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5-
03- 2000 新聞報導 資料庫
聖座活動 教宗聖地朝聖 教宗在真福八端山勉勵青年向世界傳揚耶穌宣講的真福 【 在耶穌之後,從未見到像今天這麼眾多的人聚集在這個山丘上。大約有九萬人,大部分是年輕人。這是教宗這次朝聖旅行活動中信友最多的一項。他們中除了來自加利肋亞地區外,還有四萬五千人是從80個國家趕來的新慕道者團體的成員,他們在聖地各處露營,或是在旅館、青年宿舍和以色列的"集居區"過夜。從昨天晚上起,已經有人背著背包,拎著吉他來到。瞌睡和惡劣的天氣都沒有令他們停下來。他們來,是為了與這位青年的使徒:老教宗相會。他們來,也是為了在聖地慶祝禧年。九萬人中,也有其他禮儀的教會的成員,如加利肋亞的希臘禮教會、馬龍尼禮教會、敘利亞禮教會、亞美尼亞禮教會和加爾底亞禮教會的信徒。此外,也有不少東正教、猶太教和伊斯蘭教的信徒在場參禮。參禮者的多姿多彩,令禮儀更加顯得豐富。 "在三千年代的開端,輪到你們去世界上宣講十誡和真福八端的訊息;輪到你們做耶穌兩千年前宣講的天國的忠實使徒。" 教宗在彌撒結束時又重覆說: "你們離開真福八端山後,每一個人都應該做傳揚真福的使者……聖母瑪利亞要陪伴你們,正如我明天要在納匝肋緬懷的,她以`願照你的話成就於我`的回答來與天主的降生奧秘合作。今年的大禧年正是慶祝天主降生奧秘的兩千年。" 教宗二十四日的活動節目也相當多,不過最主要的還是上午所主持的彌撒。中午,他在真福八端山丘的聖堂進餐。下午四點鐘,教宗就在這座朝聖地的聖堂邊接見以色列總理巴拉克和隨員,彼此交談約半個小時。然後,教宗就順便回'老家'葛法翁探望故里。葛法翁是聖伯多祿宗徒的老家,在將近兩千年中,若望保祿二世是第一位有機會返鄉的伯多祿的繼承人,其間使人激動的情景不難想像。 教宗在耶京與猶太教、伊斯蘭教領導人士會晤,強調謀求聖地和平,必須三個一神宗教友愛和睦
前天二十三日下午,教宗在耶路撒冷宗座聖母大公合一中心會晤猶太教和伊斯蘭教領導人的活動也相當感人,甚至令人緊張,因為伊斯蘭教教長在大禮堂發表致詞的時候,在對教宗充滿敬意和歡迎之情後,也敘述了五十年來巴勒斯坦人在生活各方面所受到的歧視,而這些歧視大都來自以色列猶太人。頓時場內氣氛緊張了起來。教宗夾在雙方之間,的的確確成了和事老。關于這項重要的活動,本台的皮埃馬利尼也為大家寫了下面的實地報導: 會晤直到三個宗教的兒童的合唱,祈禱和藝術表演,進行的都很順利。問題出在耶路撒冷猶太人經師梅厄˙勞和穆斯林領導人塔米尼教長發表的言論上。六十三歲的勞經師是位波蘭人,是布肯瓦爾德集中營的倖存者。他在發言中從聖詠和先知的話得到啟示,重申耶路撒冷的永城特性,說它是猶太國的首都。伊斯蘭教長塔米尼在發言中針鋒相對,譴責了以色列壓制伊斯蘭聖所和它的占領政策,造成成千上萬的難民,他並提出耶路撒冷是巴勒斯坦唯一和永久的首都。 在這一背景下,教宗說出了具有先知性的話。他表示,宗教不應成為促成暴力和衝突的借口,當宗教特徵與種族和文化的特徵一致的情況下,更應加以注意。教宗說: 「宗教與和平是相輔而行的!宗教的信仰與實踐不能與維護反映在每個人身上的天主的肖像相分離。」 教宗又說:「這個地區的和平是以三個宗教間的友誼與和諧換來的。從我們宗教傳統的富饒我們應當瞭解,要是我們不認識自己,今天的問題便無法解決,我們將彼此孤立。因此,我們應當盡一切可能,將我們對過去的傷害和罪過的認識轉變為建設新未來的堅定決心,在這個未來中只有我們彼此豐厚及互敬互重的合作。」 教宗最後說:「要是耶路撒冷和聖地的各宗教團體能友愛和諧地一起生活,一起工作,耶路撒冷就會成為所有民族的和平之城。它所帶來的廣泛益處不僅為自己,也成了這個地區獲得和平的主因。」 這項會晤結束時,一隊女童給教宗獻上了一枝橄欖樹,這棵小樹苗將被栽在宗座聖母大公合一中心的花園裡,作為對教宗朝聖的紀念。二十三號在聖地舉行的宗教對話所遇到困難是不是一個典型情況呢?宗座東方教會部部長西爾維斯特利尼樞機主教向本台表示: 「要是我們想想教宗在白冷城的訪問,他舉行的彌撒,訪問難民營,與阿拉法特的會晤,我們便會看到與巴勒斯坦人有極為美好的關係。要是我們再回憶一下二十四號聖父前往拜會以色列總統和他在此之前拜訪了兩位大經師,然後又去猶太人亡靈紀念堂哀悼遭納粹屠殺的亡靈,我認為,這一舉止給人留下積極的印象。聖座與猶太人和與巴勒斯坦伊斯蘭教徒的關係上所取得的成果如此顯而易見,再沒有比這更好的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