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庫
祈禱思潮
6月7日 復活期第七週星期六(早上彌撒)
宗徒大事錄 28:16-20,30-31
聖詠 11 [10]:4,5,7
若望福音 21:20-25
古今中外,人們對於未來,無論是關乎個人或國家的,都充滿好奇,渴望能預先知道更多。這些事在聖經中亦有記載,例如在今日的福音,伯多祿便希望知道若望的命運(若
21:20-21);在耶穌升天前,門徒希望知道以色列何時復國 (宗 1:6)。
對門徒們的提問,耶穌這樣回應:祂對伯多祿說:「我如果要他存留直到我來,與你何干?你只管跟隨我」(若 21:22)。祂又對門徒說:「父以自己的權柄所定的時候和日期,不是你們應當知道的」(宗
1:7)。耶穌的意思是說,知道未來的事,不是我們的本分,我們唯一的任務是跟隨祂。事實上,身為基督徒,我們已經清楚知道將來的去處,再無必要知道更多。
求神問卜的人,是希望能夠趨吉避凶。我們的目標既已清晰,就只應向著目標進發。可惜人會以為時間尚早,而將時間化在其他次要的事上。在耶穌的比喻中,那只顧積聚財產,誰知當夜天主就要索回他靈魂的富人
(路12:16-21),便是一例。
全能全知的天主,你知曉我們是軟弱的人,請賜給我們堅定的意志,努力在朝向天國的路上邁進。
6 月 7 日 五旬節前夕(晚上彌撒)
創世紀 11:1-9 或
出谷紀 19:3-8,16-20 或
厄則克耳先知書 37:1-14 或
岳厄爾先知書 3:1-5
聖詠 104 [103]: 1-2,24,25, 27-28,29-30
羅馬書 8:22-27
若望福音 7:37-39
「氣息」(則37:4-6,9-10,14)和「水」(若7:39),這種經常被用作形容聖神,且又是人類生命不可或缺的元素,貫穿了今天的讀經組合:先知書中厄則克耳奉上主之名,向「乾枯」了的骨頭說預言,天主手中的新創造將重新獲灌注聖神的氣息,擺脫乾枯朽壞而復活。福音中耶穌親自召喚:所有乾渴的人,可從祂那裏暢飲生命的活水。
保祿宗徒深深體會到在途的信眾仍不斷會遇上困擾與軟弱,雖則他們已領受了聖神,但仍要面對肉性的有限。但也唯獨是聖神可在人最軟弱無助時,彰顯祂的德能,重新整頓人神間的關係。在信仰與塵世生命的交織起伏中,我們需要察覺聖神的臨在,依靠祂的助祐,祈求祂滋潤我們「乾枯」的信德,重燃我們對復活永生的希望。
聖神仿如「水」和「氣」,無形無狀,似柔還剛,隨容器展示「不同」。賴天主的恩寵,我們都是各有不同,但都可盛滿和彰顯聖神德能的容器。
聖神,請你降臨,充滿你信徒的人,在他們心內燃起你的愛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