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廣播電台梵蒂岡廣播電台
梵蒂岡廣播電台  

類別


 
 愛德與關懷


  教會


  文化與社會


  梵蒂岡文獻


  大公合一運動


  家庭


  主教會議


  青年


  正義與和平


  政治


  宗教與對話


  科學與倫理


  教宗與聖座


  靈修生活



08-01-2007  新聞報導 資料庫  主日彌撒讀經 周末避靜

東南亞通訊

這次的東南亞通訊報導的消息取自天亞社:

--香港六宗教領袖交流對終極關懷的觀念
--臺北新任輔理主教鍾安住,首要與神父教友建立關係
--菲律賓為華人服務的「樂仁傳教會」前瞻修會穩步發展
--香港堂區聖家節活動 突顯信徒重視婚姻與家庭
--馬尼拉羅撒樂樞機: “奉獻和團結是和平之路”
********

香港六宗教領袖交流對終極關懷的觀念
   【天亞社香港訊】香港多個宗教的領袖分享各自信仰對「終極關懷」的見解及重要性。

   香港六宗教領袖座談會聯合秘書處天主教代表周景勳神父說,香港人口老化,而現代青年人對生命有不同價值觀,所以期望借著探討終極關懷的議題,鼓勵青年人關心身邊的人。

   他對天亞社說,終極關懷不單指臨終一刻,還包括個人修養和德行。這項牧靈工作的重要,在於病者對生命終結有時會感到恐懼,在這關鍵時刻,「如果我們能給予他們心靈安慰,便可讓他們得到平安」。

   周神父觀察到,不同宗教因應各自宗教觀提供終極關懷服務,但這或許正在改變。香港六宗教領袖座談會于十二月二日舉辦的年度宗教思想交流會,便特意以「宗教信仰與終極關懷」為主題。

   這次交流會由天主教教區宗教聯絡委員會主持,約百人參加,包括佛教、天主教、孔教、伊斯蘭教、基督教、道教信徒和一些非宗教人士。

  
   未能與會的天主教腫瘤科醫生楊美雲提交的文章指出,癌症病人常會問「為甚麼?」她說,天主教的信仰核心是復活,有此信念的病人,面對死亡時不會感到絕望,而是抱著對永生的盼望。

   這位天主教醫生協會前任主席認為,有天主教信仰的人或會體悟到「痛苦是參與耶穌的苦難和救世工程。病人若能在痛苦中找到價值,雖仍痛,未必苦」。

  
   香港六宗教領袖座談會是于一九七八年成立,旨在透過定期聚會、合作服務和活動,鼓勵宗教之間加強溝通,分享經驗,表達對世界和社會的關懷。

   香港社會對臨終者的關懷似乎正在增加。香港教區禮儀委員會於十一月十三日起,一連三周的「善終陪伴與萬民四末」講座,反應熱烈。講座內容包括照顧病人、善別服務、照顧亡者親屬及教會對生死的教義。

   此外,民間組織「善寧會」近期的數個善終照顧及教育課程也同告額滿。



臺北新任輔理主教鍾安住,首要與神父教友建立關係
   【天亞社臺北訊】臺北總教區新輔理主教在晉牧後兩天,便到堂區探訪神父及教友。

   鍾安住主教十二月卅日在臺北縣新莊市天主教輔仁大學受祝聖。他于元旦到訪臺北縣中和市天主之母堂,主持該堂主保瞻禮彌撒。

   五十四歲的鍾主教在晉牧禮後告訴天亞社,他將努力「瞭解堂區神父面對的困難,給予鼓勵,加強與神父的友誼及『父子』關係。」

   他表示,以前一直把心力投放在修院和大學工作,因此不大熟悉總教區的事務。但他相信,天主賜給他的特恩是善於與人溝通,今後會逐漸加強與神父和教友領袖的合作。

   鍾主教在臺北工作近六年,由二零零零至零三年出任天主教臺灣總修院院長,後擔任輔仁大學的助理教授和校牧。他出生於臺灣西南部嘉義教區,在毗鄰台南教區晉鐸。

   輔仁大學總務長賴振南十二月卅日對天亞社說,鍾主教是個「好牧人」,不但帶領大學的宗教活動,也十分關心學生、教職員及工友。這位天主教徒認為,主教的親和力強,其大學工作經驗有助他深入接觸不同的教友團體。輔仁大學約有二萬七千名學生和一千名教職員工。

