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廣播電台梵蒂岡廣播電台
梵蒂岡廣播電台  

類別


 
 愛德與關懷


  教會


  文化與社會


  梵蒂岡文獻


  大公合一運動


  家庭


  主教會議


  青年


  正義與和平


  政治


  宗教與對話


  科學與倫理


  教宗與聖座


  靈修生活



資料庫     祈禱思潮

8月16日

常年期第十九週星期四
若蘇厄書 3:7-11,13-17
聖詠 114[113:1-8]:1-2,3-4,5-6
瑪竇福音 18:21-19:1


  思高聖經辭典謂:『「寬恕」、「贖罪」、「和好」三字是同義字,故可互用;但嚴格說來,意義是有分別的:「和好」表示消除仇恨;「贖罪」表示抵償罪債;「寬恕」表示不咎既往。「和好」是從人對天主而言;「贖罪」是只對罪惡而言,「寬恕」是只對天主而言。』因為人性軟弱,人常常犯錯得罪天主。天主若計算人的罪,人絕對不能生活。而寬恕是只對天主而言,藉著祂愛子的救贖低償了全人類的罪債,使人與天主和好。天主的寬恕出於祂的仁慈與憐憫,所以,辭典又謂:「寬恕」有時也譯作「仁慈」或「憐憫」。
  在一次聖經分享當中,有一個寬恕之道的比喻啟發了我:「一根火柴,當被點亮後,若不繼續燃點其他火柴,最終只有熄滅。」那是說只求天主寬恕而不肯寬恕別人,最終只會失掉自己獲天主寬恕的恩寵。這也是今天福音的真義:人怎樣接受了寬恕,也要怎樣寬恕人。天主經中的:「求您寬恕我們的罪過,如同我們寬恕別人一樣」,的「如同」與「一樣」,絕對不是比較,而是說:因為我們蒙受了天主的恩宥寬恕,所以我們有能力像似天父一樣去寬恕別人。這一句經文要求我們不折不扣地效法天主慈父般全然的愛。

  仁慈的天父,感謝你的大愛!當我們與別人之間出現意見分歧和爭拗時,盼你能即時警醒我們,以謙遜、包容和寬大的心去對待和接納他人。



 

收聽節目


直播


隨選即聽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聲音


三鐘經

教宗接見


上一頁  上一頁
首頁  首頁
向編輯部投書  向編輯部投書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