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11- 2000 新聞報導 資料庫
聖座活動
-聖座公佈教宗公元二千零一年世界聖召祈禱日文告
-教宗聖伯多祿廣場為全球在俗教友代表獻祭,勉勵從梵二大公會議中溫故知新
各地教聞
-宗座家庭委員會在梵蒂岡召開全球化與家庭問題會議
國際新聞一瞥
-布什宣佈為美國總統大選的勝利者
-中東局勢繼續動盪不安,5名巴勒斯坦人被殺
-羅馬尼亞總統和國會大選中前總統伊利埃斯庫獲勝,但仍須經過決選投票
-非洲舉行和平會議
******
聖座活動
聖座公佈教宗公元二千零一年世界聖召祈禱日文告
【梵蒂岡電台訊】 聖座十一月二十五日公佈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為明年,二千零一年世界聖召祈禱日所寫的文告。聖召祈禱日于每年復活期第四主日,也就是善牧主日舉行,明年的這個節日是五月六日。
教宗這篇文告的主題是'生命之為聖召',內容很簡明,也很動人,教宗說:「天主是父親,祂個別地愛每個人,祂對每個人都有一個愛的計畫,而每個人也都能自由地去接納祂的計畫。人的聖召的本質就在這裡。不過在我們的生活中,天主經常留在幕後,僅作個背景,充當襯托的作用而已。為此,今天的人如果要重新發現聖召的原始意義,就必須重新向自己的生活傳播福音」。
教宗說明聖召乃是人對天主愛的召喚的回應,是生命中天主與人彼此不斷的呼應,這種互相間的關係在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有。人之所以有尊嚴,最基本的理由就是梵二大公會議'喜樂與希望'憲章所說的:人蒙召與天主共融。教宗解釋說:「人在與天主的對話中成長並圓滿地實現自己。藉著這樣的對話,人賦給歷史和每天的生活意義。認識自己的聖召是心歷路程的成果,這種路程促使人走向內在的自由,渴望未來,拒絕消極、索然無味和庸俗的生活」。
從上面所說的,我們可以看到聖召是個非常吸引人的許諾,因為它使生命獲得圓滿的實現。教宗惋惜地說:「要不是今天西方的文化把天主擱在一邊,這個許諾必然會實現得更廣泛,更徹底」。因此,他懇切告訴大家:「如果願意使生命成為聖召,就必須重新向自己的生活傳播福音。這一點有賴教友團體一致的努力。世界需要為福音作證的男男女女,青年們尤其需要,他們渴望找到一些價值,可是經常無法找到引導他們尋獲那些價值的途徑」。
教宗強調:「每個時代的教會都迫切需要神父和修會會士修女,因為他們用自己的生命來顯示用愛回應天主的愛的召喚有甚麼意義。同樣地,教會也需要基督信友家庭用生活的選擇和生命的喜悅,來教育開導子女」。
最後,教宗祝望「獻身事主的人的臨在和服務能夠開啟青年們的心智,使他們朝向充滿天主的希望的前景展望,也能教導青年們謙虛,知道無條件地去愛他人和服務人群」。
教宗聖伯多祿廣場為全球在俗教友代表獻祭,勉勵從梵二大公會議中溫故知新
【梵蒂岡電台訊】 四萬多名來自全球各地的在俗教友,十一月二十六日星期天基督普世君王瞻禮,在羅馬聖伯多祿廣場參與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為他們舉行的大禧年彌撒聖祭,正在羅馬參加聖座在俗教友委員會舉辦的在俗教友國際大會的八百多位各國代表當然都在場參禮。
