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8-2006 新聞報導 資料庫
主日彌撒讀經
主日彌撒重播 教會與社會 世界24小時 教宗與聖座 聖座公佈教宗牧靈訪問德國行程 教宗將於9月9日午後1點45分從羅馬強比諾機場起飛,預定下午3點30分抵達慕尼黑約翰•斯特勞斯機場。在這裡接受國家正式的迎賓禮。下午5點30分,這位德國教宗將前往市中心具有歷史性的瑪利亞廣場,在聖母石柱紀念碑前祈禱,首次與群眾見面。接著,教宗將前往慕尼黑王宮禮貌拜會德國總統科勒,然後接見德國總理默克爾,巴伐利亞邦主席施托伊貝爾。當晚,教宗將下榻慕尼黑總主教公署,這裡原是他的老家,他在1977年到1982年間擔任慕尼黑的總主教。 9月10日上午,教宗將在慕尼黑新博覽會廣場為許多信友主持主日彌撒。下午,他將在主教座堂主持晚禱禮儀。11日上午教宗將乘直升機前往舊厄廷(Altotting)聖母朝聖地,在這裡為朝聖信友主持彌撒,然後參加聖體和聖母遊行,並為朝聖地一座新建的朝拜聖體聖堂主持祝聖落成典禮。當天傍晚,教宗要在舊厄廷聖亞納聖殿與巴伐利亞全體男修會會士和修生頌念聖母晚課。然後回他的家鄉出生地,位於茵河畔的馬克特鎮(Marktl am Inn)。在這裡,教宗要拜訪他領洗的本堂。之後便乘直升機前往雷根斯堡的聖沃爾夫岡大修院過夜。 12日上午,教宗要在雷根斯堡的伊斯林格廣場為信友舉行彌撒聖祭。下午,他將在雷根斯堡大學大禮堂會晤學術界人士,教宗三十來歲時就在這裡擔任信理學和信理史的教授。傍晚,教宗要在雷根斯堡大教堂主持重要的大公合一祈禱。 9月13日上午,教宗將為雷根斯堡老聖堂的新管風琴主持祝福禮,然後訪問他的哥哥格奧爾格•拉青格蒙席的家。當天下午,教宗將和他的哥哥要到雙親和姐姐的墳墓掃墓。然後整個下午都將在他們的老家渡過。14日上午,教宗將到弗賴辛(Freising),在那裡的主教座堂會晤巴伐利亞的神職人員和終身執事。這是教宗這次訪問德國最後的一項活動。結束後,教宗將前往慕尼黑機場,於中午12點3刻搭機返回羅馬。 教宗任命阿根廷耶穌會士何塞•加夫列爾•富內斯神父為梵蒂岡天文臺新任台長 現年43歲的富內斯神父已經是梵蒂岡天文臺的成員,生於阿根廷的科爾多瓦城,科爾多瓦大學天文系畢業,1985年進入耶穌會,在羅馬宗座額我略大學研讀神學,1995年晉鐸。2000年獲得義大利帕多瓦大學天文學博士學位。已經出版許多有關的論文和著作。 梵蒂岡天文臺直屬於聖座,是個純粹的科學研究機構。公元1572年額我略十三世教宗登基,為了修改曆法,於是在1578年在梵蒂岡建立一座天文臺。其後,有一段很長的時期這座天文臺沒有進行任何探索工作。1891年良十三世教宗頒佈諭令,建立新的梵蒂岡天文臺。1910年庇護十世教宗賦給這座天文臺更廣泛的研究使命,並把梵蒂岡花園內的一座別墅交給天文臺使用。1934年,鑒於羅馬上空過於明亮,不利於天文觀測,庇護十一世教宗遂完全更新這座天文臺,並把它遷移到羅馬南邊郊區丘陵地帶的岡道爾夫堡教宗夏宮內,同時委託耶穌會士負責管理。1980年代,岡道爾夫堡上空也過於明亮,於是天文臺於1993年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圖森開設了一座新的觀察站,所有的天文學家大都在這裡從事研究工作,而羅馬岡道爾夫堡夏宮僅作為行政管理中心、圖書館、天文博物館和電腦操作的地方。 