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廣播電台梵蒂岡廣播電台
梵蒂岡廣播電台  

類別


 
 愛德與關懷


  教會


  文化與社會


  梵蒂岡文獻


  大公合一運動


  家庭


  主教會議


  青年


  正義與和平


  政治


  宗教與對話


  科學與倫理


  教宗與聖座


  靈修生活



15-10-2007  新聞報導 資料庫  主日彌撒讀經 周末避靜

東南亞通訊

這次的東南亞通訊報導的消息取自天亞社和香港公教報:

--中國華北永年教區痛失主教,信眾感謝教廷悼文
--中國華中河南開封教區「地下」梁希聖主教安息主懷
--香港跨宗教環保論壇 促請集結社會力量
--南韓宗教領袖喜見南北韓峰會成果,仍有改善之處
********

中國華北永年教區痛失主教,信眾感謝教廷悼文
   【天亞社香港訊】被拘留多年的華北河北省永年教區韓鼎祥主教上月安息主懷,當地教友對天亞社表示,他們感謝梵蒂岡和各方送上的慰問。

   梵蒂岡官方義大利文日報《羅馬觀察報》十月九日刊登文章,悼念享年六十八歲的韓主教,對其逝世感到「悲傷和遺憾」。

   報導說,韓主教九月九日逝世後數小時內,遺體已被火化,骨灰被安葬,整個過程中沒有舉行任何宗教儀式。報導又說,教友未能向韓主教遺體告別,其墳墓亦受到嚴密監視。

   文章表示,儘管如此,「沒有人能阻止全球教友向韓主教致敬。他畢生直至死亡都為基督的緣故而受苦。」

   教會消息人士向天亞社說,神父和教友在韓主教被埋葬後,才得悉其死訊。他們立即趕到邯鄲市一個公墓,「但除了一塊墓碑之外,甚麼也沒有看到」。

   消息續說,當時有些教友想把骨灰遷移到一個更適合的地方安葬,但附近的便衣公安獲悉後加強墓地的保安。

   消息人士對天亞社說,當局不讓韓主教的骨灰被移走,目的是為了容易控制現場,縮小韓主教逝世對地下教會團體的影響。

   消息引述多位元神父說:「不管怎麼樣,我們祇有委曲求存,而且信仰沒有要求我們作甚麼激烈行動。」消息又說,每天仍有少數便衣公安在韓主教的墳墓四周,但沒有干涉教友拜祭。

   九月廿九日是韓主教的「三七」紀念,大批教友依照中國習俗到墓地致祭,公安人數因而增加以維持秩序。消息人士相信,許多教友也將在十月十三日「五七」和十一月二日教會的「追思已亡」節前往掃墓。

   消息人士說,韓主教被教友公認為聖人,不少人以朝聖的心情到墓地祈禱。雖然當地教會的牧靈工作沒有受到主教去世的影響,但消息人士形容現在教區內的情況困難和混亂。

   《羅馬觀察報》的報導指出,韓主教一生經歷了逾廿年牢獄之苦。他一九九九年十一月廿八日最後一次被捕,先後被拘留在不同地方。直至主教臨終前,神父和教友都不獲准探望。

   永年的地下教會團體在近幾年前分裂為二。消息說,服從韓主教的十二位神父和一萬五千名教友矢志「步武主教的芳蹤,度忠貞信仰生活,隨時迎接各種挑戰」。另一團體則有十五位神父和近三千教友。

   消息人士指出:「今後兩個地下教會團體之間,以及它們與公開教會團體之間,先就共同關心的問題合作,待教友在心理上融合起來後,根據教宗牧函的精神逐步達致合一。」

   教宗本篤十六世六月卅日致函中國大陸的天主教徒,發出「迫切的邀請,呼籲你們要寬恕與和好」。

   當地的公開教會邯鄲教區,範圍覆蓋永年教區,現由兩名主教、五十八名神父和二百位修女牧養十三萬教友。

   另一方面,河北省另外兩個教區的主教至今仍然失蹤。保定教區蘇志民主教一九九七年十月八日被捕,至今已十年,他最後一次露面是二零零三年十一月在一所醫院接受眼部手術其後下落不明。現年八十歲的易縣教區師恩祥主教,零一年四月十三日耶穌受難日在北京被拘留至今。

中國華中河南開封教區「地下」梁希聖主教安息主懷
   【天亞社香港訊】華中河南省開封教區梁希聖主教于九月廿三日去世,享年八十四歲。

   該教區一位「地下」神父十月十二日告訴天亞社,主教因腦栓塞不治,其遺體已於九月廿六日的殯葬彌撒後被安葬。

   另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教會消息人士對天亞社說,這位「地下」主教于二零零二年遇上車禍後,身體一直欠佳,而今年初開始健康更進一步惡化。