入秋以來,羅馬經常下著雨,教宗每于主日星期天在聖伯多祿廣場為來自全球的數萬、甚至數十萬教友獻祭時,也經常在雨中進行,兩天前也不例外。教宗在彌撒講道中指出在俗教友的生活很有功勞,也很辛苦,因為他們的生活責任很重,他說:「作個基督信徒從來不容易,追隨基督需要勇氣來作徹底的抉擇,這些抉擇經常是和時代潮流背道而馳的。要從哪裡得到這種勇氣呢?從改變教會面目的訓導。因著梵二大公會議,教會內部已經有了成熟的根本改變,在俗教友的時代的確已經來臨,許多教友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基督信徒的聖召其實就是使徒傳教的聖召」。
教宗指出:「梵二大公會議結束三十五年後的今天,我說應該回到大公會議裡面去,應該拿起大公會議的文獻,重新發現醞藏在其中的許許多多屬於教義和牧靈方面的啟發力量。在俗教友的聖召其實也是當傳教士,他們的使徒傳教工作是不能缺少的。再說,今天的人比較願意接受人的見證,而不接受人的說教,要是他們接受說教的人,那也因為看到說教者的生活榜樣」。
前天是教會禮儀年度最後的星期主日,基督普世君王瞻禮,生活在公元三千年代的在俗教友都蒙召站在第一陣線上,以度聖德的完美生活在現世建立天主的國。教宗鼓勵在俗教友們「不要害怕作個聖善的人的挑戰,也不要忘記使徒傳教工作的成果有賴于深湛的神修生活,熱心的祈禱,不斷地接受薰陶培育,以及衷心服膺教會的指示。今天我願意向你們重複今年世界青年日我對青年們說的話:如果你們成為你們所應該成為的人,也就是說,如果你們毫無妥協地度基督信仰的生活,你們就能夠燃燒整個世界」。
彌撒結束後,教宗就地帶領眾信友誦念三鐘經,並頒發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文獻十位在俗教友,他們代表全球在俗教友領受這部文獻,象徵教宗在講道中所發出的呼籲:要回到梵二大公會議裡面去,以求溫故而知新!
各地教聞
宗座家庭委員會在梵蒂岡召開全球化與家庭問題會議
【梵蒂岡電台訊】宗座家庭委員會從11月27日至29日在梵蒂岡召開會議,討論有關全球化、經濟和家庭的課題。委員會主席特魯希略樞機在會議揭幕禮的致詞中對這個全世界關注的課題作了精闢的闡釋。
舉行這項重要會議的目的,是為了在全球化的趨勢下深入研討影響到家庭的經濟問題。出席會議的人士有來自法國、美國和拉丁美洲等地的大學教授、政界要人、企業界人士和經濟專家們,新聞從業人員也將對研討的課題發表意見。與會人士在三天的會議中,要根據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的有關社會訓導來討論全球化、經濟和家庭的問題。他們特別著重教宗在美洲教會的主教會議後發表的文件。教宗在這個文件中強調:"教會以社會訓導來在現今的全球化經濟問題上作出有效的貢獻。教會在這方面的倫理觀是建立在人性尊嚴、關懷和援助三個主要基石上。分析全球化經濟問題時,必需本著優先協助窮人、令窮人在全球化經濟下得以保護自己的社會正義原則,和謀求全世界共同利益的目標來進行。"與會人士以家庭和家庭的需要為研討這些問題的中心,他們期望這次的討論能夠喚起各國政府、官方和私人組織致力於建設一個尊重每個人的尊嚴的未來,以能對窮人的需要作出回應。
全球化既然是必然的趨勢,那麼,沒有倫理規則管制的全球化會帶給家庭什麼不良的影響呢?我們就這個問題請教了家庭委員會的主席特魯希略樞機:
答:有些影響是好的,但我們不能否認,今天,大家對某些走向全球化的情況非常擔憂,這些情況肯定對家庭毫無助益。目前的全球化是個漠視人的全球化,窮人的尊嚴和權利都得不到承認,原應該被視為謀求人類利益時佔第一位的家庭更加被忽視。在經濟政策上,仍然沒有關注到家庭的需要,比如,在教育和就業等方面沒有協助家庭的措施。家庭不但沒有得到幫助,反而受到排斥。因此我們認為,有200多位專家參加的會議來討論這個課題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在經濟方面,在政治和人類學方面來說,也同樣重要,因為會議要向大家展示家庭的完整面貌。
