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庫
祈禱思潮
5月5日 復活期第三週 星期六
宗徒大事錄 9:31-42
聖詠 116[114, 115]:12-13, 14-15, 16-17
若望福音 6:60-69
人類語言的其中一項功能是讓人藉此與他人溝通。因此,語言便成為對話的一部分,並期望得到回應。同樣地,天主的話語也是一種對話,期望得到回應;雖然這期望並沒有明顯地道出。故此,福音中差不多每次記載有關耶穌的奇蹟、比喻或教誨後,都會記載一些有關圍繞耶穌左右的人的反應。在復活節後的這幾週,讀宗徒大事錄,同樣讓我們看到人怎樣不同地回應早期教會的訓導。
在福音和宗徒大事錄中,人們有時似乎很容易回應,像「住在里達和沙龍的人」,他們在看到艾乃阿的痊癒後,「就都歸依了主」。但有時人們的反應卻是相反的,硬說:「這話生硬」。
這些對天主的說話和權力不同的回應,經過悠長的歲月由早期教會一直傳到今天的我們,同樣要求我們對天主的啟示作出回應。有時我們會頗容易回應,但有時卻頗難。在祈禱中,我們學習較自由和慷慨地回應天主。
總的,我們得不斷祈求恩寵。
主,我信,請扶助我的無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