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庫
祈禱思潮
12月 25日 聖誕節(子時感恩祭)
依撒意亞先知書 9:1-6
聖詠 96[95]:1-2,2-3,11-12,13
弟鐸書 2:11-14
路加福音 2:1-14
上主的一位天使在聖誕首夜,向牧人們說:「這是給你們的記號」。我們對於天使美麗的話,以及依撒意亞所說的「皓光」和「一個嬰孩為我們誕生了」都非常熟識。天使的讚頌,更成了日後彌撒的「光榮頌」。這些記號給我們及普世顯示甚麼?有人說聖誕是小朋友的節日,而對於很多人,聖誕只是假期,也許加一點兒戀慕。但今天路加的詳細記述,並不教人愛戀。說實的,路加有意衝擊震駭人:在人人期待一個擁著「王權、御座、王國」而來的默西亞,路加竟寫下一個強烈的對比。也許我們仍未能探究,仍未懂得欣賞聖誕的「耐人尋味」!如耶穌的十字架,祂的馬槽也是一個強烈的對比、矛盾的記號。所以,基督徒慶祝聖誕,當然要與世界的假設與認定,互相矛盾。因為這世界以商貿經濟掛帥,講求貪婪與勢力、權位與利益。依撒意亞視基督的誕生為毀滅壓迫的記號;保祿視為解除罪惡枷鎖的記號。今天世上仍然充滿罪惡,我們當懷著希望,仰觀「記號」,在慶祝聖誕的活動當中,給這代人闡釋聖誕的真義。
天主,你派遣天使往牧人中報喜,願你今天也以喜樂充滿我們,派遣我們做福音的傳訊者。
12 月 25日
聖誕節(黎明感恩祭)
依撒意亞先知書 62:11-12
聖詠 97[96]:1,6,11-12
弟鐸書 3:4-7
路加福音 2:15-20
路加在聖誕節黎明感恩祭的福音裏說:「瑪利亞卻把這一切事默存在自己心中,反覆思想」。這話一方面指瑪利亞對於發生的一切感到高興,也感到困惑;而另一方面也給我們顯示瑪利亞的莊重矜持,安謐如恆,潛心默觀。神修家以此為基督徒祈禱與默觀的最高典範。在聖誕後的第一個早上,瑪利亞實際的心情是怎樣的呢?當然是喜樂:因她的初生嬰兒而高興歡躍。也許亦因為消息的傳布,以及這消息只傳給某些人,而感覺興奮、緊張或驚奇。有一首悅耳,但不甚流行的聖誕歌,叫做「瑪利亞知道否?」她到底有多理解自己的兒子是誰,她是否知道兒子需要受苦、受死,以救贖普世?她知否要發生在她自己身上的一切?今天早上,當我們跟瑪利亞一起祈禱時,是否也該思量這個誕生為充塞著煩惱困擾、饑餓沮喪的世界,有何意義?當然,聖誕是一個普天同慶的日子,而不只是那些有錢的人去慶祝和狂歡的。也許,最值得我們思量的是,怎樣在這貪婪、自私,並以為不需要天主來到他們中間的世界裏,舉行慶祝。
光明今天要照耀在我們身上,
因為主為我們誕生了。
12月25日 聖誕節(日間/黃昏感恩祭)
依撒意亞先知書 52:7-10
聖詠 98[97]:1,2-3,3-4,5-6
希伯來書 1:1-6
若望福音 1:1-18
在禮儀中,當讀經員宣讀完選定的經文後,會說:「這是上主的聖言(上主的話)。」這話我們聽慣了。有時這話實在說得太快,甚至是說得有點不經意,致使這話悄悄溜走,不留痕蹟。這重要的片語,正是聖誕節日間彌撒的「主題」?今天我們讀到的,是若望福音的起首部分,通篇在談天主的「聖言」。我們慶祝的新生嬰孩,就是天主聖言,道成肉身,天主在我們中間,成了我們的一員。我們被邀請去默觀和反省的,不只是聖誕的故事,也是其意義,其奧秘。這剛剛成人,完全需要別人照顧的脆弱生命,竟是沒有一樣受造物不是由祂而造成的。祂是天主要跟我們說的話,而我們卻常常抱怨聽不到天主要跟我們說甚麼,抱怨祂不「答覆」我們的祈禱。聖若望闡釋謂:「世界原是藉著他造成的;但世界卻不認識他。他來到了自己的領域,自己的人卻沒有接受他。」我們藉著天主恩賜的信德,能夠接受祂,能夠看見祂居於我們中間的光榮。祂更賦予我們權能,好成為天主的子女。此乃我們在這聖誕佳節中,有幸與別人分享的真正意義。信者就能如小朋友般快樂過節,是能夠開始明白何謂「上主的話」、「聖言成了血肉」的成人節日。
天主,我們感謝你,因你創造了我們,並在基督內使我們復甦。祂分擔了我們的軟弱,使我們能夠分享祂的光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