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11-04-2006 新聞報導 資料庫 主日彌撒讀經 主日彌撒重播 教宗與聖座 世界24小時 教宗與聖座 教宗聖伯多祿廣場主持聖枝主日彌撒禮儀,講解瞻禮所含的貧窮、和平與普世性的意義 教宗穿著華麗的祭衣,手持牧杖,先在廣場中央埃及方尖碑下面祝福了許多橄欖樹枝和棕櫚枝,然後舉著棕櫚枝隨著禮儀隊伍,其中有許多位主教、總主教和樞機主教,徐徐走向廣場平臺上,在那裡舉行了當天的彌撒聖祭。 教宗的彌撒講道引用瞻禮讀經若望福音中的一段。這段福音描述耶穌榮進耶路撒冷聖京的情景。福音說:“熙雍子女,不要害怕!看,你的君王騎著驢駒來了”。若望福音這段話是引自匝加利亞先知的預言。教宗說:要了解先知的預言和耶穌的作為的整個意義,必須看整段預言的話。這段話除了若望福音引述的幾句外,還這麼說:“他要由厄弗辣因剷除戰車,從耶路撒冷剷除戰馬,作戰的弓箭也要被消除;他要向萬民宣佈和平,他的權柄由這海到那海,從大河直到地極”。 教宗於是說:“先知以這段預言肯定了有關要來的君王的三件事。第一件事說他將是窮人的君王,他是窮人中的窮人,為窮人而存在。窮人在這裡意指著耶穌身邊那些謙虛信從他的人,也就是真福八端第一端所說的那些人”。教宗強調:“一個人盡可以在物質上貧窮,但是他的心卻貪婪財富和由財富而來的權勢。正因為他生活在忌妒和貪婪中,所以他的心還是屬於富裕的人。他希望打破財物的公平分配,以便使自己成為富有的。然而耶穌所說的、也是先知所預言的貧窮,特別是指內心免於佔有欲和奢望權勢的自由。這種自由並不是單純的平分財物,因為這種平分仍然屬於物質層面,它會使人心變得更堅硬。耶穌的自由特別是指內心的淨化,因著淨化而承認佔有乃是一種責任,是對他人的義務”。 教宗進一步強調:“內心自由是克勝如今已經破壞整個世界的腐敗和貪婪的先決要件。只有當天主成為我們的財富的時候,只有當我們每天耐心作犧牲,放棄一點東西的時候,我們才能找到內心真正的自由”。 教宗談到要來的君王的第二件事說:“先知告訴我們這位要來的君王是和平的君王:他將剷除戰車和戰馬,折斷弓箭,宣報和平。從耶穌的形象看,這位君王的行動是藉著十字架的標記來實踐的。十字架是被折斷的弓箭,從某方面看,卻是連接天和地的天主的彩虹,是跨在一洲和另一洲之間的橋樑。耶穌給我們的武器是十字架,這是修和的標記,是愛的標記,這個標記要比死亡堅強得多。每次我們作十字聖號時,我們必須記住:不能以不正義報復不正義,不能以暴力還暴力。記住,我們只能夠以善勝惡,而不能以惡報惡”。 教宗談到要來的君王的第三件事說:“先知肯定的第三件事是預報君王的國度的普世性。這位和平的君王的王國由這個海延伸到那個海,直到地極。古代有關土地的許諾如今被新的觀念所取代:默西亞王國的空間不再限於某個特定的國家,因為這樣的國家仍然會和其他國家分開,各自為政,於是脫離不了交相攻伐。默西亞的王國是整個大地,是全世界。這位君王超越任何界限,在多彩多姿的文化中締造團結合一”。 教宗的講道最後說:“先知所宣報的貧窮、和平與普世性這三個特點,都彙集在十字架的標記中。因此,十字架成了世界青年日的中心。曾有一段時期,人們就因為十字架而拒絕接受基督信仰,這段時期至今尚未結束。他們以為十字架談的是犧牲,所以是否認生命的標記。他們要的是完整、不受約束、不作任何犧牲的生命。他們只要生活、不願生命受到任何誡命和禁令的限制。總之,他們要的是富裕和完整的享受”。 教宗指出:“上面這些話聽起來很令人信服,也很吸引人。但這是蛇的語言,牠說:你們不要被嚇倒!你們放心地吃樂園裡面所有的果樹!然而,聖枝主日告訴我們的是:真正偉大肯定的事是十字架,十字架才是真正的生命之樹!”。 教宗本篤十六世會見“主業會”的大學生們,談了友誼的主題 友誼,它對基督信徒青年的深刻意義,是教宗向“主業會”的大學生們講話的主題。這項聚會洋溢著格外熱情的氣氛,青年大學生們提前幾天祝賀教宗將於4月16日滿79歲生日。