   大陸教會一些網站,簡短報導了梁主教的死訊,並籲請教友為他祈禱。至於境外,梵蒂岡萬民福音部屬下的《信仰通訊社》十月十日在其網路義大利文版,刊出梁主教逝世消息。

   該位開封教區神父說,主教「為人謙遜,平易近人,與神父和教友的關係不錯」。他又與鄰近教區保持友好關係,所以來自河南及河北省其他教區的神父也參加他的葬禮。

   他表示,梁主教一九二三年出生于河南郟縣一個非天主教家庭,五十年代畢業于開封總修院,但直至一九八零年才晉鐸為神父。在文化大革命(1966-76)期間,他因信仰遭受迫害。八九年八月,他秘密受祝聖為開封教區主教,不獲政府認可。

   神父說,梁主教在任內恢復並維持教會的宗教活動,在其領導下,神父們能充分地照顧十六個縣的教友的聖事需要,包括在教友家及祈禱所定期舉行彌撒。他解釋,由於教區經濟緊絀,加上政府不准許,地下教會沒有蓋教堂。

   該消息人士形容梁主教是一個「好人」,他經過四十年政治動盪生涯,到教會在八十年代初恢復後,年近六十歲時才晉鐸,顯示他一直堅持自己的司鐸聖召。

   開封教區「公開」教會的陳金鐸神父十月十一日對天亞社說,他從教友處得悉梁主教去世,為他舉行了追思彌撒。這位九十歲的老神父說:「不用分甚麼地上地下教會,我們都是在同一個教會。」

   開封的公開教會自韓道一主教于二零零零年十月廿七日去世後,牧首之職一直懸空。一位神父其後對天亞社說,由於梁主教當時仍在,所以教區沒有選舉新牧。

   陳神父指出,雖然雙方神職人員很少接觸,地下教會的高宏效助理主教,今年初曾找他見面。方濟會士高主教于梁主教去世後,自動繼承其主教職。

   高主教來自華北陝西省鳳翔教區,二零零五年一月一日由梁主教秘密祝聖為開封教區助理主教。

   之前,同在陝西省的周至教區宗長風神父,二零零零年十月廿七日亦獲秘密祝聖為開封教區助理主教。但消息人士說,宗主教從未到過開封教區,因為政府不容許他這樣做。這位「未能履新」的主教,目前仍留在原教區當神父。

   消息人士和陳金鐸神父均說,高主教過著躲藏生活,避免公開的宗教活動。

   開封教區的地下團體目前有三位老神父及九位年青神父,牧養主要在農村的一萬多教友。

   梁希聖是今年第九位辭世的大陸主教,而在地下教會中是第四位——兩周前,河北永年教區韓鼎祥主教九月九日在拘留期間死亡。廣西南寧教區蒙子文主教及河北宣化教區趙振東主教,分別于一月七日和七月十三日逝世。

   開封位於北京以南六百一十五公里,曾是北宋(西元960-1127年)的首都,當地天主教社群早於一六零八年已有歷史記載。當時有外國傳教士被派遣到開封理事廳街地區,尋找在該處聚居的猶太人社群。

香港跨宗教環保論壇 促請集結社會力量
(香港公教報訊)在一個宗教與環保論壇上,講者肯定宗教團體、社會人士和政府在環保工作上的夥伴關係。信仰探討中心「天主教綠識傳人」十月七日假油嘛地的聖保祿堂舉辦論壇,題為「當宗教遇上地球暖化」,由環保和氣象專家主講,宗教和環保團體代表發言。近二百人出席。宗教界發言環節上,天主教綠識傳人主席鄭生來神父稱,宗教能夠培育信徒價值觀,它可聯同社會人士一起推動環保。他說:「教會能夠透過信仰培育,讓信徒建立恆久與持續的綠色生活習慣……甚至與其他宗教信徒和環保署合作。」中文大學崇基神學院教授龔立人稱,信徒要反省和批判消費主義,瞭解當中對全球暖化影響。他認為,環境遭破壞,跟後期資本主義有一定關係,社會應在環保議題上監察企業所造成的影響。他又期望環保組織視宗教團體為合作夥伴。道教學院行政主任李永明稱,道教主張「清靜無為,少私寡慾」,跟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吻合:「『無為』不強加意願於不合適的地方。危機源自人類自私,故此要『少私』,多為他人著想。『寡慾』即節制,跟可持續發展概念相同。」佛教法鼓山香港分會代表李天恩說,佛教思想肯定環保是共同責任,眾生應尊重世上的生命。他說:「現在的美好環境是歷代祖先的功績,我們要惜福、知福。」伊斯蘭中心楊興本教長稱,環保和節約資源是伊斯蘭教信仰的一部份,他建議「厚養節葬」——善待在世的家人,葬禮則盡量環保。稍後的環保團體發言環節上,綠色力量會長何建宗博士稱,環保工作需要靠宗教和價值觀去推動。「解決環保問題,要有宗教情懷才能做得到。」他說:「綠化環境,要從綠化心靈開始。」綠領行動總幹事何漢威期望,宗教團體能夠推動信徒保護環境,這位基督新教徒說:「每間學校每天產生約一千個用剩的發泡膠飯盒。宗教團體屬下有不少學校,可以透過這些學校推出環保措施。」該團體由學生發起。綠色生活教育基金主席周兆祥期望,宗教人士和政府在環保上以身作則,「曾蔭權也可以選戴有機(衣料製造的)蝴蝶領結 」。討論環節期間,道教李永明建議本地六宗教與環保團體合作推出環保項目。他說:「六宗教團體合作,能夠讓更多市民留意相關課題。」大會主持徐錦堯神父建議,慕道班可加入有關信仰與環保意識的培育內容。環保署首席環境保護主任王德威說:「保護環境,需要社區、宗教、市民以及政府建立夥伴關係。」活動開始時,天文臺署理助理台長梁榮武說,過去百多年來,全球溫度上升得愈來愈快,香港以至其他地區的氣候已不斷改變。他說:「科學家為地球示警而訂立的『末日鐘』,只剩下五分鐘。」

