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庫
祈禱思潮
6月28日 常年期第十三週星期一
[早上彌撒]
聖依勒內(主教,殉道)
亞毛斯先知書 2:6-10,13-16
聖詠 50[49]:16-17,18-19,20-21, 22-23
瑪竇福音 8:18-22
跟著的八個星期裏,我們都會讀先知書。雖然先知時代與現今世代很不同,但先知們都是在人類社會中說話,人類社會由先知時代直至今日,始終沒多大改變。先知都不是主動發言的──他們都不是哲學家或思想家。他們宣講因為他們由天主處接受了使命。所以,他們宣講的訊息都是來自天主的,也具有來自天主的道德權威。
八星期的先知書選讀,以亞毛斯先知書為首。每個時代及每個社會都應該再次聆聽亞毛斯的訊息:宗教與社會公義沒有區分。我們非常重視亞毛斯的說話,所以我們有「履行公義的信仰」這個概念。我們明白到的,比亞毛斯述說的意義更廣。亞毛斯認為,每一個信徒都應在各方面持守公義,特別是要公道待人。這一點,為今日每一個信奉基督宗教的人來說,同樣真確,但我們已進到一個更深的層次:若我們相信天主、相信一切教理,我們自然不會獨善其身,而會竭盡所能謀求世界的公義。
主,賜我們無比的勇氣,在世界中,做伸張你正義的工具。
6月 28日 聖伯多祿及聖保祿宗徒節前夕
[晚上彌撒]
宗徒大事錄 3:1-10
聖詠 19[18]:2-3,4-5
迦拉達書 1:11-24
若望福音 21:15-19
天主啟示之恩光照了伯多祿和保祿的信德。發生在兩位大宗徒身上的,截然不同的故事,提醒我們天主將祂的聖子啟示給我們的方式,是可以何等的豐富與多元。
伯多祿否認耶穌時說:「我不認識他」。話語間,伯多祿不但否認了他所認識的耶穌,還否認了自己的既有概念:耶穌的身分及耶穌的言行為他所包含的意思。在一片看不透的迷惘當中,「我不認識他」誠然是伯多祿無助的苦喊。耶穌早就告訴了他,祂要承受苦難,但伯多祿不明白,沒把這事存於心中。眼巴巴看著耶穌溫良地給敵人逮捕,伯多祿無法接受這個事實。直到耶穌從死者中復活,他才再得力爬起。無助中,他只能說:祂不是我心目中的耶穌;我料不到事情是這樣發生的。
由同一的觀點,保祿說了同樣的說話。沸騰的宗教熱忱無法令保祿看到被釘在十字架上死的人是默西亞。
天父,請在你聖子耶穌內,強化我們的信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