   晉牧禮上,鍾主教在襄禮的台南教區林吉男主教和高雄教區劉振中主教,以及來自臺灣各地二千多名教友的見證下,從臺北總教區鄭再發總主教手中接受主教戒指、禮冠和權杖。

   當天參與共祭彌撒的還有高雄教區已退休的單國璽樞機、多位退休主教、臺灣其他四個教區五位主教和輔理主教,以及近一百八十位神父。



菲律賓為華人服務的「樂仁傳教會」前瞻修會穩步發展
   【天亞社菲律賓馬卡蒂市訊】菲律賓一個以服務華人為宗旨的傳教修會,形容該會在「靜待」發展,聖召則「穩步增長」,儘管目前其修生逾半來自中國大陸。

   在十月十八至廿二日泰北清邁「亞洲福傳大會」中,擔任協調員的「樂仁傳教會」會長盧德范蒙席近日向天亞社說,大會是「蒙受恩寵的時刻」,增強了他的傳教熱誠。

   這位四十六歲華裔菲籍神父向天亞社說:「菲律賓人在許多方面貧乏,但亦擁有許多瑰寶可與人分享」,特別是「我們的信仰和音樂」。為他而言,福傳大會以故事形式分享各人對耶穌的經驗,顯示這是向不同文化和信仰者福傳的有效途徑。

   盧蒙席在其身兼院長的傳教會「樂仁修院」,談論修會面對的挑戰。修院位於馬尼拉東南馬卡蒂市。樂仁傳教會以聖李樂倫命名,聖人生於一個華裔父親與菲裔母親組成的菲律賓家庭,他於一六三七年代表道明會前赴日本作傳教考察時殉道。

   盧蒙席憶述,在二零零一年,修會無法回應要求,派神父到俄羅斯東部伊爾庫茨克服務。他說:「我們仍未夠人手這樣做,但我們冀盼有一天能派出更多神父履行傳教使命。」

   已故馬尼拉總教區辛海綿(Jaime Sin)樞機於一九八七年成立樂仁修院,旨在培育神父為華裔菲律賓人服務。十年後,教廷認可樂仁傳教會為教區傳教神父團體。

   據馬尼拉總教區網站指出,辛樞機盼望樂仁傳教會成為神父履行傳教聖召的團體,共同關注中國教會的發展和推動對華人的福傳工作。

   盧蒙席在臺灣經過八個月的研習和牧靈工作後,於一九九一年晉鐸成為樂仁傳教會首位神父。他於二零零零年獲委任為傳教會第二任會長時,已在修院工作逾兩年,並在中國東北修讀漢語。現時該修會共有廿名神父。

   樂仁傳教會獲正式認可後的九年間是「靜待發展」期,當時無論在聖秩及聖召方面均「穩步發展」。盧蒙席說:「就修生而言,每年人數大致相同,維持在卅至卅五人。」

   不過,來自中國大陸的修生現時占全院人數近半。修讀哲學的廿名修生中,約半數來自大陸。十二名神學生中,則有七人來自大陸。

   大陸修生由他們的主教推薦,取得中國政府批准往海外進修。盧蒙席解釋,修生所屬教區需負責修生前往馬尼拉的旅費,而修院則負責學費及食宿開支。

   他指出,修院允許大陸修生登記成為傳教會中國教會傳教團的成員。他續說,中國公民必須在中國晉鐸,中國政府「不會接納修生在馬尼拉晉鐸,他們可能不會獲准在中國服務」。他說,但修生可要求成為馬尼拉總教區神父及樂仁傳教會成員,一如其他修會成員。

   盧蒙席前瞻未來六年,傳教會神父將會增加,並估計每年會有一名新神父晉鐸。他說,除了為華裔菲律賓人施行聖事,「我們會派遣更多華裔菲籍神父往海外傳教」。

   在菲國,樂仁傳教會神父服務于五個教區內的六個堂區及一些華人學校。但二零零六年《菲律賓天主教手冊》顯示,共有五十四個堂區及機構,屬於菲律賓華人天主教牧職服務範圍。三名樂仁傳教會神父現于臺灣服務。

