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31-12-2006 新聞報導 資料庫
主日彌撒讀經 周末避靜
教宗與聖座 教會與社會 世界24小時 教宗與聖座 教會對薩達姆•侯賽因被處以絞刑的立場 聖座新聞室主任隆巴迪神父對此發表下列聲明說:“處以死刑總是一件悲慘的消息,令人悲哀的事,即使當事人嚴重罪行成立亦然。教會反對死刑的立場已經多次強調過。處死罪犯不是重建正義、使社會修和的途徑。相反地,這有滋生報復心理和種下新暴力的危險。在這伊拉克人民生活黑暗的時刻,我們不能不祝望所有負責人士盡一切力量,好使人民在這悲哀的局勢中能看到一線修和與和平的希望”。 聖座新聞室主任隆巴迪神父發表了聖座對伊拉克前領導人薩達姆•侯賽因遭絞刑處決這件悲劇的立場後,聖座正義與和平委員會主席雷納托•馬蒂諾樞機主教也向本梵蒂岡電臺發表他的看法說:“日前我曾祝望有關方面認為以不處死薩達姆•侯賽因為宜。如今我希望並祝禱這最後一招,不致於使伊拉克這個已經飽受嚴重分裂和骨肉相鬥的國家的危險局勢進一步惡化”。 馬蒂諾樞機主教又說:“就如《生命的福音》所教導的,鑒於現代社會有可能性有效地制止罪行,因此應該避免死刑,好使罪犯無計可施之余,也不至於永遠奪取他們贖罪的機會。教會認為生命是天主的恩賜,人對生命沒有絕對的權利。人的生命,從受孕之初到自然死亡為止,都必須受到維護。教會的這個立場人人都知道。這個立場既排除墮胎,也排除對人類胚胎的實驗;既排除安樂死,也排除死刑,因為這都是否認按照天主的肖像所創造的人的超性尊嚴”。 教會今日慶祝聖家瞻禮 今天更是教會年度禮儀節期中最後的一個節日聖家節。當今教宗本篤十六世就職以來,便非常重視家庭在社會和教會中的地位與功能。他今年在接見歐洲人民黨國會議員時,便向他們強調說:“維護以婚姻為基礎的家庭是無可商討的原則”。今年七月上旬教宗也親自前往西班牙的巴倫西亞,主持第五屆世界家庭大會閉幕禮,在那裡他提出基督信仰家庭的美麗,以回應西方日漸俗化的現象。 今天下午,教宗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元旦天主之母大瞻禮晚禱後,將到佈置在大殿廣場中央的大馬槽參觀欣賞。耶穌聖誕馬槽就是一幅最甜蜜、最動人的家庭情景。在這聖家節傍晚時分,教宗前來瞻仰兩千年前耶穌、瑪利亞、若瑟聖家的這一幕,以結束世界仍然動盪不安的這一年。 教會與社會 2006年全球有24位教會成員為見證福音犧牲性命 ******** “我也想到那些堅持忠貞于伯多祿宗座而決不妥協的天主教友,他們有時甚至需要付出巨大痛苦的代價。整個教會欽佩他們的芳表,並為他們祈禱,求天主使他們有堅持的力量,也使他們知道他們所受的折磨是勝利的泉源,即使在當時似乎是失敗。” 2006年殉道者最多的是非洲,有9位神父、1位修女、一位教友義工為福音犧牲了性命。其次是美洲,遇害的教會成員為6位神父、1位修女、1位協助慈幼會傳教工作的在俗教友。亞洲則有2位神父、1位修女和1位在俗教友殉道。大洋洲也發生為信仰殉命的事件,一位兄弟行善會的會士在巴布亞•新幾內亞遭殺害。這些殉道人士都明知所面對的危險,卻因為信仰堅貞,因而不肯拋棄自己的使徒使命。 立陶宛象徵獨立的著名十字架山丘發生嚴重火災,大量木制十字架遭焚毀 道曼圖山丘於17世紀便已經出名,當時山上有一座城堡,在那裡發生了一場對抗日爾曼騎士的戰役。