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廣播電台梵蒂岡廣播電台
梵蒂岡廣播電台  

類別


 
 愛德與關懷


  教會


  文化與社會


  梵蒂岡文獻


  大公合一運動


  家庭


  主教會議


  青年


  正義與和平


  政治


  宗教與對話


  科學與倫理


  教宗與聖座


  靈修生活



資料庫     祈禱思潮

7 月12日  常年期第十四週 星期四
      創世紀 44:18-21, 23-29; 45:1-5
      聖詠 105[104]:16-17, 18-19, 20-21
      瑪竇福音 10:7-15


  一位神長問:「你以為理想的神父該是怎樣的?」今天,福音亦同樣問了我一個問題:「使徒的面貌又該是怎樣的呢?」

  我回答向我提問的神父說:「一個理想的神父應該是一個天主的人。」神父嫌我答得不具體,於是和我分享了他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原來「神父」扮演的正是使徒的角色:有人情味,就是成功之道了。一個理想的神父,或是一位理想的使徒應該不輕易向求他援助的人推說忙碌,而拒絕聆聽他們的需要。他還要與人有商有量,肯與人共同進退,不固步自封。他要把握機會在各方面充實自己,為著更好地做基督的大使這唯一目標而努力。他要清楚自己是基督所派遣的,為把祂的話和榮美帶給人。聖鮑思高年輕時想做神父的第一個意念是:他要把喜樂帶給別人。

  神父更是個領袖人物,尤其要以引導迷失的羊兒回棧為己任。但無論是神父,抑或使徒,假若不先到基督面前,然後才到人的面前,他們所做的都毫無意義!一位使徒、一個神父、一個信友都要做的,相信就是做一個祈禱的人了。

  主!使我們堪當做你的人。



 

收聽節目


直播


隨選即聽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聲音


三鐘經

教宗接見


上一頁  上一頁
首頁  首頁
向編輯部投書  向編輯部投書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