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廣播電台梵蒂岡廣播電台
梵蒂岡廣播電台  

類別


 
 愛德與關懷


  教會


  文化與社會


  梵蒂岡文獻


  大公合一運動


  家庭


  主教會議


  青年


  正義與和平


  政治


  宗教與對話


  科學與倫理


  教宗與聖座


  靈修生活



資料庫     祈禱思潮

10月21日      常年期第二十九週星期五
          羅馬書 7:18-25
          聖詠 119[118]:66,68,76,77,93,94
          路加福音 12:54-59



   耶穌婉惜群眾懂得從觀察天色而預知氣象變化,卻不能從表面現象培養自己辨別正義的理智。
保祿宗徒卻給我們樹立一個榜樣,他以羅馬人的言語和思路,引伸猶太人對善惡交戰的觀念,以及法律與得救的關係。

   羅馬人的希臘哲學思想認為人有靈魂和肉身,靈魂是理智的,而肉身卻喜愛逸樂。保祿指出:人的內心(理智)喜歡天主的法律,但肢體(肉身)卻有另一條法律,與理智贊同的法律交戰。最後,他指出人藉著耶穌基督,能夠脫離肉身的羈絆。

   保祿宗徒經歷了不少嘗試和失敗,才得到這樣的成果。從觀察世界事物的表象,到找出智慧的根源,保祿宗徒的榜樣為今天的基督徒有甚麼意義呢?

   科學文明的發展,令現代人更能掌握氣象和時局的變化,但似乎只停留在觀察的層面,而沒有深入了解這些表象背後的智慧。就以環保為例,大家都知道地球的資源不斷遭到破壞,但大多數人仍不會從中看出改革生活的時機,找出生命的智慧。

   我們領受了基督的教訓,又有保祿宗徒的榜樣,讓我們一起祈求:

   主基督,求你賜予我們解除肉身羈絆的救恩,讓我們隨從內心理智的法律,對世事物情保持敏銳觸覺,把你救恩的智慧廣傳普世。阿孟!


 

v

收聽節目


直播


隨選即聽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聲音


三鐘經

教宗接見


上一頁  上一頁
首頁  首頁
向編輯部投書  向編輯部投書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