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庫
祈禱思潮
6月17日(1) 耶穌聖體聖血節
創世紀 14:18-20
聖詠 110[109]:1, 2, 3, 4
格林多前書 11:23-26
路加福音 9:11-17
我有一個特別的習慣,或可說是樂趣,就是每天清早在學校附近的生果店買些水果,以備在午膳後,與同事們分吃。日子久了,同事們都奇怪我為甚麼慣性地這樣做。我沒正式作答,只報以微笑。
說實話,每個人做事都有他的原因,我也不例外。每當我將水果擘開,分給同事們的時候,我感受到主耶穌在最後晚餐時,愛的傾流。當然,我不能與至善至美的基督相題並論,但藉著微不足道的水果,去仿效基督分施的精神,讓同事們嘗到點滴人間溫暖,多少體味到基督的愛,我心中有著說不出的快樂。
耶穌在教導和醫治群眾的時候,行了增餅的奇蹟。耶穌教導和醫治的神能還要不斷透過聖體聖事的奧蹟在教會中延綿,育養信眾。保祿屢屢叮囑信徒不要忘記耶穌的願望:我們要「吃這餅,喝這杯」,以紀念耶穌的聖死,去領受祂隱藏在餅酒形內的神恩療治。
主耶穌,求你使我們每次領受你的體血時,都能夠在你內更新信仰,並充滿你的力量,為了別人的得救而傾出自己。
6月17日(2) 常年期第十一主日
〔若在6月14日慶祝耶穌聖體聖血節適用〕
撒慕爾紀下 12:7-10, 13
聖詠 32[31]:1-2, 5, 7, 11
迦拉達書 2:16, 19-21
路加福音 7:36-50
「外邊正下雨。」三歲的小恩神氣地說。
「你怎知道?」爸爸問。
「因為爸爸的雨傘濕了!」
* * *
「她的許多罪得了赦免?」耶穌說。
「?因為她愛的多。」(路7:47)
不是拿一把濕的雨傘上街,天就會下雨。濕的雨傘不是下雨的誘因,而是後果。語法上,小恩的「因為」不是解釋濕雨傘與下雨天兩者互為因果,只是回應爸爸的提問。小恩「知道」外邊的情況,「因為」雨水在爸爸的傘子上留下痕跡。
同樣,耶穌知道罪婦的罪已得到赦免,「因為」罪婦的愛德行動具體而充分地流露她獲享救恩。昔日的法利塞人未認識耶穌乃天主子的身分,才質疑耶穌赦罪的權柄(路7:49)。我們也認同:只有天主有權赦罪這一點。既然如此,我們又豈能奢望,以自己的行動或善工去換取天主的寬恕呢?
耶穌安慰罪婦說:「你的信德救了你!」(路7:50)。保祿對耶穌的教導進一步闡釋,一針見血地指出:如果成義是由於遵行法律,那麼,「基督就白白地死了」(迦2:21)。
主!求你赦免我的罪,好讓我生活在你的救恩之中,好讓你的愛充盈我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