末日為止;同樣,不幸地,在教會伊始分裂便已進入其間。 教宗指著這些分裂說:“對今天仍然存在的分裂,我們不必驚訝,若望一書說:‘他們是出於我們中的,但不是屬於我們的,因為如果是屬於我們的,必存留在我們中;但這是為顯示他們都不是屬於我們’(若一2,19)。因此,在人世間的更迭和教會的軟弱中,總有失落信德、愛德和友愛的危險。為此,一個相信愛的教會並願意在這個教會內生活的人,他有明確的義務承認這個危險,同時接受他不能與遠離得救的訓導的人共融的事實”。 教宗說:“教會誕生之際,便已經意識到在共融上會產生緊張現象,對此若望一書已經指出來。新約聖經中再沒有比若望一書更有力地明白指出基督信徒彼此友愛的事實和義務;但這段聖經也以極端嚴厲的口吻警告敵對者,說他們曾經是信友團體的成員,但如今已不再是”。 教宗強調:“愛的教會就是真理的教會,它忠於主耶穌託付給它的福音。基督信徒之間的友愛來自他們都是被真理之神所立為同一的天主的子女。‘凡受天主聖神引導的,都是天主的子女’(羅8,14)。然而,天主子女的家庭若要生活在團結合一與和平中,就需要有人把這個家庭保存在真理中,並以明智和權威的辨識來引導它。這就是所謂的宗徒的職務。這裡我們就發現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整個教會都屬於聖神的,但這個教會有它的組織結構,有它的宗徒傳承,這個傳承有責任保證教會存留在基督所賜的真理中,從這個真理也產生愛的能力”。 教宗引用宗徒大事錄一段記載來強調初期教會的信友如何生活在這些價值之中,他說:“他們專心聽取宗徒的訓誨,時常團聚,掰餅,祈禱(宗2,42)。所以,共融來自信德,信德來自宗徒的訓誨,並以掰餅和祈禱來滋養,共融表現在愛德和服務中。…共融的恩典特別由宗徒的職務來保存和發揚,這個恩典是賜給整個教會團體的”。 最後教宗重申:“宗徒和他們的繼承人是基督託付給教會的真理寶庫的守護人和權威的見證,他們也是愛德的分施者。真理和愛德是主耶穌所啟示和贈與的,兩者是同一個恩典的一體兩面,這個恩典來自天主,並由宗徒的職務守護在教會中,一直傳到我們今天”。 聖座公佈今年聖周教宗主持的禮儀活動 4月11日,聖週二,下午5點半,聖赦院院長斯塔夫德樞機在聖伯多祿大殿為教友聽告解。 4月13日聖週四,上午,教宗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祝聖聖油彌撒,下午到聖若望拉特朗大殿舉行主的晚餐彌撒。禮儀中,教宗要為12人洗腳。參禮的人士將應邀作出愛德的舉動,捐款為菲律賓馬阿辛教區山崩災難中受害者重建住房。 4月14日聖週五,下午5點鐘,教宗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主的苦難禮儀和朝拜十字聖架禮。晚上9點15分,到羅馬的鬥獸場舉行傳統的拜苦路。 4月15日聖週六晚上10點鐘,教宗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復活前夕守夜禮。 4月16日復活主日上午10點半,教宗在聖伯多祿廣場舉行隆重彌撒,隨後並在大殿的中央陽臺降福羅馬居民和全世界的人。 今年的復活節,4月16日,正巧是教宗本篤十六世的79歲誕辰,三天後,4月19日,是教宗當選第一周年紀念日。 教會與社會 巴基斯坦又一座教堂被人縱火焚燒 世界24小時 昨天04月05日,本台新聞處提供的“世界24小時”報導的消息是: -巴勒斯坦外交部長扎哈爾寫給聯合國秘書長科菲•安南的信在中東引起廣泛反響 下面請聽詳細內容: (梵蒂岡電臺訊)以色列總統卡茨亞夫今天6日召見臨時總理奧爾默特,委託他組新政府。奧爾默特則證實了同工党達成協定,為組聯合政府進行磋商。另一方面,巴勒斯坦外交部長扎哈爾寫給聯合國秘書長科菲•安南的信在中東引起廣泛反響。信中雖然沒有明顯提到承認猶太國,卻表示由哈馬斯領導的新政府願意同自己的鄰居共處。那麼,這封信的意義何在呢?本台記者請教了義大利波洛涅大學中東政治發展學的教授艾米利亞妮,她說: 答:無疑這是非常積極的一步。我們不要忘記,在哈馬斯的憲章中仍然突出了它的目的:摧毀以色列國。不過,顯然這個口號在為奪取政權的時刻能夠起到作用。現在哈馬斯是一個執政勢力,這個激進組織該當在政治上有所行動。這個表示是同以色列共存所邁出的第一步。 問:艾米利亞妮教授,無論如何,哈馬斯同國際社會的關係顯得曖昧。巴勒斯坦總理哈尼亞稱西方種族主義,譴責雙重標準… 問:在以色列預先宣佈組工黨和中間黨聯合政府。這個政府為中東將有何意義? 問:以色列臨時總理奧爾默特提出一個單方面的和平方案,這個方案能實現嗎? (梵蒂岡電臺訊)泰國總理他信前天4日辭職,將權力交在國王手裡,引起了很大轟動。作出這個決定是受到了反對黨的嚴厲指控,反對黨抵制了上星期天的選舉,棄權投票的人很多。那麼,他信辭職的決定會強化少數黨的勢力嗎?遠東問題專家,阿斯蒂教授向本台表示: 答:一些消息來源懷疑這是總理使用的狡猾手段,好在幕後操縱局勢。但是,也需要看到,泰國的政局一向都十分不穩定。國王肯定扮演重要的角色,他是東南亞壽命最長的一個國王,幾乎60年在位。因此國王是主宰局勢的人。 問:像泰國這樣傳統上和平的國家正度過令人擔憂的不穩定時期,這對整個地區會有影響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