從那時起,這座山丘便成了立陶宛獨立的象徵,也是人們朝聖的目的地。1831年,立陶宛和波蘭的起義遭俄國鎮壓後,立陶宛人在這個山丘上豎立起十字架紀念捐軀的人。1863年反抗沙皇的行動失敗後,人們也同樣在這裡豎立十字架。從此以後,大家常常將十字架豎立在這個山丘上,或為了還願,或為了表達虔敬之情。立陶宛人的這個習俗連蘇維埃政權也未能將之停止。1993年,先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前來十字架山,次年,他送來一根十字架。去年2005年,當今教宗本篤十六世也命人代表他在山丘上豎立一根十字架。 亞洲大城市污染程度為世界之最 世界24小時 昨天12月30日,本台新聞處提供的“世界24小時”專題報導了伊拉克前總統薩達姆•侯賽因被執行死刑的消息,並且收集了世界各地的反應。 下面請聽詳細內容: (梵蒂岡電臺訊)伊拉克前獨裁者薩達姆•侯賽因被處死的消息在世界各地引起不同反應。美國總統布什在消息公佈幾個小時後聲明:“薩達姆•侯賽因在接受公正審判後被處決。”他稱這是“正義的行動”。俄羅斯則表示擔憂,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卡梅甯說,處死刑“能使伊拉克軍事和政治局勢惡化,加重宗教部族間的緊張空氣。”伊朗也指暴力有可能增加,但預計這種情況不會持久。伊朗稱伊拉克前總統被執行死刑是“伊拉克人的勝利”。 巴勒斯坦地區聽到薩達姆•侯賽因被處死的消息後感到哀痛。在約旦河西岸北部的傑寧,一些房屋和商店展示出哀痛的標誌和伊拉克前獨裁者的照片。薩達姆很受巴勒斯坦人的歡迎,這是因為他曾公開支持巴勒斯坦人的事業,在1991年的波斯灣戰爭中用飛毛腿導彈擊中以色列的城市。薩達姆•侯賽因被處死的消息在以色列有很大的反應。據政府高層的消息來源說:“正義得到了伸張”。 伊斯蘭哈馬斯運動也做出反應,說這是“政治謀殺”,“違反所有的國際法律”。歐洲聯盟的最初反應是譴責這個行動,促進發展和人道援助專員米歇爾稱對伊拉克前領導人施與絞刑是“野蠻”行為,儘管也承認薩達姆犯的“恐怖罪行”。外交和安全事務高級代表索拉納表示:“譴責薩達姆犯下的罪行,但也譴責死刑。” 薩達姆是在軍情局的所在地接受絞刑的,目前那裡是伊拉克軍隊的基地,數目有限的證人和一些記者以及薩達姆本人被直升機運到刑場。行刑的地點是一座矮屋頂的房子,四面是光禿的牆壁,69歲的薩達姆由幾個蒙面的人圍住。他拒絕將頭部遮起來。面對眼前的絞刑架,他顯然精神緊張,但還是向他的人民說了話,號召他們“團結”。薩達姆是由“多國軍隊”,即美軍士兵護送到刑場的。據國家安全部的秘書魯貝說:“薩達姆情緒低落看上去很明顯”,他的雙手被綁在背後,一本可蘭經挾在手臂上。 行刑前一刻,他低聲誦念了幾段可蘭經的經文。除了國家安全顧問魯貝以外,在場觀刑的有內政部和國防部的各一位代表,一位上訴法院的法官哈達德,檢察院的法官法拉盎和幾個記者。魯貝說:“薩達姆沒有任何悔罪的表示。”他又說,他“即刻死去”。他並且說,尚未決定如何處置薩達姆•侯賽因的屍體,有可能把屍體交給他的親屬或他的部族尚存的成員。至於埋葬在何處該當同政府當局“協商”取得一致意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