教會與社會 單國璽樞機被診斷患肺癌 單國璽樞機,耶穌會士,現年82歲,原籍河北濮陽,1946年加入耶穌會,1955年在菲律賓晉升神父。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於1979年任命他為臺灣花蓮主教,隨後又於1991年任命他為高雄總主教,1998年擢升他為樞機。單樞機曾在75歲和80歲時兩度請求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准許他退休,都因教宗挽留而繼續領導教區。2005年11月單樞機辭去擔任了18年的主教團主席職務,隨後又獲得教宗本篤十六世批准於2006年1月5日榮休,卸下高雄總教區職務,由他的助理主教劉振忠主教接任。 韓國首爾教區舉行首屆青年節,上千名青年在烈日下分享、體驗信仰 這首屆青年節的主題是:站起來,我們開步走。據主辦首爾青年節的一位負責人保祿神父說,由於青年失業、家庭破裂等等的社會問題,青年們失去了他們的力量,甚至失去了他們的信仰。舉行青年節,正是為了與青年們分享他們的生活,並再次肯定他們在未來的教會和社會中擔任的領導角色。 首爾青年節的3天活動包括:以戲劇形式演出韓國天主教會於17,18世紀時所受的迫害和忠於信仰者的殉道、默想第一位韓國神父金安德列殉道的事蹟、舉行泰澤形式的大公祈禱、朝拜聖體、舉行音樂會、參加彌撒。 鄭鎮奭樞機在14日的閉幕禮彌撒中勉勵青年不要害怕未來,因為耶穌常同他們在一起。他說:“只要你們打開心扉仰賴耶穌便足夠了,你們不再會孤單。” 世界24小時 昨天8月19日,本台新聞處提供的“世界24小時”報導的消息是: -以色列士兵週六拂曉在貝卡谷地的一項行動打破了在黎巴嫩南部的停火 下面請聽詳細內容: (梵蒂岡電臺訊)黎巴嫩南部停火6天之後,以色列的一項新的軍事行動導致3名真主党遊擊隊涉嫌分子死亡。黎巴嫩總理西尼奧拉稱以色列的襲擊“明顯破壞了聯合國安理會宣佈的停止敵對狀態”。關於黎巴嫩的局勢,本台記者作了以下的報導: 另一方面,首批50名法國軍人抵達黎巴嫩加強監督停火的聯合國調停部隊。聯合國副秘書長對義大利和芬蘭派兵的承諾以及尼泊爾、印尼、馬來西亞和孟加拉作出的保障表示滿意。不過,以色列政府已經闡明同以色列沒有邦交的國家,如印尼、馬來西亞和孟加拉,不該為聯合國調停部隊提供兵員。聯合國部隊使命的階段已經確定:聯合國頭一批軍隊3500名藍盔士兵將在9月2日之前進入崗位,11月4日之前部隊組成完畢。此外,義大利海軍的聖馬爾谷號軍艦昨天19日上午抵達貝魯特港,船上裝載了500噸的援助物資。 (梵蒂岡電臺訊)巴勒斯坦政府堅決譴責以色列軍隊18日夜間逮捕巴勒斯坦當局的副總理沙爾,沙爾是哈馬斯運動的高層領導人。此外,昨天19日上午傳出消息說,殺死義大利義工安傑洛的涉嫌兇手已經落網。這件謀殺案是於8月10日在耶路撒冷發生的。本台記者作了以下的報導: (梵蒂岡電臺訊)基地組織的一名高層負責人在巴基斯坦被逮捕。拉赫曼被視為一個關鍵人物,能夠提供關於本•拉登躲藏的地方和在世界的伊斯蘭組織的消息。當局未證實這項逮捕的消息,無論如何,逮捕行動屬於調查在英國粉碎的未遂恐怖進攻事件的行動之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