   盧蒙席指出,當教區接管該些堂區後,樂仁傳教會神父便可前往海外傳教。

   菲律賓華人天主教牧職全國秘書陳孟利神父分析,樂仁傳教會的最大挑戰,是它沒有辦學及負責的堂區少,較難吸納青年加入。

   這位華裔菲籍神父向天亞社說,「對華人持熱誠及開放態度」是該會目前的基本培育方針。他說:「任何人具有這兩種特質,便不會有太大的困難,即使在學習語言上亦然。」

   他指出,天主教會一九五零年代後才在華人社群活躍,以此而言,華裔菲人的聖召已算「良好」。他說,傳教士當時被迫離開中國前來菲國,逐漸在本地華裔社群中建立起全國學校及堂區的網路。

   盧蒙席擔任樂仁傳教會會長及修院院長的任期于二零一二年屆滿,他計畫任滿後會繼續以華人為傳教目標,並期望可領導傳教團到「澳門或其他華人地區」。



堂區聖家節活動 突顯信徒重視婚姻與家庭
(香港公教報訊)十二月三十一日(主日)是聖家節,不少堂區都會為堂區夫婦或慶祝結婚周年的信徒舉辦慶祝活動,因著教區把今年訂為「家庭年」,堂區與夫婦一起走過大除夕、迎接新一年,便變得別具意義。

跑馬地的聖瑪加利大堂在上主日慶祝聖家節,替堂區約五十對慶祝結婚周年的夫婦舉行慶典,重宣婚姻盟誓。

聖瑪加利大堂聖家會的姚蒲淑玲十二月十九日說,慶祝聖家節,體現了天主教徙重視婚姻。姚太說:「我們視堂區為家,家庭是很重要的。」

姚太稱,部份夫婦只有一方是教徒,藉聖家節及為「家庭年」作好準備,能夠給非教徒配偶知道,教會珍惜婚姻與家庭。

「聖經創世紀記載,(夫婦)二人關係,需要成為一體。」從事夫婦培育工作的寶血會修女鄭瑞薇十二月十九日說,家庭是社會的基礎,夫婦在婚姻路上需要不斷學習,「正如神父需要七至十年的時間修道,修女也要經過三年學習才發願,婚姻也一樣,需要培訓及學習」。

鄭修女認為,婚姻關係中,配偶需要不斷的付出和犧牲,這關係到當事人要認識自己。她說,夫婦爭執往往源於彼此認識不足,特別是對自己認識不足。

她又說:「基督徒認為,夫婦需要溝通及彼此成全。家庭內必然會遇上困難,但困難並不是障礙,正如種籽萌芽,都需要破殼而出。」

鄭修女稱,關心和看重家庭,是沒有時間性的,人每時每刻都需要關顧家人。
對於家人關係,她說:「夫婦可以共同愛護雙方的父母。作為父母的,亦要學懂讓子女獨立,與配偶組織家庭,不要過分把時間集中於子女身上,疏忽對配偶的關懷。」

信徒許張佩玲曾與丈夫相隔異地多年,目前一家人居於深圳。她認為,維持良好的夫妻關係,貴乎坦誠和信任,祈禱亦有助夫妻的信仰成長。

許太十二月二十日稱,家庭融洽與信仰生活彼此相關,夫婦憑著信仰,有助兩人達到同一生活目標。
許太為遷就丈夫工作,舉家遷在深圳居住,平日她每天穿梭香港上班。她表示,會儘量參加教會活動,「因為天主給予我許多東西,希望藉我能力範圍內,為天主奉獻,以展現天主對我們的眷顧」。

羅撒樂樞機: “奉獻和團結是和平之路”
(亞洲新聞 馬尼拉訊)有必要 “奉獻, 走紀律之路’ , 如果 希望 “重新開始團結合作, 以達到持續的和平”.

在祝賀新年信息中, 馬尼拉樞機, 大主教羅撒樂向所有的菲律賓人民發出邀請.

在昨天發佈的資訊中, 羅撒樂樞機解釋說, 這個國家 “應該往前看, 新一年, 應該成為挑戰,而不是已經過去的憂傷和不幸的時代的終結”.

每一個新年 “都是一個機會, 讓我們可以利用時機實現共同的願望, 不論是富人與窮人共用生活, 或者新的團結合作, 由各種宗教信徒和有良心的公民組成的和平團體”.

如同在耶誕節祝賀中的邀請, 大主教再次向國民強調, “為和平祈禱, 為國家的團結祈禱. 為了達到一個共同目標唯一的方法是與其他人分享”。


收聽節目


直播


隨選即聽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聲音


三鐘經

教宗接見


上一頁  上一頁
首頁  首頁
向編輯部投書  向編輯部投書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