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4-
09- 2001 新聞報導 資料庫
聖座活動 ****** 聖座活動 教宗牧靈訪問哈薩克與亞美尼亞共和國(阿斯塔納 2)
方才我們說哈薩克共和國是個佈滿集權主義迫害人類的記號的地方,的確,在二十世紀的歷史上,這裡可能是人間最可怕的地獄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有無數的法國、比利時、意大利和日本的戰俘被充軍到這片荒漠,蘇聯共產黨統治時期,更有數百萬的德國人、波蘭人、白俄人、烏克蘭人、立陶宛人、羅馬尼亞人被遣送到哈薩克這裡的十八個勞改集中營,讓他們自生自滅,那些活下來的又被迫建造工廠,或開礦,或開闢大農場。一九五六年到五七年發生大饑荒,那些活下來的人又幾乎全在寒冷、饑餓和精神病中死亡。在這個大浩劫之後,蘇聯和中國又在哈薩克地區不斷進行核子試爆,把這塊廣大無邊的大好草原變成核子垃圾場。 我們看到教宗抵達哈薩克共和國後第一項訪問活動,自然會知道教宗此行原是懷著痛苦的心情開始的。他在首都阿斯塔納機場接受正式歡迎之後,立刻乘了十三公里的車,前往那個名叫'集權政權犧牲者紀念碑'的地方,向上個世紀集權鐵蹄下的亡魂獻花致哀,默禱。在這個蘇聯解体後馬上興建的紀念碑前,教宗沒有發表任何講話,因為面對這樣的人類苦難和悲哀,任何話都是多餘的,也無法訴盡內心的悲痛。在這樣的時刻,無聲勝有聲。 除了千百萬東歐和西歐、甚至朝鮮和日本人被充軍到哈薩克草原外,哈薩克本地也有數百萬人被集權政權充軍到別的地區。歷經這種種災難浩劫之後,哈薩克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在一九九一年蘇聯解体,國家獨立後,立刻關閉蘇聯設在哈薩克境內的塞米巴拉金斯克最大核子試爆場,接著又單方面放棄核子武器裝備,進而簽署完全禁止核子試爆協定。一九九八年九月二十四日納扎爾巴耶夫總統到梵蒂岡訪問教宗時,又和聖座簽署協定,成為蘇聯解体後,第一個承認天主教在國內享有法人地位,受到法律保護的前蘇聯加盟共和國。這是一件具有重要意義和影響力的事,當時教宗便接受哈薩克總統的邀請,樂意前往訪問。
教宗在哈薩克共和國訪問期間的每篇講話都是用俄語發表的,昨天上午在首都祖國廣場舉行彌撒聖祭的經文和講道也是使用俄語,令每位聽他講話的人刮目相看。教宗抵達阿斯塔納機場時,他的講話似乎很吃力,讓人覺得教宗很疲憊。昨天1舉行彌撒時,則精神很好,聲音也相當宏亮。舉行彌撒的祭台設在一個哈薩克游牧民族圓形帳幕形狀的帳蓬下,祭台旁邊豎立著一支大十字架。這支十字架是仿照豎立在歐亞大陸地理中心位置,哈薩克共和國奧澤爾尼村(Ozerny)沃林斯基(Volinsky)山的那支十字架而作的。這支十字架的底座有一塊碑文,用哈薩克文、俄文、德文和波蘭文寫說:"天主享受光榮,人民享受和平,殉道者享受天國,哈薩克人民得到感激,願哈薩克人民昌隆繁榮"。 和教宗共祭的有五位他的隨員,即聖座東方教會部部長達烏德樞機主教,聖座萬民福音部部長塞佩樞機主教,聖座副國務卿桑德里總主教,私人秘書奇維茲主教,教宗禮儀長馬里尼主教,以及哈薩克和中亞各國及東歐幾個國家的十五位主教。參禮的四萬教友中,還有一百七十二位神父,六位執事,二十七位修生,十二位隱修士,九十九位修女。彌撒的聖歌團由六十人組成,他們是來自全國不同堂區的教友和卡拉干達城的修院的修生。 九月二十三日教宗訪問哈薩克的第二天,除了上午在首都的祖國廣場舉行彌撒外,教宗還在午餐的時候會晤中亞地區所有的主教們,向他們講話。下午,教宗先到總統府禮貌拜會納扎爾巴耶夫總統,然後到首都阿斯塔納的歐亞大學會晤哈薩克共和國的青年。有關教宗的這些訪問活動,本台特派員皮埃馬里尼從阿斯塔納為各位寫了下面的實地報導: ******