國際新聞一瞥
昨天11月27日,本台新聞處提供的"國際新聞一瞥"報導的內容是:
-布什宣佈為美國總統大選的勝利者
-中東局勢繼續動盪不安,5名巴勒斯坦人被殺
-羅馬尼亞總統和國會大選中前總統伊利埃斯庫獲勝,但仍須經過決選投票
-非洲舉行和平會議
以下是新聞的詳細內容:
【梵蒂岡電台訊】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仍須等候數日才能正式揭曉。前天26日,在佛羅里達州州務卿哈里斯宣佈共和黨的布什比民主黨的戈爾多得537票後,布什透過電視廣播向美國人民發表了講話。不過,他的對手戈爾卻不服輸,他表示要向最高法院申訴,抗議佛羅里達有三個縣的點票不完全。請聽本台特約記者馬斯特洛利利的報導:
【26日下午,布什在德州州長辦公室透過電視以總統的語氣向美國人民發表講話。但戈爾的律師們宣佈他們將對這個結果作出抗議。這一來,究竟誰會成為白宮主人,仍是個謎。26日下午,州務卿哈里斯遵照佛州最高法院上星期定的期限,宣佈布什以537票得勝。哈里斯拒絕接納遲到兩小時的棕櫚灘縣的人工點票資料。即使將該縣的結果加入,戈爾也只能增多180票。在哈里斯公佈點票結果兩小時後,布什向全國人民宣佈自己是總統大選的得勝者。共和黨人士採取了和好的態度,談到一些他們願意與民主黨合作的方案。布什並邀請戈爾不要向法院提出對大選的結果的抗議。不過,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利伯曼表示他們不會令共和黨的願望得到滿足。】
【梵蒂岡電台訊】中東局勢繼續動盪不安,26日,5名巴勒斯坦人在約旦河西岸被以色列軍殺死,於21日在加薩走廊受傷的17歲巴勒斯坦青年也於昨天27日不治身亡。兩個月的衝突中,巴勒斯坦人有300人死亡,以色列方面有35人喪生。
阿拉伯國家和西方世界仍然在為中東的和平努力。昨天,意大利總統錢皮在訪問俄羅斯時,曾向俄羅斯總統普京提到派遣國際觀察員到中東促進和平的構想。
【梵蒂岡電台訊】羅馬尼亞於26日舉行的國會和總統大選中,前總統伊利埃斯庫所得的票數超過極右派的領導人圖多爾,但由於沒有到達法定的半數,因此將在12月10日進行決選投票。以下是本台特約記者的報導:
【大選的結果正如預料:前政權結束後繼齊奧塞斯庫任總統的伊利埃斯庫獲得勝利。但他必需再經過兩星期後舉行的決選投票,才能上任總統,因為他只得到36%的選票,沒有達到半數,遠遠跟在他後面的極右派民族主義者領導人,大羅馬尼亞黨的圖多爾則只得到27%的選票。伊利埃斯庫在國會的選舉中也得到勝利。根據部分開票的結果,他的社會民主黨獲得40%的選票,民族主義右派則以23%的票數跟在後面。執政黨在這次大選中慘敗,連一個國會席位也沒得到。由此可見,選民嚴厲地懲罰了執政黨,他們認為執政黨承諾多守諾少。現在,歐洲聯盟和世界銀行擔心被伊利埃斯庫阻擋和被其他總統忽略的改革,再次陷入泥濘中。不過,伊利埃斯庫許諾將繼續民主和改革路程。】
【梵蒂岡電台訊】這幾天是非洲謀求和平的談判時期。在莫桑比克首都馬普托舉行的剛果和平會議有8個非洲國家參加,於一年前在盧薩卡簽署的停止衝突的協定,至今沒有履行。布隆迪發生衝突的兩個部族:胡圖族和圖西族的代表從上星期六起在坦桑尼亞展開和平談判。南非前總統曼德拉於27日同意聯合國大湖地區事務委員會進行使命,促使在大湖區實行8月28日簽署的和平協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