南韓宗教領袖喜見南北韓峰會成果,仍有改善之處
   【天亞社首爾訊】南韓佛教及天主教領袖喜見南北韓領袖舉行峰會,但認為會後聯合聲明仍有不足。

   韓國主教團韓國人民修和委員會主席首爾總教區金雲會輔理主教十月五日對天亞社說,峰會取得「積極成果」。然而,他感到可惜的是,兩位領袖並無商討「改善北韓人權狀況,尤其是宗教交流和合作的具體方案」。

   南韓總統盧武鉉與北韓國家主席金正日在平壤舉行三天會談,於十月四日簽署聯合聲明,希望能達成永久和平協定,取代韓戰(1950-53)後至今仍生效的停戰協議。

   這是南北韓歷史上第二次峰會。由於停戰協議並非正式和平宣言,因此嚴格地說,雙方仍在交戰中。

   金主教說,他相信峰會將「鞏固朝鮮本島的和平進程」,因為它討論了一系列廣泛議題,包括政治及經濟合作。對比之下,七年前首次峰會的焦點在兩國的「會面」。

   南韓天主教主教團秘書長裴英鎬神父十月四日向天亞社說,峰會對南北韓統一是「正面」的預兆。但他認為,聯合聲明未能妥善處理朝鮮半島的無核化問題,也缺乏積極措施協助分隔兩地的家庭團聚。聲明表示將會讓更多因南北韓分裂而分離的家庭團圓。

   據稱,北韓曾在北京舉行的六方會談中承諾按照時間表停止核設施的運作,但聲明祇提到兩國會盡力落實先前的協議。

   同日,韓國最大佛教宗派曹溪宗的社會事務主任志源法師對天亞社說,他喜見兩國簽署聲明,當中提到在朝鮮半島建立和平的具體措施,以及兩韓之間進行「實際」的經濟合作。

   他續說:「不過,身為宗教領袖,我認為聲明若能涵蓋兩國宗教領袖的交流,則更理想。」

   圓佛教文化及社會事務主任金大宣認為,聲明清楚指出要結束南北韓的敵對關係,是「邁向和平的一大步」。他十月四日告訴天亞社:「我希望兩國能派出真正關心此事的高級官員定期會面,落實聲明的內容。」圓佛教於上世紀在南韓創立。

   盧武鉉總統與一行四十七名官員訪問平壤,代表團包括佛教、天主教、基督教及圓佛教各一名代表。天主教會代表是韓國主教團主席春川教區張益主教。

   二零零零年,時任南韓總統的金大中與金正日舉行首次峰會,緩和了兩國間的緊張關係,並開創合作先河。自此,兩國均致力促進和解及交流。

   然而,郵件電話等通訊及人才物資的交流,仍需兩國政府的特別批准。目前並無公共交通設施貫通南北韓,但今次峰會已同意首次恢復停止逾半世紀的鐵路貨運服務。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韓國脫離日本統治,卻分裂為南北韓。北韓由蘇聯支持的共產黨統治;而南韓則得到美國支持。其後,由於北韓企圖以武力重新統一朝鮮半島,因而觸發韓戰。戰爭結束後,南北韓分歧惡化。分隔兩國的非軍事區有逾一百萬軍人對峙,成為世界上設防最大規模的邊境。


收聽節目


直播


隨選即聽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聲音


三鐘經

教宗接見


上一頁  上一頁
首頁  首頁
向編輯部投書  向編輯部投書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