教宗熱切有力的呼籲正是從亞洲和歐洲的橋樑:處在戰爭烈風吹襲的中亞國家哈薩克發出的。他說:"我要從阿斯塔納,從哈薩克這個不同種族和宗教的人民和諧相處的模範國家,向所有的人,不論是基督信徒或是其他宗教的信徒,發出呼籲,請大家努力締造一個沒有暴力的世界,一個熱愛生命和在公義與團結中成長的世界。"教宗針對美國受攻擊的事件而說:"我們不可允許所發生的事帶來更多的分裂。宗教絕不可成為衝突的根源。"教宗於是勉勵基督信徒和伊斯蘭教徒向眾人之父,唯一和全能的神祈禱,使世界終於得到和平的寶貴恩典。教宗再次祈求說:"但願所有團結在對神的信仰中的人民能夠締造一個愛的文明,在愛的文明中沒有仇恨、歧視和暴力。我全心祈求上主賜給世界和平。"教宗的這個呼籲在23日上午的整台彌撒中迴盪著。舉行彌撒的寬大廣場以在廣場上的獻給祖國的雕塑為名。雕塑上有一個婦女的形象,她手中拿著一個酒杯站在一支麥穗下。一位神父說,這建於蘇維埃時代的雕塑已經具有聖體聖事的標記了。參加彌撒禮儀的信眾大約有4萬人,他們以不同的方式從哈薩克各地來到。在場的主教和神父中有許多來自波蘭和前蘇維埃共和國,還有,哈薩克總統和夫人、伊斯蘭的大穆夫提和其他基督宗教的代表也都參加了禮儀。為舉行這台彌撒,特別在雕塑的後面搭建了一個十分美麗的哈薩克圓帳篷,祭台便是設在其內。彌撒的禮儀和聖歌都讓教宗有如回到他的祖國波蘭。
教宗在與中亞的主教和署理主教們會晤時,也特別籲請他們與伊斯蘭信徒及東正教信徒對話。主教中有四位是哈薩克的主教,四位來自前蘇維埃的吉爾吉斯、塔吉克、烏茲別克、土庫曼斯坦。這些地方所留存下來的小小教會被稱為是酵母,它們要令麵團發酵發大。今天,在美國於最近遭暴力攻擊後,這個地區的情勢也變得十分緊張,很有被大量害怕美國反攻的阿富汗難民湧入的可能。對這裡的天主教會,尤其是哈薩克天主教會,教宗勉勵它們英勇地加強傳教工作,因為,在共產主義統治的漫長的冬季中,專政者有意將天主從人心中根除,因此,這些人民的精神文化被改變,他們的理想變得貧乏,使得他們在面對西方的消費和享樂主義時,無力抗拒。在牧靈工作上,教宗勉勵主教們特別關注大學和傳媒、重視神職和修會成員的培育以及接納教會中的新團體。 最後,教宗以在歐亞大學與青年的聚會結束了這繁忙的一天。有一件事值得向大家敘述一下:今天早上,當教宗在刺骨寒風中走上祭壇時,遮蓋著整個城市的烏雲突然間散了,溫暖的秋陽得以普照大地。坐在第一排的幾位哈薩克部長說:"這人的確是神派遣來的!"
本梵蒂岡電台台長博爾戈梅奧神父對教宗訪問哈薩克作的評論 教宗向當地天主教徒為了忠於福音和教會所受的痛苦致意,這些教友在幾十年當中沒有牧靈方面的照顧。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怎能不去默想天主所安排的奧妙道路呢?在這條路上,教會在沒有人性的流放罪行中播種,它昨天還在黑暗和哭泣中,今天卻被召喚在自由和關懷互助中成長。我們又怎能不聯想起在這塊遼闊和有古老傳說的草原上曾流傳著一個駭人聽聞的預言,說哈薩克攻無不克的騎兵們來到羅馬,在聖伯多祿廣場飲他們的戰馬呢? 這個預言沒有實現,所實現的是教宗前來哈薩克斯坦的夢想,他來,是懷著父親的慈愛,再一次向這裡的人民和一個殉道的教會剛剛癒合的傷疤俯首致意,鼓勵他們在和諧和對話中建設一個新社會,這個社會相稱於人的尊嚴和他的崇高命運,即愛的文明。 教宗正是從這裡,從哈薩克的土地上向全球發出一個信息,向所有善心人士,首先是有信仰的人士發出迫切呼籲。這項信息並沒有新的內容,而是因幾天前震動世界的悲慘事件而在語氣上變得更加強烈。他呼籲,不要因這些事件使分裂的壕溝更深,不要利用宗教來煽動仇恨和暴力。這種對和平的普遍渴望在世界上並不多見。伯多祿的繼承人在哈薩克斯坦為這一渴望和這個憂慮做了代言人。
亞美尼亞宗徒教會在莊嚴肅穆的禮儀中祝聖了新的宗主教座堂 主教座堂位於埃里溫的市中心,使它成為基督信仰在這塊土地上有悠久歷史的可見標記。事實上,1700年前的公元301年,亞美尼亞成了歷史上第一個信仰基督的國家。再過兩天,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前來這裡訪問正好趕上亞美尼亞教會慶祝它的生日,這也意味著在共產主義長年的政權之後,信仰再度復甦。 新主教座堂內能夠容納1700個坐位,同每個宗徒教會的聖堂所具有的特點一樣,入口處供奉著聖髑。禮儀之前,宗主教和主教們從座堂入口處開始了隆重的遊行。 這個國家的許多信徒在尋找建設社會-政治和經濟的未來道路的同時,並不放棄他們富饒的重要精神遺產,這個遺產在過去就向今天的男男女女說了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