本篤十六世說,讓耶穌在日常生活的熙熙攘攘中“引領你們”友誼的步履。教宗說:“可愛的青年們,你們絕不能忘記,你們的幸福來自同耶穌的相遇和友誼。” 教宗接著說:“我很清楚,對你們來說,同別人,特別是你們同齡人的友誼和接觸是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因此,教宗強調了耶穌正是我們最親密的朋友:“需要你們把耶穌當作你們最親密,甚至最好的一個朋友。這樣一來,同他的友誼將引領你們向其他人開放,將他們看成兄弟。” 本篤十六世又提出主業會青年大會的主題:文化和社會傳播說:“我們不得不證實,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技術和大眾傳播媒體不都是促進人際關係、誠懇的交談、人和人之間的友誼,不是總能夠培養同天主關係的內在性。” 教宗向青年們講話的結尾再次回到友誼,他勉勵青年們說:“每個基督徒都應邀做天主的朋友,藉著他的恩寵,把自己的朋友吸引到他面前。”教宗又解釋說,使徒的愛“以致成為向他人表達在耶穌身上找到幸福的真正激情。”他最後引證主業會的創始人施禮華的教導結束講話說,為做“友誼的使徒”,需要培養同耶穌的友誼,常領聖事。教宗結束講話後,同聚集在保祿六世大廳的許許多多的青年們握手問候,並同義大利共和國前總統科西加談了幾分鐘的話。 教會與社會 數千名全球的朝聖信友來到聖地,參加聖周禮儀活動 答:有1萬5千到兩萬人。所有人的參與都非常、非常地美好,有當地人和朝聖者,也有約旦河西岸的人,他們從未參加過聖枝遊行。遊行之後是童子軍的列隊遊行,整個約旦河西岸和耶路撒冷有12個童子軍組織參加。 問:法爾塔斯神父,這麼說,恢復了在聖地的朝聖活動了? 問:以色列-巴勒斯坦人的對話仍處在死點? 問:這幾天在聖地看到這種緊張氣氛嗎? 韓國天主教徒發起為若望保祿二世教宗冊封真福的祈禱運動 世界24小時 昨天4月10日,本台新聞處提供的國際新聞報導的消息是 -以色列決定與哈馬斯政府以及巴勒斯坦民族權力當局斷絕關係 請聽新聞的詳細內容: (梵蒂岡電臺訊)以色列政府決定中斷與哈馬斯政府以及與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的關係,並稱之為“敵視的機構”。關於中東和平問題,俄羅斯外長宣佈將於4月底舉行4方會議討論中東和平進程。這四方是:俄羅斯、聯合國、美國、歐盟。以下是本台的有關報導: ******** (梵蒂岡電臺訊) 義大利於4月9、10日舉行國會議員選舉活動。第一天由早上8點到晚上10點,第二天則由早上8點到下午3點。投票結束後立刻開始點票。9日上午,總統錢皮與夫人是最先前往投票的人士,總理貝盧斯科尼在米蘭投票,總理候選人之一的普羅迪則在博洛尼亞投票。據9日晚上10點鐘的統計,當天投票的選民占全體選民的66.5%。昨天10日下午3點鐘點票的初步結果顯示,左派陣營在參、眾議院獲的票數皆暫時領先。 (梵蒂岡電臺訊)歐盟各國外長禁止白俄羅斯總統盧卡先科和30多名部長及政府官員進入歐盟。歐盟部長們做這個決定,因為盧卡先科在3月19日總統大選中的獲勝受到抗議。白俄羅斯反對派和國際觀察人士都說在這次選舉中有作弊行為。 (梵蒂岡電臺訊)秘魯9日舉行的總統大選中,前軍方領袖胡馬拉為勝利者。胡馬拉因為與毛派遊擊隊抗爭而出名,2000年,他以一場政變推翻了當時的總統藤森。根據點票的暫時結果,胡馬拉仍只獲得27%的選票,未能避免舉行決選投票。有關秘魯的總統大選,本台特約記者薩爾維從拉丁美洲報導說: ******** (梵蒂岡電臺訊)非洲肯尼亞發生空難,一架軍用飛機在馬薩比特地區墜落,至少有14人死亡,機上乘客包括國會議員和地方官員。軍機失事原因尚未查出。幾天前,傳聞發生空難,當局則說是進行急救演習。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